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成虾养殖(1)养殖模式的选择。在养殖模式上采用主养和混养的模式。主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温棚养殖罗氏沼虾,面积2.5亩;另一种采用池塘养殖罗氏沼虾,面积100亩(表2)。混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主养南美白对虾混养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投放密度除呈祥水产养殖合作社4.1万尾/亩外,其余为2万尾/亩,面积1 375亩;另一种采用主养黄颡鱼混养罗氏沼虾,黄颡鱼投放密度为1.1万尾/亩,面积22亩(表3)。  相似文献   

2.
鳜鱼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合理放养1.1养殖生物的密度对鳜鱼来说,合理的养殖密度与养殖方式、水质、水量、种类、规格以及日常管理技术等密切相关,养殖方式不同,放养密度也不同,一般应根据池塘条件、进排水设施、水深、水质、饵料鱼来源、出塘规格要求及饲养管理水平来决定放养密度。如放养规格为2.5cm的苗种,当年养成商品的放养量一般在500~1000尾/亩。如采用“两段法”高密度的池塘养殖,第一阶段亩放养量在3000~5000尾/亩,放养2.0~2.5cm的夏花经一个月生长达10cm左右的大规格鱼种,为成鱼养殖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亩放养量在500~1000尾,由10cm左右的鱼…  相似文献   

3.
对虾土塘养殖一般都是半精养模式。以广西防城港为例,对虾养殖放苗密度为每亩3.5万~5万尾间,这是常见的放苗密度。面积为7亩以下的土塘放苗密度多为每亩5万尾,而面积8~12亩的土塘放苗密度一般是每亩4万~4.5万尾左右,15亩以上的每亩放苗3.5万尾左右,都是以养20~25头/500g的规格来放苗。这样的放苗密度与其它区域来比较的话,密度是低了一点,但是成功率高,水质容易管理,风险低,利润高。  相似文献   

4.
1 水产养殖用药现状1.1 养殖方式的发展增加了对渔药的需求 水产养殖走过了从粗养到人工精养的过程。目前,精养模式较多,如南方的高位池养殖,北方的大棚养殖,工厂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精养状况下,放养密度较大,如南方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达到20万~30万尾/亩,在这样高的密度下,粪便残饵聚集池底,极易造成水体恶化,从而滋生  相似文献   

