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南瓜生产中存在的越夏困难问题,选取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印度南瓜、黑籽南瓜等4个栽培种以及部分种间杂种共18个材料,进行了田间耐热性调查、人工高温胁迫条件下生存率及POD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黑籽南瓜耐热性最好,中国南瓜耐热性次之,印度南瓜耐热性中等,美洲南瓜耐热性最差;同一个种内的不同试材存在耐热性差异;中国南瓜与美洲南瓜或印度南瓜种间杂种一代的耐热性较杂交亲本美洲南瓜或印度南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南瓜属2个主要栽培种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共12个品种的多代自交材料进行远缘杂交,选配了正反交组合共72个,研究其正反交的亲和性差异,不同材料间的亲和性差异以及杂种后代的表现。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母本、印度南瓜只适合作父本;其正反交的亲和性不同,表现在坐果率、有胚果实率以及有胚率等方面的差异;远缘杂种的不育性、不稔性与杂交亲和性有关;并讨论分析了用印度南瓜改良美洲南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5,(5):30-30
南瓜属有5个种.主要栽培的有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普通南瓜是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又称西洋南瓜、日本南瓜、小南瓜等,可以采收嫩瓜。也可以采收老瓜。南瓜中特有的多糖、果胶具有保护消化系统粘膜、降低血糖等功效,特别是印度南瓜口感甜、粉、糯,比传统的中国南瓜在品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果色丰富鲜艳,有红色、绿色和青色等,具有观赏性。除鲜销外,还可以加工成南瓜粉。加上便于超市销售,正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种植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南瓜为一年生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通的蔬菜种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主要栽培种有3个: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又叫中国南瓜;笋瓜(Cucurbita maxima Duch),又叫印度南瓜;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又叫美洲南瓜.  相似文献   

5.
南瓜属三个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南瓜属三个栽培种(即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的41个品种的子叶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南瓜属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共产生了10条酶带;其中,中国南瓜品种间差异最大,印度南瓜品种间差异最小。聚类之后发现: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关系最近,与印度南瓜关系较远.但不能把所有的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品种聚在各自的群落:  相似文献   

6.
对贵州省部分地区南瓜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南瓜种质资源50余份,经鉴定有栽培种4个: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和黑籽南瓜;从中发(挖)掘较优异的南瓜种质资源5个,为籽用南瓜的利用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籽用南瓜种子脂肪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内蒙古地区南瓜属3个主要栽培种的6个品种的种子粗脂肪含量,脂肪在开花授粉后的增长规律,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南瓜的种子粗脂肪含量高于其它2个种,达到54.93%。3个栽培种的脂肪增长规律基本一致,授粉后28~35d是增长最快期,14~28d和35~49d是增长缓慢期。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种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中国南瓜,分别达到58.89%和52.42%,而且它们的商品性状好,可以认为印度南瓜与美洲南瓜是我区优质的籽用南瓜品种资源,这为内蒙古籽用南瓜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瓜属22个品种资源引种栽培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收集到的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印度南瓜 3种类型 2 2个南瓜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观赏南瓜除椭圆条状外 ,均能在豫北地区栽培 ,其中以白色迷你、玲珑、珍奇表现较好 ;食用南瓜的大部分品种均适合豫北地区栽培 ,但以梅亚情缘、黄狼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
籽用南瓜种子脂肪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内蒙古地区南瓜属3个主要栽培种的6个品种的种子粗脂肪含量,脂肪在开花授粉后的增长规律,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南瓜的种子粗脂肪含量高于其它2个种,达到54.93%。3个栽培种的脂肪增长规律基本一致,授粉后28-35d是增长最快期,14-28d和35-49d是增长缓慢期。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种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中国南瓜,分别达到58.89%和52.42%,而且它们的商品性状好,可以认为印度南瓜与美洲南瓜是我区优质的籽用南瓜品种资源,这为内蒙古籽用南瓜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部分栽培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RAPD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从120个10-mers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具有特异多态性引物对我国部分地区收集到的一些栽培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的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60条带中,有59条具有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的条带数多达6.56条;中国栽培南瓜资源在DNA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IA树形图显示。除N23外.可将30份材料归为中国南瓜种、印度南瓜种及美洲南瓜种3类,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1.
南瓜属葫芦科南瓜属的一年生蔓性植物,在中国栽培的品种主要有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中国南瓜俗称倭瓜、番瓜、饭瓜和金瓜,原产南美和中美。早在16世纪南瓜在中国各地便已普遍栽培。南瓜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除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外,还含有葫芦巴碱,腺嘌呤、戊聚糖、果胶、甘露醇、可溶性纤维、胡萝卜素、Vb、Vc、Ve、叶黄素及Ca、P、Zn、Co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是瓜菜之首。被公认为特殊的保健食品。1南瓜的贮藏贮藏用的南瓜应选取老熟瓜,老熟瓜的果皮硬,呈现固有的色泽,果面蜡粉较多,有利于保存,采收…  相似文献   

