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选地与整地苜蓿草对土壤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是选择土层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整地是种植苜蓿的关键环节,苜蓿种子小、芽顶土力弱、苗期生长缓慢,整地不细易造成缺苗、断条和草荒。在弃耕地上,于秋天破茬打垄,随后进行多次镇压,达到土细无坷垃、土层坚实墒情好,以备播种。在弃耕田或荒坡地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应在春夏过后开荒,并随翻随耙压。  相似文献   

2.
正1选地和整地苜蓿的适应性广泛,可以在各种类型土壤中生长并获得一定产量,但以土层深厚、平坦,含钙较多,排水良好的中性、微碱性土壤为佳。整地是种植苜蓿的关键环节,苜蓿种子小,芽顶力弱,苗期生长缓慢,整地不细容易造成缺苗、断条和草荒。在弃耕地上,于秋天破茬打垄,随后进行多次镇压,达到土细无坷垃,土层坚实墒情好,以备播种。在弃耕田或荒坡地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应在春夏过后开荒,并随翻随耙压。第二年早春顶浆打垄,并进行镇  相似文献   

3.
正1选地和整地(1)选地。苜蓿适应性强,可以在各种类型土壤中生长并获得一定产量,但以土层深厚、平坦、含钙较多、排水良好的中性、微碱性土壤为佳。低洼易涝、酸碱度过大的土壤不宜种植。(2)整地。苜蓿种子小、芽顶力弱、苗期生长缓慢,整地不细易造成缺苗、断条和草荒。在弃耕地上,于秋天破茬打垄,随后进行多次镇压,达到土细无坷垃、土层坚实墒情好,以备播种。在弃耕田或荒坡地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应在春夏过后开荒,并随翻随耙压。第二  相似文献   

4.
1 常用青绿饲料的栽培及利用紫花苜蓿 又名苜蓿、紫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它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最适温度20~25℃,耐寒、耐旱、耐盐碱,但不耐高温、高湿、荫蔽。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可生长,以富含钙质的壤土最好。寿命5~7年,以2~4年生长最盛。苜蓿根部共生有根瘤菌,仅苗期需氮肥,对磷钾肥最迫切,其次是硼肥。苜蓿种子细小,早期生长慢,整地要精耕细耙,施适量厩肥和磷肥。播前要进行硬实处理,如碾磨、晒种,最好接种根瘤菌剂。长江流域3~10月均可播种,以9月秋播最好。宜单播,播种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利用方式紫花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和剖面变化特征,试验采用样点定位、季节动态监测的方法,对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10 cm土层紫花苜蓿种子田和紫花苜蓿生产田土壤含水量总体表现为随着月份的增加呈现"W"型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在7月下旬出现,分别为27.30%和23.79%;≥10~20 cm土层和≥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各月份差异不大。0~10 cm土层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土壤容重随着月份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之后又降低的趋势,总体表现为苜蓿种子田苜蓿生产田;≥10~20 cm和≥20~30 cm土层变化比较平稳。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在垂直方向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热带苜蓿是多年生的豆科植物,根系发达,具有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增加土壤养分。它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只要土层松、厚,即可种植。我场塘蓬分场猪场近年曾移植黄花苜蓿到新开荒的堤坡上,固土护堤,效果良好。据测定,在没有施肥除草的情况下,生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理化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坤  李世忠 《草业科学》2015,(11):1767-1773
