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羊常见吸虫病1.片形吸虫病。片形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又称肝蛭病,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所引起的。片形吸虫在羊胆管内寄生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有适量水分条件下,虫卵孵化成毛蚴。毛蚴在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胞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很快变成囊蚴,粘附于草上或游于水中。  相似文献   

2.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隐性症状,可导致动物消瘦,体重下降.肝片吸虫病是该地区危害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给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虫体主要寄生于绵羊、山羊、鹿等反刍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羊的感染率一般为30%~50%,个别严重的可高达100%;本病主要在低洼潮湿,沼泽地较多的区域流行,低洼潮湿,沼泽给中间宿主锥实螺创造了有利的生活条件.笔者结合畜主的饲养方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肝片吸虫病,经使用抗吸虫药,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本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性障碍等症状的疾病。危害相当严重,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2003年5月至7月,河北省某养鹿大户的鹿陆续发病、死亡,经诊断为肝片吸虫病,现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该鹿场于去年冬天引进种鹿100多只,现已发展到150多只。从5月份开始畜主发现鹿群中有部分鹿逐渐消瘦,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拉稀,贫血,最后衰竭死亡。发病过程中,畜主注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并进行输液治…  相似文献   

5.
德令哈地区羊肝片吸虫病调查安成文(德令哈市畜牧兽医站,817000)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绵、山羊肝脏的胆管内引起的,牛、骆驼、马、猪、鹿等均有寄生,人有时也可寄生。为掌握德令哈地区羊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情况,我站于1996年10月对...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继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病症,常引起牛羊的大批死亡。肝片吸虫病常流行于河流、小溪附近和低洼潮湿地带。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马、鹿,甚至人都可以发生的一种寄生性蠕虫病,人们亦常称之为肝蛭病。在草原地区的鹿场中,近些年来本病虽然有所减  相似文献   

8.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和胆管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病羊以全身性营养障碍为特征。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流行。一般羊群感染率为30%-50%,个别严重的羊群可高达100%。环境温度、水和椎实螺的存在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散养户养殖的山羊患肝片吸虫,  相似文献   

9.
鹿肝片形吸虫病的诊治及预防李新生,朱凤先(新乡市畜牧兽医工作站,453003)周恒锋(新乡市人民公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动物养殖呈发展势头,我市相继出现一引进养鹿专业场(户),对于牛、羊等家畜吸虫病的报导,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但鹿的吸虫病...  相似文献   

10.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疾病,也是反刍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可引起羔羊大批死亡,危害较为严重。笔者在工作中,曾诊治一起山羊肝片吸虫病,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性障碍等症状的疾病。肝片吸虫病分布极广,经常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和沼泽地带  相似文献   

12.
肝片形吸虫病也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引起,以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牛肝片形吸虫呈地方陛流行,多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夏、秋季节,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有利于本病的传播,因为大量肝片形吸虫尾蚴游出螺体,随雨后水涨,广泛附于草叶上形成囊蚴感染牛,致使本病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3.
牛肝片吸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肝片形吸虫病(又名牛肝蛭或柳叶虫),是牛的一种慢性寄生虫侵袭病。肝片吸虫病的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虫体寄生在牛的胆管里,能引起胆管炎、肝炎、肝硬变。病牛营养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4.
俞萍 《新疆畜牧业》2012,(Z1):35-35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蠕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隐性症状,可导致消瘦,体重下降。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羊吃了附着有囊蚴(虫卵→毛蚴→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  相似文献   

15.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马、鹿,甚至人都可以发生的一种寄生性蠕虫病,人们亦常称之为肝蛭病.在草原地区的鹿场中,近些年来本病虽然有所减少,但在一些养殖户的鹿群中,仍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1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的成虫寄生在牛羊肝胆管内,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内与粪便混合排出体外,入水后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最后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在水中或附着在草上,并分泌粘液包裹成囊蚴。囊蚴被牛吞食进入小肠后,沿胆管或穿过肠壁和肝实质到肝胆管内寄生。  相似文献   

17.
1肝片吸虫病 1.1病原与流行特点 该病是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病症的寄生虫病。肝片吸虫成虫在胆管内产生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与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条件下经10~25天孵化出毛蚴,遇到中间宿主椎实螺,则侵入其体内,经过几个发育阶段最后形成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附着于水生植物上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吃草或饮水时吞食囊蚴而感染该病。每年的春季、夏末、秋初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肝片吸虫属于片形科片形属,其发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椎实螺。羊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发育障碍和全身性中毒的现象,是危害羊的最为严重的蠕虫病之一。其中羔羊和成年绵羊感染率最高,可引起大批死亡,对养羊业危害相当严重[1]。笔者在2015年遇到一例典型的绵羊肝片吸虫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最后采用中医辅助西医的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将该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供广  相似文献   

19.
肝片吸虫病为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发生。本病在我省西部泡泽地、低洼地和东南水田地区较为严重,牛羊肝片吸虫病的感染率为50%~80%,有的乡和农牧场高达95%以上,感染严重的牛羊常常引起爆发性大批死亡,影响牧业生产的发展,给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片吸虫的特性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感染肝片吸虫的病牛羊共76例,行针对性治疗,分析疗效。结果:病牛羊经阿苯达唑治疗后,病牛治疗总有效率达93.8%,病羊为96.7%,治疗效率均良好。结论:肝片吸虫病是具有高感染率及高发病率的寄生虫病,严重可致牛羊死亡,采取合理措施予以肝片吸虫病预防及治疗对保证牛羊生存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