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D+HP)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尿毒症脑病患者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HD+HP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血钠(Na^+)、血氯(Cl^-)、血钙(Ca^2+)、二氧化碳结合率(CO2CP)、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变化。结果临床治愈19例,好转5例,无效4例。患者治疗后BUN、Scr、β2-MG、K+、Cl^-、N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Ca^2+和CO2C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HD+HP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是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与对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透析中心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血液中毒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Scr、β_2-MG、PTH、P~(3+)、Ca~(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清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脂(TC、TG)、及24h尿蛋白定量(TP/24h)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43)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3月后,对照组(n=42)给予一般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Cr、BUN以及GFR、TP/24h、TC、TG的变化。结果:对照组Scr、TC、TG、TP/24h较治疗前下降具有显著性(P<0.05),BUN和GF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Scr、TC、TG、TP/24h、BUN、GFR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Scr、BUN、24h尿蛋白含量和血脂水平,升高GFR,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价值,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4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 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8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c=5.864,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 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Scr及BUN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P<0.01),余无明显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尿毒症患者毒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对80例病例资料完整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入选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HD+HP组及HD组各40例,HD+HP组采用HD联合HP治疗,HD组仅行常规HD治疗。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及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Scr、BUN、β_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HD+HP组治疗后β_2-MG、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HGB、PA、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可提高体内毒素清除率,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对患者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价值研究。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医院透析中心行血透治疗的终末期肾病6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微炎症相关指标变化、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透析后BUN、Scr、UA、β2-MG、hs-CRP、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TH清除率、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各指标,降低机体微炎性状态,改善机体营养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并分析其起效机制。方法 将2017年2月-2017年8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联合结肠透析,持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蛋白水平、钙磷乘积、透析相关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躯体部分评分。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Hcy、IS、PCS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Hcy、IS、PC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躯体部分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可以减轻尿毒症患者躯体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相关蛋白水平,这可能与其提高透析的质量,有效地清除毒素,降低尿毒症引起的组织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mg,每6~8h一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清醒后的血氨水平均较清醒前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且治疗组血氨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两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治疗组为(62.26±9.35)min,短于对照组(195.25±10.20)min;治疗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研究肾复康片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Wistar大鼠7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肾复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发膜性肾小球肾炎。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状态。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肾复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量、血中Scr含量(P 0.01)、BUN含量(P 0.05),增加TP含量(P 0.05)、Alb含量(P 0.01);病理结果显示,肾复康片能明显改善大鼠肾脏的组织学变化。肾复康片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维持性透析尿毒症30例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每月2~3次,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血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本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治疗后共有26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睡眠状况改善,自我感觉良好,总有效率为86.7%。患者血β2-MG和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尿毒症患者血中的大中分子毒素,对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片对慢性肾衰竭(CRF)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低蛋白饮食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α-酮酸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连用6个月,治疗前后常规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浆白蛋白(Alb)、血Ca2 、血P3-等生化指标.结论治疗组CRF患者经复方α-酮酸片治疗后血BUN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磷明显降低(P<0.05),血钙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其他生化指标及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复方α-酮酸片治疗CRF,可降低尿素氮,改善钙磷代谢,延缓CRF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老年尿毒症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老年尿毒症治疗效果;治疗后微炎症指标;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老年尿毒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微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钙磷代谢,改善营养状况和血脂,降低炎症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陶钧 《长江大学学报》2018,(8):18-19,22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在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尿毒症患者15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8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组患者血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变化情况以及MIS营养评估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HCY、β2-MG、Cys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病人的血液透析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可明显消除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芝麻对大鼠血管钙化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VitD3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芝麻组4组,每组均为10只。用大剂量VitD3灌胃的方式造成大鼠血管钙化模型,同时分别用辛伐他汀和芝麻进行治疗,比较VitD3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程度及其血脂水平。结果芝麻组的主动脉弓血管钙化面积为(1.29±0.20)%,腹主动脉血管血钙含量(14.7±6.7)μmol/g,明显低于VitD3模型组(60.7±16.7)%和(22.8±8.8)μmol/g(均P<0.01)。VitD3模型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的TC含量无明显差异,芝麻组的TC含量则明显下降(P<0.05);辛伐他汀组的HDL-C明显升高(P<0.05),芝麻组的HDL-C含量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芝麻对VitD3造成的大鼠血管钙化具有预防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对早产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7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滴剂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法骨化醇口服,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2组血钙、血磷水平和骨密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钙、血磷分别为(2.59±0.15)mmol·L~(-1)、(1.51±0.10)mmol·L~(-1),对照组为(2.40±0.19)mmol·L~(-1)、(1.34±0.09)mmol·L~(-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矫正3月龄、6月龄骨密度分别为(0.51±0.04)g/cm~3、(0.53±0.05)g/cm~3,对照组分别为(0.46±0.05)g/cm~3、(0.48±0.06)g/cm~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77%和4.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可有效提高早产儿血钙、血磷水平,改善骨密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60岁以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因素。方法对4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长期存活组(血液透析存活时间≥4年)29例,非长期存活组(血液透析存活时间4年)19例,对2组BUN、Scr、BUN/Scr、Ccr、Hb、Ca、P、Alb及TC进行比较。结果 2组BUN、Scr、BUN/Scr、Ccr、Hb、Ca、P、Alb及Tc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组高血压、心衰等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血液透析可减少并发症。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控制感染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方法:观察30例口服胃肠透析液的尿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并与28例口服包醛氧化淀粉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营养状况良好,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明显升高,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的血压、体质量、血浆总蛋白、24h尿蛋白及尿量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确切.可以明显地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合并高钙血症的患者中使用西那卡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透析伴继发性甲旁亢合并高钙血症的患者25例,采用单中心、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口服西那卡塞治疗,观察周期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12周测定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血红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iPTH下降至(534±168)pg/mL,与治疗前(1571±335)pg/mL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血钙、钙磷乘积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如骨痛、四肢无力、皮肤瘙痒等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钙血症3例,胃肠道反应2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并完成治疗。结论:西那卡塞能有效降低维持性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血清钙、磷和iPTH水平,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长期确切疗效仍需大规模RCT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小儿IgA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尿分析、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38例中,完全缓解12例,显著缓解16例,好转6例,无效4例;对照组则分别为5、13、11、8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5.73,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BUN及尿RBC计数均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gA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4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3.125mg,2次/d,每2周递增直至靶剂量(25mg,2次/d)或最大耐受剂量。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以及血糖、胆固醇等变化,心脏事件以及药物耐受性。结果(1)随访12个月后,卡维地洛组死亡2例、中断卡维地洛2例,对照组死亡4例,均予剔除;(2)治疗后卡维地洛组(41例)心脏功能LVEDD、LVESD及LVEF较对照组(24例)改善明显(P<0.05),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间,卡维地洛组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5vs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反应、水肿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清钠、血清肌酐清除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胆固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在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事件发生,对血糖、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