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下放养鸡是禽类养殖户常用的散养手段,但林地环境温暖潮湿,鸡群容易受到各类寄生虫病的侵害,给养殖户带来一定困扰.该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林下放养鸡寄生虫病的危害,选取常见的林下放养鸡体内、体外寄生虫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进一步讨论林下放养鸡寄生虫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旨在降低寄生虫病的危害,增强林下放养鸡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林下养鸡具备低成本高品质的特征,同时鸡粪能够作为树木与牧草的基肥,完成了"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多级能量运用的优良生态循环,生产出来的鸡肉与蛋品为无污染绿色产品,广受大家的喜爱.林下放养鸡以五谷杂粮与田间地头草虫为食,但是很多昆虫像蚂蚁、苍蝇、蚯蚓等是鸡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鸡啄食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增强放养鸡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是一种在鸡养殖过程中有严重危害的常见寄生虫病,此病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球虫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一般而言,林下放养的方式过于简陋粗放,防疫条件较差,难以有效防控疫病,因此,放养散鸡更容易患上此病,本文根据医治的一例林下放养鸡感染球虫病的病例,阐述究其诊疗及体会.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湖洋镇林下放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选择三处林下养殖区域开展寄生虫感染调查。结果显示,湖洋镇的林下放养鸡存在不同程度的鸡蚤、羽虱、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其中A养殖区域的鸡蚤、羽虱、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0%、100%、20%、6.7%、6.7%;B养殖区域的鸡蚤、羽虱、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6.7%、100%、36.7%、23%、30%;C养殖区域的鸡蚤、羽虱、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的检出率分别为20%、100%、50%、60%、43%。调查结果可为本地区放牧鸡的科学驱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Coccidiosis in Chicken)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患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贫血,嗉囊内充满液体,排稀粪、血粪,盲肠肿大变粗,肠腔内充满血样内容物。林下养鸡防疫条件普遍比较简陋、粗放,给疫病防控带来新的困难,鸡球虫病成为放养土鸡的常发多发病。该文介绍一例林下放养鸡发生球虫病的诊疗及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山林果园养鸡与现代肉鸡、蛋鸡所处的饲养环境不同,其发病特点也不一样。因此,了解放养鸡的发病特点与防控措施,是保证放养鸡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1发病特点山林果园放养鸡的发病特点,一般多表现为"三多一少"。1.1三多即寄生虫病多、细菌病多、病毒病多。1.1.1寄生虫病多山林果园放养鸡直接接触地面,病鸡粪便容易污染饲料、饮水;夏季多雨,放养场地潮湿,场内粪便及其他污物得不到及时清除和堆  相似文献   

