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割病、灰霉病、蚜虫、斑潜蝇。 1)闷棚前准备。闷棚应选择晴天无风时进行,闷棚前1天浇1次透水,将大棚门关严,用土压严四周塑料膜,以防透风。在大棚中间过道处挂5支温度计,分别离地面0cm、10cm、100cm、150cm、200cm。  相似文献   

2.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是利用日光温室在密闭条件下形成高温杀灭病原菌。具体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高温闷棚只适用在黄瓜植株生长稍旺的温室进行,连阴骤晴、地温低不能采用。2)闷棚第一天必须浇一次大水,同时喷一次防治霜霉病的高效杀菌剂,并适当控制较高的夜温以减少地温散失,尽量减少地温与气温差距。3)闷棚当日揭苫后封闭温室不放风,待9:00~10:00力争迅速将室温提到45℃左右。为了掌握温度,在温室中的黄瓜生长点的高度,分前、中、后各挂一支温度计。每隔15min(分钟)左右观察一次,温度达到43℃时开始计时,闷1.5~2.0h(小时),此间温度…  相似文献   

3.
①注意观察棚温变化为防止大棚高温伤苗,可在棚内放置2~3支温度计,随时观察和掌握棚温变化,按所栽蔬菜要求的适温予以调节,尽可能保持有利于蔬菜生长的最佳温度,以促进蔬菜生长发育。②增设裙膜为防止揭大棚膜两边通风时,平地风伤苗,可在棚两边内侧距地面1m高处用铁丝或竹竿增  相似文献   

4.
黄瓜高温闷棚防治病虫害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为了找到最佳防治方法,笔者对闷棚温度、高温持续时间进行了试验观察,以期为黄瓜大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夏季高温闷棚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闷棚是指在夏季棚室休闲期用塑料薄膜密封大棚,在强光照射下,使大棚内迅速升温至60-7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利用高温对大棚进行杀菌消毒。高温闷棚的核心在于提高棚温和地温,达到杀灭病菌虫卵和杂草的目的。因而,在进行高温闷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姜阳 《中国果菜》2003,(2):23-23
由于大棚蔬菜特殊的生态环境,其病虫害种类发生多,扩展快,危害重,是目前生产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本人通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防治方法。高温闷棚法苗前闷棚。大棚建成后,选择在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棚内温度达到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降低蔬菜生产期的染病机率。带苗闷棚。带苗闷棚前几天,应浇一次透水,进行一次田间清理。摘除病叶及老叶,并将其带出棚外,喷一次保护剂,辅助闷棚。并选择晴天中午,将大棚密闭,使棚内气温升至42℃~45℃,保持2小时。处理完毕后,通风口不可猛然放大,要缓缓降温,并…  相似文献   

7.
温庆文  钟霞  王蕾  高念 《长江蔬菜》2018,(15):60-61
正导读:蔬菜接茬紧凑、连年种植,易造成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通过高温闷棚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在强光照射下,密闭大棚内温度迅速升高到60~70℃及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可达到杀灭病虫杂草、改良土壤的目的。详细介绍了高温闷棚的几个关键,包括7月闷,干闷7天,旋根灌水,盖膜闷棚,二次闷棚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日益严重的连作障碍,生产中通常采取夏季高温闷棚的方法,用塑料薄膜密封温室,在强光照射下,使温室内迅速升温,利用高温对大棚进行杀菌消毒。传统的闷棚方式有干法和湿法两种,但均有明显的技术局限性:干法闷棚仅能提高地面以上的局部空间温度,对杀灭土层内的病虫作用甚微;湿法闷棚是将温室内灌满水,利用水的导热能力高于土的特性闷棚,  相似文献   

