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农业》2017,(10)
<正>海城市南果梨产业发展现状截止2015年,海城市水果经济林总面积43万亩,正常年份产量24万吨,综合产值18亿元。其中南果梨发展面积28万亩,产量18万吨。南果梨种植面积分别占鞍山市的3/5、辽宁省的1/3、全国的1/4,县级产业规模位居本市、辽宁省乃至全国第一。海城市南果梨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10个镇,共6万多户、20多万人直接从事南果梨产业,占市农业总劳力的30%以上。全市南果梨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2.
宣城市丘陵山区广阔,全市12340平方公里土地中丘陵山区占81.7%。广阔的山区润育了丰富的山特产品,据统计全市有茶园41.2万亩,年产茶3.36万吨,其中名优茶约4800吨;竹园230万亩,立竹12.5亿株,笋用竹15万亩;山核桃50万亩,年产山核桃约1.4万吨;板栗34万亩,年产板栗约4万吨;中药材15万亩。众多的山特产品不仅为山区农民解决了生计,而且为居家创业、发家致富提供了丰富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6,(7)
正丹东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板栗产业成为辽宁的特色产业及丹东农业中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全市板栗生产面积10万公顷,8000余万株,产量近9万吨,产值5亿元。加工产品主要有速冻栗肉、糖水罐头等。出口以初级产品原料形式出口,90%销往日本市场,占日本市场份额30%。多年来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的推广、市场的开发,使丹东地区板栗产业生产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一、常德市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第一,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十多年来,茶园面积稳步增长,到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3.2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8.45万亩。良种茶园面积达13.1万亩,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56%。茶叶总产量2.7万吨,春茶总产量5381吨,其中名优茶总产1626吨;总产值达6.3亿元。有机茶认定面积有1.3万亩,有机茶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区目前农产品生产现状我区是四川省90个产粮大县之一和第二轮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县之一(柑橘和蔬菜)。2013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5万亩左右,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2万亩左右(总产16.3万吨)、主要包括:水稻16.3万亩(总产9.1万吨)、玉米6.1万亩(总产2.2万吨)、小麦9.7万亩(总产1.9万吨)、油菜4.7万亩(总产0.7万吨)、水果总产3.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13.7万亩(总产21.5万吨)、花椒4.0万亩(总产168.5t)。我区的蔬菜、西瓜、花椒等产业规模在全市4个区中排名第一。2009年5  相似文献   

6.
王春强  王斌  葛丰  代新 《新农业》2006,(11):28-29
南果梨是海城地区特色产业,以其果个适中、色泽鲜艳、果肉细腻、酸甜适口,风味浓郁独特等优点,堪称果中娇子,世界一绝,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欢迎。一、蓬勃发展的南果梨产业目前,海城市已有20个镇(场),300余个村栽培南果梨,20多万人从事南果梨产业,南果梨总面积30余万亩,总株数10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0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这是我国首次启动相关建设。列入名单的50个产业集群中,河北越夏食用菌产业集群和鸭梨产业集群上榜。河北是梨产业大省,常年种植面积180万亩、产量363.2万吨、出口量21万吨,产量占世界的1/7、占全国的  相似文献   

8.
<正>大安市地处吉林省西部地区,近处来农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形成了新的农村收入增长点。一、发展现状全市特色产业发展面积46.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203万亩的22.6%,其中:花生17万亩、大挠子5万亩、美葵3万亩、豆类5万亩、粘玉米2万亩、烟叶2.4万亩、蔬菜2.5万亩、西瓜2.5万亩、棉花0.2万亩、香瓜4.3万亩、杂粮2万亩、黄菇娘0.2万亩、圆葱  相似文献   

9.
正承德市围绕京津市场,大力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农业,全市三年内累计调减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130万亩。打造"五个百万"产业集群。百万亩果品产业集群。全市建成板栗、山楂、仁用杏等华北面积最大的干鲜果品基地,2020年完成优质替代100万亩,总面积超1058万亩。百万吨食用菌生产集群。以香菇、滑子菇、黑木耳为主栽品种,建成承德县黑木耳、平泉香菇菌种研发基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42万吨(鲜品),居河北省首位。百万亩中药材花海集群。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2.02万亩,同比增长2.6%,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政府有关培育精准扶贫富民产业的工作要求,全市各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各项精准扶贫关键措施的落实,全市富民产业培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全市蔬菜、百合、玫瑰、中药材和畜牧养殖五大富民特色产业分别达到108万亩、10.24万亩、17.79万亩、21.21万亩和798万头只,产量分别达到312万吨、4.91万吨、3.25万吨、3.6万吨和14.4万吨(肉蛋奶总产量)。"两项指标"2016年全市农业增  相似文献   

