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甜秆资源的充分利用,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对成熟甜秆的叶鞘、皮壳、叶子等各部位中氰化物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甜秆的根、叶、甜秆上部叶鞘为氰化物含量较高的3个部位。由于甜秆各部位的重量占比不同,所以进一步研究了各个部位对整株甜秆总氰化物含量的贡献率。结果显示,甜秆上部叶鞘中氰化物含量占总氰化物的42.86%。整株甜秆的氰化物含量为0.388 mg/kg。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甜秆各部位中氰化物分布规律,对甜秆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回顾渝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历程,列出1949—1995年水稻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数据表格。叙述了1976—1995年渝东北地区杂交水稻推广过程。建国以来至2015年的66年中,渝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过程总体可分为高秆良种、矮秆良种、杂交水稻(单一品种、多组合区域集团当家品种)3个重要的推广时期。从"单产逐年增加,面积趋于平稳;杂交水稻面积比重达历史新高;稻瘟病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水稻实现高产稳产"几个方面阐述分析了渝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展望,认为渝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应坚持"稳定稻田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的发展路径,不断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做大做强稻米品牌,不断提升水稻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水稻秸秆降解效率是衡量秸秆还田利用率的重要指标,脆秆水稻秸秆易破碎,在秸秆还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的秸秆为研究对象,以扬粳113为对照,通过土壤降解(有氧+厌氧)和酸碱酶解处理揭示脆性秸秆的降解特征,明确降解后的秸秆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为脆秆水稻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通过酸性降解处理,科辐粳...  相似文献   

4.
配施不同腐秆剂对还稻田麦秸腐解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阐明沿淮地区秸秆还田配施不同腐秆剂在秸秆腐解和水稻产量方面的差异,遴选出适合该区域使用的腐秆剂.本研究通过安徽省霍邱县的麦秆促腐还田定位试验,深入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氮磷钾优化平衡施肥后不施腐秆剂(SF)、施腐秆剂1号(SFD1)、施腐秆剂2号(SFD2)和施腐秆剂3号(SFD3)等处理连续两年在秸秆腐解和水稻产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站秆收获技术现状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结合国内外几种典型站秆收获机机型,对站秆收获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农村情况,提出站秆收获机应具有摘脱、复脱、分离、清选和茎杆切割等功能。并应针对不同规模使用要求进行系列配套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5年,在重庆市武隆县以西南地区适宜栽培的渝青玉3号、华凯五号-3、渝1402、渝单30、金穗36、同玉18、延科288、隆庆2号、隆庆159、巨龙998等10个品种为材料,开展了品比试验研究,初步发现隆庆2号的产量最高,华凯五号-3、渝1402、巨龙998、金穗36、渝单30对本地生态适宜性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在山地栽培技术研究中,密度为2700株/667 m2时,产量较高,达差异显著水平;而山地简化高效耕作技术研究中,施肥方法"九禾25%+常规施肥"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观赏竹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赏竹可按竹秆秆型、高矮分类,或按秆形、秆色分类;或按竹叶叶型、色彩分类.观赏竹在园林主景中可用来营造竹林、竹径、竹篱,在园林配景中可用以与建筑搭配组景,与山石、水体组景,与其他植物组景;观赏竹还可用于制作竹子盆景,建立竹子专类园等.  相似文献   

8.
对双低油菜品种的对比试验研究初步表明:龙庭1号、渝油25、渝黄4号、中油116和油研817五个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合在梁平县示范推广种植,尤其是龙庭1号、渝油25和渝黄4号因其生育期偏短、早熟,更有利于稻—油轮作模式种植。  相似文献   

