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最近几年,蓝莓果实及其加工产品风靡欧美,市场需求量极大,但多数蓝莓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在6、7月份,鲜果含糖量高,较柔软,耐贮性差,如果不采取合适的贮藏保鲜技术,将很容易造成腐烂。1.果实采后预冷处理刚采收的蓝莓果实温度较高,呼吸强度大,且果实自身不断产生热量,加之果实水分不断蒸发散失,其新鲜度会很快降低。因此,田间采回的蓝莓鲜  相似文献   

2.
蓝莓,系越橘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植物,在我国原产地习惯上称为越橘.果实可食.蓝莓可在寒冷或温暖的环境存活.有的种高大,有的种矮小.在植物学上将其列为灌木.蓝莓的果实有大有小,酸甜适口,果肉细腻,并有清爽香气,可生食,亦可加工.  相似文献   

3.
以南高丛蓝莓品种奥尼尔和珠宝为试材,研究了钾肥叶面肥的施用浓度(硫酸钾0.2%、0.4%、0.6%)和施用次数(果实膨大期喷施一次,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共喷施2次)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钾肥喷施处理均能促进蓝莓果实的横纵径、单果重提高.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喷施2次钾肥0.4%时,奥尼尔的可溶性糖、VC含量达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喷施2次钾肥0.6%时,珠宝的可溶性糖、VC和花青素含量达到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组.该研究旨在寻找最适宜于南高丛蓝莓果实品种提升的叶面钾肥施用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比试验及随机抽样调查,对引种到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的蓝莓品种兔眼蓝莓6个品系的树体性状、物候期、枝梢生长、果实性状、果实品质和产量情况进行调查与观测.结果表明:兔眼蓝莓6个品系均具有良好的栽培价值,巴尔德温、粉蓝、灿烂适合作为鲜果栽培,圆蓝适合作为加工栽培.兔眼蓝莓6个品系均表现了其特有的性状,果实产量达到了预期的经济产量,高产高效,产生了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疏果和套袋是果树生产中提高果实品质常用的农艺措施,蓝莓疏果和套袋技术研究目前未见报道.为探究疏果与套袋对蓝莓果实生长及品质是否有促进作用,以南方广泛推广的南高丛品种密斯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程度疏果及是否套袋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硬度、纵径、横径,同时提升了果实的内在品质.疏果率为40%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素含量最高;疏果率为60%时,果实糖酸比和Vc含量最高.套袋处理对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果实硬度.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降低,但果袋高温导致日灼果和烫伤果等问题.综合考虑蓝莓果实品质评价指标,以40%疏果率和不套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蓝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欢迎。蓝莓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蓝莓的价格及加工形式,对蓝莓果实进行品质分析与评价是蓝莓产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目前蓝莓果实品质分析及评价指标较为混乱,尚未形成系统的品质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蓝莓产业健康发展。文中从蓝莓的感官、加工和理化营养品质3个方面综述了蓝莓果实品质分析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归纳了蓝莓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以期为建立完善的蓝莓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为蓝莓良种选育、蓝莓产业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蓝莓果实成熟度的人工分级技术效率低、准确性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提高蓝莓成熟度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蓝莓成熟度预测方法,从而预测出不同成熟阶段的蓝莓果实。针对7个不同成熟阶段的蓝莓果实,利用VGG 16神经网络,提取果皮颜色特征建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成熟阶段蓝莓果实的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65%、93.94%、97.02%、100%、80.56%、83.62%、95.21%。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对蓝莓成熟度的预测较为精细,覆盖了从盛花期50 d开始至完全成熟全过程,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网络的分类能力,提高了对蓝莓果实成熟度的预测,为实现蓝莓果实无损检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瑞卡'蓝莓品种为试材,于花前和花后应用不同浓度GA3、CPPU浸蘸结果枝,研究其对蓝莓结实生理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100 mg/L GA3可使蓝莓花期提前3d,75 mg/L GA3可提高8.9%的坐果率.10 mg/L CPPU可使果实花色苷含量增加12.7%.分析得出:较高浓度GA3可以促使蓝莓花期提前,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实糖含量.较低浓度CP-PU可显著增加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最适宜蓝莓生长的外源GA3浓度为75 mg/L,CPPU浓度为10 mg/L,在此浓度下蓝莓结果生长综合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9.
蓝莓,最早起源于美国,因为果实颜色为蓝色,所以普遍称为蓝莓。蓝莓果实中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蓝莓种植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的蓝莓种植技术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蓝莓的果实产量以及质量。本文将着重阐述一下当前东北地区蓝莓的生产现状以及其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灰葡萄孢菌与蓝莓果实互作的发生规律,为蓝莓结构抗病育种及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室温条件下将灰葡萄孢菌株接种于蓝莓果实表皮,每间隔0、8、16、24、32、40、48 h切取4 mm×4 mm大小表皮组织用于组织透明检视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孢子接种于蓝莓果实8 h后,孢子开始萌发,蓝莓表皮细胞壁及气孔器结构完整;病菌接菌16 h,可见凸起的菌丝顶端侵入细胞壁;接种24 h灰葡萄孢菌孢子的侵染菌丝部分溶解,并与寄主表皮融合,侵染菌丝末端可见2个分支,并侵入蓝莓果皮细胞;接种32 h,灰葡萄孢菌菌丝末端可见绒毛状结构,并侵入蓝莓果皮细胞内部;接种40 h,灰葡萄孢菌侵染菌丝进一步向果皮细胞内扩展;接种48 h,灰葡萄孢菌菌丝已大量侵入蓝莓果实表皮.明确了在室温条件下病菌初侵染的时间以及主要侵入方式:即接种16 h,病菌即可侵入蓝莓果实表皮细胞,接菌40~48 h病菌即完成侵入并大量扩展、繁殖.病菌侵入方式主要以菌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为主,尚未发现病菌从气孔器侵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土壤硼锌钼水平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选取微量元素长期定位试验中常规施肥(CK)、硼肥(B)、锌肥(Zn)和钼肥(Mo)4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蓝莓果实品质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施用硼、锌、钼肥处理后蓝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果实固酸比相较对照(CK)分别增加了26.28%、14.73%、27.56...  相似文献   

