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烟杆、鸡粪湿料按1∶1(w/w)混匀,添加1.0%(w/w)生防菌哈茨木霉菌剂ACCC3028、耐热芽孢杆菌Lys-768、高温蛋白酶产生菌Lys-068的5组组合菌剂,实现烟杆鸡粪堆肥腐熟。结果表明:处理组在18~21 d实现烟杆鸡粪充分腐熟,其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等含量均达到行业标准NY525-2011。其中,组合菌剂E(100 g哈茨木霉,200 g耐热芽孢杆菌,200 g高温蛋白酶产生菌)添加量1.0%(w/w)时,发酵效果最佳,最高温度达68℃,发酵周期18 d,对比自然发酵,其发酵周期大大缩短。腐熟充分的烟杆鸡粪堆肥经风干至含水量为13%~15%,复配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芽孢菌剂,可制成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含量达2亿cfu/g的水稻病害专用生防菌肥。  相似文献   

2.
选择3种混合菌剂进行了鸡粪堆肥发酵试验.研究表明,鸡粪堆肥通过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明显提高堆肥初期的发酵温度,加快堆肥物料的水分挥发,改变鸡粪中的微生物数量,缩短堆肥发酵周期,促进堆肥快速腐熟,特别是接种菌剂1(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混剂)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堆肥发酵初期温度提高,中期达到55℃以上,高温期持续8 d,水分含量降低8%,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鸡粪堆肥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3种混合菌剂进行了鸡粪堆肥发酵试验。研究表明,鸡粪堆肥通过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明显提高堆肥初期的发酵温度,加快堆肥物料的水分挥发,改变鸡粪中的微生物数量,缩短堆肥发酵周期,促进堆肥快速腐熟,特别是接种菌剂1(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混剂)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堆肥发酵初期温度提高,中期达到55℃以上,高温期持续8d,水分含量降低8%,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单一菌对禽畜堆肥除氨效果不佳的问题,以鸡粪和糠醛渣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发酵试验和场地试验,研究除氨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A21)、芽孢杆菌(Bacillus sp.,A38)、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S33)、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 saccharolyticum,S61)及其复配组合的除氨效果,探索不同除氨菌对堆肥物料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结束后,各处理堆肥物料的pH值介于7.58~7.77,含水率下降至17.23%~21.34%;A21、S33复合菌处理的堆肥物料氨气累积释放量最低,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36.02%、2.33%、2.28%、0.98%,较不加菌处理分别增加了31.84%、37.06%、6.05%、15.29%,与基础物料中鸡粪相比,堆肥物料有机碳含量降低12.57%,全氮含量增加15.35%。综上所述,假单胞菌和施氏假单胞菌复配,加快堆肥物料腐熟进程,降低物料碳、氮元素损失,提高总养分含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单一菌或复合菌处理,可适用于鸡粪堆肥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堆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堆肥发酵的最佳技术参数,选用玉米秸秆与鸡粪为材料,以C/N、发酵菌剂和含水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是C/N为(25~35)∶1,添加VT-1000发酵菌剂,含水量为40%~55%;在该组合下,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进行堆肥发酵的效果最佳.虽然堆肥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但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堆肥毒性降低,且达到了堆肥腐熟度的要求.采用袋装堆肥技术能有效地对玉米秸秆与鸡粪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最佳的微生物菌剂,满足有机栽培番茄对养分的需求,为促进番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宝莉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盆栽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施用7种微生物菌剂和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CK)共8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有机基质养分含量、酶活性和蕃茄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全有机番茄果实元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微生物菌剂后有机基质中碱解氮含量和番茄生育中后期速效钾含量增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番茄果实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基质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6.4%~67.7%和10.2%~61.7%,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加8.0%~19.9%,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光合性能最优;番茄的产量增幅为7.3%~26.2%,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增产效果达到20%以上;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微生物菌剂通过促进有机基质的养分释放及提高相关酶系活性,进而促进番茄植株的养分利用与生长能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性能,最终表现为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其中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番茄的丰产增质效果最优,可应用于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7.
