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育雏和选好雏鹅育雏期1~5日龄需温度32~28℃,6~15日龄为28~25℃,16日龄保持在20~18℃;湿度控制在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12只。雏鹅要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料的鹅品种,而且反应灵敏、活泼,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2雏鹅的饲养雏鹅在采食前应先饮水,可饮每100毫升0.05%的高锰酸钾水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日喂5次,连喂3日,进行肠道消毒,然后在喂给切细的菜叶,撒在塑料布上,吸引雏鹅采食。2~4日龄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5日龄…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龙江县某养鹅专业户饲养的900只雏鹅,在13日龄之后的5d内先后有93只发病,死亡74只,持续病程达2~4d,发病率为10.4%,致死率79.5%。2以往病史该鹅雏在4,5日龄时,曾有部分散在死亡,后经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仍...  相似文献   

3.
不同粗纤维含量饲料对豁鹅雏鹅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0-18周龄雏鹅饲喂不同粗纤维含量饲料,观察其对雏鹅增重,饲料报酬的影响,结果表明,0-4周龄雏鹅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以3.24-4.02%为宜;8-11周龄时以4.29%为宜;15-18周龄时,粗纤维含量达4.72%对增重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鹅枕静脉窦采血制备抗小鹅瘟血清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70只青年鹅进行了枕静脉窦采血试验,并检测了4次重复大量采血的血清抗体效价及重复采血对试验鹅健康的影响。结果如下:一个抗体效价高峰期内,枕静脉窦4次重复采血(隔日1次或每日1次)所获平均血量(200mL)是宰杀采血量(110mL)的1.8倍,而获血清量则达2倍以上。所获血清的抗小鹅瘟病毒效价与宰杀采血的血清相当,对人工感染雏鹅的保护率达100%。4次重复采血对试鹅健康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鹅枕  相似文献   

5.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小鹅。刚出壳的雏鹅比较娇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鹅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那么,在育雏时应如何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呢?1.潮口:即雏鹅第一次下水活动与饮水。一般直接先给雏鹅“初饮”,时间多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进行。但要结合雏鹅活动灵活程度掌握,如雏鹅行走自如,用手指试探时,伸颈张口,有食欲时,即可“初饮”。让其自由饮水3~5分钟,可刺激食欲,促使胎粪排出。2.开食: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常用碎米或雏鹅全价料作为精料,青饲料要求新鲜…  相似文献   

6.
1培育技术要点鹅的育雏期一般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这一时期。雏鹅具有生长快,绒羽少,适应环境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弱的特点。1.1注意保温防湿适宜的温、湿度是提高雏鹅成活率的关键。判定温度是否适宜的具体方法是:鹅群聚堆说明温度偏低;鹅四散、张嘴喘气、饮水量增大、采食减少说明温度偏高;雏鹅均匀散开,采食、饮水、精神状态良好且比较安静说明温度适应。一般情况下,1日龄的适宜温度为26℃~28℃,以后每周降2℃,降至18℃为止。降温要平稳,不能忽高忽低;温度的掌握要灵活,不要生搬硬套。如果夏季育雏温度…  相似文献   

7.
潘琦  陈伟 《家畜生态》1994,15(4):26-28
皖西白鹅是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中型白鹅品种之一。本文通过对皖西白鹅雏鹅及成年鹅生态习性和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皖西白鹅采食、饮水、睡眠、嬉游、就巢、放牧以及对热的反应等具有生物节律性。公母配种双例是1:4-5,每只公鹅平均交配次数2.5次/日,母鹅产蛋时间集中于清晨4:00-上午9:00之间,约占产蛋母鹅的83%。有就巢性的母鹅占母鹅总数的98.9%,其中一年就巢两次者占92.1%。  相似文献   

8.
泰来县于1996年10月首次从省畜牧研究所引进莱茵鹅。在进行本品种繁育的同时与本地豁鹅进行杂交。1997年综合研究结果;莱菌鹅入卵205枚,受精173枚,出雏171只,本地豁鹅入卵1150枚,受精卵830株,出雏807只,菜×豁F1入卵316枚,受精卵245枚,出雏240只。120日龄各品种鹅平均每只体重变化为:莱茵kg豁鹅4.1kg,菜×豁F14.6kg。杂交1代鹅比豁鹅增重0.5kg,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9.
1雏鹅的潮口与开食出壳1~3d内,一定要使雏鹅学会饮水和吃食。适时潮口可防止脱水,减少早期死亡。潮口用水要清洁,综合各方面因素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氟哌酸、多维、抗应激药物等,有条件的还可添加2%的奶粉。开食用料以湿拌料为宜,可将蒸煮半熟的小米或切碎的青菜丝、黑麦草等撒在报纸上或塑料布上,用手轻轻叩打报纸或塑料,引诱和训练雏鹅采食。2饲料与饲喂雏鹅在1~3日龄吃料较少,每1d喂4~5次,其中晚上喂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加喂料的次数和数量也相应增加。4~10日龄,每1d可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  相似文献   

10.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养鹅投资少,效益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雏鹅的饲养管理 初生鹅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雏鹅在出壳24h内毛干能独立行走时,应及时饮水开食,但须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供给雏鹅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温度适宜(20℃左右)。第一天饮用5%浓度的白糖水。可提高维鹅成活率。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  相似文献   