9.
棉秆和油菜秆热解焦炭的燃烧与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生物质热解多联产焦炭产品的应用特性,采用棉秆和油菜秆作为热解原料制备了不同温度(350、550、750和950℃)下的焦炭样品。分析了不同焦样的燃烧特性、水分吸收和保持特性、CO2吸附特性、苯酚吸附特性和抗环境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550℃热解棉秆焦炭和750℃热解油菜秆焦炭燃烧特性好,热值高,燃烧快速剧烈,容易燃尽,适宜作为燃料炭;而综合焦样的吸水能力和保水特性,350℃热解棉秆焦炭和550℃热解油菜秆焦炭的吸水量大,保水能力强,适宜用作生物炭。高温下制备的棉秆焦炭和油菜秆焦炭吸附CO2和苯酚的能力更强,其吸附量跟焦炭微孔容积正相关;同时高温热解焦炭具有更好的碳汇效应,相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棉秆焦炭比油菜秆焦炭抗环境氧化能力更强。根据不同焦样的燃烧和吸附特性,选择性的制备目标焦炭,将其运用于工农业生产,有利于提升热解多联产的经济效益,保证多联产系统的稳定运营。  相似文献   

10.
许朝双 《南方农业》2022,(7):168-170,174
渝东南山区应将山区农业发展推向生态化,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采用重庆市统计局、渝东南各县区相关官方统计数据,结合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等方法展开研究,分析渝东南山区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困境,提出发展对策:加强宣传与交流,转变农业生产观念;加强与企业合作,重视环境保护;设置相应岗位,招聘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发掘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基因/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本研究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优质品种渝棉1号分别与贝尔斯诺和中棉所35杂交获得F1代,随后利用两个F1再次杂交得到复合杂交群体.利用6565对SSR引物筛选渝棉1号、中棉所35和贝尔斯诺,获得155对多态性引物.对检测[(渝棉1号×中棉所35)x(渝棉1号×贝尔斯诺)]F1复合杂交群体标记基因型获得的158个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的遗传图谱包含102个位点,覆盖1199.0 cM.利用多QTL(multiple-QTL model,MQM)作图法,检测到11个纤维品质性状QTL,包括4个纤维长度、2个长度整齐度和5个纤维比强度QTL.11个QTL分布于4条D基因组染色体.本研究表明,陆地棉不同品种同一纤维品质性状QTL等位基因存在差异;三亲本杂交群体不仅可以提高群体多态性分子标记比例,而且可以显示同一QTL在不同遗传背景的等位基因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生产中我国杂交高粱品种株型差异较大。研究不同株高类型高粱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对氮肥的响应,为高粱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供试作物为我国不同生态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年代育成的40个杂交高粱品种。根据株高将40个杂交高粱品种分为矮秆 (<1.3 m)、中秆 (1.3~1.6 m) 和高秆 (>1.6 m),每个品种均设置不施氮 (N0) 和施N 150 kg/hm2 (N150) 两个处理。高粱成熟期调查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分析高粱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氮吸收与利用效率,测定籽粒淀粉、蛋白质及单宁含量。  【结果】  随株高增加,高粱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明显增加,但对收获指数没有显著影响。施氮显著提高了中秆和高秆高粱品种的产量和穗粒数,但降低了千粒重,而施氮对矮秆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没有显著影响。同一氮处理条件下,高秆和中秆品种的籽粒产量、穗粒数及地上部氮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高秆品种的磷、钾累积量最高,矮秆最低,施氮提高了3个株高品种的磷钾累积量,特别是矮秆品种的磷钾累积量。3个株高品种的氮吸收效率相当,为25.5%~30.4%,但高秆和中秆品种籽粒氮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矮秆品种。株高与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与单宁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相同氮处理下,高秆和中秆品种籽粒淀粉、蛋白质和单宁含量相当。施氮降低了所有品种籽粒淀粉含量,提高了蛋白质含量,且对矮秆品种的影响大于中秆和高秆品种。  【结论】  不同株高类型杂交高粱品种的收获指数和氮吸收效率没有明显差别,高秆和中秆高粱品种具有较高的穗粒数、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及氮利用效率,中秆品种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低于高秆品种。施氮降低了籽粒淀粉含量,提高了中秆和高秆品种的穗粒数进而提高产量,但矮秆高粱产量及其构成对氮不敏感。综合考虑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满足高粱机械化收获对株高的要求,建议生产中优先考虑株高为1.3~1.6 m的杂交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渝西地区11个气象站点2004-2010年的连阴雨、洪涝、高温累积天数,以及各区(县)相应年份统计年鉴中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为原始数据,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对县域尺度上连阴雨、洪涝、高温三类气象灾害累积天数的空间特征及其对渝西地区粮食单产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渝西地区县域层面的连阴雨、洪涝、高温三类气象灾害的累积天数和年际波动幅度差异明显;同时,连阴雨、洪涝、高温灾害的累积天数每增加1%,将导致渝西地区粮食单产分别减少0.036%、0.015%和0.31%.针对连阴雨、洪涝、高温三类气象灾害制定相应的减灾政策,有助于保障渝西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不同填充料对甘蔗渣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粪、羊粪、牛粪、稻草秆为填充料研究其对甘蔗渣堆肥腐熟进程中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牛粪和羊粪为填充料的处理能够加快甘蔗渣的腐熟进程,以鸡粪为填充料的处理效果次之,以稻草秆为填充料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南方农业》2012,(8):98
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优质抗病恢复系渝恢1351选育与应用研究(1)渝恢1351是新恢复系选育的优良亲本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材料,已与四川、重庆的多家单位交流,并转育出了一批新恢复系。(2)渝恢1351、渝优11号、渝优35三个组合先后通过重庆、湖南和陕西审认定。渝优11号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中抗叶瘟、颈瘟抗病;渝优35垩白粒率、垩白度均达一级优质米标准,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6;渝优1351国颁三级优质稻,稻瘟病综合抗性5级。(3)渝优11号、渝优35为重庆市2006年、2010年主导品种,渝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探索耕地资源贫困状态,揭示耕地资源贫困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异化,对整治耕地资源与提高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引入“耕地资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评价指标体系与耕地资源贫困指数模型,运用动态层次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重庆市37个区县的耕地资源贫困程度以及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异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程度不断降低,各区县贫困程度差距巨大但逐年不断缩小;空间分布上,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呈现出渝东北>渝东南>城市新区>主城区的特征,并且贫困程度高值区域由渝东南向渝东北转移,贫困程度低值区域由主城区向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空间关联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益,高值中心集聚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低值中心集聚于主城及城市发展新区.  相似文献   

