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1江西省桑品种资源栽培与保存现状1.1江西省桑树栽培现状江西蚕桑在1990~1995年实施"蚕桑工程"时期有过辉煌的发展阶段,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全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内茧丝绸市场的频繁波动,江西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全国大多数蚕区一样,经历了几起几落[1]。目前全省桑园面积在22.5万亩,主要分布在修水、永新、南昌、东乡、乐安、遂川、宁都等县。目前江  相似文献   

2.
江西桑虫天敌初步考察詹根祥,魏洪义,沈荣武,易富文(江西农大植保系,省蚕茶研究所)笔者自1991年9月至1993年9月,先后在我省蚕桑基地县修水、武宁、南昌、进贤、新建、高安、金溪、资溪、东乡、占水、泰和、永新、赣县、安远、全南、上饶、广丰、玉山等,...  相似文献   

3.
科技进步推动凉山蚕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四川蚕业》2006,34(3):1-3
蚕桑是凉山州特色农业优势项目,是建设绿色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到2005年全州有13个县市,13.5万农户从事栽桑养蚕,蚕茧产量达到27.6万担(1担=50kg),农民售茧收入达到1.92亿元,其副产物桑枝、蚕沙,解决了养蚕农户的大部分燃料和部分肥料,并带动了缫丝、蚕具、蚕药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凉山州的蚕茧产量和蚕茧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蚕业发展的势头仍然十分强劲。回顾凉山蚕业发展的历程,除了有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有比较稳定的产业政策,有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还得利于蚕业科技的进步,得利于蚕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科技进步推动了凉山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西蚕桑在20世纪90年代有过迅猛发展的时期,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导致目前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产业失去竞争力。全省栽桑养蚕规模大面积萎缩,坚持下来的蚕农也困难重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弱。面对这一局面,笔者于2011年对江西省修水、乐安、东乡、永新四个蚕桑基地县进行了蚕桑生产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广西蚕业》1997,34(2):52-52
自1989年起,江西省把桑蚕产业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并把实施蚕桑工程列入了农业开发总体战的重要战役。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4年全省桑园面积达54万亩,蚕茧产量由1989年的1000多吨增加到1.5万吨,增长11倍,列全国第7位,涌现出修水、永新、金溪等10个产茧万担县。但自1995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疲软的影响,江西蚕桑生产出现较大滑坡。到1996年底,桑园面积下降到24万亩,蚕茧产量降低到8400吨,蚕桑技术推广队伍也被削弱,蚕茧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桐乡是我国著名的重点蚕区,产茧量曾居全国首位。现在仍是浙江省产茧量最多的市(县)。2006年全市有养蚕农户12万户,全年饲养蚕种44万张,总产蚕茧1.79万t,茧款收入4.73亿元。蚕桑是桐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历来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遵照省政府的意见,1988年元月24~25日在南昌召开了全省蚕桑生产研讨会。到会的有:省经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农行、省外贸厅、省农牧渔业厅、省蚕茶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同志和广丰、玉山、修水、高安、永新等五个重点蚕桑县主管蚕桑生产的县  相似文献   

8.
刘屹东 《蚕学通讯》2000,20(3):44-45
中国即将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国家六部委退耕还林(草)优惠政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这些接踵而来的机遇为重庆蚕业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但是,一些历史的和当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却依然严重地制约着他的发展,如不认真解决,将会错失良机。1 重庆蚕业现状 1994年重庆蚕业创历史最好水平,有桑31.1亿株,年养蚕244万张,产茧5.13万吨,蚕农茧款收入6.2亿元,是我国蚕桑主产区之一,年产茧居全国第四位,蚕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到1999年桑树仅存14亿株,年养蚕不足94万张…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8月3~4日,由江西九江综合试验站组织的现代蚕业专题讲座培训会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白浪湖培训中心召开。会议邀请了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桑树育种栽培岗位科学家计东风研究员、桑园土壤肥料岗位科学家张建华研究员做专题讲座。来自修水、永新、乐安、东乡、宜丰、遂川、兴国、泰和等基地县分管领导、蚕技员、蚕桑大户及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等一百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8月3日下午,桑树育种栽培岗位科学家计东风研究员以《立桑为业,多元化发展》为题,讲述了种桑养  相似文献   