本研究分析了半干旱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出现不规律的波动,苜蓿地土壤容重值整体偏大;土壤有机质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P0.01),并且在种植5年的苜蓿地中提高最明显,在种植8年的苜蓿地中最低。各年限苜蓿地均表现出土壤有机质的"表聚性"。在一定的种植年限范围内,种植苜蓿对土壤有机质具有累积作用;土壤全氮含量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长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种植苜蓿4年时土壤全氮含量最大,8年时苜蓿地土壤全氮含量最低,并且土壤全氮含量主要集中于0-40 cm土层,全氮显著累积作用于表层土壤;土壤硝态氮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对土壤硝态氮有累积作用,并且与苜蓿种植时间长短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铵态氮含量在剖面上变化不大,与苜蓿生长年限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今后需从栽培苜蓿草地的管理措施上深入探讨栽培苜蓿地的最佳种植和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8.
垄覆膜集雨种植对二年龄苜蓿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旱作条件下,垄覆膜集雨措施应用于紫花苜蓿种植,垄为集雨区,沟为种植区,研究不同沟垄宽比和覆膜方式对2年龄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影响。结果表明,垄覆膜种植苜蓿第2年返青前、第2茬刈割后,各处理0~20,20~40 cm土壤全磷(T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膜垄、土垄处理0~20,20~40 cm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含量均随着垄宽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膜垄处理0~40 cm土层SOM、TN、速效氮(AN)、速效磷(AP)、缓效钾(SAK)、速效钾(AK)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垄处理及CK(平作),所有处理中MR60、MR75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刈割后和返青前相比,膜垄处理0~40 cm土层SOM的减少量显著低于土垄处理,膜垄处理0~40 cm土层TN的增加量及AN、AP、SAK、AK的减少量均显著大于土垄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0~40 cm土层SOM的减少量与苜蓿的经济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0~40 cm土层TN的增加量、AP的减少量、AK的减少量均与苜蓿的经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垄覆膜集雨种植紫花苜蓿能够有效的抑制SOM含量的降低,且膜垄的抑制作用大于土垄,同时促进TN含量的增加,有效地提高0~40 cm土壤养分,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苜蓿根系生长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良效应,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根管土柱栽培方法,研究了2~4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0~300 cm土层根系生长特点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以及土壤营养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0~300 cm土层的苜蓿根重、根体积、根直径随土层的加深皆符合Y=A·e-BX锥形负指数递减模型;苜蓿根系对土壤的穿孔、切割、挤压作用有利于改善生土的结构;苜蓿发达的根系明显促进了生土根际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的提高及土壤氮素营养与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试验年限内,以4年生苜蓿根际效应更好。本研究结果为苜蓿应用于黄土母质生土地的改良沃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1秋播益处1.1不误农时,提高土地利用率收获玉米等作物后,可及时播种苜蓿。1.2成活率高种子发芽需两个条件:一是地温在5℃以上,而以10℃~25℃发芽最为适宜;二是需较多水分。秋季正是雨季过后、墒情好、温度适宜、土壤水分充足、播种成功率最高的季节。1.3可减少病、虫及杂草危害秋季气候凉爽,杂草长势减慢,病害及虫害也明显减少。1.4提高次年苜蓿产量秋播使苜蓿第二年返青早,可多割一茬苜蓿,从而能提高其产量。2栽培技术2.1选地、整地2.1.1选地:以土层深厚疏松、能灌能排的土壤最为适宜,过湿易致根部腐烂,不适于粘土,不喜酸性土壤,喜中性或…  相似文献   

