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养殖业发展迅速,牲畜交易频繁等诸多因素,检出的布鲁氏菌病阳性牲畜数量也逐年增加,不仅阻碍畜牧业发展,而且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做好布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1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1)动物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种器官组织发炎、坏死和肉芽肿的形成,引起流产、不孕、睾丸  相似文献   

2.
各地     
《中国畜牧业》2022,(2):10-11
福建召开全省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研讨会1月11日,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全省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研讨会,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分析福建省防控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农业农村部马有祥副部长、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陈明旺厅长近期关于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重点围绕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福建省主要人畜共患病进行了交流讨论。会议强调,近年来国内牛羊布鲁氏菌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感染率有所反弹,福建省布鲁氏菌病也呈抬头趋势,影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生物安全建设领域的潜在风险。加强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阻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对维护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天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现存栏各类牲畜86.6万头,只,匹。动物防疫工作对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村级防疫网络体系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因此,妥善解决防疫员配备和报酬,稳定和充实基层防疫队伍,提高防疫员待遇,充分调动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类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安全的人畜共患病,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近些年,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呈回升趋势,我国尤其严重,国际上除少数国家主要通过捕杀等处理方式外,大多数国家主要通过对患病高发区的牲畜进行动物疫苗免疫来遏制该病的蔓延。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布病疫苗,对于该病的防控和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近些年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及动物疫苗研究进展进行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5.
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人民身体健康。本文介绍了会宁县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基本情况,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防治策略,旨在为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兽医导刊》2007,(5):69-70
为有效防治动物疫病,使全县畜牧业稳步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根据云南省兽医防疫总站云兽防发[2007]3号及保牧医通[2007]3号文件的通知要求,腾冲县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4月中旬圆满完成了牲畜、禽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新城疫、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马传贫、猪伪狂犬病、牛、羊蓝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上半年监测任务。  相似文献   

7.
深圳是一个口岸城市,与香港仅一河之隔。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经深圳输往香港,每年供港的牲畜200多万头、三鸟3 000多万羽,而经深圳进口的动物产品近1O万吨。另外,每年从外地调进深圳供应市场的牲畜也近200万头,供港牲畜中被剔除的病残畜亦在深圳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这种特殊情况使深圳易受境内外疫情威胁,防疫形势严峻。因此,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畜禽产品安全卫生,保障深港两地人畜安全和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两种疫病,均属于人畜共患病。人的牛型结核感染主要是通过饮用生奶引起,尤其是儿童常因喝生牛奶被感染而患肠结核杆菌病。奶牛“两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产品在人们饮食结构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些动物疫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蔓延面广,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除了与动物防疫条件及饲养管理技术有关外,还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到位、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不到位以及动物产地检疫率低等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为了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真正为畜牧业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宝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基层兽医体制改革为契机,结合县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防检结合、责任到人的办法,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使我县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步入一个新台阶.2008年共检疫生猪38.2万头,检疫牛羊15.8万头(只),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布鲁氏菌病(又称“布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每年影响全球约50万人[1],其中我国约4万人受影响[2]。该病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食品安全。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人类和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有至少20个国家和地区根除了布鲁氏菌病(表1)[3,4]。然而,随着畜牧业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贸易的增加,人类与动物的接触增加,近年来布鲁氏菌病在全球范围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与病畜或其污染物直接接触而引起发病,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牲畜感染布病则出现流产和不育。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且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为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在我盟各级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2.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通过妊娠动物的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胎儿传播,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造成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人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布病是公认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的布病病例几乎全部由患布病的阳性动物所致,人感染后反复发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牛、羊群中暴发布病将导致妊娠母畜大量流产,产奶量降低,经济损失严重。如果布病流行,则会严重制约畜牧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影响从养殖到产品的流通和消费。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通过怀孕动物的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胎儿传播,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造成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人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牛种布鲁氏菌次之。为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和净化力度,2007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患病动物扑杀补贴政策,落实了牲畜布病的扑杀补助,这一政策明确规定了布病的确诊认定以及补助资金的评估和发放程序。  相似文献   

14.
洪涝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巨大,对畜牧业的危害也不可忽视。21世纪以来,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繁,不仅对人民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且在畜牧业中造成动物疫病传播,使得动物疫病防控更加艰难。21世纪以来,全国因洪涝灾害造成大牲畜死亡年均140.79万头(只),其中2008年死亡数量最多,为350.8万头(只);2016年6月以来强降雨导致全国多省市发生洪涝灾害,引起2 996万头(只)畜禽死亡。就洪涝灾害发生对畜牧业的影响进行浅要分析,并给出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近年来认真开展家畜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治工作,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落实各项防治技术措施,人畜共患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为全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可靠的卫生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由于畜间疫情严重,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病.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瓜州县的布病防控情况,分析了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动物布病防控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面临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作为畜产品质量把关的动物检疫工作面临与国际贯例接轨。动物检疫不仅应当准确无误的检出患病或产地不符合兽医卫生的畜禽 (产品 ) ,禁止其流通 ,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还应当促进动物免疫工作的实施和其他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 ,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的源头管理 ,为我国畜产品挤占国内外市场提供技术保障 ,获得信誉优势。湖南是一个畜牧业大省 ,2002年出栏猪6698万头、牛151万头 ,羊658万只、禽49401万羽 ,肉类总产量542万吨。对动物检疫而言 ,由于全省畜禽饲养量和屠宰量大 ,而饲养集约…  相似文献   

19.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病.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瓜州县的布病防控情况,分析了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动物布病防控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我国部分省份布病疫情严重,人间、畜间布病病例不断上升,快速反弹,给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布病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