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于1982年开始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证明,春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具有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覆膜比不覆膜的一般增产32~131.9%,亩增花生果40~137.2公斤,增加收益48~165元,深受农民欢迎。一、春花生覆膜栽培的收益 1982~1984年六个县试验覆膜面积117.82亩,平均亩产干果223.6公斤,与不覆膜的对照平均亩产112.6公斤相比,亩增产干果112.1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7~1989年3年在依安县依龙镇,种植大垅双行覆膜玉米30亩,平均亩产860.4公斤,比70厘米单行地膜增产44%。1990年示范推广1970亩,平均亩产790.5公斤。1991年全县推广10万亩,平均亩产758.1公斤。其在依龙镇德玉五屯涌现出215亩  相似文献   

3.
本站1986年完成省农推站下达5000亩“花生良种高产示范”任务(实际完成5122.5亩)。总产壳花生99.7万公斤,平均亩产196.9公斤,比1986年全县平均亩产130公斤,亩增产66.9公斤,增产51.4%。5122.5亩高产示范花生中,露地示范花生面积5064.2亩,总产97.5万公斤,平均亩产192.5公斤,比对照亩产130公斤,增产48.1%。覆膜花生58.3亩,总产2.2万  相似文献   

4.
玉米覆膜制种增产提质原理与技术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种子公司赵凤龙,宋立民我公司于1991~1993年在良种场玉米覆膜制种5360亩,平均亩产456.5公斤,比不覆膜制种亩增产143.9公斤,种子含水量降低4.3%,发芽率提高13%,百粒重增加3.4克,...  相似文献   

5.
复县万家岭乡,地处大连市北部高寒山区,常年降雨量平均600多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由于土壤瘠薄,春旱严重,水稻亩产仅150~200公斤左右,为此,万家岭乡技术站,1982年在刘沟搞了1亩水稻旱种地膜覆盖栽培品种对比试验,亩产370.1公斤,比未覆膜的水稻增产125%。1984年推广230亩,平均亩产415公斤,其中谢英金的3亩旱种覆;技术站;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的新型农业技术措施。此项技术能否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应用推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于1989~1990年在渭塬北部半干旱山区的七圣开展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方法的试验示范。经过多点、重复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本区气候特点的玉米沟和平覆膜栽培新技术,为该区粮食生产迈上一个新台阶开辟了新的途径。 1989年,分别在海拔2100米、2200米、2300米,3个试验点进行,各点面积1亩,采用沟种平覆膜栽培技术的平均亩产为584.7公斤,比当年当地粮怍平均产量119公斤/亩(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无覆膜种植的玉米未能  相似文献   

7.
吕明春 《作物杂志》1991,7(4):23-23
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博兴县进行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1988年全县11.1万亩夏大豆平均亩产157.3公斤,比前3年平均亩增55.9公斤,其中3.12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98.1公斤;1989年又夺得了15.3万亩夏大豆,平均亩产148.3公斤的丰收,其中有4.15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94.3公斤。其栽培技术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刘东辉 《作物杂志》1989,5(4):14-15
玉米是肇州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占耕地面积70%以上。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制约,长期产量不高。1980~1982年平均亩产仅166公斤,属黑龙江省玉米中产区。1984年全县推行500公斤栽培技术以来,示范田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生产大改观。1984年7个试点农户,15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1985年5万亩,平均亩产519公斤;1986年15万亩,平均亩产594公斤;1987年全县102万亩玉米平均亩产416公斤;1988年全县95.3万亩  相似文献   

9.
1986年黔西南州农技站在兴义、安龙两县连片示范推广杂交玉米10275亩。其中:单作杂交玉米4051亩,平均亩产352公斤;杂交玉米与花生间作4994亩平均亩产玉米197公斤,花生53.4公斤;杂交玉米与大豆间作957亩,平均亩产玉米338公斤,大豆30.5公斤;杂交玉米与芭蕉芋间作273亩,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湖南省黔阳县春季制种V_(64)1261.6亩,总产杂交种子26.055万公斤,平均亩产206.52公斤。比1985年1222亩,亩产189.5公斤增产17.02公斤。据统计,平均亩产过225公斤的高产材4个,过250公斤的高产村民小组14个,跨300公斤以上的农户23户。龙田乡胜利村47亩,亩平244.75公斤,其中段运生制种1.9亩,亩平362.35公斤,创全县杂交水稻制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扬中县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10万亩稻茬小麦创高产丰收计划项目,全县稻茬麦面积13万亩,平均亩产356公斤,其中参加丰收计划的10.02万亩连片高产区,平均亩产达到377公斤,比未实施丰收计划的1987年,平均亩增产56公斤,增产17.4%。比1986年全省亩产最高县亩增20.5公斤,增产5.6%。亩成本下降10.8%,亩收益提高30.7%,  相似文献   

