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棉 19号 (原名新洋 911)是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于 1989年用苏棉 3号作母本 ,该站棉花品系 87- 40 5作父本配组进行有性杂交 ,杂交后代在枯萎病重病圃中经多年连续单株选择 ,于 1996年育成。 1999~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中间试验 ,2 0 0 2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  相似文献   

2.
苏棉23号是徐州市种子站培育的棉花杂交新品种。2001~2003年连续3年参加江苏省杂种棉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均表现出较好的超标优势。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棉23号。2003~2005年连续3年在丰县组织该品种的品种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就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作一全面介绍。1苏棉23号产量表现2003~2004年连续两年在丰县组织生产试验,以泗棉3号为对照,苏棉23号两年平均籽棉产量3264.9 kg/hm2,较对照泗棉3号增产15.4%。皮棉产量1 386.3 kg/hm2,较对照增产9.1%。单株成铃21.6…  相似文献   

3.
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8号刘正銮,姜维臣,苏锦其(太仓市棉花原种场215400)苏棉8号(原太88-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8)F1为母本,86-1为父本杂交,对后代作连续单株选择,于1988年育成。1995年4月由江...  相似文献   

4.
大麦后地膜直播棉花苏棉22号的适宜密度及生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棉22号棉花作大麦后地膜直播,保持密度48万株/hm^2,皮棉产量可超过l500kg//hm^2。分析了不同密度下苏棉22号植株的叶片、主茎与果节的生长情况及单株结铃分布。  相似文献   

5.
采用HSC法对苏棉13号在1996-1997年江苏省早熟抗病棉品种区域试验多点鉴定平均结果进行分析,表明苏棉13号是一个稳定性好的高产优质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同时提出苏棉13号关键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4,(23):24-25
苏棉22号(原名盐2006)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继棉花新品种苏棉15号之后育成的又一棉花新品种。苏棉22号亩产皮棉连续4年取得全省中熟抗病棉区试、生产试验的第一名。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7.
苏棉1号试种表现及栽培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都县棉区自1980年发生枯萎病以来,病区不断增加,病情不断增重,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得。1987年我们引进抗病棉苏棉1号与盐棉48、泗棉2号进行比较试验,1988年在病情最重的华阳、黄思、周西等乡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苏棉1号抗病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较突出,可在当地推广。 一、抗病性比较 苏棉1号高抗枯萎病。在供试品种中,  相似文献   

8.
兴化市于1987年引进苏棉1号进行试验示范种植.1989年将苏棉1号确定为兴化市抗病棉推广品种,已累计推广26万亩,占抗病棉面积的82%.4年来种植苏棉1号百亩丰产方11个,累计面积1320亩,平均亩产101kg.1991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昌荣镇瞿沈村9组105亩丰产方(均为大麦后棉)仍然获得107.3kg/亩的好收成.经几年试验示范,形成了苏棉1号亩产100kg栽培模式.苏棉1号亩产皮棉100kg产量结构为:密度3200~3400株,单株成铃19~21个,亩总铃6.8~7万个,单铃重4~4.2g,衣分36~37%.主要栽培技术路线是:培育大壮苗,深沟高垄,增加密度,早促早发,防病治虫.  相似文献   

9.
苏棉24号(原名盐杂1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11186与泗棉3号选系配组选育的杂交棉,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生物学特性1.1早熟性苏棉24号生育期142d,10月31日前收花率达88.34%,与对照泗棉3号相当。1.2生长发育与结铃性苏棉24号出苗较  相似文献   

10.
苏棉1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于1989年用苏棉3号作为母本,本站品系87~405作为父本配组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重病圃中经多代连续单株选育于1996年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苏棉14号原代号徐棉203,组合为苏棉5号/徐141/中棉所19,1989年单交,1990年复交,通过海南加代,单株选择,多点鉴定.于1994年育成,1999年通过审定,1996年在郯城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苏棉22号”产业化探索及相关育种问题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模式和意义,重点阐述了苏棉22号的产业化过程:选育、中试、审定、品种权保护、示范、扩繁、贮藏、加工、检疫与品质质量监督、推广、科技服务、科研投资。还介绍了苏棉22号特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选育思路与实施效果、苏棉22号的创新点以及与同期品种、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最后,对苏棉22号的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苏棉19号"(原名"新洋911")系新洋试验站采用"苏棉3号"/"87-405"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集高产、早熟、优质、抗病于一体,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苏棉14号(原名徐州203)是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苏棉5号/徐141//中棉所19为组合新近培育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1989年单交,1990年复交,经南繁加代,扩大群体,通过单株初选、复选、决选,于1993年育成,1999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苏棉14号1995~1996年参加徐州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泗棉3号原种增产20.0%。1996~199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96.12kg,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5.3…  相似文献   

15.
苏棉1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于1989年用苏棉3号作为母本,本站品系87-40 5作为父本配组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重病圃中经多代连续单株选育于1996年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99~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抗病棉区域试验,2 0 0 1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6.
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棉新品种──苏棉9号郭长佐,黄志勇,费跃(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224000)苏棉9号(原新洋396)系本站于1985年以泗棉2号与中棉所12进行杂交,其后代在枯萎病自然和人工病圃上进行多年连续选择育成的。1992~1993年参加江苏省...  相似文献   

17.
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12号刘正銮姜维臣苏锦其张惠英(太仓市棉花原种场215411)苏棉12号(原名太1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8)F1×9101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12号@刘正銮@姜维臣@苏锦其@张惠英¥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12号刘正銮姜维臣苏锦其张惠英(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太仓215411)苏棉12号原名太1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  相似文献   

19.
常抗棉在棉花黄萎病人工病圃中,1994年为耐病品种,1992、1997年均为抗病品种;棉花黄萎病重发生区,常抗棉病指75,低于对照苏棉8号8936%;籽棉产量损失上,常抗棉为669%,而苏棉8号高达6594%。重病田,常抗棉的皮棉产量为9533kg/亩,是苏棉8号的139倍。常抗棉是通过减轻病害损失,达到增产目的的。  相似文献   

20.
审定编号苏审棉200506来源与类型原名“新洋822”,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一代种,由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以苏棉9号/苏棉12号//荆96273为母本,GK22为父本配组,于1998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我省(除徐州地区)黄萎病轻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