11.
对宁夏引黄灌区8个苜蓿品种种植5年后的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苜蓿品种种植5年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在20~60cm土层差异显著;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仅在表层土壤存在显著差异。所有苜蓿品种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且有效磷存在明显的"表聚"现象。长期种植苜蓿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但降低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速效钾降幅最大。速效钾变化量与苜蓿干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是影响苜蓿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苜蓿要根据苜蓿品种、土壤养分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尤其要注重增加钾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滨海盐渍土壤苜蓿保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对于滨海中度盐化土壤,在夏末秋初表层盐分低于其他季节的时期,整地开沟10-15cm播种苜蓿可基本上保证其正常出苗和生长。另外,苜蓿与油菜混播也可提高苜蓿的保苗率。  相似文献   

13.
绿洲灌溉区与旱作区连作苜蓿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星  师尚礼 《草地学报》2014,22(2):306-311
为研究连作模式下不同气候区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土壤理化指标地域分布的差异性,对甘肃省灌区和旱作区连作苜蓿土壤的全氮(TSN)、有机碳(SOC)及土壤团粒结构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区SOC含量均高于旱作区,90~100 cm土层差值最大,达3.41 g·kg-1;0~100 cm土层灌区SOC含量为6.81~12.49 g·kg-1,均值为9.25 g·kg-1,比旱作区高22%。旱作区TSN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含量为(1.03±0.01)~(0.44±0.04) g·kg-1;0~30 cm土层灌区TSN含量相对较稳定,30~60 cm土层则急剧下降,70~100 cm内又较为稳定,TSN含量维持在(0.66±0.01) g·kg-1。灌区苜蓿土壤的分形维数均低于旱作的,0~40 cm土层内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P<0.0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0.25 mm土壤团粒质量在干筛和湿筛处理下均呈现降低趋势;0~20 cm土层的土壤分形维数小于20~40 cm的,在干筛条件下,>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5~2 mm的次之,0.5~0.25 mm的最少。因此,苜蓿土壤SOC和TSN含量随着灌溉水平的差异表现出显著变化,且灌区苜蓿土壤团粒结构优于旱作区更适合苜蓿耕作,但旱区苜蓿土壤0~30 cm土层保水性等同于灌区的,说明连作苜蓿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三江平原岗地白浆土种植苜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岗地白浆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试验,探讨了适于白浆土上种植苜蓿的土壤耕作、品种选择、播种时期、苗期和生长期管理。结果表明:白浆土地种植苜蓿品种为肇东苜蓿,播种时期为春节,播深在1.5cm左右,播前精细整地,播后及时镇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不同灌水条件下苜蓿人工草地产草量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探讨灌水量对沙地苜蓿人工草地草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及草产量和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灌水量的提高沙地苜蓿人工草地总产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增幅随灌水量增加逐渐减少;相同灌水量条件下,表层(0~5cm)土壤含水量均低于下层,0~20cm各层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的下移呈现逐渐增加趋势,20cm以下各层土壤含水量因灌水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同时相同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灌水量增加均呈现增加的趋势;总产量、第一茬草产量和第三茬草产量与各层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关系相似,均与10~50cm土层含水量极显著相关(P0.01),与50~70cm土层含水量显著相关(P0.05),第二茬草产量与各层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第一茬草和第三茬草产量与总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的种植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生物学特性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生长条件适合的一般寿命可达10年以上,生产上一般利用5~8年。日平均气温在15℃~25℃,昼暖夜凉,日温差大,有利于苜蓿生长,有部分品种可耐30℃高温和-30℃低温。苜蓿根系深,抗旱性强,在年降水量250~800毫米的区域均可种植,但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区域,不能种植紫花苜蓿,在夏季积水24小时苜蓿将死亡。2栽培技术紫花苜蓿种子细小,播前必须精细整地、深耕细耙、上虚下实,保持土壤水分,以利出苗。在贫瘠土壤,施入适量农家肥和磷肥作底肥。在未种植过苜蓿的土壤上播种,接种苜蓿根瘤菌剂,…  相似文献   

17.
<正>1土壤要求玉米根系入土较深,主要分布在30厘米以内的土壤中。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水、肥、气、热协调可以更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土壤疏松、透性好,土壤固相小于45%,孔隙度大于55%,其中毛细管孔隙占40%,有利于调节好水、热、气三者的关系和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含量达到3%以上,并且土壤pH值在6.5~7.0之间,有利于保水保肥。2整地整地的要求是早、深、细。早就是春玉米要早耕,  相似文献   

18.
(1)整地 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要求深翻耙细,整平,施足底肥,最好施用农家肥或二铵。 (2)播种 每亩播量为1kg左右,肥沃地块播量减少,薄地盐碱地块播量适当加大。播种时间很关键,播种时地表温度应稳定在12℃以上,否则易粉种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紫花苜蓿(金皇后)出苗与保苗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土壤质地,苜蓿出苗和保苗所需的土壤水分不同,苜蓿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下限:沙土为4.4%,粘壤土为7%;苜蓿保苗土壤含水量下限:沙土为4%,粘壤土为6%;无论是出苗还是保苗,栽植苜蓿所需的含水量沙土都低于粘壤土.大田沙地试验表明:随着苜蓿出苗时间的延长.苜蓿根系不断向下延伸,对苜蓿死亡起决定作用的土层也不断增厚,播种出苗1~5d内,O~5cm土层含水量起决定作用;播种出苗6~9d内,影响苜蓿生命的土层达到5~10cm;播种出苗9~18d内,影响苜蓿生命的土层达到10~15cm.只有当整个根系层的土壤水分全部低于4%时,苜蓿才会死亡,局部水分低于4%时苜蓿仍可存活.  相似文献   

20.
据《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6期《苜蓿间套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作者叶尔兰·对山别克等)报道,通过在成龄库尔勒香梨林下进行苜蓿套种或清耕,比较分析在离树干的不同距离进行套种时果园土壤相关性状以及对香梨品质的影响。苜蓿套种和清耕果园内分别设离树干0.5、1.5 m以外采样区,测定苜蓿的地上生物量,0~9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以及香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