12.
从1986年始,我们选用冀5418和偃大7916品种,进行小麦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小麦亩产超500公斤的形态生理指标与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1988~1989年度在安阳县水冶镇北段村的106亩高产田,实现了小麦平均亩产515.6公斤。其中6.7亩冀5418,亩产达640.9公斤,12.5亩偃大7916,亩产达578.0公斤。1989~1990年度,该地又实现了平均亩产502.1公斤,有10亩冀5418,亩产达596.6公斤,9.8亩偃大7916,亩产达552.0公斤。  相似文献   

13.
1984年,我们对花生-杂交稻(以下简称花、稻)进行试验和小面积示范,获得成功。花、稻两熟是一种高效益用养结合的耕作制。1985年,参加湘南八县花稻大面积示范栽培,全县花、稻面积1005亩,头茬花生1100亩,平均亩产253.8公斤,后茬晚稻1005亩,平均亩产365.7公斤。为大面积推广高产稳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提供了依据。我们在大面积示范的同时,对花、稻高产栽培措施进行了探索。高产栽培试验示范设在西岭乡桐江村,面积143亩,前茬花生平均亩产314.35公斤,后茬晚稻405.2公斤,其中花生单产最高的0.5亩,亩产453.2公斤,晚稻1.1亩,平均亩产528.6公斤。现将高产栽培措施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4.
杂交早稻──汕优赣13汕优赣13是我所1986年用珍汕97A与自己选育的恢复系102测配而成。1993年我市湘东种植208亩,平均亩产514.5公斤,比73-07增产14.8%;浙江省江山市种植854亩,平均亩产480公斤,比当地常规种亩增50公斤以...  相似文献   

15.
复种的好处1.增加产量 晚稻配套栽培,能较大幅度地增产。桃江乡窑头村1985~1987年226亩地膜花生平均亩产269.4公斤;露地花生平均亩产210.5公斤,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亩增产27.98%。花生后茬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53.5公斤,双季连作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11公斤,前者比后者增产10.34%。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浅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夏廷茂(贵州省松桃县农技站554100)1993年我县水稻旱育浅植栽培新技术试验13.6亩,平均亩产439.8公斤,较温室两段育秧平均亩产406.5公斤亩增33.3公斤,增产8.2%,较水育秧平均亩产343.7公斤亩增96...  相似文献   

17.
1990年我们承担了湖北省农牧厅丰收办下达的“芝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开发”项目,面积为100亩。收获后对57户进行实产抽查验证,平均亩产112.45公斤,其中10.3亩,亩产达到154公斤,最高的农户张庆贤亩产达到159.45公斤。实收平均亩产比对照区平均亩产63.5公斤提高48.95公斤,增产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夏播玉米制种产量几点措施钱向明,栗勤学(河北省赞皇县种子公司051230)1992年我县5400亩紧凑型夏播玉米制种平均亩产302.5公斤,千根村1200亩太合1号制种,平均亩产382公斤。1993年千根村1400亩掖单12制种,亩产421公斤,...  相似文献   

19.
张盛祥 《作物杂志》1992,8(2):26-27
1987年秋遵义、湄潭、凤冈,绥阳、余庆,桐梓6县引进秦油2号杂交油菜组合,在海拔400~1015米的不同生态地域布41点进行试验示范624亩,余庆县太平区示范420亩,平均亩产230公斤,比常规油菜增产30%,1988年全区13县(市)试种秦油2号6万多亩,平均亩产150公斤,最高亩产249.15公斤,创全省油菜种植史上最好单产水平。1989~1991年秋种秦油2号均在百万亩上下,亩产13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平度县张格庄乡,1985年在潮棕壤土和潮褐土上种植10,775亩覆膜花生,经省内外专家验收,平均亩产荚果504.8公斤。其主要技术是: 全层施肥 冬前结合深耕,每亩铺施优质圈肥4~5吨(有机质含量1.6~4.6%,全氮含量0.151~0.216%,全磷0.104~0.157%,速效磷247~381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