12.
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240公分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蓝莓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以及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是近几年国际市场公认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的第3代小浆果.而且蓝莓果实价格不菲、用途广泛,除可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鸡尾酒、冰淇淋、糖果等.现将黑龙江蓝莓引种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蓝莓在冷藏条件下及转入常温货架期后营养成分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冷藏过程中随着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蓝莓果实的失重率升高,可滴定酸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花青素含量及SOD活性均出现了下降。由此可见,冷藏能够有效延长蓝莓果实的贮藏保鲜期,但经长期冷藏的蓝莓果实转入常温货架期时,果实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4.
贵州麻江引种蓝莓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麻江引种的8个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各品种果实的重量、大小、色泽等外观性状进行了分析,对总糖、总酸、花青素、无机元素等含量进行了测定,进而对果实的综合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J-ⅫⅠ号果实外观性状较为优异;MJ-Ⅻ号果实营养价值较高.蓝莓是高钙、高钾果品,但在无机元素含量方面,各品种果实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类型的蓝莓(Blueberry)两个品种(蓝丰和粉蓝)为试材,分析了喷施不同浓度(0.1%、0.5%和1%)的蔗糖溶液对蓝莓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蓝丰:五月初至七月中旬;粉蓝:五月底至八月中旬),两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总含量逐渐增加,但各个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两个品种果实成熟时期主要是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含量很少,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当,并且随着果实的发育,各处理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喷施0.5%的蔗糖溶液增加的最多;通过对各个处理叶片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对叶片喷施0.5%的蔗糖浓度对增加蓝莓果实中的糖度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全球蓝莓栽培和生产主要阵地之一,蓝莓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蓝莓为喜酸性植物,对土壤环境要求苛刻,土壤pH值是影响蓝莓栽培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蓝莓对土壤pH值的适应特性,并对相关蓝莓品种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进行了归纳;同时,概述了土壤pH值对蓝莓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品质与生理代谢特性(光合作用、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  相似文献   

17.
冷藏温度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冷藏温度贮藏蓝莓,以蓝莓的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果皮的色差及维生素C的含量等为参考指标,研究冷藏下蓝莓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1℃~3℃低温冷藏蓝莓,经60 d长期检测,低温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和Vc含量的下降,较好的保持了果实原有色泽,显著抑制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维持了果实原有风味,保持了果实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蓝莓又名越橘.是一种小浆果,果实呈悦目的蓝色.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中除了含有常规水果中含有的各种糖分、果酸类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衰老的生物活性酶SOD、熊果苷、花青素、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钾、铁、锌和钙等。蓝莓不仅可鲜果食用.还可加工成品种繁多的蓝莓制品.如蓝莓饮料、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果酱、蓝莓果干、蓝莓糖、蓝莓胶囊等。  相似文献   

19.
现代蓝莓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越桔属(Vacciniodeae)植物,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蓝莓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共有400多个种[1~3]。蓝莓的栽培种类有3大类,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3类。蓝莓果实含有花青素、黄酮等多种多酚类生理活性成分,使蓝莓果实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4,5],并具有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防止脑  相似文献   

20.
蓝莓果实花青苷积累与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蓝莓果实花青苷积累与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本研究以5年生高丛蓝莓品种‘日出’和‘喜来’的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示差法等技术,测定了果实中花青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5大内源激素(玉米素(ZT)、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乙烯(ETH))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对整个蓝莓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可溶性糖含量进行HPLC分析测定显示,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蓝莓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积累主要在果实发育后期。通过气相色谱测定蓝莓果实的ETH含量和ELISA试剂盒测定IAA、GA3、ZT、ABA显示,GA3与ZT含量较低,整体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果实发育中期出现一个峰值,IAA含量在蓝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蓝莓果实内ABA与ETH的含量变化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对整个蓝莓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的花青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内源激素含量3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ABA和ETH为糖类物质重要诱导因子,共同促进果实成熟和花青苷积累,IAA抑制糖类物质的积累和花青苷的合成,而GA3对糖类物质及花青苷的合成积累调控作用不明显,ABA、IAA和ETH等激素协同调控果实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