11.
一、北镇市葡萄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葡萄产业在市委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有关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葡萄产业跨越式发展。栽培面积从80年代中期的3千余亩发展到现在的18万亩,占全市果树面积的46%;产量22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70%,葡萄成为北镇市种植业的主体产业。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86.2万亩2014年北京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6.2万亩,产量236.2万吨。1.8 亿株截止2014年底,北京市建成市级集约化育苗场55个,同时百亩规模以上蔬菜园区自用育苗点和育苗大户80余家,全市集约化育苗生产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2014年全市蔬菜集约化育苗量达到1.8亿株,占全市蔬菜生产的10.6%。  相似文献   

13.
吴宏玲 《现代农业》2014,(2):110-110
<正>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是福建粮食主产区。全市10个县(市)中有8个列为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建阳、建瓯等6个县(市)列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商品粮约50万吨,粮食净调出25万吨左右,位全省之首。一、基本现状南平市现有耕地面积309万亩,其中水田293万亩,旱地16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9%。2012年全市粮食面积372.2万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6,(21)
正南果梨是整个辽南地区农业的优势资源,海城地区是南果梨的原生产地和主产区,对生长地的立地条件要求标准较高。目前全市南国梨栽培面积28万余亩,年均产量达到19万吨。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南果梨产业已成为海城市林业持续发展、增加林农收入、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海城南果梨"是海城农业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是秦皇岛市的第一大作物,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6%。摸清全市玉米生产现状,加速玉米产业升级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一、我市玉米生产现状1、全市玉米种植区域范围扩大,面积增加近些年来,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全市玉米生产上实现了突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2004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为100万亩,2009年玉米110万亩,到了2014年已达154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总面积42.6%,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8.6%,在全市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食用菌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1997年年产仅为015万吨,到2008年年产达到15万吨,十年增长了100倍,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大兴区作为首都南菜园,在食用菌产业方面发展较为缓慢,1997年总产量只有6吨,仅占全市0.4%,到2008年总产1.5万吨,仅占全市10%,远远落后于房山区和通州区。 笔者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农民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广泛收集大兴地区有关食用菌第一手资料。采取统计分析与典型调查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和研究。分析取得主要研究成果:1.调查了大兴区食用菌生产现状:增长速度较慢;从业人员本地人少外地人多;农民有积极性,但缺乏技术:温室等设施较多可用于食用菌种植等。2.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组织管理;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基础薄弱;菌棒制作各自为战;农民对食用菌栽培技术掌握甚少等。3.提出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相应策略:强化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实施科教兴菇战略:建立区级菌种繁育基地:建立高标准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对农民进行实地培训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一、谷子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谷子年种植面积约1300万亩,占世界种植面积80%,是主要生产大国。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谷子产区,2016年全省谷子种植面积223.95万亩,总产52.76万吨。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5,产量约占全国的1/4。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和燕山浅山区及黑龙港地区的邯郸、邢台、张家口、承德、保定、石家庄、衡水等地。谷子加工产业以原粮加工为主,从业企业(含家庭式加工厂)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全国资源枯竭性城市县,舒兰市在经过艰难的镇痛期后,逐渐实现华丽转身——向着现代农业生态市目标迈进。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重点打造"四大产业":即结合全省"健康米"工程,充分利用市11万亩全国绿色食品水稻原料生产基地资源,打造"舒兰大米"产业;在巩固发展粮食、生猪、禽蛋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深度挖掘食用菌、林蛙等特色产业,科学规划开发林下参、林果及蜂产业,打造长白山特色产业;推进河南晋开集团15万吨精制米加  相似文献   

19.
一、北镇市葡萄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北镇市的葡萄产业在市委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有关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葡萄产业跨越式发展。栽培面积从80年代中期的3千余亩发展到现在的18万亩,占全市果树面积的46%;产量22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70%,葡萄成为北镇市种植业的主体产业。随着葡萄产量的不断增长,保鲜产业也得到了飞跃发展。全市机械恒温冷库2800余座,总面积达到了28万m2,贮藏保鲜量曾达到12万吨。以县级市为单位,我市的鲜食葡萄栽培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先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巨峰葡萄产地和最大的鲜贮葡萄基地。  相似文献   

20.
肖千明 《新农业》2009,(5):44-46
食用菌作为新兴的特色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目前我国食用菌年总产量780万吨,占世界65%以上,总产值314亿元,创汇6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