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苏北地区小麦抗旱节水高产栽培中遇到的水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低、土壤水分流失等问题,从秸秆还田、抗旱品种选用、肥料运筹和田间灌溉等方面,提出了小麦抗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助推苏北地区干旱条件下小麦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2.
北方麦田水资源现状及其有效利用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初步分析了我国北方广大麦区的水资源现状及麦田土壤水分动态;阐明了小麦生产中水资源短缺严重,生育期间干旱,尤其是春旱发生强度大、频率高、范围广,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提出麦田节水潜力巨大,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走节水型道路是实现小麦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并就麦田节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山  王冀川  徐雅丽  韩秀峰  徐翠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51-5153,5240
[目的]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春小麦品种新春22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不同的控水处理(亏缺滴灌、适量滴灌和充分滴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特性。[结果]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增长速率高峰期出现在挑旗期,直线增长期出现在拔节-抽穗期。土壤水分亏缺造成小麦总干物质积累缓慢,个体营养体弱小,干物质分配以茎秆为中心;土壤水分过量造成小麦营养生长过旺,茎秆和穗部发育不良,产量降低;适量土壤水分处理小麦个体生长稳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产量结构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较高。[结论]适量滴灌可协调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克州沙拉塔纳农田试验区实测资料的分析,建立了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分和盐分运移模型.在室内进行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确定了扰动粘质粉壤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再用HYDRUS模型反演计算了在室内外难以确定的土壤水分传导度,并用Van Genuchten方程拟合了参数.以这些参数为基础,模拟计算了气象条件类似土壤相同的格达良灌区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得出小麦作物从苗期至成熟期土壤含盐浓度随时间分布状况,为研究节水灌溉改良盐碱地课题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节水灌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革命。节水灌溉新型小麦种植模式以现代灌水技术为条件,在耐密植、耐肥水、抗倒伏的水肥型矮秆小麦品种上实施的新型小麦种植模式。种植小麦,发展节水灌溉新型小麦种植模式,可大幅提高小麦产量,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产出率。  相似文献   

6.
根据年降水量80%保证率、干旱频率和降水-蒸发差额分划出河南旱作农区范围,北起省界,南至沙、颍河。分析其降水、土壤水分和灌溉水资源等特征。指出平原以种植小麦为主并采用防旱轮作制,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山区开展蓄水保土为中心的基本农田建设,为近期节水农业途径。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明显影响了该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巨大,而小麦为该区主要的灌溉用水作物,因此,培育和应用节水小麦品种是缓解该区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作者通过分析小麦生长需水规律和华北地区降水特点,在小麦全生育期只浇1水的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时间灌水对小麦生物学形成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提出了选育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的"拔节灌溉选择法",即:在自然条件下,小麦全生育期只灌溉1次,灌溉时间为拔节期,根据小麦生长的综合表现,选留生长茂盛,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都高的单株或株系。利用该方法经过十几年的选择,育成了系列节水丰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因其生长在干旱季节,所以是北方用水总量最大的作物.随着水资源日益匮乏,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华北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但该区域是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地区,年降雨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小麦生长季节多风少雨,麦田灌溉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小麦生产不高产不行,高产不节水也不行,节水与高产结合才是小麦生产长久持续发展之道。然而,现实生产中浇水过多、施氮过量、水肥利用率低、高产不高效的问题仍突出存在,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传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小麦高效节水的生理基础,提出了应加强节水高效品种选育和筛选,建立适应型栽培体系、小麦-玉米节水高产一体化体系等对策,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河南省小麦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11.
隆尧县地处水资源缺乏和旱涝易发生的地带,人均水资源量仅为河北省人均水平的46%。水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隆尧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快发展节水农业。近几年隆尧县推广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隆尧县小麦生长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土水势在水稻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巴基斯坦、比利时等许多国家,以土水势作为土壤水分指标用于指导小麦、玉米和番茄等多种作物的灌溉已相当普及,而我国用土水势概念系统研究作物灌溉的尚不多,以水稻为对象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有关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前人已作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案.总的来说,这些节水灌溉技术都属间歇灌溉,只是提法不同,例如“水层、搁田、湿润三结合”、“浅湿灌溉”、“间歇浅水够苗后硬板湿润”等节水灌溉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中的许多环节为经验性描述,缺乏明确的土壤水分指标,有碍准确应用.本文从土壤水分能  相似文献   

