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粪肥培育法:在鱼苗下塘前先施基肥,把水质培肥,一般每亩用畜粪200300公斤或人粪尿100公斤。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肥瘦、天气、水温和鱼苗生长等情况决定迫肥量,一般每亩每天施经过发酵的粪肥50~70公斤,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2.
1.粪肥饲养法在鱼苗下塘前4~7天,每667米2用牛粪或人粪尿400~500公斤,繁殖天然饵料,供其摄食.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肥度、天气、水温和鱼苗生长情况,每667米2水面每天追施粪肥50~70公斤,全塘泼洒.鱼苗下塘3~4天后,如清晨鱼苗浮头,日出后恢复正常,说明池水肥度适中;若在晴天的上午8点钟后仍浮头,则说明水质过肥,应停止或减少追肥量;如不浮头,且水色清淡应增加追肥量.用粪肥培育鱼苗,要使用经发酵腐熟后的粪肥,取其粪汁,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3.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做好肥水下塘和精心投喂两项工作至关重要。现介绍一种豆浆和粪肥混合培育鱼苗的方法,广大养鱼户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村》2004,(5):27-28
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的关键环节,能否做好鱼苗下塘的安全工作关系到鱼种培育的成败。因此.鱼苗下塘前要做到以下10项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放好鱼种半塘鱼",池塘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供成鱼养殖的鱼种保证,因此很有必要做好前期的工作。1.肥水下塘所谓"肥水下塘"是指在清塘后,鱼苗下塘前1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立即在池中施放有机肥培养鱼苗的适口天然饵料,使鱼苗入池后便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食料。施用的有机肥料可因地制宜地选用。一般粪肥每亩施300~500公斤,或绿肥(大草)300-400公斤。为加速肥水,可兼施化学肥料,一般每亩施氨水5-10公斤,或硫酸铵、等4公斤,过磷酸钙3~4公斤。肥水下塘的原理是充分利用鱼苗发育过程中食性转化规律与池塘清塘之后浮  相似文献   

6.
对乌原鲤(Procypris mera)的亲鱼驯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相关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鱼苗开口后采用室外水泥池肥水下塘培育,平均全长6~10 mm的水花经过30 d培育,平均全长达30~40mm,成活率达68.7%,转入夏花培育阶段。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姜堰市水产技术指导站于2004年引进丁岁鱼苗2万尾,经过2年多的试养.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目标。总结后觉得,在丁岁苗培育试验中,下塘前的准备工作是马虎不得的。现将丁岁鱼苗下塘的准备事项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胡浩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37-37,45
从鱼苗来源、培育池塘规格条件、鱼苗放养密度、“清水下塘、堆浆培育”的培育方法等方面对花[鱼骨]鱼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情况及商品鱼养殖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1鱼苗培育夏花 要求培育池塘面积2~5亩,池深1~1.50米,池底平坦,利于生产,除新池塘外,一般不需要施基肥.鱼苗放养密度为每亩15万尾左右.培育鱼苗的池塘,需经严格的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夏花培育1、池塘准备:选择1-2亩,水深0.8-1.2米,少淤泥,东西向鱼池,按常规方法清整、消毒。2、施肥(又称肥水下塘):鱼苗下塘前7-10天,可将已发酵的粪肥施入,如猪牛粪便150-300kg/亩(5挑左右),也可施5-10kg/亩的无机肥料(化肥、磷肥等),同时进行生石灰消毒(用量150kg/亩),一周后鱼苗下池正好是轮虫高峰期,鱼苗适口饵料充足,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1.
<正>1.提高鱼卵孵化率有哪些关键技术?1要有质量好和受精率高的鱼卵。2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巧妙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人工改造和调节不利的条件。3利用优良的孵化水源、水质和改造不利的水质条件,并且严格有效地过滤鱼卵、幼苗的敌害。4设计、建造先进的孵化设备和改造落后的孵化工具。5加强孵化等方面的科学管理。2.喂养鱼苗有哪些方法?1混合喂养法。在鱼苗下塘前3天,每亩水面施粪肥300公斤,培育轮虫等天然饲料。鱼苗下塘后几天,每亩水  相似文献   

12.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清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有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为此笔者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强 《湖南农业》2003,(5):18-18
1.壮苗下塘 下塘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齐全、游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方可提高成活率。 2.安全下塘 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彻底失效。可先试放几十尾鱼苗人塘内网箱,观察一昼夜,看鱼苗活动是否正常。如出现焦躁不安、浮头挣扎、四处串游等现象,说明清塘药物还没完全失效,应待药效完全失效后方可放苗。  相似文献   