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添加磷矿粉,在堆肥前期、后期以及前后期分两次接种复合菌剂进行好氧堆肥,通过抗生素标记、选择性培养基方法,研究堆肥过程功能菌(解磷菌、拮抗菌)的定殖状况,分析堆肥产品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解磷效果以及对青枯病菌的拮抗性能.结果表明:堆肥后期和分前后两次接种复合菌剂明显增加堆肥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功能菌数量,而前期接种经过堆肥高温期,堆体功能菌数量锐减,表明功能菌定殖效果取决于是否后期接种;堆肥后期和分前后两次接种显著提高了堆肥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堆肥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含量以及堆肥对青枯病菌拮抗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配比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河道底泥堆肥发酵的影响,为筛选促腐效果更好的优质微生物菌种配方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比例组成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底泥堆肥试验,并对堆肥温度、水分、p H值、电导率、可溶性有机碳、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的复合菌剂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2∶1∶1∶1的配比效果最好,2 d就能达到最高温度63.3℃,明显加速堆肥的腐熟;以底泥为原料的堆肥过程升温迅速,具备堆肥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前景。可望为城市河道底泥的科学处理,纯净城市水体和陆地生态环境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持,为开发相应的技术,缓解城市生态环境的容量压力,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辅料(米糠)和不同剂量的微生物发酵剂对畜禽粪污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以动物源废弃物(鸡粪)作为主料,植物源废弃物米糠为辅料,混合堆腐,研究不同剂量微生物菌剂对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养分、腐殖酸的动态变化,及对堆肥产品主要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辅料的纯鸡粪发酵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添加辅料和菌剂的处理,堆肥结束后产品的全氮、全钾、有机质和总腐殖酸含量较对照(T1,纯鸡粪)分别高50.41%~74.80%、64.66%~71.43%、3.14%~9.62%、4.96%~49.56%;添加不同剂量的菌剂对鸡粪堆肥效果影响不同,其中添加0.5%的效果最好,高温持续时间最长,为19 d,且堆肥结束后产品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腐殖酸含量均最高,说明在添加辅料的前提下,添加0.5%剂量的微生物菌剂鸡粪的堆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微生物菌对福清市生活污泥堆肥化处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清生活污泥为原料,草木灰及鸡粪为辅料,添加枯草芽孢杆菌(T1处理)和BFA腐殖酸(T2处理)进行堆肥,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堆肥过程中堆体(表层和中间)温度、水分、腐殖酸、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GI(种子发芽率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较对照升温迅速,且高温期的温度高,维持时间长;堆肥期内各处理的水分均逐渐减少,而T2处理水分减少最多,减少了22.9%,其次是T1处理减少了19.6%,而对照仅减少了16.9%;堆肥40d后,T1、T2处理的堆体腐殖酸、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均高于对照;堆肥40d后,各处理的GI值均大于50%,其中T2处理的GI值大于80%,堆肥腐熟度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原料组合如何影响堆肥过程中优势细菌演替进而影响堆肥碳氮损失,为优化堆肥配方、降低堆肥碳氮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鸡粪、羊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以鸡粪、羊粪不同比例混合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堆肥对腐熟度特性、养分含量及碳氮损失的影响,并对优势细菌与碳氮损失进行冗余分析。【结果】鸡粪堆肥中的碳氮损失远高于羊粪堆肥;相对于鸡粪堆肥,鸡粪和羊粪混合堆肥可以显著降低堆肥过程的碳氮损失,以鸡粪∶羊粪=1∶3处理效果最好,碳氮损失分别降低了15.63%、57.88%;优势微生物菌群与碳氮损失的冗余分析表明,鸡粪∶羊粪=1∶3处理显著促进了木质纤维素降解和具有固氮功能的细菌丰度,抑制了氨化与反硝化功能的细菌丰度。【结论】鸡粪堆肥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羊粪,可以改善微生物菌群,降低鸡粪堆肥过程的碳氮损失,提高堆肥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龄级橡胶林土壤各组分碳含量及影响因素,为云南省乃至我国植胶区土壤质量和天然橡胶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双版纳景洪农场九分场为采样地,选取5种龄级(2、10、16、27和34a)橡胶林不同土层土壤样品为试验样本,测定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及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龄级、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和20~40 cm)间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5种不同龄级橡胶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土壤pH在2.59~4.47,含水量在17.48%~40.38%,土壤容重在0.99~1.40 g/cm,全氮含量在0.75~1.37 g/kg,全磷含量在0.45~1.68 g/kg,全钾含量在1.70~22.71 g/kg。