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为探讨添加不同抗生素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后21日龄肉鸡盲肠三种优势菌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可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且随着抗生素剂量的增加,其数量继续降低。(2)添加20mg/kg的硫酸抗敌素可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添加50mg/kg的金霉素和10mg/kg硫酸抗敌素提高不显著(P>0.05)。(3)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对21日龄肉鸡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360只商品代Abor Acre肉用公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金霉素的添加量为0mg/kg,处理组金霉素的添加量为150mg/kg,研究金霉素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血氨、尿酸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每隔7d检测肉仔鸡直肠和空肠中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变化情况,每隔2检测血液中氨和尿酸含量,每隔2周记录肉仔鸡体重和饲料消耗。试验结果表明,150mg/kg的金霉素对肉仔鸡的生长显著的促进作用,在3以前促进生长作用极显著(P<0.01),3周之后作用显著(P<0.05);在33日龄前,对直肠中的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之后抑制作用消失(P>0.05),对空肠中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在19日龄前显著(P<0.05),之后作用消失(P>0.05);在12日龄前,对直肠和空肠中乳酸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之后作用消失(P>0.05);对直肠和空肠中双歧杆菌均无显著影响(P>0.05);极显著降低35日龄以前肉仔鸡血氨浓度(P<0.05),之后作用效果降低,但仍显著(P<0.05);在21日龄前,显著降低血液尿酸含量(<0.05),49日龄时作用效果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金霉素以低剂量、持续在饲料中添加时,对肉仔鸡的生长和采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与其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延缓肠道微生物的定植过程,以及降低血氨浓度有关。金霉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菌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而且对大肠杆菌不产生永久性抑制。血液尿酸含量的降低说明金霉素具有促进肉仔鸡氮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28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00±0.10kg的长白猪(♂)×大白猪(♀)二元杂交仔猪64头,研究在玉米-豆粕-膨化大豆型基础日粮中单独添加或联合使用包被复合酸化剂与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和肠黏膜抗体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饲养试验时间为5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抗生素处理组相比,缓释复合酸化剂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极显著提高仔猪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1);与酸化剂处理组相比,缓释复合酸化剂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盲肠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5);缓释复合酸化剂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还有增加仔猪肠黏膜抗体SIgA分泌量的趋势,但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缓释复合酸化剂与抗生素在断奶仔猪饲粮中联合使用,可以优化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提高仔猪免疫力,并且作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酸化剂或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益生素在肉鸡生产中替代抗生素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1日龄AA健康肉鸡600羽,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空白)、抗生素组(3.3mg/kg硫酸粘杆菌素+16.5mg/kg杆菌肽锌)、益生素组(添加0.1%益生素),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试验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益生素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增重4.17%和6.98%(P<0.05),料肉比分别下降1.77%和2.60%(P>0.05),益生素组比抗生素下降40%和43.3%(P<0.05)。益生素组显著降低了肉鸡肠道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而抗生素在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数量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有益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无论从肉鸡生产性能、腹泻率还是经济效益结果分析,益生素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于肉鸡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袁国伟  何健 《养猪》2012,(1):25-27
试验选取5-6kg杜长大三元杂种健康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成3组,研究发酵酶解饲料代替鱼粉、乳清粉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发现,饲料中使用20%发酵酶解饲料后,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比鱼粉+乳清粉+抗生素组和鱼粉+乳清粉组分别提高1.50%(P〉0.05)、9.29%(P〈0.05),日采食量比鱼粉+乳清粉+抗生素组和鱼粉+乳清粉组分别提高2.22%(P〉0.05)、10.83%(P〈0.05),但各组料重比未见有明显变化(P〉0.05);腹泻率比鱼粉+乳清粉+抗生素组提高8.97%(P〉0.05),比鱼粉+乳清粉组降低19.12%(p〈0.05);十二指肠、空肠的乳酸菌数量明显增加,而回肠、盲肠和结肠乳酸菌数量呈现增加趋势(19〉0.05),十二指肠、盲肠的大肠杆菌数量明显降低,而空肠、回肠和结肠大肠杆菌数量呈现降低趋势(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发酵酶解饲料能够完全代替鱼粉、乳清粉和抗生素,可明显促进断奶仔猪生长,降低腹泻率,提高断奶仔猪肠道前段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盲肠的大肠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槽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对苏淮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探讨YC能否替代教槽料中的促生长抗生素。选取18窝出生7 d后的苏淮哺乳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无抗生素和YC)、抗生素组(AGP,137.5mg/kg金霉素、50 mg/kg硫酸粘杆菌素、100 mg/kg杆菌肽锌)和酵母培养物组(YC,100 g/kg),于14~30日龄分别饲喂不同的教槽料,并于30日龄各组每窝随机选取1头仔猪屠宰采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教槽料处理对仔猪生长性能、各器官系数均无显著影响,但YC和AGP均促进了哺乳仔猪回肠绒毛的发育。YC组仔猪结肠食糜总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显著(P0.01)高于C组和AGP组仔猪。与对照组相比,YC显著提高了结肠黏膜上总菌(P0.01)、乳酸杆菌(P0.01)和双歧杆菌(P0.05)的数量,并且YC组仔猪结肠黏膜乳酸杆菌的数量要显著高于AGP组(P0.01)。