9.
正1定植前准备1.1设施外消毒在设施温室的周边2~3 m范围内,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除杂草,可用2%~5%次氯酸钠(84消毒水)或1%~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并用专性杀螨剂如炔螨特等进行红蜘蛛药剂封锁。1.2设施内消毒1)太阳能高温闷棚消毒。6—7月,室外温度到达35℃以上,采用高温闷棚消毒处理,棚内温度达到60℃,持续40天可有效杀死基质、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最大的障碍因子。我们依据黄瓜霜霉病病菌,在一定范围的高温下,不能繁殖生长,且在一定时间内可渐死至灭的理论,于1990年5月在联合村农科队进行了黄瓜闷棚试验。现将结论试析如下。1、闷棚的温度和时间闷棚的温度一定要达到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温闷棚防治保护地果蔬病害,近年来已有一些探讨,但系统详细的研究尚未见过报道。浙江地区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高温伏早期,此期正值大棚蔬果栽培的淡季,利用这一时期进行高温长时期连续闷棚是完全可行的。本所对此课题已进行了3年的试验观察,现将高温闷棚期不同闷棚方式与棚内土层温度变化规律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2.
4.3 物理防治4.3.1 闷棚消毒 ①高温闷棚消毒。深翻棚土,选择连续3~5个晴天,用5%菌毒清对水150倍,喷撒棚内所有表面及进棚穿的工作服。然后密闭棚室,使棚内最高温度达65℃以上,土温度达50℃以上,消毒灭菌。②臭氧(O_3)消毒。菜苗定植前,深翻棚土,密闭棚室,用臭氧仪释放臭氧2h(小时)即可。应用臭氧仪的棚室,从消毒开始到蔬菜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大棚不易搬迁,加上轮作不合理或者连作,易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孳生蔓延,所以在定植和播种之前,必须对大棚进行消毒。1棚室药物消毒方法1)空间消毒。①夏秋高温闷棚。在种菜前7~15天,在棚内施肥翻地后,盖好塑料薄膜,关好门和放风口,闷棚7~15天,让棚温尽可能升高,晴天时棚内可达70℃左右的高温,杀菌、杀虫、消毒一举数得,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措施之一。②药剂熏烟消毒。一般在蔬菜播种前2~3天进行,1m3用硫磺4g、锯末8g混匀,放在小容器内燃烧,时间宜在晚上7:00左右进行,熏烟密闭24小时。也可以1m3用25%百菌清1g、锯末8g混匀,点燃熏烟消毒。若  相似文献   

14.
高忠贤  仉会娟 《蔬菜》1999,(7):20-20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第一大病害,若防治不及时,5~7天就可能全日发生和病害流行。防治霜霉病除了加强放风排湿,增施农肥和磷钾肥,及时施用农药以外,及时正确采用高温间棚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仿治措施。科学实验证明,霜霉病菌在28℃以上时侵染不利,45℃时就停止活动而渐渐死亡。利用病菌这一弱点可进行高温间棚来抑制和杀灭病菌,控制病害的发生。高温闷棚一般是在黄瓜霜霉病发生以后和气温比较高时进行。高温闷棚的具体做法是:在准备间棚的头一天必须灌足水。并适当提高夜温,减少地温散失,有利瓜秧忍受高温。闷棚必须在睛天进…  相似文献   

15.
大棚黄瓜大温差管理增产大棚黄瓜温度管理的一般方法是在上午温度超过28℃时开始放风,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放风量,下午温度降至28℃时闭风.使温度尽量在25℃左右保持较长时间。而高温、大温差的管理方法是在上午温度达到38℃时才开始放风(通风口的大小以棚...  相似文献   