不同龄级橡胶林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存在差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7.51~20.13 g/kg;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2.81~7.20 g/kg,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13.96%~95.87%;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在1.82~4.69 g/kg,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9.04%~62.45%;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0.23~0.52 g/kg,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1.14%~6.92%。土壤有机碳组分在不同土层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即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组分碳含量下降,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关系密切,总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相关程度不显著(P>0.05,下同);土壤理化特性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有所不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土壤pH、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及全磷和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pH呈极显著负相关;稳定态有机碳含量与全磷和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仅与全钾含量、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余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不同龄级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各组分间相关性较强,且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重要因子,各理化指标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高效发酵鸡粪,在鸡粪发酵高温时期(≥50℃)筛选到11株菌株,确定其中1株高温细菌GX7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力。经16S r DNA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可知,GX7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 DNA序列相似性达到100%;通过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合生理生化试验,鉴定GX7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绘制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细菌蛋白酶活力可知,细菌GX7的蛋白酶活力与菌数呈强正相关。从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菌株的培养条件等方面优化枯草芽孢杆菌GX7产蛋白酶的条件,结果显示,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膏1.5%、玉米粉1.5%、MgSO_4 0.5%;最优培养条件为:p H值8.1、培养温度37℃、接菌量2%、装液量50 m L(250 m L)、摇床转速140r/min。在此条件下,活菌数提高1个数量级,达到2.56×10~9cfu/m L,蛋白酶活力提高约3倍,为26 U/m L。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鸡粪加香菇菌糠为基料,采用加入复合乳酸菌进行厌氧发酵除臭,再加入复合芽孢杆菌进行好氧高温发酵及后熟发酵工艺,研发一种果树专用生物有机肥。试验表明,发酵最佳条件为水冲蛋鸡粪与香菇菌糠配比为1.5∶1,复合乳酸菌菌剂接种量为1.0%,复合芽孢杆菌接种量为0.2%;50 d达到腐熟。气味记录表明,复合乳酸菌菌剂的接种量影响较大。对比试验表明,本试验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抗病性较好、增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木霉菌(M)、枯草芽孢杆菌(B)、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C)、荧光假单胞杆菌(P)、淡紫紫孢菌(D)、多粘芽孢杆菌(PP)6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经6种微生物菌剂处理,甜菜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CK)相比显著减低(P<0.05),发病率较对照降低18.18%~50.00%,病情指数降低2.27~5.87,各处理防效达到19.12%~49.45%,防效依次为C>D>B>P>M>PP。