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农牧交错带,是我国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本文结合宁夏沙化土地的现状及特点,探讨了宁夏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宁夏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之标 《福建农业》2005,(12):10-10
土地荒漠化是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已在27个省(区、市)的598个(旗、市)全面展开,防沙治沙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霞浦县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海岸线迂回曲折,长达404公里,岛屿194个,冠于沿海各县,海域宽广,总面积28897平方公里,为陆地面积19.4倍,风沙为害严重。在综合治理沙化土地的同时,还需保护、改良和合理开发利用沙化土地,以获取最佳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一、沙化土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霞浦县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长春镇和盐田乡。长春镇为临海乡镇,其沙化土地的主要成因为海积沙滩。盐田乡…  相似文献   

3.
陈延  沈振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8-5013
在分析宁夏中北部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退化演变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沙区沙化土地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然后具体研究了纸浆废液开发及固沙绿化技术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造纸废泥"利用的循环经济型治沙造林模式、风沙区优良树种的引种筛选及抗逆性评价、风沙区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旨在为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甘孜州地区气候、生态、环境、人力资源以及技术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野生菌的生长条件,探讨在甘孜州地区进行野生菌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加强资源化管理、推广野生菌生产及保护技术、开发野生菌产品,提高甘孜州地区野生菌知名度等措施可以充分带动甘孜州地区野生菌产业化的发展,推动甘孜州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沙化土地植被现状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恢复是治理沙化土地经济有效的措施,通过分析鄱阳湖区沙化土地现状和沙化土地植被的种类和分布,表明鄱阳湖沙地生态恢复工作在科研基础、治沙示范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有一定的工作积累,但在交流合作、保护管理、科学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沙化土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鄱阳湖沙化土地植被的恢复措施:(1)加强技术开发,实施综合恢复;(2)总结完善技术,实施治沙工程;(3)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引进资金;(4)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交流合作;(5)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6)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利用环境AT物联网监测技术,对甘孜州不同海拔区域羊肚菌人工栽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海拔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大气压力、土壤温湿度、酸碱度及大量元素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建立配套的人工栽培技术,有利于实现甘孜州地区羊肚菌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甘孜州羊肚菌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环境AT物联网监测技术在甘孜州羊肚菌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甘孜州未来智慧农业发展方向,以期为甘孜州羊肚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闫平  曹雁 《吉林农业》2010,(12):62-63
榆林地区土地沙化仍然未得到彻底的治理。目前沙化土地面积累计达2.44万km2,占榆林风沙源区土地面积的56%。针对土地沙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分析了土地沙化的扩展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最后通过总结建国以来治理风沙的方式和所取成效,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防沙治沙必须从导致沙漠化的源头抓起综合治理,在充分考虑沙区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加强领导体制,深化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和执法力度,加快产业化建设等。坚持保护优先,以防为主,遏制土地沙化,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贺宗发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70-270,273
以湟源县小高陵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为例,采取切实可行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培育森林资源和恢复林草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风沙危害,治理土壤沙化,保护农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改善人民的生存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起一个功能稳定、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高原地区治理沙化取得经验,探索出一条通过综合治理,使小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的成功经验,建成高寒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宫荣宽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73-73,91
本文通过对萧县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情况的调查,指出以林为主、综合治理是防沙治沙的最佳选择,并对速生丰产林和林业复合经营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甘孜州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服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艳 《现代农业研究》2020,(11):113-114
本文根据甘孜州气象灾害、农业灾情统计资料,首先阐述了甘孜州暴雨、低温冷冻、干旱、冰 雹等主要气象灾害及其所对农业的影响,并总结了几点气象服务措施,为更好的防灾减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玛卡在甘孜州推广与繁育的可行性,该文对其进行了发芽试验、不同海拔下玛卡的生长试验、越冬试验。结果表明:玛卡在甘孜州不仅可以进行推广繁育而且可以正常生长越冬,最适宜生长在甘孜州高海拔长日照地区。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毕节市石漠化的现状及危害,探讨了其防治措施,提出了实施石漠化防治工程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期防治,并将生态重建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水利水保工程、农村能源开发工程、生态移民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采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措施,以推进石漠化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玛卡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玛卡在甘孜州推广与繁育的可行性,该文对其进行了发芽试验、不同海拔下玛卡的生长试验、越冬试验。结果表明:玛卡在甘孜州不仅可以进行推广繁育而且可以正常生长越冬,最适宜生长在甘孜州高海拔长日照地区。  相似文献   

14.
基于TM影像的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005年文山州TM影像资料及典型地区TM7个波段数据,对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进行研究,建立石漠化分级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生成文山州各县石漠化分布图,在Arcview平台上解译,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及图件,对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进行监测,建立文山州石漠化监测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着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应有题中之义。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为例,从甘孜州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分析了甘孜州绿色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结合甘孜州的具体发展情况,剖析了甘孜州强化绿色发展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从“‘两山理论’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三个方面,探讨了甘孜州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黔南州森林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贵州黔南州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日本产ITC-201A型空气负离子测定仪,配合ITC801电脑软件,于2010年4月下旬—5月中旬对黔南州不同植被类型及空地上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并利用单极系数(q)和安培空气离子评价指数(CI)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黔南州森林环境中的负离子浓度较高,平均为2 520个/cm3,空地和石漠化山地的负离子浓度较低,分别为740个/cm3和360个/cm3。2)不同林分类型的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林,除石漠化山地(360个/cm3)和空地(740个/cm3)外,其余林地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均在2 000个/cm3以上。3)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海拔高度存在负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负离子浓度下降。4)在不同植被类型中,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的CI值均在2以上,空气质量为A级。结论:黔南州的森林空气质量整体水平处于优良状态,适宜发展以森林为主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17.
在安徽省2009年和2014年沙化土地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结合安徽省沙化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安徽省防治土地沙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沙化土地治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谢学强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5):103-105,107
甘孜州植物病虫害防治,事关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鉴于其发展历程和现存问题,甘孜人更易接受和采用与国外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基本一致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具体对策有: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利用高新科技培育抗病虫害品种并加以合理应用;大力开发运用生物防治方法;改良化学防治,使之与可持续农业相适应;建立植物病虫害防治信息网络;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植保人才,大力提高农民的防治水平;加强植物病虫害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综合防治的科技含量;搞好综合防治方案的设计;做好综合防治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甘孜州森林资源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指出了甘孜州林业资源的特点,并分析了林业资源消耗现状,通过对甘孜州林业资源的调查,以期为今后林业资源的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