14.
<正>苗种是水产养殖的三大要素之一,培育规格大,质量好、个体均匀的优质鱼种对保障渔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时下正是鱼苗下塘的黄金季节,鱼苗下塘培育技术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由于鱼苗小身体弱,对天气、水温、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全部失败。在此介绍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及一些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1、鱼苗池选择。鱼苗池应选择水源充足清洁,排注方便,不含泥沙,无毒物污染的地方.池形应整齐,大小适中,以长方形为  相似文献   

15.
按传统的养殖模式,鱼苗下塘有肥水下塘和清水下塘之分.所谓肥水下塘,是指在鱼苗下塘前对池水进行肥水处理,当鱼苗下塘时刚好有大量的适口生物供摄食.此法的优点是鱼苗大量摄食适口饵料,既提高体质,又节省饲料;缺点是水体肥瘦程度难以控制,水体过肥易引发气泡病.所谓清水下塘,是指在鱼苗下塘前不对池水进行培育,保持清水状态,鱼苗下塘后通过泼洒豆浆给鱼苗提供适口的食物,同时没有被摄食的豆浆也可以达到肥水的目的.此法的优点是鱼类摄食人工饲料,水体肥瘦和投喂量便于人为控制;缺点是鱼苗仅摄食豆浆颗粒,远不如摄食天然的鲜活开口饵料营养全面.  相似文献   

16.
<正>一、鱼苗培育概述鱼苗培育是指从鱼苗下塘后养至夏花鱼种的生产过程。因为鱼苗(又称水花、鱼花等)专指刚孵化出来至卵黄囊消失、腰点明显的仔鱼,其身体纤弱,摄食能力差,所以在进行鱼苗培育时应该认真细致,并采取以下3个步骤对鱼苗进行培育:(1)经10—15天饲养,将鱼苗养成长为1.5—2.0厘米的稚鱼,称为乌仔;(2)再经过10—15天饲养,将乌仔养成长3.0—5.0厘米的夏花;  相似文献   

17.
正1培育1.1池塘准备:选择1~2亩,水深0.8~1.2米,少淤泥,东西向鱼池,按常规方法清整、消毒。1.2施肥(又称肥水下塘):鱼苗下塘前7~10天,可将已发酵的粪肥施入,如猪牛粪便150~300kg/亩(5挑左右),也可施5~10kg/亩的无机肥料(化肥、磷肥等),同时进行生石灰消毒(用量150kg/亩),一周后鱼苗下池正好是轮虫高峰期,鱼苗适口饵料充足,生长健壮。1.3放苗:放鱼苗前先用密眼网拉空网除野杂,还可放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放苗前的准备 稻田培育鱼苗的面积为1~3亩。开挖1米深的边沟,0.34米深纵横交错的“井”字形的溜和1.5米深圆形或方形的避暑池、沟、溜,池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5%左右,加高加固田埂,建好输水、排水渠道及进出口的防逃设施。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腐熟粪肥400~600千克,复合肥10~20千克。插秧后1周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对沟、溜、池进行消毒,再过1周即可投放夏花(3~5厘米)鱼苗。  相似文献   

19.
鱼苗在轮虫发生高峰期下塘,是鱼苗饲养成败的重要一环.因为鱼苗池经过清塘、施肥后,浮游生物发展程序一般是:浮游藻类或细菌-轮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挠足类;鱼苗食性的变化是:轮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二者有天然的一致性.适时下塘就能发挥这种一致性,使鱼苗在各个生长阶段都有丰富的适口饵料.  相似文献   

20.
云南光唇鱼仔鱼暂养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初孵云南光唇鱼仔鱼进行暂养,平游下塘后进行苗种培育.该试验采取流水培育鱼苗与肥水培育天然饵料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苗种培育池水质,又为鱼苗提供天然饵料.经过240 d苗种培育,云南光唇鱼平均全长达98mm,成活率71.3%.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暂养的云南光唇鱼仔鱼体质好,成活率高;采用流水池塘肥水培育云南光唇鱼方法,解决了云南光唇鱼在培育过程中既要保持水质清新,又需要丰富天然饵料渡过开口摄食难关的矛盾,省去了人工收集天然饵料投喂的麻烦,具有操作简单、鱼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易于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