12.
高抗病毒病优质南瓜新品系184-1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南瓜又称栗南瓜,属于印度南瓜栽培种。因其营养丰富,品质风味极佳,深受生产者的关注和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多数为引进品种。这类南瓜普遍不耐高温,在炎热的夏季病毒病发生严重,春季晚播或秋季栽培常造成绝收,在应用范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为加速西洋南瓜国产化育种进程,改进西洋南瓜,使其保持原有的品质,增强抗病性,笔者在引进大量南瓜属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加代繁育,育成了高抗病毒病的优质西洋南瓜新品系184-1。一、选育经过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国内外引进大量南瓜属种质资源,并进行深入研究和鉴定,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南瓜不同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南瓜3个不同品种果实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南瓜果实发育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决定果实重量与大小及种子大小的关键时期,美洲南瓜品种西葫芦出现在授粉后7d-14,印度南瓜品种灰皮南瓜和中国南瓜品种托县南瓜则在授粉后14d与28d内。第2个高峰期是决定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果实重量的又1个重要时期,美洲南瓜品种西葫芦在授粉后21d-35d,印度南瓜品种灰皮南瓜和中国南瓜品种托县南瓜在授粉后28d-42d,3个品种果实发育相比,美洲南瓜品种发育速度要快于其余二者。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引进的所谓栗南瓜(西洋南瓜),属于印度南瓜种内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因其肉质粉、糯,适口性好,嫩果、老熟果品质均好,十分畅销,栽培面积发展迅速,有逐步取代传统中国南瓜早熟栽培之势.  相似文献   

15.
一、播期 南瓜秋季栽培要获得高产,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播期。播种期太早,南瓜幼苗易遇高温;播种太迟,秋季以后气温逐渐降低,南瓜不能完成其生长发育过程,影响产量。长江流域最适宜的播种期是在7月,美洲超凡人圣的最佳播种期在7月下旬,而中国和印度南瓜的播种期可适当提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8份籽用南瓜材料的36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从9.85%~206.82%,平均变异系数为45.85%.在主蔓刺毛、主蔓色、叶裂程度、白斑有无、雌首花天数、瓜梗长、瓜瘤有无、瓜面蜡粉、瓜横切面形状9个性状上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均超过50%;2、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8份籽用南瓜材料分属于3个南瓜栽培种,分别是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在亲缘关系上,美洲南瓜和中国南瓜近,与印度南瓜远,与传统观点相一致;3、主成分因子分析分别从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个方面说明了耔用南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质量性状的贡献率达到50.98%,确定了叶色、叶形、白斑有无、花萼形状、花蕾形状、雌首花日期、主蔓色、主蔓刺毛、瓜梗质地、瓜梗基部膨大形状、瓜溜有无、瓜面蜡粉、瓜面特征、瓜横切面形状、种子周缘、种喙特征16个质量性状是区别不同籽用南瓜栽培种的主要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同工酶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比较分析了南瓜属3个栽培种9个品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南瓜是栽培南瓜种的主干,既与美洲南瓜接近,又与黑籽南瓜接近,而后两者亲缘关系则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8.
西洋南瓜又叫栗味南瓜,是印度南瓜类型品种.与中国南瓜相比有早熟、品质佳、适口性好、外形美观,风味独特等特点。内陆于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和台湾省引种栽培,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其栽培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草本植物,起源于 美洲大陆,是一类重要的园艺蔬菜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且栽培面积广泛,是世界南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有较好的经济效 益。我国南瓜主要有 3 个栽培种被大面积种植,分别 为中国南 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其中中国南瓜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肉用中国南瓜包括食用嫩瓜型和食用老瓜型。近 5 年 来,我国南瓜研究者围绕中国南瓜产业发展新需求开展了系列工作,在基础研究、育种技术以 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从中国南瓜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定位、克隆及分子机理研究、品 质性状评价指标及检测技术研究、单倍体、种间杂交等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过去 5 年我国南瓜研究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中国南瓜育种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关键难点,并对未来育种工作进行展望,提出未来育种研究的重点方向,为中国南瓜育种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取南瓜属3个主要栽培种29个材料并选配了大量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为父本;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的不同试材作为母本与美洲南瓜杂交,存在亲和性差异,表现在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种子发育程度以及有胚果实率等方面的不同;美洲南瓜种内变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可通过相互杂交融合目标性状。试验总结出杂交授粉时间在上午6:30至8:30,采用全程防虫网覆盖、吊蔓栽培技术,可提高坐果率并延长种胚发育时间,改善南瓜属远缘杂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