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在已有的专利产品基础上,针对翻转式鱼鳞坑开沟犁整机结构中的犁体翻转和液压部分进行了优化改进设计,应用机械、液压、电控装置实现了不同土壤类型的鱼鳞坑开沟间距式作业,解决了在单犁体鱼鳞坑开沟犁返程时因开沟翻土方向不在坡下而是在开出的沟上面的作业问题。新研制的翻转式鱼鳞坑开沟工作结构装置集机械、液压、电控为一体,开沟效率高,性能可靠,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在农机作业中,铧式犁主要是通过犁体曲面完成对土壤的切土和翻垡,达到土壤耕作的目的.犁体曲面的参数对铧式犁的工作性能和动力消耗都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利用数学建模中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对碎土型犁体曲面进行建模,并对犁体曲面耕翻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优化的曲面参数及其各项参数对犁体曲面工作性能(牵引阻力、翻馑性能)的影响,从而达到对铧式犁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现有深松机普遍存在深松深度浅、耕作阻力大、作业易堵塞等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土壤状况和耕作模式,研制了一种悬挂式深松碎土机。主要介绍该机具总体结构与关键部件的设计,通过性能试验,该机能够保证打破犁底层同时又不翻乱土层,使耕后土层形成上虚下实、虚实相间的结构,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型铧犁旋耕开沟机是在悬挂式旋耕机的基础上,机架两边增设犁及翻土机构,由36·76kW轮式拖拉机牵引,在稻畈地上耕整,起畈、碎土、成垄、开沟四道工序一次性完成,达到耕整全程机械化。图为新型铧犁旋耕开沟机在象山县定塘镇绿色蔬菜基地耕作,每耕整0·067hm2收费55元,其中成本3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液压翻转犁的功能性和作业效率,在借鉴覆土翻转犁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可实现开沟和覆土交替作业的液压翻转开沟覆土犁。液压翻转犁兼具开沟、施肥和覆土功能,能够提高翻转犁的功能性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为消除铧式犁土垡侧移,更好地适应设施农业中深翻的耕作需求,基于TRIZ理论对铧式犁进行创新设计。利用TRIZ分析工具对铧式犁的耕作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铧式犁造成土垡侧移的原因,用物—场模型和标准解系统得到一般性解决方案,并结合犁体曲面设计方法得到一种能够使得土垡无侧移的就地翻土犁具体设计方案。借助CAD及ADAMS软件对就地翻土犁翻垡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Л.  В Б.  ИН 《农机化研究》1993,(3):72-76
在高湿度土壤上用铧式犁翻地,在多数情况下不能保持翻垡的碎土要求,还必须进行平地、耙地。这将拖延播种时间,散失土壤表面水分,增加了配套机具的材料消耗。 为了在一个工艺过程中完成翻地和表层土壤的碎土作业,近年来在苏联研制了多种组合式土壤耕作机具,在组合犁上用切刀式(有垂直和水平式)工作部件完成表层碎土作业。 由楚瓦什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研究所等农机科研单位的专家组成的科研组研制了多种组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翻转犁能耗高、易黏附、易遭冲击破坏等问题,研制了高速智能液压翻转犁,优化了整机结构与配置参数。以穿山甲体表的鳞片三角圆弧状结构和蜣螂体表的凸包结构相结合作为仿生原型设计了仿生犁体,并设计了双向犁耕装备的过载保护自动避障机构,平衡状态下对应所需弹簧预紧力9.75 kN,取安全系数1.3,设置初始状态预紧力12.67 kN。建立了犁体耕作过程离散元仿真模型。仿生减黏犁体相对传统犁体土壤减黏性能提升44.15%,减阻7.8%。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2.86%,土垡破碎率97.1%。研究结果可为高速智能液压翻转犁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及147kW以上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犁依赖进口的现状,研制了1LFT-555型液压翻转栅条犁。该机翻转可靠性高,操作简单,主犁体采用栅条式结构,翻垡覆盖效果好,耕作阻力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和不同功率及多种轮距的拖拉机配套使用,作业速度可达10.8km/h,犁耕作业效果好,在棉花地和水稻地的耕深稳定性系数及耕宽稳定性系数均达到了95%以上,在棉花地的碎土率也达到了90%以上。该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为147kW以上拖拉机提供了配套犁耕机具。  相似文献   

10.
新型铧犁旋耕开沟机是在悬挂式旋耕机的基础上,机架两边增设犁及翻土机构,由36.76kW轮式拖拉机牵引,在稻畈地上耕整,起畈、碎土、成垄、开沟四道工序一次性完成,达到耕整全程机械化。图为新型铧犁旋耕开沟机在象山县定塘镇绿色蔬菜基地耕作,每耕整0.067hm^2收费55元,其中成本30元。如农户用传统方式耕整,每0.067hm^2耕作成本100~120元。该机可为农户减轻50%左右的耕作成本。通过反复试耕,测定数据如下:  相似文献   