7.
放养鸡长期生长在野外,生长环境开阔,运动量大,出栏时间延长,但感染疫病的风险也增大,特别是寄生虫病的危害。放养鸡啄食野草、蚂蚁、家蝇、蚂蚱等昆虫,容易感染寄生性线虫、绦虫和节肢昆虫等。寄生虫夺取营养,破坏组织,使放养鸡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还可导致其他病原体侵入,引起其他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常引起慢性、消耗性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大批死亡,已经成为影响放养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为掌握放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提供防治措施,提高放养鸡的经济效益,特对昆明市北郊放养鸡进行了此次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鸡的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鸡病也随之增多。寄生虫病对鸡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寄生虫的种类、毒力、寄生的数量以及鸡群的体质、营养状况、年龄等情况的不同而异。寄生虫可以夺取营养物质,造成机械损害,以多种形式损害宿主。有些寄生虫分泌特有的毒素,或因寄生虫本身新陈代谢的产物对宿主起毒素作用,使宿主发生慢性中毒和贫血等。寄生虫还可以引入其他病原,成为另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9.
林下放养肉鸡的品质包括健康无疫、无药残留和具有良好的肉质风味等方面,其影响主要有品种、养殖方式和饲料药物等因素。林下生态放养肉鸡是一种提高肉鸡品质风味的较好形式,已经被广泛推广。笔者作为一名基层长期推广林下养鸡的畜牧科技工作者,就实践中如何提高林下放养鸡品质风味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养鸡比较多的地区,虽然养殖条件不断改善,但规模化、集约化笼养鸡业的迅速发展,而对鸡寄生虫病的感染有所忽视。因此,对齐齐哈尔地区商品鸡的寄生虫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对鸡寄生虫的种类、感染强度等进行调查分析,为鸡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清流县龙津、嵩溪、李家、林畲、温郊等乡(镇)养鸡户利用果林、山地、山垅田等场地进行自由放养肉鸡,使养鸡业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但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寄生虫病对养鸡业的危害也就愈来愈突出,对鸡危害十分严重.自2006年以来先后发现鸡蛔虫与绦虫混合感染12例,为了同时驱除这两种寄生虫,笔者试用左咪唑硫双二氯酚合剂进行试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各地利用农田和林下放养鸡的饲养方式陆续兴起,但是由于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水平的限制,使得在养鸡过程中疫病频发,严重影响了广大养鸡者的养鸡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制约着该项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为了促进该项产业的健康发展,搞好放养鸡的疫病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林下放养鸡,潮湿温暖的环境容易孳生寄生虫病。感染寄生虫病的病鸡大多数症状不明显或症状不典型而被忽视。笔者介绍了放养鸡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主要症状、病变及其危害,通过调查与实践总结出了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阐述了在防治寄生虫病时正确选择与使用驱虫药的方法及在驱虫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一例鸡盲肠肝炎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鸡消费的增加,以散养方式进行养殖的地方优质鸡数量显著增加。由于散养主要为地面养殖,多采用林地或草地养鸡,鸡接触寄生虫及其中间宿主的机会大大增加,导致寄生虫病频发,笔者近期接诊一例黄鸡寄生虫病,经诊断为鸡的盲肠肝炎,特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主述四平地区,养殖户王某饲养黄鸡2 000余只,近期鸡群出现采食量下降,并伴随零星死亡,被先后诊断为新城疫和盲肠球虫病,进行了新城疫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对肉食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畜禽养殖方式需要不断改善。以鸡为例,果树林生态养鸡综合技术即是这一形势下的产物。果树林生态养鸡综合技术是利用果园和林间隙地等资源,以自由采食自然饲料(昆虫、杂草、野菜等)为主,人工科学补料为辅,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物,借助良好的自然环境,实行放养和舍饲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果树林套饲养的鸡,其肉、蛋风味独特、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从而扩大了市场的空间。而  相似文献   

16.
<正>川西山地拥有大量的林地,近年林下发展养鸡产业得到较好发展,林下养鸡既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草虫等资源优势,同时鸡粪作为优质肥料供林木有效生长,产出的林下放养鸡由于口感、风味较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行情较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对放养林地坡度选择过大的误区,导致鸡的放养距离和活动范围大为缩小,放养效果较差,未能达到充分利用林下虫草资源的目的,而距离圈舍较近的放  相似文献   

17.
川西山地拥有大量的林地,近年林下养鸡产业得到较好发展,林下养鸡既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草虫等资源优势,同时鸡粪作为优质肥料供林木有效生长,产出的林下放养鸡由于口感、风味较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行情较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对放养林地坡度选择过大的误区,导致鸡的放养距离和活动范围大为缩小,放养效果较差,未能起到充分利用林下虫草资源的目的,而距离圈舍较近的放养区域植被破坏严重,粪污较难完全消纳,粪污污染和环境卫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现代网上育雏、笼架等设施养鸡技术人为地阻断了鸡与土壤、宿主的接触,显著降低了鸡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常规的预防性驱虫广泛性开展,解决了鸡隐性带虫感染,典型寄生虫病越来越少见。因此,人们对寄生虫病日渐陌生,甚至于产生了麻痹思想。而在现实生产过程中,少数几种重要的寄生虫仍然会在鸡场中造成隐性感染或暴发,例如:鸡蛔虫、绦虫、球虫、组织滴虫、鸡虱等,它们的  相似文献   

19.
鸡外寄生虫病是养鸡业中很常见、危害很较重的疾病。鸡外寄生虫的种类很多,但常见及危害较大的是鸡皮刺螨、北方羽螨、虱子、臭虫、跳蚤和鸡软蜱等。根据与宿主关系的密切程度可分成永久性体外寄生虫病和暂时性寄生虫两大类。永久性体外寄生虫是从卵到成虫整个发育过程全部在鸡体上完成,如北方羽螨等。暂时性寄生虫是仅在吸食时才爬到鸡身上,如鸡皮刺螨等。  相似文献   

20.
泸州市纳溪区竹林面积达65.4万亩(1亩≈667 m^2),发展林下生态养鸡,不仅能充分利用广阔的林下土地资源,还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和肉质风味,增加养殖效益。而林下养鸡成败的关键在于育雏鸡的养殖,如果雏鸡苗体格健康,放养到山林里抗病能力就强,反之,则会影响林下鸡放养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