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蟹苗(大眼幼体)在池塘培育条件下,8.06公顷水面产幼蟹3162公斤,幼蟹群体增重123倍,亩产26.15公斤,回捕率6.6%,幼蟹群体中最大个体为50克,最小个体仅0.01克,其中0.5—2.5克个体约占10%,2.5—10克个体约占50%,10—30克个体约占30%,30克以上个体约占10%。  相似文献   

2.
一、幼蟹生产的现状安徽宣城市水阳镇2001年幼蟹培育面积1万多亩,培育幼蟹8000余万只,2002年幼蟹培育面积达1.6万亩。全镇以河蟹生产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初趋格局,已初步形成了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成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幼蟹苗种的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各地成蟹回捕率高、成蟹规格较大、长势情况良好来看,在各地享有一定的声誉。二、存在的问题1.采购蟹苗(大眼幼体)形势严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油棉生产效益下滑,全镇去年幼蟹培育面积比上年增加64%。5~6月份,全镇…  相似文献   

3.
丁文玲 《科学养鱼》1995,(12):37-38
幼蟹当年养成试验池塘养蟹从蟹苗到养成商品蟹一般分两个阶段,需两年时间。第一年从蟹苗到规格为10-100只/500克的幼蟹(扣蟹);第二年从扣蟹到成蟹上市。1994年由于长江幼蟹(扣蟹)缺乏,价格昂贵,每只达5—8元以上,辽蟹和巨江蟹品质差,不适应本地...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内陆地区,由大眼幼体培育成200只/千克左右幼蟹的技术已被很多养殖户掌握,但是亩产量有高有低,500克大眼幼体的单产也是如此。笔者在三年的培育过程中亩产量可稳定在100千克左右,500克大眼幼体培育成的幼蟹可以稳定在75千克左右,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淮南市风台县水产工程师王颖多1993年春,在1口面积1.4亩的池塘放养幼蟹6.7千克,10月底收获成蟹48.5千克,产值10200元。获利7700元。而另一农民在1口条件相当的池塘中投放同批幼蟹7千克,同时投放鲢鳙鱼种11千克,10月底仅收获成蟹22.5千克,鱼100千克,产值5050元,获利2450  相似文献   

6.
丁文岭 《淡水渔业》1996,26(1):44-45
小规格幼蟹当年养成试验丁文岭(江苏省江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池塘养蟹从蟹苗到养成商品蟹一般分两个阶段,需两年时间。第一年从蟹苗到规格为10-100只/500克的幼蟹(扣蟹);第二年从扣蟹到成蟹上市。1994年由于长江幼蟹(扣蟹)贫缺,价格昂贵,每只达5...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蟹技术(下)七、苗种放养1.放养时间。稻田养蟹有几种方式:暂养成蟹、养殖成蟹、培育蟹种,它们放养时间早迟不一。暂养成蟹和培育蟹种一般都在6月中旬以后,购进成蟹和Ⅲ期左右的幼蟹,这时秧苗已经栽插并已成活,因而购进后可直接放入稻田。而稻田养成蟹、蟹...  相似文献   

8.
我县联合乡红光行政村养蟹户鲁炳森,近两年来养殖河蟹年年喜获丰收。他从成鱼养殖套养鱼种这一技术措施中得到启发,采用成蟹、蟹种、幼蟹多级轮养的技术,使养蟹成本和风险大大降低,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7年7月他在一口约70亩的低洼田中投放幼蟹(2000只/公斤)5万只,当年底收获规格为50~75克的成蟹300公斤,收入21000元,收回当年投资,另外地中还育成大规格幼蟹约2万只21998年8月份投放规格为2000只/公斤的仔蟹1万余只,9月份又投放规格为1000只/公斤的幼蟹2.2万只,1998年10月共起捕成蟹1250公斤,平均规格110克/只,成…  相似文献   

