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板栗适应性强,耐瘠薄,寿命长,一经种植,连年受益,其经济价值很高,深受山区广大群众的喜爱。河南省西峡县野生板栗资源丰富,适宜改接的面积较大,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西峡县野生改接和人工栽植的板栗面积明显增大,板栗也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渠道之一。根据多年的生产栽培经验,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板栗丰产、稳产的技术措施,可防止板栗"大、小年"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垦复每年分2次进行。第1次在春末夏初(4~6月),第2  相似文献   

2.
杨斌 《中国果树》2003,(5):19-20,T002
<正> 甘肃省陇南山区的徽县、两当县和康县地处秦岭西延部分是我国板栗自然分布的最西端,有板栗树260多万株,其中徽县有80多万株、两当县有100多万株、康县有80多万株,在当地板栗多为野生状态,果个小,品质差,产量低且不稳。1998年开始,我们引进8个板栗品种,从中筛选适于甘肃省发展的板栗品种。  相似文献   

3.
板栗趣谈     
板栗为壳斗科栗属植物。同属植物约有十来种,其中主要有板栗、锥栗、茅栗、美国栗、欧洲栗、日本栗等。板栗、锥栗、茅栗原产我国。日本栗是由日本的野生栗进化而来的,欧洲和美国栗是由欧洲种和美洲种改良而成的。在这些栗树中,以中国的板栗为最好。  相似文献   

4.
板栗嫁接技术与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国、韩国和欧美各国,是我国主要的创汇农副产品。利用嫁接、高接换种能快速改良现有老化野生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是板栗经济林发展的一条捷径和最佳措施。1板栗嫁接技术1.1嫁接前的准备1.1.1接穗的采集和贮藏用于嫁接的板栗接穗,应该从有典型良种特征,生长发育健壮的中、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野生板栗林的改造技术@范启荣¥湖北省荆门市园林果树研究所大面积野生板栗林的改造技术范启荣(湖北省荆门市园林果树研究所448000)地处荆门市城北山区的马河镇先锋板栗场,到1991年,有栗树6368株、235hm2(353亩),年总产1500kg。其...  相似文献   

6.
野生板栗俗称茅栗、野栗子,是板栗的一种,多为灌木和小乔木,少数也可生长为20 m以上的乔木,属落叶类果树.其坚果小,种皮易剥离,产量较低,经济效益差,一般在生产上作砧木用.野生板栗改造,就是在现有自然生长的野生板栗基础上,就地取材对其进行嫁接改良,使其快速成林、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大埔县的野生板栗开发利用为例,对野生板栗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选址建园、嫁接换种、补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成熟度的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这一类野生栗的保护性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板栗野生近缘种——野板栗及其命名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板栗野生近缘资源野板栗分类与命名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提出了科学的命名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盛产野生板摹的湖北省竹溪县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上市旺季板栗“卖难”问题突出,腐损严重,栗农增收效果不明显。为此,要促进竹溪板栗健康发展,就必须加速交通基础建设进程,解决竹溪板栗运销瓶颈;更新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竹溪板栗品质和产量,打造竹溪特色板栗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加工产品研发,提高竹溪板栗产品附加值。增加栗农收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板栗是大乔木,树姿开张,喜光,顶端优势明显,顶梢旺盛,中下部梢细弱,树冠、结果外移快,外围枝条密集,内膛枝纤弱,结果部位全在外围。板栗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农业主导产品。本文结合永仁县目前板栗种植情况,详细阐述板栗提质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板栗3个野生居群部分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马玉敏  陈学森  何天明  吴传金  王娜 《园艺学报》2008,35(12):1717-1726
本文对中国野生板栗秦岭山脉生态区、泰沂山脉生态区和燕山山脉生态区的3个种下居群的叶片、果实形态和坚果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我国野生板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3个居群的叶片大小、叶柄长度和粗度以及果实形状、大小和颜色等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以叶面积及单粒重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最大,而果形指数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最小,是较稳定的植物学性状,3个居群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本文首次对秦岭山脉野生板栗表型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单果重的变异幅度为1.69-3.89g,变异系数18.3%;坚果中边果的形状有近圆形、圆形、椭圆形、扁椭圆形、短椭圆形等;坚果表面颜色有淡红、棕褐、红褐、褐色等;果肉有浅黄色、乳黄色等;涩皮均易剥离,具有北方炒食板栗的典型特征。② 3个居群118个野生株系果肉中水分、总糖、淀粉、蛋白质、脂肪、灰分和维生素C等各种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在单株间差异显著,变异系数6.2%-28.3%,其中以坚果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最大,遗传多样性丰富,3个居群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③同一性状在不同居群间大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单叶面积和单粒重以秦岭山脉居群最小,分别为56.34cm2和2.95g,而维生素C含量最高(96.7mg/100g),分别是燕山山脉和泰沂山脉居群的2.29倍和2.22倍。④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单粒重和单叶面积与降雨量和经度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显著负相关,而维生素C含量与降雨量显著负相关,与海拔高度正相关,表明环境对板栗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从野生板栗资源中进一步选择大果型、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C含量等优异种质类型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神农架地区野生板栗资源遗传背景,选用4对呈现多态性的叶绿体微卫星引物,对湖北省十堰辖区内野生板栗进行了遗传结构和叶绿体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4个位点在4个居群的53个样本中扩增出1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A)平均为2.5,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1.696,PIC值平均为0.312,各遗传参数值远低于核基因组对群体研究的相应值。4个等位基因从53个样本中共给出5种单倍型,既有共享率超过66%的单倍型,在房县居群中也存在稀有单倍型,其中丹江口和房县板栗天然野生居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杂合度分别为0.4062和0.3794,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显示两地是板栗的分布及遗传多样性中心。基于cpSSR数据,对板栗地方品种与天然野生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关系及地方品种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AMOVA分析显示,83%的cpSSR变异存在于居群之间,17%来自居群内。研究表明,十堰地区野生板栗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叶绿体单倍型分析更能直观的表现野生板栗的区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王凤才 《落叶果树》2006,38(6):10-12
南方有些栗产区是利用野生栗嫁接板栗建园。但野板栗与茅栗有显著区别,分属两种,且茅栗根本接不活板栗。野板栗与栽培板栗更近缘,但亦有区别点,理应赋予独立的分类地位和名称。长期以来与板栗使用同一种名、名称含混的情况已影响到资源交流和生产利用。对某些具有茅栗形态特征但确能与板栗嫁接亲和的类型,需作进一步研究鉴定。传统依靠叶背细微结构的鉴别方法不甚可靠。  相似文献   

