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田辉辉  王熙 《农机化研究》2013,35(6):174-177
为了满足数字农业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农业温度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智能节点和上位计算机.采用单片机C语言及VB 6.0分别对智能节点和上位计算机进行了编程,同时对CAN协议进行了分析.智能节点实现了温度的实时采集和上传,上位计算机实现了CAN总线的通讯参数配置、多节点的温度参数显示和记录等.系统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通用性,在农业温室环境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农业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农业温室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设计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农业温室控制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温室控制器模块、开关量控制模块和监控中心组成。硬件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根据各模块的功能设计相应的外围电路,采用CAN总线技术实现模块间的组网通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监控中心的上位机软件和各模块的下位机软件,其中下位机软件依据CAN总线的协议规范自定义应用层协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扩展性强,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温室的智能监测和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温室环境单片机测控系统的设计全过程;对其中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做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图,选择了合适的PC-CAN接口卡;软件设计使用了keil C51和vi sual C 等,并给出了详细的功能说明和流程图.该系统与传统的基于RS-485总线的温室测控系统相比具有通信质量高、系统性能稳定和价格适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一种采用CAN/1-wire双总线分级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系统上层网络采用CAN总线连接HMI和RTU,下层网络采用1-wire总线,连接RTU和各现场环境参数变送器。采用分级网络的温室监测系统管理方便,能够有效地隔离局部故障,提高系统可靠性;系统结构灵活,安装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室分布式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主要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主要完成了CAN通讯适配器的设计以及智能温室人机界面的软件设计;下位机以MC68HC912BC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配以一总线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监控器,利用CAN总线实现对温室大棚内多点的温湿度进行智能监控.实用证明:智能温室分布式监控系统具有性能稳定、经济、方便以及通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CAN是全数字式现场控制设备互连的串行通信网络,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为此,提出了将CAN总线应用于温室控制中的研究方案.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建立,不仅改善了温室控制系统的通讯性能,而且为提高温室控制系统的性能提供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带有片CAN的单片机C8051F040作为节点控制器,省去了CAN控制器和收发器,简化了硬件结构.其指令集与8051完全兼容,使编程更加简单.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温室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等数值,并实现了GSM远程监测.实验证明,该系统工作可靠、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外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及设备物联远程网控需求,基于ISO 11783系列标准,提出并设计了联合收获机智能CAN总线方案及其应用系统。根据联合收获机的作业特点和智能控制需求,建立了由动力CAN总线、设备管理CAN总线、专用设备CAN总线1和专用设备CAN总线2组成的模块化、可扩展的智能农机CAN总线网络结构。基于ISO 11783 CAN总线应用层协议标准,制定了智能化联合收获机远程网控通信协议。最后,进行了联合收获机CAN总线应用系统网络负载和实时性的通信试验及工程应用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500 kb/s波特率下,所有总线的负载率均小于30%,数据在3层CAN总线之间传输总延时小于1 ms,满足联合收获机智能远程网控CAN总线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现代温室监控与管理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系统由现场监控子系统、远程监控子系统和数据库3部分组成。采用基于分布式CAN总线的硬件系统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设备控制,将分布图法应用于采集系统离异数据的在线检测。为了提高远程监控子系统的响应速度与交互性,采用了基于异步Java Script和XML技术(Ajax)的Web数据交互方式。结合温室环境调控的特点,将基于混杂自动机模型的温室温度系统智能控制算法应用于实际系统,实现了温室环境的自动调控。为保证设备控制的安全性,采用轮询法实现了现场监控子系统和远程监控子系统中设备状态的同步,并将基于Zernike矩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双向型设备的状态检测,实现设备的自动校准。试验表明系统数据传输稳定,环境调控可靠,满足现代温室智能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的CAN总线温室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一个嵌入式温室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微处理器与外扩CAN总线的通信,执行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功能.微处理器采用S3C2410,通过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T和数据收发器PCA82C251T,扩展出一路CAN总线;基于WinCE操作系统,在Embedded Visual C++环境下,开发了一套界面友好的通信软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和处理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取代传统主控制系统,可应用于温室监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温室环境监控物联网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温室环境的复杂性,系统设计的不合理会直接导致数据的不确定和系统的不稳定。基于体系结构的物联网层次模型对物联网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体系结构模型没有提供系统建模工具和模型验证的方法。