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甜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其中M、B、C、D处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6种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增加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D、C和M产糖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分别增产38.05%、28.49%和19.78%。【结论】施用菌剂能活化土壤养分,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效较好,优于木霉菌、芽孢杆菌单施,提...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菌渣堆肥及其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双孢蘑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菌渣堆肥中添加发酵剂或鸡粪的处理,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处理的温度、pH值、EC值、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趋势,并用腐熟后的堆肥菌渣进行了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加入发酵菌剂可快速提高堆体温度,与未加发酵菌剂的堆肥处理A相比,在堆肥中加入发酵菌剂后,堆肥中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加量分别为处理A的3倍、1.43倍和2.67倍;菌渣堆肥结束后,处理A,处理B和处理C速效磷含量分别比发酵前增加了54.5%、38.5%和58.3%。菌渣肥水稻田间试验表明,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增产,菌渣堆肥增产效果优于不发酵菌渣,而加于菌剂处理的堆肥增产效果最佳,按400kg·667m-2施肥,水稻空瘪粒数少,穗粒饱满,水稻单产553.37kg·667m-2,与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相比较增产20.5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增产44.18%。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堆肥过程中,禽畜粪便熟化是一个温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当堆肥温度低于或高于微生物菌群的最适温度时,微生物产酶效率低下甚至不产酶,导致禽畜粪便堆肥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效率较低,费时较长。研究开发了一种复合菌剂,发酵菌剂按体积比1.5∶1.5∶1∶1∶1∶1取里氏木霉、假单孢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烟曲霉、嗜热液化芽孢杆菌的培养液共30L,混合成复合菌剂,并将其应用于堆肥降解禽畜粪便纤维素。复合菌剂中各菌种的最适产酶温度与堆肥发酵不同阶段温度相对应,可以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发酵温度阶段都能持续产酶,促进禽畜粪便中纤维素的分解。添加菌剂后可提前提高禽畜粪便发酵堆肥纤维素酶活性的水平及其峰值,缩短堆肥发酵时间,对堆肥的适应性及腐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除臭菌剂在家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自行分离筛选的混合菌株作为除臭菌剂,进行鸡粪堆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除臭菌剂的处理 比对照提早20d消除臭味,其0~10d的氨气释放平均浓度比加入发酵菌曲及对照处理的分别低21%和46%,同时硫化氢释放浓度在堆制过程中始终低于对照,达到了较好的除臭效果;除臭菌剂使堆料温度≥60℃的时间达到10d,在堆制各时期NH+4-N含量顺序为处理 <处理 <处理 (CK),在发酵结束时(35d)NO-3-N含量以处理 最高,达到了0.137g/kg,表现出除臭和保氮效果,使堆肥后的有机质、总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加显著,其增幅分别为18.6%,14.6%,15.6%和9.4%,且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筒仓式反应器堆肥产品质量,利用大型筒仓式反应器开展鸡粪堆肥试验,探究堆肥原料组成、曝气强度和发酵菌剂对反应器堆肥产品的腐熟状况、氮素含量、总养分含量等的影响,并分析反应器堆肥处理鸡粪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添加菌渣和发酵菌剂、维持适中的曝气强度可以提高堆肥温度,降低堆肥pH值。添加菌渣和发酵菌剂、增大曝气强度可以降低堆肥含水率。添加菌渣、降低曝气强度可以抑制总有机碳和腐殖质的降解,添加发酵菌剂可以促进总有机碳降解,但对腐殖质的影响较小。原料组成对腐熟堆肥的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较小,增大曝气强度和添加发酵菌剂可以提高堆肥的种子发芽指数。反应器处理鸡粪堆肥产品的铵态氮(NH+4-N)含量为100~150 mg/kg,硝态氮(NO-3-N)含量较低且差别较小。反应器处理后的腐熟堆肥的总养分含量为5.58%~7.44%,达到国家有机肥料标准要求;总有机质含量为26.44%~48.12%,含水率为25.00%~35.00%,pH值为9.40,腐熟堆肥的种子发芽指数为19.33%~59.50%,均未达到国家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提取有效成分后的甘草废渣为试验材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菌、产朊假丝单胞菌复合菌剂,采用固态生物发酵技术,将甘草废渣加工成养殖业用的发酵饲料,实现甘草渣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L9(34)对甘草渣固态发酵饲料底物甘草渣、麸皮、玉米粉和豆粕的配方比例进行综合分析,以甘草渣发酵饲料感官品质、饲料粗蛋白和粗纤维素含量为指标,优化甘草渣发酵饲料配方。【结果】初步确定甘草渣固态发酵饲料底物最佳配比为甘草渣65%、麸皮21%、玉米粉8%、豆粕7%,发酵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7.59%,粗纤维含量为18.84%。【结论】达到了生物发酵饲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