17.
以渝单8号为对照筛选适宜重庆市璧山县生态下密植的高产高效玉米品种,试验在常规生产密度条件下增密500株/667 m2(即3000株/667 m2)开展研究。通过植株性状、抗病性、抗倒性、穗部产量构成性状以及实收产量等性状在密植下的综合对比分析,在引进的8个品种中筛选出4个增产品种,即渝单30、渝单35、重玉100、三峡玉6号。其中以渝单30增密增产优势最明显,产量较对照(渝单8号)增产8.4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较好的水稻秸秆还田方法,进行水稻秸秆还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能增进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使水稻增产增收,可大面积推广.但单纯的水稻秸秆还田,自然腐烂时间较长,养分转化较慢,而秸秆还田的同时使用腐秆剂则能加速秸秆腐烂,使秸秆还田的效果更好,因此秸秆还田时建议同时使用腐秆剂.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糯玉米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起步、发展、上台阶三个阶段。使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对地方资源进行改良,在育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渝糯7号的基础上,育成加甜型糯玉米填补了西南空白;育成超级糯玉米渝科糯1、2号;育成食用品质更优的、产量更高的鲜食糯玉米渝糯408,糯玉米育种不断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大豆豆秆蝇,是分布范围很广的蛀食害虫,分布于中国黄海、南方等大豆主产区。大豆是兴宾区的主栽农作物之一,受豆秆蝇危害连年发生,2011-2013年,受害率超过50%,2013年受害最严重,受害田块株率达到91.7%。根据几年来对春大豆田间的跟踪调查研究,掌握了豆秆蝇在本地春季发生规律,并针对大豆豆秆蝇的发生规律,提出较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本地区农户在防治大豆豆秆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