16.
胡辉 《上海蔬菜》2003,(6):25-25
耐候光转换无滴农膜(下称光转换膜),是由上师大、上海三花薄膜厂和上海市农科院共同研制开发的新型温室覆盖薄膜。2001年我们用它覆盖大棚春黄瓜 ,并以三花牌长寿无滴农膜(下称长寿膜)覆盖大棚春黄瓜作对照(CK) ,其结果前者增产效果非常明显。我们采用金杨1号黄瓜 ,于1月8日播种 ,2月25日定植 ,各种植1个标准大棚 ,扣模时间为2月16日。基肥施用、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同一般常规 ,各棚管理措施相同。自5月10日起到24日 ,在距棚顶70cm处悬挂水银温度计 ,分别在9时、12时、16时测定棚温 ;在距地面2m处用照度计于9时、12时、16时同时测定光照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棚型结构温度变化特征和保温效果,在1棚2膜覆盖条件下,采用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PT1000温度传感器)测定,观察测定不同结构棚型+25 cm处连续气温和-10 cm处连续地温。结果表明:高跨比增加、大棚容积增加,可提高大棚透光率,有利于采光和升温,但由于散热面积加大,不利于夜间保温。在4个棚型中,气温保温效果以P1棚最好,平均气温增温达4.6℃;地温保温效果以P3棚最好,平均地温增幅达6.2℃。晴天条件下,最高温度P4棚最高,最高气温与棚外表面积成正相关。沿海地区不推荐使用P2型棚。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丝瓜栽培是以搭架方式进行露地稀植,每667m2仅栽50~60株,产量比较低,而且一般在庭院内或荒地进行栽培,无规模效益。寿光市洛城街道的农民经过连续10年的探索,不仅总结出了一套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高密度栽培的技术,也摸索出了一项丝瓜顶花长时间不衰败的技术,使丝瓜顶花在瓜上保留时间从原来的5d延长到现在的10d以上,不仅提高了丝瓜栽培的规模效益,也提高了丝瓜的商品性。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选用丝瓜的品种需具备瓜条直、产量高、抗病性强、耐弱光等特点。可选用寿研特丰一号丝瓜和寿研特丰二号丝瓜。丝瓜采用苗床集中育苗或直接播种均可。苗床集中育苗在苗高10~15cm,有4片真叶、茎粗0.5cm时进行定植。直播时为了确保苗全,可每穴2粒种子,当达到4片真叶再进行间苗,每穴只留1株。2整地、施肥、闷棚、定植在每年的8月中旬到9月下旬利用高温天气对日光温室进行高温闷棚,在闷棚前对温室内土地深翻40cm以上,结合深翻施入充分腐熟的圈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上好棚膜并加以密闭,把温室内土地用旧薄膜盖严,在晴好天气下维持14d左右。通过闷棚,室内土壤温度可达到60℃以上,可杀死土壤内大部分病原物和虫...  相似文献   

19.
草莓岩棉无土栽培营养水平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草莓种植面积约为80 0hm2 ,年产量 1 5万t ,其中大、中棚栽培占种植面积的 4 0 % ,但没有无土栽培。我们应用岩棉无土栽培在冬季进行了不同营养液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重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大棚结构 试验在荆州区李埠镇的大棚中进行。大棚为玻璃钢骨架结构 ,覆盖 0 0 8cm厚PVC(聚氯乙烯 )膜用于防雨及保温。在棚内距大棚膜0 3m高处设有一层可以移动的内膜 ,用于低温或夜晚保温 ;在大棚内距地面 1 5m高处沿大棚纵向平分线架电线 ,每 3m安装一个 30 0W的灯泡 ,用于保持棚内温度在 7~ 10℃以上 …  相似文献   

20.
烤棚消毒是新一轮大棚菜生产前的必须环节,特别是连作棚,烤棚消毒尤为重要。具体方法如下:1)土壤消毒。①夏秋高温期给棚内施入碎麦草深翻灌水扣膜,使棚内温度达60℃以上保持10d(天)。②地面撒施农药。每标准棚用米乐尔2kg(或乐斯本、地虫丹等杀虫剂)+敌克松1kg(或多菌灵、地菌灵等杀菌剂)或喷施绿亨一号3000倍液消毒。2)空间消毒。①百菌清+敌敌畏满棚喷洒闷熏或原药加锯末熏烟。②硫磺熏蒸。每1000m3棚体用硫磺2.5kg+锯末5kg暗火点燃熏烟。③有条件者可直接用硫磺熏蒸炉消毒。重病棚可将高温消毒和药剂消毒结合使用,既积蓄热量,又杀灭病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