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试验于2001~2002年对三个不同类型5个玉米品种饲用栽培的物质生产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科青1号>中单9409>东陵白>科多8号>掖单13,由于含水率不同,鲜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科青1号>科多8号>中单9409>东陵白>掖单13,子粒产量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中单94∞与普通玉米品种掖单13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干物质分配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以茎鞘较多,而粮饲兼用型及普通型玉米品种以子粒较多.  相似文献   

2.
刈割对不同类型玉米再生分蘖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饲用玉米品种科多8号(多蘖多穗型)、普通玉米泰玉2号(多蘖单穗型)和郑单958(无蘖单穗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刈割后再生分蘖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刈割主茎后饲用玉米品种科多8号单株分蘖数有所增加,泰玉2号和郑单958单株分蘖数均降低;大喇叭口期刈割显著增加了科多8号和泰玉2号的单株分蘖数,降低了郑单958的单株分蘖数。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刈割后3个品种分蘖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科多8号>泰玉2号>郑单958,并且3个品种均是大喇叭口期刈割处理>拔节期刈割处理>不刈割(对照)。刈割大大提高玉米子粒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改善了玉米子粒的品质,并且能够增加玉米鲜秸秆的产量,缓解了畜牧业饲料来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优质蛋白玉米陕单17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优质蛋白早熟玉米单交种陕单1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专用玉米研究室1996年用高赖氨酸自交系Y77QPM为母本,高赖氮酸自选自交系Y76QPM为父本杂交育成.赖氨酸含量0.46%,蛋白质含量11.53%,较对照农大108早熟6 d,综合抗性好,产量与普通玉米对照接近,具子粒饲用和粮饲兼用等特点.适宜在陕西乃至黄淮海区夏播或春播地区推广种植.它的子粒品质是本届区试中惟一达到国家普通玉米一等、食用玉米一等、饲用玉米一等、优质蛋白玉米二等的品种,黄淮海夏播区新一代优质蛋白玉米接班品种,该品种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的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试验于2001~2002年对三个不同类型5个玉米品种饲用栽培的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各器官营养成分含量不同,营养成分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也不相同,植株干物质各营养成分含量也因品种而异.就营养成分含量而言,粗蛋白含量科多8号最高,而科青1号最低,中单9409、东陵白及掖单13居中;粗脂肪含量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较高,普通型玉米品种其次,二者均高于青贮专用型;粗纤维含量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较高,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居中,普通型玉米品种最低;无氮浸出物的含量普通型玉米品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粗灰分含量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大于普通型玉米品种与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由于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的不同及干物质积累量的不同,营养成分积累量不同类型品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品种干物质的积累与运转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通过对两种类型饲用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运转规律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偏重于营养生长,生物产量较高,拔节之前其生长中心为叶片,拔节之后其生长中心为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吐丝前大于吐丝后,比例为67∶33,形成生物学产量的关键时期在大口期至吐丝期,光合产物向子粒转移输出的主要器官是叶片;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偏重于生殖生长,拔节之前其生长中心为叶片,拔节至吐丝25d生长中心为茎秆,吐丝25d至成熟期生长中心为子粒,形成生物学产量和子粒产量的关键时期在灌浆期,光合产物向子粒转移的主要器官是叶片、茎秆和苞叶。  相似文献   

6.
章建新  王爽 《玉米科学》2008,16(2):104-106
在大田条件下分别对农大108和科多4号不同收割始节位(基部第1~8节间)的整株饲用品质和产量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收割始节位升高,两品种秸秆CP含量均呈直线增加趋势,NDF、ADF和ADL均呈直线下降趋势;随着收割高度的增加两品种之间的CP含量提高速率及ADL下降速率相近,科多4号的NDF下降速度快于农大108,农大108的ADF下降速率快于科多4号;玉米基部3个节间CP含量低,NDF、ADF和ADL含量高,饲用营养品质差;从第4节间收割明显改善玉米秸秆的饲用营养品质,其干物质产量损失10%以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针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两个不同品种,设置5个不同密度处理,通过从子粒、秸秆和有效总养分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青贮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大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在陕西省夏玉米区,科多8号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7500株/hm2左右,陕单310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30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玉米产量及子粒营养组分含量的种植密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4~2005年以吉单209(普通玉米品种)、吉油199(高油玉米品种)和郑单958(高淀粉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及子粒淀粉、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供试3个(类)品种的群体产量相比较,以高淀粉品种郑单958最高,最高产量接近12000kg/hm2,其次为普通玉米品种吉单209,高油品种吉油199产量最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群体粒数均是各类品种产量的主要贡献因子,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小。②随种植密度增加,各类品种的子粒淀粉、蛋白质、油分含量均呈现出复杂的增减变化趋势,且品种间表现不同,无规律性。种植密度对子粒淀粉、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各类玉米品种均表现为子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受种植密度的影响最大,对密度变化的反应最敏感;淀粉含量次之;油分含量一般不易受密度变化的影响,表现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9.
试论饲用玉米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玉米分4个类型:①以子粒为原料的饲用玉米;②以茎、叶为原料的青饲玉米;③以子粒和茎叶为原料的粮饲兼用玉米;④以整株玉米(含果穗)为原料的青贮玉米.后两种类型为我国饲用玉米的发展方向.引进bm1和bm,基因,开展以提高茎秆品质为目标的育种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粮饲兼用型玉米青贮产量形成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霞  杨文钰  任万君 《玉米科学》2005,13(2):090-093
试验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燎原青贮玉米2号与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作对比试验,研究其产量形成规律及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收割时期。结果表明,鲜物质、干物质产量以及果穗产量均以粮饲兼用型玉米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500株/hm2;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的适宜收获期在抽丝后35~42d,专用型青贮玉米新青2号在抽丝后28~3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