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伊犁地区筛选的4个银×新杨无性系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新杨4个无性系的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差异明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4~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6~7年时相交。从18a生的4个无性系生长过程来看,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第O~6年为幼树期,树高、胸径生长比较快。第7~14年为速生期,树高、胸径生长急速上升。第15~18年为近熟期。银×新杨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第16年左右时相交,达到数量成熟,此时可进行轮伐。  相似文献   

2.
<正>1生物学特性矮牵牛原产南美。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雨涝。矮牵牛的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温度在4℃~10℃时正常生长,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但在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温度、湿度、光照、培养基、pH值和营养对莴笋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 7~ 3 0℃ ,适温 15~ 2 5℃ ,最佳温度 2 0℃ ;菌丝在 2 4h光照或 2 4h黑暗生长较快 ,12h光照 +12h黑暗生长较慢 ;菌丝在相对湿度 80 %以上均能生长 ,湿度越大 ,生长速度越快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在pH值为 5时生长最快 ;在碳源和氮源利用方面 ,淀粉和丝氨酸对菌丝生长最有效。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咖啡因对大麦发芽及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度>1mmol、<6mmol的咖啡在溶(?)能抑制大麦的发芽势,但不显著;<4mmol时也能显著影响其发茅率;1~3mmol对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但达4~6mmol时则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紫丁香蘑最佳栽培条件,分别从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4个方面,研究了紫丁香蘑菌丝体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其生长所需温度偏低,最适温度为16~22℃;最适pH值为4.0~7.0,适宜于在酸性至中性环境中生长;对稻草的分解能力最强,可将其作为主要碳源;以(NH4)2SO4为氮源时生长很好,可在栽培材料中加入适量(NH4)2SO4作为氮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番茄早疫病菌抗、感嘧菌酯菌株的培养基营养条件、pH以及温度的改变,了解抗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抗、感菌株之间的营养利用情况不同,敏感亲本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而抗性菌株在葡萄糖和牛肉膏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快;对pH值的要求也略有差别:抗、感菌株均在pH值为6、7时生长较迅速,抗性突变体在pH值为7时生长最快而亲本菌株在pH值为6时生长最快。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基本相似:在4~30℃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20~25℃生长最快。其中在4~25℃之间菌丝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25~30℃之间则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在35℃几乎不生长,各温度下敏感亲本菌丝生长速度均比抗性突变体快。  相似文献   

7.
<正>1金针菇生长的环境条件1.1温度。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18℃,在10℃~15℃时对子实体形成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以七年生湘南梨(Xiang-nan Pyrus)为研究对象,观察新梢及果实的生长动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梢3月中旬开始生长,7月下旬停止生长,生长期达119 d,生长过程中出现3~5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3~4次,生长高峰4次,净生长量高峰3次;叶片生长3~5次,生长高峰3次,净生长量高峰5次;加粗生长4~5次,生长高峰5次,净生长量高峰4次.果实生长从4月上旬花谢幼果期开始,直至8月下旬停长,生长期达126~133 d,果实纵横径在生长过程中出现4~7次生长高峰期,生长高峰4次;净增长量高峰现4~7次,果实纵径7次,果实横径4次.果实生长曲线和新梢生长曲线是逐步升高的单曲线,有4次生长高峰,呈双“S”曲线;果实净生长量有4~7次生长高峰,其生长曲线是双“S”或多“S”曲线,而新梢生长的净生长量有3次生长高峰,呈“S”曲线.建议梨树栽培管理时要求头年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4月下旬为最佳施肥时期,同时在果梢生长旺期加强根外追肥来缓解养分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采用试管培养和瓶栽技术探明,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5℃,最适温度25℃,能在4~25℃条件下形成子实体。pH 3.0~9.0时菌丝可以生长,最适为pH6.0。在料水比1 :0.6~2.0时,菌丝可以生长,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栽培周期和产量都不同。用甘蔗渣作培养料,其生物学效率最高,木屑培养料最低。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培养基(蒸馏水培养基、糖水培养基、MS培养基)不同铜离子水平(0、2、4、10、40 mg/L)对菊科植物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种子发芽率、根生长和芽生长的影响,以研究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结果表明:①铜离子浓度为0~4 mg/L时,促进种子发芽;浓度为4 mg/L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浓度为4~10 mg/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迅速降低;浓度≥10 mg/L时,种子的发芽率缓慢降低。②铜离子浓度为0~2 mg/L时,促进种子根和芽的生长;浓度为2~10 mg/L时,对种子根和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根长和芽长值迅速降低;浓度≥10 mg/L时,种子的根长和芽长值缓慢降低,根严重发育不良。(2)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蒸馏水培养基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和芽长值出现明显的峰值,其发芽率在3种培养基中受影响最大;MS培养基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和芽长值也有明显的峰值,而根长值变化不大、峰值不明显;糖水培养基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和根长值出现明显的峰值,而芽长值变化不大、峰值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对黑白轮枝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在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轮枝菌在甜菜、甜瓜及梅干培养基生长较好,在Christen培养基上生长很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甘露醇和天门冬酰胺,在3~28℃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3℃,在2℃或29℃时,该病菌停止生长;该病菌的上限致死温度为45℃处理7 h;该病菌很耐低温,在-25℃条件下存放18个月仍具有活性,在pH4~11均能生长,在pH6.5左右时生长速度最快,当pH<3.5或>11.5时,该病菌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12.
将岭南黄公母混合雏780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羽,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和1.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研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肉鸡生长、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1)基础日粮组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2种硒源的各组硒添加水平(P<0.05),T4水平显著高于2种硒源的各组硒添加水平(P<0.05)。(2)亚硒酸钠添加量在0.1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肝脏脱碘酶活性、血清T3和T4趋于平台;添加量在0.3~1.0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添加量在0.2~1.0mg/kg时,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T4水平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1.0mg/kg硒添加水平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低于0.2~0.4mg/kg硒添加水平,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0.1~0.3mg/kg硒添加水平(P<0.05),血清T4水平显著高于0.1~0.3mg/kg硒添加水平(P<0.05)。(3)纳米硒添加量在1.0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T4保持在低峰平台(P>0.05)。(4)硒源添加量在0.1~0.3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环境因子下柑橘绿霉病(指状青霉)、青霉病(意大利青霉)病原菌的生长生物学特性。分析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盐度对指状青霉、意大利青霉生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DA、SDA、PSA、YPGA等培养基培养2种青霉时,菌生长直径较大( 40 mm)、菌丝生长浓密、生长速度快;替换CA培养基中的蔗糖,当碳源采用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可溶性淀粉时,菌生长效果较好,菌落直径大于20 mm,菌丝密集度表现浓密或较浓密;酵母粉、蛋白胨、甘氨酸等有机氮对2种青霉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种菌株在4~35℃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菌株能生长的pH值为2~12,最适生长的pH值为5~7;高浓度(4%以上)的盐水可以杀灭2种青霉菌;75℃是青霉菌的致死温度。  相似文献   