10.
嘉兴是全国蚕桑重点产区,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蚕桑产业虽有所萎缩,但全市桑园面积仍有26199hm^2,2004年蚕桑产值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因此,实施蚕桑优化改造既是提高嘉兴蚕业效益,提升蚕桑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谢忠良  林平 《四川蚕业》2006,34(4):51-52
宁南县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远山区小县,有农业人口15万人。1992年以来该县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始终坚持“热不赶、冷不砍.一心一意谋发展”.年产蚕茧6000吨,农民人均蚕茧收入500余元,蚕业每年提供财政收入5000万元以上,成为我省蚕业第一大县。走出了一条蚕业强县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12.
宋定英 《四川蚕业》2009,37(1):14-15
1现状 珙县属于纯农业县,地处南部盆周山区,全县幅员面积1149.5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62个村,总人口4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9万人。珙县自然气候宜桑宜蚕,是全省蚕桑优势效益农业基地县之一,2006年列入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是省、市两级茧丝绸“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蚕业是全县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 1 建国以来成都市蚕业取得的成就 据考证,成都栽桑养蚕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以上。建国以来桑、蚕、茧、丝绸为我市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作出巨大贡献。但我市蚕桑生产也跟全国、全省一样经历了起伏升降的复杂过程。1994年历史最高年有11个县(市)、123个乡(镇)栽桑养蚕,全市有桑树2.8亿株,养蚕13.8万盒,生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月31日,由九江综合试验站组织的现代蚕桑新技术培训会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白浪湖培训中心召开。叶武光副所长主持了培训会。本次培训会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蚕桑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国政研究员主讲。来自修水、永新、东乡、乐安、金溪、宜丰、遂川等基地县的蚕桑分管领导、技术人员、蚕桑大户、专业户代表以及九江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共90多人参加了培训。张国政所长以"我国蚕业发展与新技术开发"为题,从近20年来我国蚕桑生产水平和区域布局、蚕桑产  相似文献   

15.
刘万全 《蚕学通讯》2000,20(3):49-49
作为重庆市近郊农业县,具有栽桑养蚕悠久历史的铜梁县,发挥蚕桑大县的区位优势,抓住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栽桑养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农村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历史楔机,加快蚕桑大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从今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实施建设500万公斤优质茧基地县工程,以达重振蚕业雄风、重振蚕业辉煌之目的。 铜梁县实施建设500万公斤优质基地县的具体目标是:全县累计育苗360公顷,栽桑4320万株,其中成片栽植0.33万公顷,力争到2004年全县发种20万张,产茧500万公斤。今…  相似文献   

16.
陆琴 《江苏蚕业》2010,(3):39-40
蚕桑生产是如皋的四大高效特色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49万亩,全年发种25万张,蚕桑综合产出近4亿元,生产规模与效益位居江苏省第三位。为了实现蚕桑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充分发掘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推进蚕桑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进程,蚕农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蚕业信息化,构建蚕业信息技术平台,让广大蚕农足不出户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技术,加速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提升了蚕业产业化水平,加速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传变。  相似文献   

17.
区域果业1现状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宜昌县柑桔产业已进入大规模发展的快车道。 1999年,全县柑桔面积达到 1.2万hm2,总产量突破20万t,实现不变价产值2.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6.4%。全县农民人均增收的105元中,仅柑桔一项就增收60元。全县50%的村,49%的组,48%的人口从事柑桔生产。不论是面积还是总产,均是湖北省柑桔第一县。1998年春,被国家授予“中国早熟温州蜜柑之乡”。1999年,被省农业厅、省外专局确定为“948”项目县。2000年春…  相似文献   

18.
张友余  张京国 《北方蚕业》2000,21(2):4-5,10
兴桑养蚕是安康地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项目,丝绸工业是本区支柱产业,亦是本区扩大出口创汇和财政增收的工程,在全区经济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保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蚕桑丝绸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全区桑园面积已达4万公顷,最高年(1995年)蚕茧产量达到1385万公斤,占全省总产茧量的80%以上;丝绸工业发展到14家,丝绸工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占全区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实现利税2200万元,占全区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的40%;丝绸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占全区出口创汇总额的80%,占全省丝绸出口创汇总额的90%以上,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蚕桑丝绸产业基地.西部大开发机遇的到来,必将为安康蚕桑丝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丝绸之路"发源地陕西蚕业必将再展"汉唐雄风",再显昔日辉煌.……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17,(1):5-6
<正>2016年,全省蚕业系统围绕农业中心工作,坚持以提质增效和助农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转型发展,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提升,设施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加快,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省桑园面积187万亩,生产蚕种185万张,养蚕205万张,产茧7.7万吨,蚕桑产业综合产值实现65.5亿元,全面实现年初目标。  相似文献   

20.
平昌地处大巴山南麓。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曾经被列为全省基地县之一。自1998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蚕桑基础跌到20多年前的水平。面对新的机遇,如何把蚕桑这项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蚕农稳定增收,成为蚕业工作迫切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