9.
河蟹大眼幼体当年养成商品蟹技术丁文岭,陈后银(江苏省江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都市周西乡水产技术服务站)我们在1994年将V期幼蟹当年养成的基础上,1995年又进行了大眼幼体培育成V期幼蟹然后稀放,直接养成商品蟹的试验。当年养成规格40-100克/只...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华绒螯蟹已在全国推广养殖,发展速度较快,效益比较显著。但是,也有少数养蟹单位因养殖规格不够理想效益欠佳。特别是幼蟹养殖、幼蟹销售或翌年养成的理想规格是每只5~20克,性未成熟。如果在幼蟹养殖中掌握不好,幼蟹规格偏大或较小,会直接影响养殖单位的经济效益或下一年的养成质量。为了掌握幼蟹每次脱壳后的增长量,使生产者培育出理想规格的蟹种,笔者对幼蟹生长期脱壳前后的增长量进行测量,结果为,体竞26.2mm~36.6mm之间的幼蟹每脱壳一次增重2.2~4.0克,增重率为25.7%~29.3%,详见下表。幼蟹每次脱壳后增长…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我们在总面积为1.33亩人工开挖的蟹池中进行养蟹试验。蟹池内除防逃墙内侧土坡和池内三个长方形土墩蟹岛露水外,水面积为0.98亩。3月27日放养平均规格5克/只的幼蟹,至11月15日排水干池,捕蟹87.5公斤(加上平时轮捕成蟹及存塘未起捕蟹,总计约120公斤),平均个体重60.8克。  相似文献   

12.
河蟹早繁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蟹人工早繁育苗,是指在秋冬季选择培育成熟亲蟹,进行交配产卵,以提早在l~3月份内生产出大量健壮的大眼幼体。河蟹人工早繁育苗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大棚温室强化培育成五至六期幼蟹,子3、4月份分散放养,可以当年养成100~150克的成蟹上市。这同放养2龄蟹种相比,不仅缩短  相似文献   

13.
赵斌 《渔业现代化》1999,26(1):16-17
本试验在鱼种池中在套养不同密度的天然河蟹苗培育扣蟹,成蟹,比较合理的放养密度,经试养,精养鱼种塘的放养密度在3.75~6.0千克/公顷,鱼种池中套养的密度定在0.45千克/公顷以下。append  相似文献   

14.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当年幼蟹养成成蟹试验1995年我与别人合作在县仁和渔场进行幼蟹养殖成蟹的试验,初步取得了成功,幼蟹平均增重41.5倍。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试验地点、面积和环境条件本试验在洪泽县仁和镇渔场进行,试验池面积为15亩,是一口半粗养池塘...  相似文献   

16.
河蟹养殖技术系列讲座第一讲仔、幼蟹培育申德林(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合肥230001)蟹苗,又称大眼功体,通常每公斤有14—16万只,个体重仅6—7毫克,寻觅饵料和逃避敌害的能力很差.若直接投放到湖泊、成蟹池等较大水体中养殖,成活率必定非常低,对蟹苗...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义兴村临近长江北岸,土质为壤土,有十多年的幼蟹培育传统,一直以优质蟹种取信市场,大打长江牌,吸引了大批新老客户。全村现有幼蟹培育池446亩,一龄蟹种亩产量150千克左右,品质和价格都堪称一流。2006年春售价68元/千克仍供不应求,平均每亩纯利润4000元,最好的塘口亩产178千克,纯利7000余元。多数养殖户在物色新场地,扩大规模,每亩农田承包费升至800元。村两委班子顺应发展潮流,成立了村养蟹协会,解决了统购蟹苗、技术服务、幼蟹销售等实际问题,形成了“大户一土专家一经纪人”的三层培育体系,为幼蟹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主要技术措施和经营方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一龄蟹种培育效果,将人工繁殖的河蟹苗投投放池塘内的网箱中,一级培育至Ⅲ期幼蟹,再转投于原塘中散养,二级培育成一龄蟹种,试验中,蟹苗至Ⅲ期幼蟹成活率达51.22%,Ⅲ期幼蟹养成蟹种出塘率为37.3%,蟹苗至一龄蟹种的总回捕率达19.1%。  相似文献   

19.
螺旋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螺旋藻饵料喂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藻能促进幼蟹的生长和加深成蟹的体色,在相同水温及凤饵量(投喂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等条件下,随螺旋藻干粉投喂量的增加,幼蟹体重增加,成蟹体色加深,以投喂含螺旋藻6%的饵料为最适合。  相似文献   

20.
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培育成三期至四期幼蟹的生产过程。生产中为了提高成蟹上市规格,采用温室培育早苗,以获得大规格幼蟹。早苗培育因时间早(大部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