14.
1时间 浇冬水过早,易导致麦苗过旺生长,不抗冻;浇水过晚,土壤冻结,对小麦根系发育及安全越冬不利.小麦浇冬水以"夜冻昼消"时最为事宜,一般掌握在日平均气温3℃~4℃时进行,在一天当中应选择在9时~16时浇.具体时间各地应根据麦田墒情、气温高低、麦苗生长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黑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5~35℃病原菌均可以生长,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在pH2~12时病原菌均可以生长,pH 6时最适生长;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落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连续紫外灯照射的菌落生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6.
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均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4龄时增长速度最快,4~5龄时增长较慢,体质量与年龄的生长方程为m=20.346e0.661 2t.体质量与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背甲宽与背甲长、腹甲宽与腹甲长,背甲长与腹甲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雌雄性比约为1:1,1、2龄雌雄无显著差异,3龄时雌雄的背甲宽与背甲长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偏圆形,雄性偏椭圆形;5龄时雌雄头甲宽与背甲长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大于雄性.雌雄在生长方面存在差异,0~1龄时雌雄性生长相当,2、3龄时雄性生长快于雌性,雄性体质量大于雌性,但在4~5龄时雌性生长加快,雌性的体质量是雄性体质量的1.12倍.  相似文献   

17.
对4个种源的柔枝松1 a生容器苗进行了基质筛选和年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 a生柔枝松容器苗在60~90 d时地径和苗高生长同步,90~180 d时,地径和苗高生长不同步,即苗高生长最大时,地径生长缓慢;反之亦然。基质对柔枝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大于种源,在以泥炭为主的基质上生长较好,其中以M2号基质的表现最佳。M2号基质4个种源的苗高生长经Logistic生长曲线拟合后,发现1 a生容器苗的苗高生长主要来自种子萌发时地径至子叶处的茎段,子叶以上的部分生长非常缓慢。地径、苗高与生物量间呈线性回归,且地径的贡献率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6个处理分为三类,发现聚类结果与基质的组成和不同处理的容器苗生长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利用菌丝干重法和菌落直径测量法,测定了引起广州地区黄瓜和冬瓜疫病的瓜疫霉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蔗糖液体培养基中,2种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均为15~30℃;在5、10、35℃时,它们的生长都明显受到抑制。在PDA琼脂平板培养基上,黄瓜疫霉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而冬瓜疫霉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时,2种病菌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35℃时,冬瓜疫霉病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黄瓜疫霉病菌仍可以生长。  相似文献   

19.
分别在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培养基含水量条件下培养金福菇Tg-505菌株,比较其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探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培养基含水量对金福菇Tg-505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5~35℃范围内,金福菇Tg-505菌丝均能生长,以25℃时菌丝生长势最佳,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大为5.99 mm;酸碱度在pH 5.0~10.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pH 7.0~8.0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基含水量在50%~75%范围内菌丝能够生长,含水量为65%~70%时,其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77 mm/d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和创制玉米抗病种质资源提供试验依据,研究鉴定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类别,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发生的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为Ht3/Ht1、Ht2、HtN型生理小种,得出此病原菌菌丝最适合生长的pH为7,适合生长温度为20~30℃,菌落在查氏(NaNO3)培养基上生长优于查氏〔(NH4)2SO4〕培养基,菌丝生长速率在玉米面培养基中最大,平均生长率为1.55cm.d-1,蔗糖为碳源时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73cm.d-1,以NaNO3为氮源时菌落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70cm.d-1。在影响孢子萌发的因素中,pH为7时,孢子萌发率达到最高;在23~35℃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孢子萌发率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