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阀门填料密封不良会造成阀门泄漏。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努力,我省多数地、市级油库的阀门渗漏率已降到5‰以下。在阀门填料密封维护工作中,我们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方法。 1.重视选择优良的填料 1980年以前,阀门密封填料都使用石棉绳、皂化石棉绳、油浸石棉编织等。而这些填料纤维致密性差,易发生渗透泄漏,且对阀杆产生严重的腐蚀和磨损。  相似文献   

2.
袁进军 《油气储运》1998,17(11):44-45
分析了闸阀阀杆密封填料渗漏的原因,认为主要是阀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阀杆密封填料出现老化和磨损,针对这一问题,对油浸石棉盘根,柔性石墨,耐油橡胶,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和选择,实践证明,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和耐油橡胶密封圈珂以很地地解决阀门阀杆密封的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闸阀阀杆填料密封泄漏的问题,提出了正确选择密封填料的材料和改进闸阀填料压盖密封件结构的技术改进措施.实践证明,改造后的闸阀填料密封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和维修便捷,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广,而且可以在不停运工况下防止闸阀阀杆填料密封渗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螺旋密封在D型输油泵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世维 《油气储运》1990,9(3):50-51
管道输油使用的D型输油泵,其轴封不外有两种型式:一种为软填料密封(如石棉填料、膨胀石墨等等),另一种为机械密封。前者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轴封形式,据笔者了解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渗漏问题。机械密封虽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但对于D型输油泵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离心泵填料密封结构失效原因的分析,提出利用工程塑料螺纹改进离心泵的单一填料密封结构。从设计原理、CAD仿真系统分析、密封结构的改进等方面,说明双吸式离心泵螺旋密封应用是可行的,给出了这种螺旋密封在某油库多台离心泵上应用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这种螺旋密封防漏性好,更换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6.
卢连勇  张明红  王金鹿 《油气储运》2011,30(6):456-457,392
当输油管道压力瞬时升高且超过泄压阀预先设定的压力值时,压力将通过泄压阀泄放至泄放管道或储油罐中,使输油管道得到有效保护。但是,泄压阀发生渗漏比较频繁,往往影响其功能的有效性。通过对渗漏泄压阀进行解体观察,发现密封面损坏是其渗漏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密封面损坏的原因有3个:弹簧刚度降低和固体颗粒卡阻造成的锥头复位不到位;密封部件因老化、被固体颗粒磨损而损坏;油品内含有微小固体颗粒,管道过滤器无法将其滤除,导致密封不严,引起渗漏。提出的应对措施包括:留足备件,及时更换;泄压阀动作后做稳压试验;在泄压阀前安装过滤器。  相似文献   

7.
一个沼气池不产气了,是怎么回事呢?追究它的原因,除发酵条件(温度、PH值、C/N)不当,输气管道和开关漏气外,主要是沼气池的漏气漏水。沼气池气密性的好坏是决定产气速度和贮气能力的关键,也是沼气事业能否推广的关键。为此,认真研究提高沼气池气密性的各种技术措施,势在必行。常见故障人们常把沼气池的壳体比喻成外胎,而把粉刷密封层比喻成内胎。壳体强度不够或粉刷层密封性能不好,均会出现渗漏而造成故障。病态池漏气漏水常见部位见图1。造成病态池的原因,主要是:(1)施工方面的原因,池基选择不当;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如水灰比不当;搅捣不实;养护不良;回填土不密实,粉刷质量差,压抹不实,各层间粘合不牢造成翘壳等。(2)材料方面的原因,建池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配料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8.
过去,不少油库是利用清水泵输送常温轻质油料。其泵轴密封大多采用填料式密封装置。由于装填的油浸石棉盘根缺乏弹性,密封效果差。压得过紧,易引起过热,增加泵轴磨损,降低泵的效率;压得过松,易发生渗漏。安装这种泵的油库泵房里,往往是污油遍地,油味刺鼻,油蒸气浓度颇大,很不安全。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汽车油封中的耐油橡胶油封圈代替石棉绳填料。经过几个油库几年的实际使用,证明了使用油封密封装置,性能良好,装填简便,价格便宜,使用寿命也长(可用一、二年不更换)。  相似文献   

9.
李中原  辛酉阳 《农技服务》2008,25(6):99-100
针对农村沼气池建成之后,部分沼气池由于密封性能差而造成内部渗漏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农村沼气池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材料选择的要求,重点指出了沼气池内部密封的技术要点和处理方式,以保证农村能源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建春 《油气储运》1999,18(4):49-50
一、填料密封的现状 输油管道热泵站φ100mm以上各种阀门很多,这些阀门的阀杆密封使用的都是石棉类盘根,即软质填料密封。为了防止介质从盘根处泄漏,每年有90%的阀门需要对其填料密封进行防漏处理,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阀门需要全部更换填料,有三分之一的阀门需要增补填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阀门的维护保养工作量,特别是在更换盘根填料时,  相似文献   