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建模与模型验证方法是一种对物联网系统建模的有效手段,能在系统设计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通过对智能温室监控物联网系统的分析,从系统实施的角度重新对温室环境监控物联网系统进行了层次划分,利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对系统中的相应组件进行建模,在对各个子系统分别建模的基础上形成了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最后利用时间自动机建模工具UPPAAL,对已经建立的形式化模型进行了系统逻辑正确性验证与系统执行时序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及其建模工具UPPAAL可以对智能温室监控物联网系统进行建模及模型验证,可以在系统设计时对系统进行准确的模型分析,避免系统设计错误,降低系统设计缺陷,在系统投入运行中规避设计风险,从而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信息智能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温室种植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以科学方法管理控制大棚温室环境的理念;但因缺乏工厂化管理方式,温室智能控制技术在设施配套和产业自动化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与欧洲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因此,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农情的现代化温室控制系统显得非常重要,其对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温室环境参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意义深远。本文根据大棚种植特点,基于遗传优化模糊PID融合算法,设计和研究了一套独有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性能良好、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显著,对大棚蔬菜的种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文明  李进京 《农机化研究》2007,(6):152-155,159
以Delphi 7.0为软件开发环境,构建了温室环境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温室环境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思路及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采用Database Desktop来设计系统中的知识库和数据库.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系统,有助于系统对知识、模型和相关数据的管理.对系统决策的过程采用基于数据库的方法进行编写,解决了温室管理智能决策过程中推理困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决策的准确程度,经实际运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温室科技含量低、现代化智能温室大部分依靠进口的局面,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出的基于RS-485总线的温室计算机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半双工RS-485总线型通信网络和累加与校验通信算法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在采集温室环境参数的同时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调节装置进行控制.利用VB6.0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Access数据库软件开发出友好的人机界面,通过实时读取历史存储温室内环境参数值,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参数的管理和查阅.  相似文献   

15.
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温室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了对温室内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和CO2浓度的监测与调控,以及温室顶模的开模闭膜远程控制。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由温室数据采集控制器和温室远程监控软件组成。温室数据采集控制器可以实现本地手动、遥控器遥控和控制室远程无线控制一体化集成控制。温室远程监控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显示和记录,实现了温室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遥控。整个系统操作简单,经济适用,并且布线方便。  相似文献   

16.
金娟 《农业工程》2022,12(5):20-24
结合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北京市日光温室智能控制的推广工作,介绍与椰糠基质栽培高品质番茄生产相结合的日光温室环境智能集成控制技术体系,包括软件集成和硬件配置,并提出了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希望为日光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温室的结构档次正不断提高,加之农作物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强,搭建一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已成为农业种植者的迫切需求。该文针对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需求,通过调控农作物的环境因素,创造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从而达到农作物反季节生产和提高产量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智能控制的精准度以及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基于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套典型的、符合我国农情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在调节温室环境参数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温室环境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温室环境优化调控方法和技术能有效改善温室作物的生产条件,提高光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温室作物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从基于设定值、智能算法、多目标优化、多因子耦合和基于作物生长信息的环境控制方法等5方面,综述了温室环境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解决光/温/营养耦合高效控制机理、植物表型高通量检测方法等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信息感知、物联网、智慧管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温室智能化测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温室控制在远程控制中存在的局限性,构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新型检测平台-LXI (LAN Extension for Instrumentation, 局域网的仪器扩展),它能远程获取温室的环境信息.该系统由上位管理机、网络芯片STE100和智能节点组成,采用LXI网络拓扑结构的总线方式, 以ARM966ES微处理器 STR912为控制器.该系统软件主要是实现 uCLinux 内核的移植和Web远端信息的访问, 客户端用户只需要通过 Internet 远程连接即可访问温室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据库的温室作物生长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elphi7.0为软件开发环境,构建了温室作物生长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温室作物生长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思路及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采用Database Desktop来设计系统中的知识库、模型库和数据库。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系统,有助于系统对知识、模型和相关数据的管理。对系统决策的过程采用基于数据库的方法进行编写,解决了温室作物生长智能决策过程中推理困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决策的准确程度。经实际运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