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雏鸭的生理特点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快迅速,四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24倍,七周龄时增加60倍;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弱,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得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2.育雏鸭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和青料;其次,对育雏室,运动场,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护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运动场和饲养用具等要用20%烧碱水或20%的石灰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要有升降温调节设施。3.雏…  相似文献   

2.
一、雏鸭饲养 1.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四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24倍,七周龄时增加60倍;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弱;三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但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3.
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  相似文献   

4.
1 雏鸭的生理特点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 ,四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24倍 ,七周龄时增加60倍 ;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 ,难适应外界 ,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 ,绒毛稀少 ,保温能力差 ,体温调节机能弱 ;三是消化器官容积小 ,消化能力弱 ,但生长快 ,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张华 《油气储运》2007,(5):44-45
1.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雏鸭饲养 1.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四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24倍,七周龄时增加60倍;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弱;三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但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7.
1.雏鸭的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4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 24倍,7周龄时增加60倍;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 绒毛稀少;三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但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8.
1、育雏期长.进雏时室温需保持32℃,按每天降0.5-1℃计算,直至脱温需较长时间. 2、防湿难度大.雏鸭饮水多,粪便稀,加上通风不良,易使鸭舍潮湿,潮湿环境使雏鸭消耗热能较多,病原体在环境中生存期也较长,使雏鸭感染患病的机会增加,不利于雏鸭生长.所以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持育雏环境干爽. 3、育雏保温较难.冬春寒冷,进雏后1-2天内育雏室要保持32℃比较困难,中雏时也要18-25?℃.如温度不足或有贼风,雏鸭易患感冒.需待雏鸭正羽长成后才有较好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小军 《新农村》2009,(7):24-24
雏鸭是指0~28日龄的小鸭,由于雏鸭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稍有不当,就容易患病死亡.所以,育雏阶段的培育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1雏鸭的选择和运输鸭的体质好坏,直接影响育雏效果。健雏鸭出壳时间一致,发育正常,毛色光亮,眼大有神,腹部收缩良好,抓在手里挣扎有力。弱雏鸭毛干燥,钉脐,大腹大脐,脚软无力,体重过大或过轻。雏鸭运输时,每个箩筐以装80~100只为宜,里面垫上稻草,也可用纸箱装雏鸭。天气寒冷应盖上薄布或较厚的覆盖物。发现雏鸭打堆现象,要及时拨开。运输途中要避免日晒雨淋。远途购买雏鸭,最好采用"嘌蛋"的办法。要  相似文献   

11.
在孵化生产和育雏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总会有一部分弱雏、发育不良和体质较差的弱雏,在加强饲养管理后,大部分是可以赶上健雏的。具体措施如下。1.隔离饲养弱雏常见行动迟滞,脐部吸收不良,腹大,个体小、瘦弱,手抓挣扎无力。由于弱雏体质差,反应迟钝,故应在开食前与健雏隔离分群,单独饲养。分群时,宜将挑出的弱雏鸭50-100只组成一群,在1.5-2m2的地面上垫料平养,以避免密度过大,鸭群采食拥挤,活动空间小,不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2.提高并相对稳定育雏温度弱雏多由胚胎发育落后、出壳晚和蛋黄吸收不良所造成,表现为个体小、绒毛稀、发育不全、体…  相似文献   

12.
<正>一、雏鸭防潮,减少胸、腿发病率雏鸭防潮主要是指降低育雏室内地面和空气的湿度。采用垫料平养的,要勤换新鲜、干燥垫料。春夏季改地面垫料平养为网上平养,让雏鸭饮水、嬉水时所溢出的水落于网下排出,同时也让粪便掉落网下,这样可明显降低舍内湿度。此外,育雏期还要加强鸭舍通风透气。育雏期加强防潮工作,可使育雏率从90%提高到98%或更高,且雏鸭健壮,胸、腿发病率减少,为养好肉鸭打下良  相似文献   

13.
<正>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育雏舍贮备。育雏室要求保温好、光线充足、干燥清洁、通风透气,进雏前要对其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2.育雏用具的准备。进雏前,要将通风、加温设备以及饲喂用具准备好,并将与雏鸭直接接触的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4.
1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 雏鸡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 2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肉种鸭的饲养经历育雏鸭,育成期,产蛋期三个时期,而育雏期是肉种鸭饲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雏鸭的成活率,均匀率是育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雏鸭一般指0~4周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鸭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因此只有在育雏时做好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春季培育雏鸭,疫病少,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经济效益高,是一年中最好的育雏季节。但在饲养上必须掌握以下技术环节:1.切忌忽冷忽热春季气候多变,初出壳的雏鸭容易发生感冒和拉稀,造成死亡。因此,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并尽量保持温度平稳,切忌给温忽高忽低,以免影响雏鸭生长  相似文献   

18.
爽辑 《北京农业》2011,(19):31-32
<正>1接雏雏鸭,体小娇嫩,抵抗力弱,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保证其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对于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特别精心。小雏鸭,也就是出生10日内的雏鸭,应在室内网上饲养。饲养小雏鸭的地方称作"育雏室",育  相似文献   

19.
<正> 1 雏鸭要优选,体制健壮的雏鸭是养好小鸭的前提,所以对雏鸭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健埭的雏鸭表现为膘好毛光,有生气。对于那些体重过小,钉脐及肠、跛腿、歪嘴等畸形雏鸭,应剔除。 2 分群要适时。在大群育雏时,必须按品种、品系、体质强弱、日龄、性别进行分群。一周龄内的雏鸭每群以300只左右为宜。分群后便于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1雏鹅雏鹅指从孵化出壳后至4周龄(28天)的鹅。雏鹅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易扎堆,抗病能力差。1.1育雏方式按育雏设备分为垫草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按温度来源分为自温育雏和人工加温育雏两种。1.1.1自温育雏即利用鹅自身的热能取暖。采用箩筐、纸板箱等器具,上面加盖保温物品,通过增减盖物、垫草厚薄,或用手分开扎堆鹅群等措施调节温度。特点是设备简单、经济,适合小群育雏和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