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枇杷园套种豆科牧草对果园植被覆盖度、牧草生物产量的动态变化、可刈性以及枇杷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3种豆科牧草覆盖度在其生长后期或开花初期可达70%~90%,不同生育期鲜草产量以出苗至营养生长后期刈青的产量最高,可刈次数方面以只刈青2次的产量为最高。在闽南地区枇杷园套种圆叶决明可以一年种植多年生长,同时提高单位面积枇杷产量和果品的质量,降低总酸,提高可溶性固形物。  相似文献   

2.
不同肥力水平的红壤、冲积土种植柑桔、龙眼、荔枝、香蕉、枇杷等主要果树后,其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特性有较大差异,并随季节而变化.红壤果园土壤酶活性依次为柑桔园>香蕉园>龙眼园>荔枝园>枇杷园,冲积土果园土壤酶活性依次为柑桔园>龙眼园>香蕉园>荔枝园>枇杷园.两种土壤的微生物总数均为柑桔园>香蕉园>龙眼园>荔枝园>枇杷园.这种生物特性与土壤肥力的高低呈显著的正相关,它左右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东圳库区生态枇杷园生产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果园生草制是我国山区果园土壤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枇杷园进行生草覆盖的生态控制区与化学防治区相比,土壤养分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有效P、速效K、pH含量分别提高了4.26%、18.29%、35.92%、31.62%、20.06%和15.55%.生草覆盖同时改善了枇杷园小气候环境,增加了天敌种群数量,生态控制区蜘蛛类天敌平均7.0头/株,高于化学防治区2.18头/株,和进行清耕的综合防治区5.1头/株,天敌赤眼蜂在稻田和批杷园间存在明显的迁移运动,为害虫的生态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莆田城厢代表性枇杷园土壤的农化性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酸度偏低,51.52%的果园土壤pH〈5.0,有机质、有效钾、代换性钙、代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钼含量属中上水平,碱解氮和有效硼普遍较缺乏,而有效磷、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则较丰富。据此提出相应的枇杷园土壤培肥、合理施肥和缺素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枇杷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为78,其中害虫55种,天敌9种,中性虫8种,蜘蛛类6种,分别占整个群落的70.51%、11.54%、10.26%、7.69%。物种丰富度18~34,生态优势度0.0879~0.3361,多样性指数1.6433~2.9249,均匀度指数0.5660~0.9017,生态优势度越大,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越低。  相似文献   

6.
史川 《新农村》2008,(12):11-11
由于总是外出打工,四川省双流县永兴镇农民干脆为枇杷园找“水果保姆”,把自己的枇杷园托管出去,不仅使枇杷园焕发生机,而且自己也有了另一份打工的稳定收益。已经拿出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多枇杷托管的该镇干塘村农民宁从贵说,“以前种枇杷,遇到打霜下雪,总是担惊受怕。现在,我们可以不担风险,又有了稳定收入,还可以放心地出去打工。”  相似文献   

7.
2012—2013年通过对贵州省余庆县枇杷有害生物调查,结果表明:余庆县枇杷园发生病虫种类有30种,其中,侵染性病害7种,非侵染性病害3种;虫害5目14科19种;螨类1目1科1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枇杷炭疽病、枇杷轮斑病、枇杷灰斑病、枇杷圆斑病、枇杷花腐病、枇杷日灼病、枇杷裂果病、果实栓皮病、星天牛、桑天牛、枇杷瘤蛾、中国梨木虱、红蜘蛛等。针对枇杷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提出以农业控害为基础,抓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重点,抓住关键时期,对症使用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和生物源农药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现代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我站于1996年开始进行枇杷园套栽草菇试验,获得了果菇套种的最佳效益。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枇杷园内良好的遮荫度与较高的温湿度等优越的小环境条件,还可把栽培后的废菌料就地撒在树盘下,不仅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物质生产率与土壤肥力,还改善了枇杷园地面管理。草菇生物学效率可达35%左右,枇杷产量比没有套种的增产20%。  相似文献   

9.
枇杷疏果套袋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进行了2年枇杷疏果套袋试验,2002年套袋面积较少,2003年试验面积为0.8hm^2。2年的试验表明,枇杷疏果套袋后,果大、质优、外观漂亮,经济效益高,在枇杷产区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调查,越冬枇杷园蜘蛛群落共有12科27属33种,其中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斑管巢蛛(Clubionareichlini)、齿螯额角蛛(Gnathonarium dentatum)和草间小黑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为优势种。异质性复杂的枇杷园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均大于异质性简单的枇杷园,枇杷园越冬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小主要由群落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决定,与均匀度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牧草覆盖枇杷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套种印度豇豆[Vignasinensis(L.)Sari.ex Hassk]、羽叶决明(Chamaecristanictitanscv.Minyin)、圆叶决明(Chamaecristarotundifoliacv.Wynn)、平托花生(Arachispintoicv.Amarillo)4种牧草的枇杷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羽叶决明、圆叶决明、平托花生覆盖有利于天敌和中性昆虫的栖息和繁殖,能显著提高果园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对优化枇杷园群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印度豇豆覆盖虽能提高果园丰富度和促进天敌增殖,但群落的优势集中度高,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低,植食性害虫类群数量大,生态系统不稳定,潜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莆田枇杷园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营养价值高,作医药功效大,作食品用途广,在我国南方各省均有栽培。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枇杷主要产区,产量约占全国的60%。莆田枇杷黄似橘,尤以果大、质优、量多而闻名遐迩。莆田枇杷产业具有地方特色,是山区果农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莆田枇杷园土壤母岩系凝灰岩,成土母质以坡积物为主,土质疏松,抗蚀性较弱,土壤基础肥力较低。这对枇杷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有较大的制约作用。本文对莆田市枇杷主产地城厢区、涵江区和荔城区的各乡镇的枇杷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该市枇杷园的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样品采自莆田枇…  相似文献   