提示,YC主要通过促进结肠食糜以及与结肠组织紧密结合的益生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和仔猪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酪蛋白酶解物对宫内生长迟缓(IUGR)仔猪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5头IUGR新生仔猪,分为新生对照组(N组)、酪蛋白组(C组)和酪蛋白酶解物组(CH组),以牛乳为基础日粮,C和CH组分别加入10%的酪蛋白溶液和10%的酪蛋白酶解物溶液,人工饲喂3d后取样。结果显示,CH组仔猪小肠长度显著高于C组(P〈0.05),CH组空肠后段和回肠前段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C组(P〈0.05);CH组小肠黏膜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同时其DNA含量显著高于C和N组(P〈0.05);CH组的麦芽糖酶活性和相对活性均显著高于C和N组(P〈0.05或P〈0.01),CH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结果表明,酪蛋白酶解物有促进新生IUGR仔猪肠道组织生长的作用,同时能够刺激IUGR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提高小肠黏膜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黄怡  黄琴  崔志文  李卫芬  余东游 《兽医大学学报》2012,(7):1007-1010,1019
随机选择24头出生时间相近的健康杜×长×大外三元仔猪,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分别在仔猪刚出生、3日龄及5日龄灌服10%灭菌脱脂奶(对照组)或含有屎肠球菌活菌(5×10。~6×10。CFU/mL)的10%脱脂奶重悬液(处理组),每次2mL/头,仔猪25日龄断奶。记录哺乳期仔猪腹泻发生率。断奶当天屠宰仔猪,采集肠道内容物及黏膜样品,检测盲肠内容物主要菌群的数量、各肠段pH值和结肠内容物乳酸含量,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空肠黏膜化学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使仔猪盲肠的乳酸菌比率升高8.98%,致病性肠杆菌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下降28.68%(P〈0.05)和13.01%,仔猪腹泻率也下降了43.21%,但不影响细菌总数和乳酸菌数量,也不影响肠道pH值、结肠乳酸含量以及空肠黏膜MUC2、pBD-1和PMAP-37mRNA的表达量,却显著下调LYS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口服屎肠球菌改善哺乳期仔猪肠道菌群组成,促进肠道健康,同时它对溶菌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维持乳猪肠道微生态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就利福昔明对家兔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利福昔明按25、50、100mg,kg三个剂量组分别给40日龄家兔口服,连续用药3d,并于首次用药后第4、7、10d剖杀家兔,取盲肠和回肠内容物进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并计数,以此评价利福昔明对家兔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福昔明高、中、低剂量组对回肠和盲肠的大肠杆菌菌群数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数量减少,其中,高剂量组(100mg,k曲在首次用药后第7、10d对家兔回肠大肠杆菌影响差异显著(P〈0.05)。利福昔明高、中、低剂量组对回肠和盲肠的乳酸杆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丁酸钠对早期断奶仔猪肠壁组织形态、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仔猪100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丁酸钠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1 kg/t。在断奶当天(断奶后0 d)从各重复中选1头屠宰(作为两个组的总对照),再分别于断奶后10 d和20 d从各重复中选2头屠宰,测定空肠和结肠内容物pH值、细菌数量(大肠杆菌、乳酸菌、梭菌、沙门氏菌、细菌总数)、VFA浓度及空肠和结肠黏膜上皮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与断奶当天相比,在断奶后第10 d、第20 d时,两组仔猪空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数量均升高,但对照组仔猪空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数量呈极显著上升(P 0.01),而试验组仔猪升高不显著(P 0.05);两组仔猪空肠内容物乳酸杆菌数量均下降,但试验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 0.05)。(2)断奶后20 d时,试验组组空肠、结肠内容物p H值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3)断奶后10 d和20 d时,试验组仔猪空肠丙酸浓度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 0.05)。断奶后10 d和20 d时试验组仔猪结肠乙酸、丙酸浓度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断奶后10 d时,试验组丁酸浓度低于对照组,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在断奶后20 d时,试验组丁酸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断奶后10 d和20 d时,试验组仔猪空肠和结肠内容物总VFA浓度都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4)在断奶后10 d时,对照组仔猪空肠黏膜上皮绒毛高度较断奶当天显著下降(P 0.05),而试验组仔猪下降不显著(P0.05)。综上,说明丁酸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缓解因断奶应激造成的仔猪小肠绒毛损伤及空肠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1.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脂多糖(LPS)应激仔猪肠道形态、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用35日龄、平均体重为(10.0±0.5)kg的苏山猪90头,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LPS组和BL+LPS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其中,对照组和LPS组仔猪均饲喂基础饲粮;BL+LPS组仔猪饲喂添加5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的基础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于正试期第21天从每个重复中选2头仔猪腹腔注射LPS(LPS组和BL+LPS组)或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24 h后屠宰取样。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LPS应激显著降低了仔猪十二指肠二胺氧化酶(DAO)、空肠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及空肠一氧化氮(NO)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中NO含量和NOS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回肠绒隐比(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十二指肠和回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提高了回肠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2)与LPS组相比,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LPS应激仔猪回肠DAO和NOS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IgG含量(P<0.05)。由此可见,LPS应激导致仔猪肠黏膜损伤,在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提高LPS应激仔猪的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形态的修复,减缓LPS应激导致的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以"无菌鸡"为模型,研究添加鸡源性乳酸菌和盲肠内容物后,对仔鸡肠道发育、黏膜形态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种蛋80枚,经无菌孵化后,选择健康仔鸡60羽,分3组(每组20羽),转入3台无菌隔离器内饲养,并分别饲喂:无菌饲粮(CT组)、无菌饲粮+乳酸菌液(LB组)、无菌饲粮+鸡盲肠内容物(CC组);饲养21 d后试验结束,于试验7、14、21日齡从各组取6只进行屠宰,测定鸡肠道各段长度和免疫器官重量,并对肠道黏膜形态显微观察。