5.
3.适时放虾苗   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 22~ 35℃,在此水温范围内放虾苗养殖,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南美白对虾生活在偏低水温的环境中则摄食量小,体质弱,生长慢,从而养成成活率低。因此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南方的放养时间是 4~ 5月份较合适。   4.合理的放养密度   一般半精养条件下,由于人工控制条件差,设施简单,因此放养虾苗密度一般每亩放 6000~ 10000尾,精养池塘放苗密度为 3万~ 4万尾 /亩。按照目前罗氏沼虾高密度精养,采取轮捕的方法,放养密度高达 5万~ 6万尾 /亩,亩产量已达到 500公斤…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养殖密度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南美白对虾标粗技术管理提供依据,设置不同的养殖密度(3万、5万、7万、8万、9万、10万和12万尾/m3)和盐度(咸化、淡化),分别在室内水泥池和玻璃钢养殖桶内进行了虾苗标粗过程的试验,主要指标包括虾苗全长、个体变异程度、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等。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中的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P 0. 05),当养殖密度为7万~8万尾/m3时,虾苗体长日增长率可达0. 05 cm/d以上;盐度对标粗过程中南美白对虾的体长日增长率也具有显著影响(P 0. 05),对照组、咸化组和淡化组的体长日增长率分别为0. 043、0. 042和0. 036 cm/d,其他生长性状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为7万~8万尾/m3时可获得最经济、最大限度利用标粗池的效果;虾苗淡化时的生长速度低于正常盐度和咸化时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草鱼养殖一直以来是我国养殖量最大的品种,福建地区也不例外,福建地区有15万t左右草鱼饲料容量.人民币购买力逐年减弱,但近年来福建草鱼价格一直维持在4.5~6元/500g的状态,养殖利润逐年压缩,很多养殖户对草鱼养殖心灰意冷,都在寻求新的养殖品种,尤其是土塘养殖草鱼.以2013年为例,800~1,000条/亩的养殖密度,亩产1,200kg,饲料加药物成本约4.2元/500g,另外塘租、苗种和人工费用,成本在4.5元/500g,售价5元/500g,亩利润在1,200~1,500元之间(套养花白鲢或其他鱼种).这是在高成活率和鱼价5元/500g的情况下计算的.如果在养殖成活率不高且赶上集中出鱼鱼价较差的情况下,养殖户一年的辛苦将付诸东流甚至亏本.较为适合的草鱼主养区域福清、琅岐等地逐渐被南美白对虾养殖替代.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现有对虾养殖面积近40万亩,其中旧虾塘近15万亩,同时还有大量的海滩涂鱼类养殖池塘,单一品种的养殖以及池塘环境、技术、市场经济因素的限制,旧池塘实行养殖品种更换和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池塘主养萍乡肉红鲫养殖技术模式,养殖饲料选用鲫鱼专用料,试验亩放萍乡肉红鲫1200~1500尾,搭配其他鱼类180尾,饲养210~240天后,萍乡肉红鲫从50g长到平均体重186~225g,最大个体258g,萍乡肉红鲫的产量为276~331kg/亩,其他鱼类产量为180~260kg/亩,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8.8~98%.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主养的模式是可行的,其产值分别达到3768~5290元/亩,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萍乡肉红鲫成鱼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池塘中央采用高密度、全人工投饵技术方法单养名优鱼类,入池规格及密度为单雄性罗非鱼(全长3~4cm)6400尾/亩,斑点叉尾hui(平均尾重50g)2400尾/亩,湘云鲫(全长3~4cm)8000尾/亩;经150~190天饲养,平均亩产1307~1527kg,饲料系数1.5~1.8,亩产值1.22~2.09万元,亩利锐2240~5374元。“集约型”池塘养殖的单位水面产出能力显著高于以“肥水”养殖  相似文献   

11.
<正>河蟹与加州鲈池塘混养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养殖模式,而近年来加州鲈在池塘里大多采用单养或主养,放养量一般在1 500~2 500尾/亩,在广东甚至达到8 000~10 000尾/亩,出塘规格达400~700克/尾,但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养殖塘口水质差、病害多发,对外部环境污染严重。2021年张家港市锦丰镇合兴长兴家庭农场一口10亩池塘采用河蟹与加州鲈混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其养殖方法总结如下。一、清整消毒养殖塘口净水面积为10亩。待上年捕捞结束,当年元旦过后即抽干塘水,挖除池底多余淤泥,整理池埂,使淤泥厚度保持在1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村渔场有养殖水面650亩,其中精养成鱼池450亩。近几年来,该场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促进了成鱼增产和经济效益提高。1993年产成鱼36万kg,其中轮捕19.5万kg。由于常年轮捕,使花白鲢的均价达到3.0元/kg、优质鱼5.0元/kg。他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3.
钟合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12):35-35
养殖南美白对虾,各地养殖实践经验很多。放养密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南美白对虾的产量。据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吴琴瑟教授研究。归纳各地的经验认为养殖产量1,000kg/亩以上,规格60尾,kg左右,高位精养虾池。配套设施较好的,放养南美白对虾苗10-12万尾/亩;半精养虾池需看养虾池条件、产量与规格、设施等综合考虑,每亩放苗量3~8万尾为宜;  相似文献   