14.
<正>1迁西板栗产业发展现状1.1板栗品质优良,栽培品种丰富迁西独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迁西板栗具有其它板栗无法比拟的优良品质,板栗色泽鲜艳、糯性强、涩皮易剥、甘甜芳香、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有"东方珍珠"的盛誉,宋代诗人晁公溯曾有"风陨栗房开紫玉"之诗句。多年来,迁西提高板栗优种化进程,已培育出燕山短枝、燕山早丰、大板红、燕山魁栗等特色品种,产量高、味香甜、糯性强、耐储藏。1.2种植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为改善唐山板栗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不合理现状,加快板栗早熟品种发展,板栗"三不一增"技术、冬季轮替式修剪和省工式板栗嫁接法得到大面积推广,此项技术提高功效50%,有利于树势恢复,对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有较好的实用性。现将嫁接利用及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南江县地处四川盆周山区边缘,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为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1966年从华北引进了一批良种板栗,在5种不同生态条件下试种,选出了适合当地的早产、大粒型良种4个。26年来,改造野生板栗3.2万株,建示范园1万亩,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重视。计划今秋明春再改造野生板栗5万株,建园1万亩,将成为我县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项  相似文献   

17.
以引种的"燕龙"板栗和云南省永仁县本地"永丰1号"品种为试材,采用环氧树脂半薄切片法对二者的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其生殖学进程和特点。结果表明:本地"永丰1号"板栗雄配子体发育早期较慢,后期较快,引种"燕龙"板栗恰恰相反;而且"永丰1号"板栗雄配子体发育比"燕龙"提前约9d。二者雄配子体发育从开始到结束整体用时相近,约32d;花药有4个花粉囊,两瓣、成对;绒毡层类型为腺质绒毡层;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花粉粒为长球型。  相似文献   

18.
板栗是我国主要干果果树之一,适应性广;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但板栗果怕热、怕干、怕潮怕冷、怕虫,贮藏十分困难。贮藏中腐烂率十分高。为了搞好板栗贮藏保鲜,现介绍一种板栗带苞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9.
‘燕金’是从燕山野生板栗中选出的新品种。优质,丰产,早熟,抗寒性强。坚果单果质量8.20 g,可溶性糖22.75%,淀粉55.12%;果肉糯性,质地细腻,宜炒食。盛果期产量3 500 kg ? hm-2。适宜在中国北方板栗栽培区北缘的山地、丘陵栽培。  相似文献   

20.
<正>板栗又称为栗子,与红枣、柿子一起被称为"三大木本粮食"。板栗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孕妇常吃板栗不仅可以健身壮骨,而且有利于骨盆的发育成熟,还有消除疲劳的作用。而且炒熟的板栗味道香甜、可口,是一道非常不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