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研与评估,系统分析了低产林的现状及形成大面积低产林的原因,结合低产林改造理论,确定了镇康县低产林改造面积,提出了低产林改造的思路、改造方案及具体实施低产林的保障措施,并提出了低产林发展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低产林相关理论,通过深入实地调研与评估,系统分析了镇康县低产林的现状及形成大面积低产林的原因,从而为确定镇康县低产林改造面积,提出低产林改造的思路、改造方案等提供理论依据,为更好地进行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幼林低产改造、成林低产改造及老残林低产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油茶低产的问题,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低产低效林现状,确定了低产低效林改造对象,阐述了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技术,最后对改造的低产低效林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低产林经济评价与改造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造林灭荒之后,低产林改造问题将突出地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而正确评价低产林,明确划分标准,是进行低产林改造的前提。文中从讨论低产林概念和成因出发,把低产林概念从林学的角度拓展到经济学领域,提出低产林经济评价的三种指标,并根据当前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低产林的改造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广东省梅州市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对全市范围内的低产油茶林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分析梅州市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并提出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阳地区国营林场低产林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对全地区七个国营林场进行了低产林分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应用研究。将低产林分划分为天然次生林、油松、黑松低产林、马尾松低产林、杉木低产林等四个类型。提出了做好调查规划设计、伐树挖蔸,、高标准整地、良种壮苗、适时密植深栽、精细抚育等具体的改造技术措施。文中还对低产林分形成原因及低产林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林业正处于历史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只有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要求,将林业的增长方式加以改善,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要求,那么,发现低产林改造问题,促进低产林改造效率提升就刻不容缓。以沪水县低产林改造为例,分析了低产林改造的目的、重点以及意义所在,并指出了低产林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低产林的改造措施,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低产林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样地调查,阐述了文成县毛竹低产林的成因,提出了低产林改造技术,分析了低产林改造前后的效益。调查结果显示,低产竹林改造后,经济收益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能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大面积油茶林低产是目前油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油茶林低产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并总结了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低产林类型及其生长量划分标准马阿滨,尹淑清,薛茂贤,王世光(黑龙江省林科院)(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低产林林分类型划分是次生林的一部分、其类型仍然依照次生林的分法。(1)柞树低产林分;(2)软阔叶低产林分;(3)硬阔叶低产林分;(4)山杨低产林分;(5...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四川省荣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县油茶低产林成因、改造措施、改造效果,最后提出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该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对云南省永胜县光华乡开展低产板栗园改造的基础上,总结了低产板栗园改造的实用技术。低产板栗园改造地海拔1700-1950m,土壤类型为红壤、黄红壤,土层厚度中等,坡向为阳坡、半阳坡,坡度16-20°。板栗种植时间为1994年,低产的原因为品种不良、经营管理粗放等,本文从低产成因分析、低产改造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低产板栗园的改造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省低产林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研究全省低产林(含疏林)资源基础上,分析低产用材林的形成原因,提出低产林改造的技术路线及相应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镇江低山丘陵区杉木低产林成因和改造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产林分改造,是发挥林业潜在生产力,开展森林永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森林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目前,杉木低产林分改造,在镇江低山丘陵区已成为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镇江地区林学会组织了低产林成因、改造途径和经济效益的专题考察.通过全面深入考察,初步研究得出“四四”结论,即:确定了杉木低产林的四条标准,明确了杉木低产林形成的四个主要原因,提出了杉木低产林改造的四点规划意见和四条基本措施.现将考察材料整理于下,供各地杉木低产林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翁源县低产用材林的确定原则,以及采用按不同立地类型更换造林树种、连片低产马尾松林、第一代低产杉木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树低产次生林4种类型的低产用材林改造的具体技术措施及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介绍了低产低效核桃林的概念,对介休市低产低效核桃林进行了划分,指出了核桃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念、投入、品种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低产低效核桃林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低产低效核桃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辽西地区仁用杏低产林的不同成因,采用品种更新换优、肥水平衡管理、花果管理、控形更新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低产林改造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仁用杏低产低效林改造示范园,大幅度提高现有仁用杏低产林分的产量、质量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潮汕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低产林改造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国鑫 《经济林研究》2010,28(2):114-117
为了加快潮汕地区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对潮汕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地区油茶林低产的成因,并提出低产改造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油茶低产原因和探索提高油茶产量的措施,我们开展了对油茶品种类型、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油茶低产的原因在现有茶林中,有些低产林分,这些低产林分的产量在丰年(大年)时亩产油不到5斤,小年只有2斤左右。导致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