14.
<正>对虾白斑综合症(WSS)生物防控技术通过试验和应用,已成为成熟的技术。在此,与广大养虾朋友交流、分享。1.草鱼生物防控技术(1)草鱼的使用方法1适合盐度8‰以下养殖区。2适合对虾苗种密度3万尾/亩~15万尾/亩,根据养殖条件和管理措施而定。封闭式养殖模式:传统凡纳滨对虾(土苗和二代苗)放苗密度3万尾/亩~4万尾/亩,生长快的品种2.0万尾/亩~2.5万尾/亩。高位池养殖模式:小于2亩的池塘,传统虾苗小于15万尾/亩,生长快品种小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省份之一,但自1993年以来流行的对虾病毒病曾使一度兴旺的海水对虾养殖步入低谷。后江苏地区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主要是与中国对虾混养,但并不是很成功。1999年江苏省开始第二轮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1000亩左右,主要为海水养殖。2001年江苏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迅速发展,总养殖面积在3.5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的养殖面积分别为14000亩、8000亩、5000亩,内陆的苏州市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为3500亩,其余9个市平均为500亩。海水…  相似文献   

16.
朱红霞 《齐鲁渔业》2001,18(5):16-17
日照市岚山办事处拥有滩涂面积2.2万亩,适宜养殖的浅海水域50万亩,现有滩涂养殖池 2 700亩,浅海养殖16 000亩。现将我处开展对虾、扇贝“二次创业”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1 扇贝养殖“二次创业” 我处浅海扇贝养殖开始于1987年,起步于1993年,到 1997年迅速发展到 3万多亩。利益的驱动使养殖单位一哄而上,扇贝养殖区过于集中,密度过大,品种单一,在盛夏高温季节影响下连续2年造成栉孔扇贝大批死亡。我处以科技为手段,改变过去传统养殖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思路,发展多品种多模式养殖。1.1 大力椎…  相似文献   

17.
养殖密度对杂交鳢仔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温棚水族箱中养殖杂交鳢仔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5、1、2、4、8尾/L,共养殖15 d,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在0.5~4尾/L之间,杂交鳢仔鱼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都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当养殖密度为4尾/L时,三者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增加养殖密度,仔鱼的生长反而下降。高密度组(4、8尾/L)杂交鳢仔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仔鱼的成活率随养殖密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鱼虾混养模式,设置不同的罗非鱼(Oreochromis)养殖密度(6 000、8 000和10 000尾/667 m^2),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轮捕轮放,每次每口5 000尾,通过150 d的养殖比较分析罗非鱼生长、血清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结果显示:3个密度下罗非鱼增重率分别为71 194%、69 285%和49 977%,特定生长率分别为4.37%/d、4.36%/d和4.14%/d;10 000尾/667 m^2密度下罗非鱼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浓度均低于6 000尾/667 m^2和8 000尾/667 m^2密度组,而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免疫基因C-LZM表达量随着养殖密度的上升显著下调,而IL-1β、TNF-α则与之相反,6 000尾/667 m^2密度下罗非鱼肝脏表达水平显著低于10 000尾/667 m^2组。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下养殖密度对罗非鱼生长、血清代谢、肝脏免疫基因表达影响显著,建议罗非鱼密度不高于8 000尾/667 m^2。  相似文献   

19.
江苏高邮罗氏沼虾养殖水面达13万亩,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2006、2007年两年笔者于龙虬、马棚、司徒、三垛等罗氏沼虾主要养殖区域从事技术服务工作,积累了大量翔实的生产统计数据。近三年来单位产量逐年上升,2007年平均亩产已达到370千克左右。据统计,平均放苗密度为90018尾/亩。由于各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虾苗均价已升至125元/万尾左右,较2006年上涨40%,由此带来苗种成本增加360元/亩左右,成为罗氏沼虾生产上成本涨幅最大的生产要素。因而,合理制定虾苗放养密度,降低苗种成本同时获得最佳产量在2008年生产计划中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一口面积为2.1亩的土池中,放养2万尾4~5 cm的马口鱼鱼种,经过近10个月养殖,商品鱼平均规格达到31.2 g/尾,养殖成活率为75.4%,亩产224.40 kg,商品鱼销售价格为80元/kg,亩产值达17952元,亩利润达8810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