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单位随意侵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非法转让出租林地使用权;部分群众随意进入林区从事非林业生产,造成有林地大量流失。据调查,全国每年林业用地变为非林业用地的面积达660万亩。林业部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实行使用林地许可证制度。记者就此采访了林业部资源和林政管理司司长施斌祥。  相似文献   

2.
嘉陵江中上游林地资源丰富,研究林地资源结构、分布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对嘉陵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8年、2018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DEM数据,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DEM数据栅格表面分析、重分类处理与空间叠加进行林地资源空间演变受地形因子的影响研究。嘉陵江中上游林地资源面积以318.43 hm2·a-1的速度显著增加,林地资源类型中有林地平均增加速率最快,正向增加明显的有林地、宜林地和苗圃地与疏林地、未成林地和无林地速率大小不一;林地资源结构呈现出以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和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为主,经济林中的橙为辅的特征;林地资源主要集中在缓坡坡度、低海拔丘陵和下坡坡位上,无坡向分布区域极少;林地资源转移速率在下坡坡位、低海拔丘陵和西南、东南坡向正、负转移速率最快和最大;各林地类型分布指数在不同地形上差异较大,总体以斜坡、下坡位为绝对优势位,平坡、无坡向为相对劣势位;偏相关分析表明,坡度、海拔、坡向、坡位与林地资源总量分别为负相关、正相关、正负交替、负相关的关系,但与有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正相关关系较明显。基于林地资源总量、结构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空间关系,可较好地了解嘉陵江中上游林地资源分布情况,为后期生态修复、生态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林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有形减量、隐形减量、效益衡量标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等影响林地可持续利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林地保护的制约与奖惩机制、实施有林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重视林地质量保护、建立新的林地利用效益核算体系、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林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宜林后备资源等林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祥云县2006及2016年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依据,利用GIS技术对2期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林地是全县占地面积最大的森林资源类型;10年间,祥云县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增加;疏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宜林地减少。在发生面积转移的类型中,以其他类型向有林地转化为主。在分析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数字林业",采取科学的森林经营和管理措施,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等林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大理市森林资源结构及其保护现状。结果表明,大理市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6.70%,主要由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组成,占林地面积的94.79%;森林主要由乔木林组成,占比达93.60%;林地资源分布均匀,整体上分布于洱海四周山区,龄组结构合理;林地资源保护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一、基层林工站建设现状 1、林业资源全旗共有林业用地面积422501公顷,有林地47540公顷,疏林地5473公顷,灌木林地120384公顷,未成林地60971公顷,全旗森林覆盖率为20.48%。  相似文献   

7.
林地保护路在何方──伊金霍洛旗是如何保护林地资源的艾克新在我们国家法制建设日趋强化的今天,随意侵占、破坏林地资源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据林业部统计,全国因毁林开荒、乱划滥占以及被占(征)用,平均每年损失有林地660万亩。在我区,乱划滥占林地的状况虽不及...  相似文献   

8.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坡度因子和地质灾害易发性因子分析义县林地利用现状。研究表明,义县林地资源总量较大,大部分林地分布在坡度较陡且地质灾害易发性较高的区域,其中以有林地为主,地质灾害对林地保护影响较大;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疆的森林资源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山区天然林,二是平原荒漠、河谷次生林,三是平原人工林。全区共有林业用地面积675.7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97.8万公顷,灌木林地109.7万公顷,疏林地85.8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2.76亿立方米。在林地面积中,山区天然林有林地面积124.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天山和阿尔泰山区。平原人工林有林地56.3万公顷。平原荒漠林和河谷次生林有林地面积16.8万公顷。新疆的森林林地相对集中,森林资源相对较少,整体分布不均匀,疏林地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所有森林都具有涵养水源…  相似文献   

10.
加大力度切实管好绿地资源司林地林权管理处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林地,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但是,重木材管理、轻林地管理的现象长期存在。进入80年代,每年仍有44万公顷有林地变为非林地的现实告诉我们,加强林地管理刻不容缓。为加大对林地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1.
正蓝旗林地面积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44.02%,林地资源丰足,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加之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大量用地项目向林地转移,林地保护利用的管理任务日益加重。文章立足于正蓝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林地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宜昌市夷陵区林地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生产建设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林业发展之本。作为三峡库区的夷陵区,保护三峡生态资源,构建三峡生态屏障,林地资源的管理尤为重要。笔者从夷陵区林地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林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林地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论科学编制安徽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林地是重要的土地类别,也是今后经济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编制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对于保证森林资源有效增长、同时尽可能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使林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识到林地被征、占用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科学预测使用林地方向和规模,合理规划补充林地的来源,规范林地定义,完善统计口径,真实反映林地现状。突出加强保护、合理利用、统筹兼顾、保持平衡的原则,确保实现林地稳中有增,满足森林覆盖率规划指标需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州水库库区生态现状及改良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高州水库自然环境、动物资源、山地资源、社会环境等基本状况,分析高州水库的生态状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库区林地管理及林分改造技术的几个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世界紫胶资源现状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几个主要紫胶生产国的紫胶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进行了比较, 从资源总体情况评价, 中国更加丰富而具有潜力, 近年其他紫胶生产国紫胶产量下降, 而中国紫胶林地面积和紫胶产量稳步上升.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使紫胶产业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钟山县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县域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情况,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东北部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林区、西北部针叶用材林及乡土阔叶林发展区、中部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南部工业原料林及特色经济林区共4个功能区,对各区域林地保护利用方向、规划目标以及差别化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严格保护林地,保护北部生态屏障区、江河沿岸及重要水源区,加强中部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支持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重置成本法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森林资源资产的处置、转让和抵押贷款频繁发生,从森林资源资产的概念出发,探索不同林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通过应用实例分析重置成本法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建湖县森林资源具有林地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林业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林业生态体系等特点。分析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目标、任务以及实行林地分级保护,控制用途改变,补充林地等原则。据此,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东北部防用结合林区、中部城郊生态防护区和西部水源涵养林区,并提出完善林地规划体系,强化林地保护力度,提高林地管理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千岛湖国家重要湿地非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千岛湖湿地非生物资源有水资源、旅游资源、湿地岛屿和土地资源等,湿地蓄水总量178.4×108 m3,整体水质良好,全湖富营养化程度较稳定;旅游资源有8主类23亚类181种基本类型238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9个;湿地岛屿总面积5 954.53 hm2,其中林地面积5 913.80 hm2,非林地面积40.73 hm2;库尾和库湾季节性可耕地面积随水位变化在192.1 ~1 013.8 hm2间变化,千岛湖湿地非生物资源利用主要是水资源和旅游资源,湿地旅游已发展成为淳安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小陇山龙门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龙门林场1994和2008年二类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从森林资源各类土地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该林场14年间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门林场有林地、宜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等地类面积呈增加趋势;灌木林地、疏林地、无林地等地类面积呈减少趋势;从蓄积量来看,活立木蓄积量持续上升,生长量大于消耗量。人工林的面积增长较快,以落叶松林为主,未成林造林地则为针叶、阔叶和针阔混交;从林龄结构上来看,中龄林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