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梅果蝇、白腐病是为害杨梅果实的重要病虫,主要发生为害在杨梅果实成熟期。杨梅果实受果蝇和白腐病等危害后,引发果汁外渗,果肉稀软,果面发霉,轻则影响果实品质和消费者食用形象,重则引发落果、烂果,造成丰产不丰收,尤其对晚熟杨梅品种和高山杨梅影响十分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30%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福安开展大棚栽培和单树罗幔栽培对杨梅采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种栽培方式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杨梅的糖酸含量,口味较淡,但均可显著减轻不良天气对杨梅果实的影响,改善杨梅生长的微环境,提高杨梅的产量与品质.2种栽培方式可延迟采收期3~4 d,降低病果率18.15%~19.34%,果蝇的防效率达95.98%和94.20%,控制落果率3.9%~5.6%,提高经济效益约62%.其中罗幔栽培资金需求小、操作灵活,适合农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黄岩是东魁杨梅的发源地,杨梅产业也是黄岩区农业主导产业。由于杨梅成熟采收期与浙江省的梅雨季节完全吻合,因此通常年份由于连续阴雨的影响,会导致杨梅大量落果,再加上杨梅果蝇等害虫、青霉病菌、绿霉病菌、白腐病菌对杨梅果实的为害,还有大风对杨梅果实的伤害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就造成了杨梅产量年年"采一半烂  相似文献   

4.
杨梅适应性,四季常绿,树姿优美,因此被当作生态经济林主要树种发展。但因栽植成活率低,且通常适龄不结果,影响了杨梅生产的发展。杨梅果实没有果皮包裹,既不可剥(削)皮,又因杨梅肉柱突出,果面凹凸不平,一旦被粉尘、农药、病虫、果蝇等污染就很难清洗干净,因而影响人们食欲。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掌握了一套能将杨梅种植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且达到早结、丰产、清洁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果实色素含量与水溶、脂溶性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泽和保健作用是果实的2个重要特征.以杨梅(Myrica rubra)、草莓(Fragaria ananass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桃(Prunus persica)、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椪柑(Citrus reticulata)、脐橙(Citrus sinensis)等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颜色果实中色素含量与水溶、脂溶性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深红色荸荠杨梅中的总酚(3 254.7mg/kg)和花青苷(759.4mg/kg)的含量很高,而红色果肉洛阳青枇杷中类胡萝卜素(19 551.3μg/kg)含量较高.叶绿素仅在猕猴桃果实中被检测到.利用PSC法研究果实总抗氧化活性(含水溶和脂溶).结果表明,深红色荸荠杨梅果实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活性(31.14 μmol TE/g)最高,白色果肉的大玉白凤桃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活性(10.34 μmol TE/g)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抗氧化活性与酚类(R2=0.84)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脂溶性抗氧化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含量(R2=0.92)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维生素C是果实中众所周知的水溶性抗氧化物质,然而,研究发现水溶性抗氧化活性与维生素C的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含花青苷较丰富的深红色果肉水果和含类胡萝卜素丰富的红色果肉水果都是天然抗氧化物质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6.
杨梅(Myricarubra(Lout.)Sieb.et Zucc.)营养价值高,尤其东魁杨梅,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5%,酸含量0.5%~0.8%,富含原花青素、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福安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有较长的杨梅种植历史,20世纪80年代杨梅已成为继葡萄、水蜜桃、晚熟龙眼之后又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产业。福安市苏阳屏风山农业合作社1990年从浙江引进东魁杨梅,  相似文献   

7.
采用艾绿士进行杨梅果蝇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艾绿士悬浮剂1 500~2 500倍液防治杨梅果蝇,药后5天防效达96.9%~100%,药后10天防效为93.7%~100%,防效好,持效期较长;喷药后5~10天,杨梅果实的残留量均在0.02mg/kg以下,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杨梅果蝇属于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在室温21~25℃、湿度75%~85%条件下,一个世代4~7d,田间世代重叠,代数不易划分,成虫喜在清晨和黄昏活动,受害杨梅果实变形、腐烂,利用其为害需要充足的食物源,以及果蝇成虫的趋化性等特点,用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悬挂防虫帐、色板和糖醋液诱杀防治杨梅果蝇,比较不同方法的杨梅果蝇成虫或幼虫数量,筛选杨梅果蝇较佳的绿色防控技术。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杨梅果蝇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防虫帐法可极大地减少果实中果蝇幼虫数,比对照(色板:1块黑板+1块黄板)鲜果和落果的果蝇幼虫数分别低18.5头/百果和13.7头/百果。比较不同色板(黄色和黑色)和不同颜色糖醋液容器(黑色、透明和红色),发现杨梅果蝇对黑色有明显趋性。黑色容器+敌百虫∶红糖∶白醋∶白酒∶清水=1∶5∶10∶10∶20处理的诱杀效果较好。建议以防虫帐或黑板+糖醋液诱杀对杨梅果蝇进行绿色防控,以减少化学农药施用。  相似文献   