11.
汤占岐  李晓瑞  姜国平  康亚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53-22854,22899
[目的]探讨动压槽的槽深、槽数对农用潜水泵机械泄漏量、液膜刚度等密封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潜水泵机械密封的设计上应用流体动压润滑理论,通过密封端面的斜直线槽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以提高密封装置的寿命。应用CFD技术建立密封的几何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以确保密封具有较小的泄漏量和较大的液膜刚度为优化准则,探讨动压槽的槽深、槽数等结构参数对泄漏量、液膜刚度等最佳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外装式内侧斜直线槽密封具有明显的流体动压效应,能产生较大刚度的液膜,可实现密封端面非接触,减少摩擦磨损,能抵抗较为剧烈的外界工况变化;内侧斜直线槽能产生上游泵送效应,密封泄漏量小,当槽数为30,槽深为5—8μm时,密封综合性能最佳。[结论]斜直线槽密封具有泄漏量小、液膜刚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D型输油泵螺旋密封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改造后的螺旋密封与原输油泵的填料密封相比,螺旋密封的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采用螺旋密封可实现点滴不漏,既节约了能源,又保证了安全生产。螺旋密封固定套可一次安装,不用再拆卸,延长了检修周期,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在D型输油泵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LDAR)技术是对工业生产活动中工艺装置泄漏现象进行发现和维修的一种技术。以国内某炼油装置设备管阀件泄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为例,应用LDAR技术开展炼油装置泄漏检测并统计数据,计算VOCs泄漏损失量。结果表明:泄漏部位主要是阀门盘根,法兰、丝堵、接头等连接件,泵轴密封,排凝、放空等开口管道;通过泄漏损失量计算可知,该原油加工能力为500×104 t/a的炼油企业,每年泄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约400 t/a,其中泄漏检测结果不低于10 000μmol/mol的泄漏源在炼油装置泄漏损失评估中起主要作用,是设备泄漏造成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企业泄漏维修效果进行了评估,该企业炼油装置可以降低50%以上的VOCs泄漏损失量。(图6,表2,参8)  相似文献   

14.
西部管道乌鲁木齐输油首站成品油主泵启输及运行中多次出现机械密封泄漏油气油烟的过热失效现象。针对该问题,通过对机械密封失效现象的观察、气阻机理的探讨以及对气阻和杂质堵塞致机械密封失效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气阻是导致机械密封过热失效泄漏油气油烟的主因。同时,提出了机械密封过热失效的解决方法,包括:启泵前需要反复多次对泵腔灌泵以充分排气;运行过程中若发现机械密封压盖及冲洗冷却循环管路快速升温发烫,则应立即在不停泵的状态下缓开泵腔排气阀排气。相关经验可为输油站现场避免发生此类问题提供实践依据。(图2,参6)  相似文献   

15.
针对KDY型输油泵运行中存在的润滑油泄漏、轴窜动量大、泵腰部拆卸不便、易损坏轴承和轴瓦等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对泵的原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应用效果表明,改进后的KDY型输油泵的泵效已由原来的65%上升至80%,月润滑油泄漏量降至4kg,延长了止推轴承和轴瓦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北京输油公司雄县泵站对一套热媒炉的膨胀罐氮封系统进行改造的情况。原氮封系统由于管路长,接头多(泄漏点多),氮封和氮气保护系统共用一组氮气源,氮封系统经常处于失效状态等原因,导致导热油的使用寿命缩短,经济效益低下,针对这些情况采用了改造措施,内窝包括将氮封与氮气保护系统分开设置,以缩短氮封系统管路,减少泄漏;以液封代替安全阀,大部分管路以焊接方式连接;降低氮气供应压力;以环氧树脂封堵由导热油造  相似文献   

17.
王猛 《油气储运》2000,19(6):44-46
在D型输油泵螺旋密封装置的应用中发现,不同规格的D型泵在输送不同原油及在不同运行工况下,会导致密封效果出现较大差异。通过分析,指出在螺旋密封装置设计时将输送介质粘度、运行温度及压力等参数作为常数,是导致密封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况,确定了螺旋密封装置的设计参数选值,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螺旋密封装置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浮顶中央排水管是大型浮顶储罐必备的排水装置,对其总的要求是能随浮盘自由升降,直管连接处密封可靠,且转动灵活,装置本身能耐储液和雨水腐蚀。由于其各类产品结构各异,应用条件不尽相同,排水管在运行中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旋转接头式排水管动密封点的泄漏则是发生在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分析表明,泄漏的原因有:①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安装,以及运行期间储罐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旋转接头受到挤压;②接头密封与储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