13.
节水农业中保水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简述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对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及保水剂的开发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正为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解决地下超采问题,近年来,我省以实施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为抓手,以确保粮食和水资源安全为目标,强化政策扶持,坚持科技创新,发挥品种先导,依靠企业主体,大力推广小麦节水品种,走出了一条依靠品种和科技实现节水稳产的成功之路。突出政策引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麦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分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节水灌溉的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小麦节水灌溉的可行性.近年我国北方时常出现的土壤水分胁迫,既影响小麦的物质生产,也影响籽粒形成的物质来源.由于土壤胁迫影响器官生长,使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降低,群体和单叶光合性能都有所变劣.单叶光合性能的研究多集中在旗叶,干旱使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光合功能期缩短,而这些表现又与气孔导度的变化有关.土壤水分胁迫也使开花后的光合产物减少,灌浆物质不足,因此原贮存在营养器官中的物质向籽粒的运转速度加快,贮存物质在粒重中的比例提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粒重和产量的降低.在小麦生产中的很多例证表明只要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并不严重影响产量,且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通过试验研究,这些现象近年在理论上也得到证明.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了小麦节水灌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吉林省20年(1981~2000)的气象资料,应用Y.M.安格斯坦提出的土壤干湿指标,分析了吉林省通化、长春、农安、四平、白城地区小麦生长期内土壤干湿程度状况。分析的结果表明:通化地区土壤水分能够满足小麦生育阶段生长的需求;长春、农安、四平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土壤干旱情况的频率增加,需要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白城地区春季频繁干旱,小麦种植需依赖灌溉,由于水资源紧张,所以不宜发展小麦种植。  相似文献   

17.
小麦滴灌技术是对密植作物灌溉的一次创新,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新疆地区对灌溉技术在增产节水方面的要求更高。小麦滴灌技术依据小麦生长的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灌溉,既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又能及时准确地供应小麦的生长需求,促进小麦良好生长。对新疆地区农业灌溉技术来说,滴灌技术无疑是一次飞跃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许晓彤  王友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465-4467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受旱水平对其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采取坑测法和筒测法,设置轻旱、中旱和重旱3个水分亏缺水平,检测不同水平下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产量及生育性状变化,同时分析土壤水分、腾发量以及产量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小麦水分亏缺对产量及株高、穗长等生育指标均有影响,土壤水分、腾发量及产量3者呈正相关趋势。[结论]为实施小麦田间水分管理和节水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优质小麦育种及优质小麦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结合山东省长期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制订了小麦优质高产、抗旱节水育种目标。按照育种目标选配亲本,以优质高产、矮秆、多抗小麦品系烟1933为母本,以陕西省农科院育成的优质高产、抗旱耐瘠、抗病小麦品种陕82-2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水旱地交替选择,成功育成优质高产、抗病节水小麦新品种烟农21号。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匮乏已经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作者从探索小麦生产简化栽培与节水模式入手,以婴泊700为试材,仅在播种前底施小麦缓释肥750 kg/hm~2(折合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210.0、135.0、52.5 kg/hm~2)、拔节期灌水(945 m3/hm2)1次,成功示范了"小麦一水千斤简化栽培技术"模式,2015年经专家组实收实打产量达到了8 049 kg/hm~2。通过分析"一水千斤"麦田收获后与播种前2 m土体的水分和三大养分储量变化,并结合前3 a的多点调研,提出了实现小麦"一水千斤"的土壤水分和养分运筹方案:实现小麦"一水千斤"的需水量下限为4 500 m~3/hm~2,人工补水量最低应为900 m3/hm2左右;人工灌水量越少,土壤水利用量越大;要使小麦达到正常的产量水平,人工灌水量应在900 m~3/hm~2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土壤养分运筹应掌握"减氮、控磷、补钾"原则,一般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210~225、105~135和75~105 kg/hm~2。本研究结果为河北省实现小麦节水生产、缓解地下水消耗、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