13.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绿果树,果实形若金丸,柔软多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国际、国内市场誉为高档、珍稀水果。枇杷除鲜食外,其叶、花、树皮、树根等一直是民间沿用的草药,具有润肺、健胃、清热解毒之功效。我国枇杷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170多万亩,产量近40万t,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居世界首位。近几年,上海郊区也开始种植枇杷,且面积逐年增加,青浦区计戈0发展万亩枇杷园,现已有面积8000亩左右,主栽品种为白沙枇杷;但因短期内快速发展,栽培技术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开展了枇杷栽培技术研究,如套袋、幼龄树矮化控冠、排水、灌溉、早期摘蕾等,而营养管理和套种模式对枇杷幼树生长的影响报道较少,笔者在青浦区赵巷镇选择了4户种植面积在10~60亩的枇杷种植大户,跟踪调查他们对枇杷园的土壤肥力管理和套种模式。研究营养管理和套种模式对枇杷幼树生长的影响,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8年在本所幼龄枇杷、龙眼园进行,设套种科杂1号(覆盖区)和不套种(非覆盖区)两种处理.科杂1号的种植、管理按正常要求进行,在科杂1号第2次开花期(8月15日)和鼓粒期(10月7日)分别按5点取样法对夏季和秋季果园杂草进行田间调查,每点1 m2,重复5次,调查杂草的科目、种类、株数及鲜重.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通山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枇杷园土壤养分状况。采集通山县9个主要枇杷种植乡镇的415处土壤进行主要营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分级标准判断土壤营养状况。通山县枇杷园土壤pH平均值为6.46,变幅为4.94~8.57,在不同果园空间差异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在2.40~52.60 g/kg,平均值为22.40 g/kg,全县枇杷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中等以上水平所占比例较大,达95.91%,有机质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土壤速效氮含量在7.00~250.00 mg/kg,平均值为119.03 mg/kg,全县54.09%的土壤速效氮含量高于120 mg/kg,达到丰富或极丰富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在6.00~140.70 mg/kg,平均值为27.99 mg/kg,未见有效磷缺乏的果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幅为25.50~391.00 mg/kg,平均值为114.42 mg/kg,7.27%的果园处于缺乏或极缺乏水平。土壤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但是都比较丰富。针对通山县枇杷园土壤状况,建议控制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用量,逐步推广果园生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实现通山县枇杷园土壤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胶园种植生物覆盖作物越来越重视,胶园种植生物覆盖作物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橡胶中小苗的速生快长,直接影响到橡胶产业的做大做强及持续发展。广东农垦近3年来推广胶园种植柱花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黄金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多年生落叶野生稀有果树珍种。但因其果实种籽不能完全成熟,播种育苗出芽率只有千分之一,而利用枝条扦插育苗却难生根,采用嫁接但尚未找到合适的砧木,民间种植靠挖其根蘖苗种植,因此无法大面积开发。目前衢州市衢江区绿野稀优水果试繁园利用现代组培克隆技术试验育苗,首次在国内获得成功,为规模发展黄金枇杷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一则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迅速占领了重庆市大渡口区很多人的朋友圈:"去跳磴摘枇杷,转发朋友圈,25块钱包吃包带!"大家纷纷转发,呼朋唤友,相约去摘枇杷。据了解,该枇杷园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红胜村杆子岩,面积有20多亩,种的全是五星枇杷。枇杷园负责人陈东  相似文献   

19.
脐橙园生物覆盖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橙园生物覆盖是在幼龄园行间实行间、套种农作物,形成果、农、上嵌的人工生态园。结果表明:经套种作物全年覆盖后,作物稿秆为“猪-沼-果”模式提供了饲料转化成沼气需求的能源,再以沼液(渣)施地橙园,达到取园养园的目的。因此,对脐橙叶片营养元素的丰盛度,树体长势及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对园土的改良及培肥地力,也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故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枇杷原产于我国,别称卢橘、金丸,属蔷薇科植物,盛产于长江以南各省;长江以北的陕西、甘肃、河南也有栽培。由于它成熟最早,一般比桃、李、梅先上市,因而赢得“初夏鲜果第一枝”美誉。枇杷园进行科学管理是保证枇杷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