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孙剑伟 《农技服务》2011,28(8):1180+1193-1180,1193
仔猪水肿病又叫浮肿病、肠毒血症、胃水肿,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通过对发病情况作详细调查、临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水肿病。通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 1.发病特点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至4月龄的小猪,一般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无明显季节性。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仔猪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可经消化道感染。仔猪断奶过早,突然更换饲料,营养不当,长途运输,冷湿阴雨以及气温突变等,都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2.主要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由数天至数月不定,下痢为其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8,(19)
正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的疾病,又名猪肠胃水肿。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局部成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2017年9月初,岫岩县兴隆城东村养猪户发生一起仔猪水肿病,现将该起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猪户是岫岩县兴隆城东村村民,2017年8月月末购入27头断奶仔猪(15公斤左右)加以饲养育肥。9月初突然发病,发  相似文献   

4.
王丹  孙静 《新农业》2011,(3):33-33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大肠杆菌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病理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5.
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断奶后,以40~6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哺乳仔猪很少发病,往往是窝中长势健壮,营养良好,体重大的猪先发病,且病程短,传播迅速。1.2症状急性病例表现为突然死亡,甚至不见任何症状,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眼睑、颈部、肛门及全身水肿,严重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急性、致死性疾病,也是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常发生于断奶仔猪,发病率低、死亡率较高,给小猪的培育造成很大损失。主要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7.
猪水肿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该病急、致死性强,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常见于断奶后1~2周,最小的发病猪见于3日龄,大者3~5月龄。多见于春季的4~5月。疾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等有关。1症状健壮和生长快的仔猪先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减食或拒食,眼睑、结膜、脸部皮下出现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而  相似文献   

8.
正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病猪眼脸水肿。猪水肿病是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有时4月龄猪也偶有发生),尤以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该种疾病是由致病性溶血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发病比较突然,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并发出嘶哑的叫声,以及胃壁、结肠系膜、眼睑部、淋巴结、大脑和肺部及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及其中西医结合诊疗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神经症状、胃壁和肠系膜水肿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率不高,但是病死率高达90%以上,严重危害仔猪健康。该文阐述了仔猪水肿病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重点介绍了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期为该痛的防治提供参者。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仔猪早期断奶法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项有效措施。1.适宜断奶日龄。断奶日龄可根据生产任务和技术水平自行确定。从生理上分析,母猪在产后不早于3~4周断奶、配种,不会导致其以后各胎的繁殖障碍。仔猪断奶时,体重应不低于4.5~5.0千克,且生长发育正常。2.断奶方法。可采取一次性突然断奶法,把母猪突然赶走,仔猪留在原舍。母猪在断奶当天停止喂料(需喂水),然后恢复空怀期的配料及喂量。仔猪应在7日龄左右开始诱食,并设小水槽,断奶后就会很快适应吃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胃水肿,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断奶仔猪,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常见,瘦小的仔猪却很少发病。本病的发生一般与断奶前后生活条件骤然发生变化,如过量饲喂高蛋白饲料、昼夜温差大等应激因素有关。本病常突然发病,出现头部水肿,胃壁、肠壁、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现将本人近年来所遇到的水肿病病例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22团1连猪场有断奶仔猪28头,2011年10月7日有1头猪开始发病,至12日共计发病8头。从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临床上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1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病程短,致死率高。发病猪多是饲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本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突然改变,如饲喂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断奶仔猪中高发。断奶前的仔猪,以15~30kg体重的断奶仔猪易感染,30~50kg的架子猪也有发病。仔猪发病多存20—90日龄,其中以断奶后5—10d的仔猪居多。仔猪断奶后由于添加较多精料,或饲料及饲养方法突然改变.  相似文献   

14.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病理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15.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病理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以来,我县一些猪场及农村散养的仔猪经常发生水肿病,尤以1~3月龄发病较多,发病快、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现把笔者近几年来临床诊治的体会整理于下. 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的仔猪,部分仔猪发病突然,迅速死亡,而且大多数发生在体格健壮、营养较好的仔猪,瘦小仔猪较少发生,近年来大龄架子猪也有发病,疾病发生与精料育肥方式、气候多变等有关. 2 临床症状 发病突然,精神沉郁,体温无明显变化,时有轻度腹泻,常见眼睑结膜,齿龈、颈部和腹部的皮下水肿.有的表现步态不稳,有短时间兴奋,肌肉震颤,触及过敏,叫声嘶哑,随着病情的发展,则出现共济失调,盲目冲撞,作圆圈运动,四肢作游泳动作,呈昏睡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乳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以组织水肿、行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发病突然,经过急速,发病率低,病死率高,常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是我国养猪生产中常见的、对断奶仔猪危害较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最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生长发育快、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最易发病,常是突然死亡1-2头,其他仔猪不见发病,有时仔猪先后发病。病猪以眼睑水肿、面部水肿、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仔猪患该病后极易发生死亡,是导致仔猪发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四联疗法治疗仔猪水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在补料和断奶前后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快的仔猪,以突然发病,头部、皮下和浆膜下水肿,运动失调,阵发性痉挛和麻痹症状为特征。剖检可见胃壁,尤其是胃的大弯部和贲门部黏膜和肌肉层之间.切开可见一层透明或淡红色胶冻状水肿。本病是小型养猪户仔猪群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5%-15%,个别地方可达30%。[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水肿病又叫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是由溶血性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水肿和高度致死性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年来,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仔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重视。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其是断奶后5~15天、生长快、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常限于某些猪场和某些窝的仔猪,不广泛传播,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