结果显示:饲喂乳酸菌或盲肠内容物的仔鸡各阶段中的空肠长度均高于CT组,盲肠长度和体积均低于CT组的无菌鸡;仔鸡的脾脏指数高于CT组(P=0.010);饲喂乳酸菌或盲肠内容物后仔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降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增大。本试验说明,饲喂肠道菌群能促进仔鸡肠道发育,盲肠体积变小;同时促进脾脏的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内质网应激参与动物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过量积累而引发内质网应激,持续的内质网应激则会导致动物肠黏膜屏障损伤并诱发肠道炎症。本文就内质网应激发生机制、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及内质网应激与肠道炎症互作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防治动物肠道炎症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凡纳滨对虾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0、100、150和300 mg/kg桑叶黄酮的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0 d。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可促进凡纳滨对虾肠道肠绒毛发育,增加肌层厚度,添加100 mg/kg桑叶黄酮组绒毛高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组肌层厚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可增加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多样性,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未添加组(P<0.05)。3)与未添加组相比,添加100和150 mg/kg桑叶黄酮组弧菌属(Vibrio)与添加50、100和150 mg/kg桑叶黄酮组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各桑叶黄酮添加组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与添加100、150和300 mg/kg桑叶黄酮组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可促进凡纳滨对虾肠道发育,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动物体肠道中存在数以亿计的微生物,这些共生的微生物能辅助动物体消化代谢和维持肠道稳态。但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同样可以作为抗原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正常情况下,肠道免疫系统能准确辨识共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做出免疫耐受,维持内环境稳态;此外,肠道免疫系统还可以避免由于对无害抗原产生反应而造成免疫资源的浪费。免疫耐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用于减少器官移植后排斥现象的发生,降低子宫对胎儿的免疫排斥反应等。但就如何利用免疫耐受机制减缓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和利用效率,完善益生素的饲用规程仍鲜有报道。为此,本综述就免疫耐受的一般概念和应用、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肠道共生微生物的免疫原性以及肠道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黏膜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15%、0.20%和0.25%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Ⅴ、Ⅵ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Ⅴ组肉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Ⅴ组空肠、回肠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双歧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酵母培养物可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肠黏膜结构,进而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l ~21日龄肉仔鸡饲粮酵母培养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0%.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黄秋葵叶粉对海兰褐壳蛋鸡肠道微生物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处于同一生产水平的海兰褐壳蛋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组黄秋葵叶粉添加量分别为3%(T3)、4%(T4)、5%(T5)、6%(T6),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叶粉组(0%,T0)。试验预试期1 W,正试期12 W。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黄秋葵叶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促进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其中以4%添加量效果最好。在42  d和84 d时屠宰,试验组鸡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的肠壁厚度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84 d时各试验组空肠肠壁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VH)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 d时,试验组T3、T4回肠和各试验组空肠隐窝深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差异不显著;84 d时,各试验组回肠及T3、T4组空肠和十二指肠隐窝深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这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黄秋葵叶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善蛋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肠道组织结构的作用,其中以4%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单胃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庞大而复杂的菌群,它们与宿主肠道免疫系统协同进化。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的肠道菌群能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参与维持宿主免疫功能,协同拮抗病原菌的增殖和入侵。反过来,宿主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又有制约和调控作用,如对正常共生菌表现为免疫耐受,对病原菌表现为免疫排斥。一旦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单胃动物肠道菌群与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并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对其可能的互作机制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油脂作为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除了为机体供给和储存能量外,也参与机体代谢调节。饮食油脂及其代谢物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系对宿主的生理和代谢具有重要意义。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会影响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肠道微生物也会影响后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从而影响机体能量供应和健康状态。本文综述了机体中肠道微生物与脂肪酸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饮食中脂肪酸种类的选择以及配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