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不同蔬菜对养分的吸收特点不同,把需氮较多的、需磷较多和需钾较多的蔬菜轮作,或把深根性蔬菜和浅根性蔬菜进行轮作,就能充分利用土壤中各层次的养分.一般需氮较多的叶菜类后茬最好安排需磷较多的茄果类.  相似文献   

2.
1.合理利用土壤的有效养分 把需要氮、磷、钾较多的蔬菜进行轮作,或把浅根性蔬菜与深根性蔬菜进行轮作,就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壤中各层次的养分.一般来说,可以把需氮较多的叶菜类蔬菜的后茬,最好安排需磷较多的茄果类蔬粟;吸肥快的黄瓜、芹菜、菠菜等蔬菜的下茬,最好是安排对有机肥反应较好的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  相似文献   

3.
1.蔬菜合理轮换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不同种类的蔬菜对养分的吸收也不同。在蔬菜栽培中,把需氮、磷、钾较多的蔬菜合理轮作,或把深根性蔬菜或浅根性蔬菜合理轮作,则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减少施肥量,降低蔬菜污染,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在蔬菜生产中,最好把需氮较  相似文献   

4.
<正>菜地合理轮换种植蔬菜,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有机质,而且能调理土壤中养分平衡,有效抑制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减轻或消灭病虫的效果。1.合理轮换种植蔬菜,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不同蔬菜对养分的吸收不同,把需氮较多的,需磷较多的和需钾较多的蔬菜轮作,或把深根性蔬菜同浅根性蔬菜轮作,就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各层次的养分。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6,(5)
正1.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不同种类的蔬菜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养分需求也不同,连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同一种蔬菜,由于对营养的选择性吸收,往往造成土壤中某种养分的亏缺,容易发生缺素症,降低产量和品质。若把需氮较多的,需磷较多的和需钾较多的蔬菜轮作,或把深根性蔬菜同浅根性蔬菜轮作,就可以充分利用土  相似文献   

6.
<正> 1、根据蔬菜对养分需求的原则。把需氮肥较多的叶菜类、需磷肥较多的茄果类和需钾肥较多的根茎类蔬菜相互轮作倒茬;把深根性的豆类、瓜类、茄果类,同浅根性的白菜、甘蓝、黄瓜、葱蒜类蔬菜进行轮换倒茬。这样可使土壤不同层次中的养分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需肥较多的叶菜类,后茬最好安排需磷肥  相似文献   

7.
<正>1、根据蔬菜对养分需求不同的原则安排茬口把需氮肥较多的叶菜类、需磷肥较多的茄果类和需钾肥较多的根茎类蔬菜相互轮作倒茬,把深根类的豆类、瓜类、茄果类同浅根类的白菜、甘蓝、黄瓜、葱蒜类蔬菜进行轮换倒茬,这样可使土壤不同层次中的养分都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需氮肥较多的叶菜类后茬最好安排需磷肥较多的茄果类、吸肥快的黄瓜、芹菜、菠菜等,下茬最好安排对有机肥第二反应较好的西红柿、茄子、辣椒等。  相似文献   

8.
1.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 在换茬时应考虑把需氮肥较多的叶菜类、需磷较多的茄果类和需钾肥较多的根茎类蔬菜相互轮作倒茬;把深根性的茄果类、豆类、瓜类(黄瓜除外)等蔬菜与浅根性的叶菜类、葱蒜类、黄瓜等轮作,以利用不同土层中的养分;吸肥快的黄瓜、芹菜、菠菜等,下茬最好安排对有机肥第二反应较好的西红柿、茄子、辣椒等,以利用土壤中 的不同养分.  相似文献   

9.
<正> 蔬菜生产中,合理地轮作与排茬,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蔬菜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蔬菜轮作与排茬的原则是: (一)充分利用土壤营养成分蔬菜的种类不同,吸收土壤养分也不同,可安排需氮较多的叶菜类,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蔬菜对养分需求的原则把需要氮肥较多的叶菜类、需磷肥较多的茄果类和需钾肥较多的根茎类蔬菜相互轮作倒茬;把深根类的豆类、瓜类、茄果类,同浅根类的白菜、甘蓝、黄瓜、葱蒜类蔬菜进行轮换倒茬。这样可使土壤不同层次中的养分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需肥较多的叶菜类,后茬  相似文献   

11.
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不同的蔬菜所需要的肥料是不同的,如青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需氮肥较多:瓜类、番茄、辣椒等果菜类蔬菜需磷肥较多;马铃薯、山药等根茎类蔬菜需钾肥较多,把它们轮作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  相似文献   