11.
中国鹅业产业化与技术路线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中国鹅业生产、贸易与研究现状1.1养鹅业在国内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第一鹅业生产大国。据中国农业年鉴1998~2001报道:中国养鹅数量和屠宰量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到2001年,中国鹅存栏量为2.08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86.3%;肉鹅年屠宰量为4.50亿只,占世界屠宰总量的92.0%。养鹅业每年为社会提供鹅肉约110万吨,羽毛(绒)约5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产品出口东南亚、日本、南韩、台湾和香港地区。可见,中国鹅业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地位,将成为中国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  相似文献   

12.
提高浙东白鹅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白鹅属白羽、中型鹅种的优良地方品种,以其早期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经济性状好而闻名。目前,浙东白鹅生产区以宁波为中心,遍及绍兴、舟山、台州等地区,年饲养量达400余万羽。象山县有传统的养鹅历史,年饲养量达80万羽左右。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基本保持浙东白鹅肉质好、早期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引进体型相似、繁殖性能好的优良鹅种进行杂交试验,以提高浙东白鹅的繁殖性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杂交种鹅(C) 从1995年1月引进的300羽种雏中选择。1.2 浙东白鹅(Z) 选自象…  相似文献   

13.
周以恒 《中国家禽》2000,22(3):36-36
在养鹅生产中 ,育雏是关键 ,冬春季节是养雏鹅的旺季 ,养得好与差 ,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以下介绍在冬春季节饲养雏鹅的技术要点。1选好雏鹅雏鹅应按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挑选 ,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 ,将雏鹅仰翻能很快站起。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瞎眼、歪头等弱雏 ,坚决淘汰。要选留生产性能高的壮年母鹅后代作种用。2分群育雏根据雏鹅大小强弱合理分群 ,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至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故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养鹅是否成功的关键。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室内外消毒将育雏室内外彻底清扫干净再消毒,室内可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1m3空间用42mL福尔马林和21g高锰酸钾,熏蒸20min),墙壁可用20%石灰乳涂刷,地面可用5%漂白粉混悬液消毒。饲养用具如料槽、饮水器可用3%的热火碱液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相似文献   

15.
琼脂扩散试验检测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及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1种检测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及抗体的琼脂扩散试验。以1/15M pH7.2PBS配制的含0.85%琼脂糖凝胶检测效果最好,对NGVEV提纯抗原和兔抗NGVEV的IgG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0.15mg/ml和0.05mg/ml。1次加样和2次加样对NGVEV感染死亡雏鹅的肠、肝脏、心、脾、肾、胰腺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80%、40%、50%、20%、60%和100%、100%、56%、  相似文献   

16.
《湖南畜牧兽医》2002,(6):28-28
大豆饼含粗蛋白质42%,除蛋氨酸略显不足外,其它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为均衡,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达2.38%。受利益驱动,某些个体户采用低温榨油法生产豆饼,这种生豆饼直接用来喂鹅会有很大的毒副作用:1、抗胰蛋白酶:能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料转化率,使雏鹅生长缓慢,母鹅产蛋量减少。2、红血球凝集素:可在消化道中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毒素,使雏鹅生长速度降低。3、抗维生素物质:生豆饼中含有抗VA、VD、VB12的因子,可引起这几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可将其加热至100℃以上,破坏有毒物质,消除不…  相似文献   

17.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1.育雏季节的选择:育雏季节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与饲料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市场需要尤为重要。一般都是春季抓苗鹅,这时正是种鹅产蛋的旺季,可以大量孵化;气候由冷转暖,育雏较为有利;百草萌发,可作雏鹅开食的青饲料;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时,青饲料已普遍生…  相似文献   

18.
半胱胺对小鹅血浆中β-END和某些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选用24只二月龄的杂交鹅(川白×太湖),随机分成对照组(12只)和试验组(12只)。试验组于日粮中一次性添加半胱胺(100mg/kg·BW)。处理后第三天从翅静脉采取血样。用RIA双抗法测定其中的β-END、IGF-I和各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的SS含量较对照组低19.64%(P<0.05)、而GH、IGF-I和β-END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高50.00%(P<0.01)、62.80%(P<0.01)和44.5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的TSH低32.32%(P<0.05),T4下降14.72%(P>0.05),而T3升高26.80%(P<0.01)。以上结果提示:半胱胺可能是通过降低鹅血液中SS含量,使β-END、IGF-I、GH和T3水平升高,从而促进了鹅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有时表现神经症状。本病易发于4~20日龄的雏鹅,发病后传染快,病死率高。现将近几年来小鹅瘟病综合防制情况浅析如下。1流行特点1.1在自然感染情况下,只有雏鹅...  相似文献   

20.
黄建亮 《中国家禽》2002,24(24):26-26
1发病情况及病因分析邵武市长坪村某养鹅场于2002年3月27日从外省购进1日龄太湖白鹅280只,饲养1周后有数只雏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饲养者随即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强力霉素进行治疗,3天均未见效。至14日龄共发病46只,出现症状2~7天死亡,共死亡18只,病死率为39.1%。由于当时气候闷热,连日下雨,饲料、垫料易被曲霉菌污染,鹅在采食含有曲霉菌的饲料过程中吸入孢子及吸入含有孢子的空气,致使外源性毒物内侵遂成其患。2临诊症状病初见雏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食欲减退乃至废绝,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