10.
罗帐栽培技术助力黄岩东魁杨梅优质安全高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洁强 《浙江柑橘》2013,30(1):36-38
罗帐栽培,也称罗幔栽培、网帐栽培、网式栽培,是指杨梅单株采用全树防虫网覆盖的技术.2010~2012年黄岩区运用采前单株罗帐技术对东魁杨梅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能有效阻隔果蝇为害,改善果实品质,提高鲜果售价,增加经济效益,是一项操作简便、生态高效的栽培管理模式,也是目前推进杨梅果实质量安全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东魁杨梅防虫网室(也称罗帐或罗幔)栽培技术是通过防虫网室构建人工屏障将杨梅果蝇等害虫隔离在网外的一项新兴生态环保绿色栽培技术。运用这项技术,在东魁杨梅的果实成熟过程中实现不用农药,确保果实质量安全,改善果实品质,提升经济效益。为此,近年来黄岩区积极推广东魁杨梅单株防虫网室建设,进行单株防虫网室的  相似文献   

12.
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据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东魁杨梅简易网室栽培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魁杨梅成熟期受果蝇危害和大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腐烂、落果严重,使用农药、激素和营养液会带来安全隐患。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采用简易网室栽培技术控制果蝇危害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减小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提高了东魁杨梅果实品质,保证了果品质量安全,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不同覆盖方式对荸荠种杨梅经济性状和果蝇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年生荸荠种杨梅为材料,研究6月7日和6月16日分别进行防虫网、薄膜+防虫网、薄膜覆盖对杨梅果实品质、商品果率、落果率和果蝇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7日防虫网覆盖的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还原糖和花青苷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品质最好,商品果率高,果蝇为害小,与商品果率最高、果蝇为害最小的6月7日薄膜覆盖处理无显著性差异,6月7日防虫网覆盖为较佳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地理标志产品-丁岙杨梅>于2009年1月1日颁布实施.通过规定丁岙杨梅果实质量指标,规划丁岙杨梅地理保护范围以及种植气候与土壤环境要求,提出苗木质量、标准化栽培以及果实采收等生产技术,以推进丁岙杨梅"优质、安全、高效"的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杨梅果实病虫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杨梅属时鲜型水果,果实裸露、不耐贮藏运输,是我国南方特产珍果,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由于其果实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市场效益好,深受生产者与消费者青睐。但近年来,随着杨梅栽培效益的不断提高,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呈现日益严重趋势,给安全生产和监管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果实上的病虫害。现将为害杨梅果实的黑腹果蝇、肉葱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杨梅采前果实霉烂的定义,描述了果实霉烂症状及相关因子,阐述了中和土壤、大枝修剪、避雨栽培、果蝇防控、疏理果实、及时抢收等6个安全防控对策,以期为杨梅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红肉蜜柚在重庆铜梁的栽培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肉蜜柚在重庆铜梁早果性和丰产性极好,定植第三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820 kg,第四年达2290 kg.果实10月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约1.5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12.2%,果肉鲜红,水分充足,品质优良.综合性状优于琯溪蜜柚和矮晚柚,适宜在重庆铜梁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我县从浙江引进东魁杨梅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的延长,为害杨梅的病虫害也相应增多,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不加强防治,将严重制约着杨梅产业的发展。目前调查发现,为害我县杨梅的主要虫害有卷叶蛾、蚜虫、尺蠖、蚧壳虫、天牛、果蝇,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赤衣病、溃疡病、白腐病。  相似文献   

20.
杨梅肉柱坏死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多年来,浙江台州等地一些杨梅果实出现肉柱坏死,轻则影响果实外观,重则脱落;而果肉与果核同时开裂的病果全部脱落。该病已成为杨梅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对产量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大。迄今为止,有关该病只有简要介绍[1 2],未见比较系统的研究。为此,我们于1998—2004年在台州市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