12.
1.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提高肥效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要求和吸收能力,如稻、麦等禾谷类作物,对氮、磷、硅的消耗量相对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少;烟草、薯类作物则对钾的消耗量较多;豆类作物对钙和磷吸收量较大,对氮的吸收也不少.因此,长期连种对土壤养分要求倾向相同的作物,就会引起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同时,不同作物,它的根系深浅和伸展范围也不同,深根作物和浅根作物轮作,可充分利用耕层及耕层以下的土壤养分和水分.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模式下番茄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番茄与不同作物轮作后其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组成的差异,明确番茄土传病害发生的原因,在连种2茬番茄后设置番茄-番茄连作、茄子-番茄轮作、慈姑-番茄轮作3种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及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不同.轮作降低了番茄根际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效钾...  相似文献   

14.
1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提高肥效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要求和吸收能力,如稻、麦等禾谷类作物,对氮、磷、硅的消耗量相对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少;烟草、薯类作物则对钾的消耗量较多;豆类作物对钙和磷吸收量较大,对氮的吸收也不少。因此,长期连种对土壤养分要求倾向相同的作物,就会引起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同时,不同作物,它的根系深浅和伸展范围也不同,深根作物和浅根作物轮作,可充分利用耕层及耕层以下的土壤养分和水分。  相似文献   

15.
正同一作物或者同一科作物在同一块地上进行连续种植,会造成病害加重、土壤状况恶化、产量及品质下降。蔬菜作物也不例外,通过科学轮作,利于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抑制病虫害、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蔬菜轮作也是培肥的重要环节,轮作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不同蔬菜轮作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1.1充分利用土壤中的不同种类养分。不同的蔬菜生长需要不同的肥料,对土壤中不同养分的吸收能力和数量也  相似文献   

16.
<正> 1.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提高施肥效果 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营养元素,具有不同的要求和吸收能力,如稻、麦等禾谷类作物,对氮、磷、硅的消耗量相对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少;烟草、薯类作物则对钾的消耗量较多;豆类作物对钙和磷吸收量较大,对氮的吸收也不少。因此,长期连种对土壤养分要求倾向相同的作物,就会引起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同时,不同作物,它的根系深浅和伸展范围也不同,如棉花、大豆等作物根系较深,一般谷类作物及马铃薯、豌豆等根系较浅,深根作物和浅根作物轮作,可充分利用耕层及耕层以下的土壤养料和水分。  相似文献   

17.
曹涤环 《油气储运》2011,(32):20-21
合理安排蔬菜茬口,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肥力,调节酸碱度和土壤中的腐殖质,防除病虫杂草,使蔬菜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以对养分需求不同安排茬口把深根性的豆类、茄果类、瓜类(黄瓜除外)等蔬菜与浅根性的叶菜类、葱蒜类、黄瓜等相互轮作倒茬;把需氮肥较  相似文献   

18.
洱海流域北部农田养分平衡及残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减少农田氮磷流失,改善洱海水质、遏制富营养化发展,以洱海流域北部8个乡(镇)为研究区域,采用现场调查与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洱海流域北部10种典型轮作模式的施肥量、作物养分吸收量、农田养分盈余量以及土壤养分残留状况,对不同轮作模式农田养分平衡及残留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水稻-大蒜轮作模式下有机肥和氮肥的投入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水稻-蔬菜作物轮作模式的磷肥投入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不同轮作模式间土壤养分残留差异性以硝态氮最为突出:水稻-大蒜轮作条件下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达43.4 mg·kg-1,明显高于其他轮作模式;10种轮作模式均处于养分盈余状态,以水稻-大蒜轮作模式养分盈余量最大,为1258.8 kgN·hm-2和1472.7 kgP2O5·hm-2;养分盈余量差异主要凸现在小春季作物上;土壤中易流失的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与氮磷肥的投入量和养分盈余均呈显著相关.表明水稻-大蒜和水稻-蔬菜轮作是洱海流域农用环境污染风险较高的种植模式,需要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9.
不同轮作方式土壤的有效养分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烤烟不同轮作周期内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养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烤烟-休闲、烤烟-小麦、烤烟-油菜和烤烟-马铃薯轮作试验。结果表明:轮作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和钾等有效养分,烤烟-油菜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最大。从土壤有效养分变化综合分析,最合适轮作搭配的模式为烤烟-油菜轮作。  相似文献   

20.
蔬菜大棚土壤养分的特点及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尤其是农业部门对设施农业工作的强力推进,目前我县现有的蔬菜大棚面积已猛增到266.7hm2,作为固定的长期性园艺设施。由于连续多年翻茬种植蔬菜,在特定的肥水管理条件下,使土壤养分形成与外界不同的特点及调节措施。1土壤养分的特点1.1土壤养分缺乏速效性蔬菜大棚在生产秋冬茬、越冬茬、冬春茬的反季节蔬菜过程中,因栽培季节地温低,不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有机养分转化为无机养分率低,使土壤养分缺乏速效性。往往因土壤中速效磷和碱解氮的含量低,故而不利于菜苗的生长和花芽分化。即使在基肥中有机肥的施用量较大,蔬菜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