11.
犁耕作业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耕地方式,良好的犁体曲面不仅能使土壤达到理想的农艺作业要求,而且可以降低犁耕作业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通过对犁体曲面的几何特征、性能参数、耕作过程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基于犁耕作业过程中的土垡运动及受力的各类研究方法,分别从经验设计、几何形成线法、土迹线模拟法、基于犁耕工艺过程的犁体...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旋耕机技术特点及操作使用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耕机作为一种耕整地机械,一次作业可完成耕耘、碎土、整地等多项作业,具有相当高的效率.而且其使用、操作、调整均很简单.因此从1975年开始,旋耕机作为农业机械化的支柱在日本被广泛使用,支撑着日本的农业生产.发展至今,旋耕机已趋于多功能化,不仅仅是耕耘,只要在旋耕机上安装不同的附属设施,就可以进行不同的作业,大大扩展了其作业范围.目前在水田、旱地等均广泛应用着旋耕机.  相似文献   

13.
田明 《湖南农机》2009,(2):55-57,59
旋耕机作为一种耕整地机械,一次作业可完成耕耘、碎土、整地等多项作业,具有相当高的效率。而且其使用、操作、调整均很简单。因此从1975年开始,旋耕机作为农业机械化的支柱在日本被广泛使用,支撑着日本的农业生产。发展至今,旋耕机已趋于多功能化,不仅仅是耕耘,只要在旋耕机上安装不同的附属设施,就可以进行不同的作业,大大扩展了其作业范围。目前在水田、旱地等均广泛应用着旋耕机。  相似文献   

14.
耕作土壤由大量的离散颗粒组成,触土部件在作业时与土壤中的硬质颗粒接触造成严重磨损.本文以犁铲为磨损对象,通过EDEM离散元软件建立了铧式犁工作过程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对犁铲磨损进行了数值分析.利用累积接触能量获得犁铲最易磨损的位置,并选取土壤密度、犁铲硬度和铧式犁工作速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并分析它们对犁铲磨损的影...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与障碍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评价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特征,针对全部初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了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 MDS),并运用最小数据集耕层质量指数(MDS-Plough horizon integrated quality index, MDS-PHIQI)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研究区耕层质量及主导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粘粒含量、耕作层穿透阻力和压实层厚度组成,最小数据集可替代全部初选指标对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进行评价;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指数分布在0.10~0.53之间,均值为0.30,整体处于低和中等水平。东北旱作区合理耕层指标参数的适宜范围为:有机质质量比大于等于37.16g/kg,全氮质量比大于等于1.75g/kg,有效磷质量比大于等于26.38mg/kg,粘粒质量分数为4.60%~6.19%,耕作层穿透阻力小于等于364.56kPa,压实层厚度小于等于8.18cm。东北旱作区粮食产量低产区耕层多存在结构型障碍,中产区耕层结构型障碍和养分限制共存,而高产区耕层主要表现为养分限制型障碍。整体来看,研究区耕层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为耕作层穿透阻力、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需针对上述指标采取针对性的耕作和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耕层结构对海南香蕉地砖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周期的香蕉种植方式结合传统的香蕉地翻耕、旋耕模式导致香蕉田土壤耕作层以下不断压实并形成犁底层,而深松可打破坚硬的犁底层,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为探明不同深松模式耕层构造对海南香蕉地砖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海南大学香蕉试验田设置了全虚耕层构造(Q1)、全实耕层构造(Q2)、虚实并存耕层构造(Q3)...  相似文献   

17.
犁面前部土体表层位移场分布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三坐标测量机获得犁体曲面的点云数据,然后利用Pro/E的逆向造型工具反求出犁体曲面,并将反求模型导入ANSYS/LS - DYNA软件中完成犁体耕作过程的动力学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与土体-犁体接触点垂直的平面内,土体位移以与犁体接触点为中心呈环带状向四周逐渐减小.并将模拟结果与土槽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拟过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潜土逆旋旋耕机刀片运动及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耕地普遍存在的犁底层问题,推荐应用潜土逆旋旋耕机,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借助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逆旋刀的运动情况,阐述其优势;借助半经验公式分析潜土逆旋的功率消耗,并对影响旋耕机功耗的因素进行说明,以期为设计合理的潜土逆旋旋耕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翻转犁能耗高、易粘附、易遭冲击破坏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高速智能液压翻转犁,优化了整机结构与配置参数。以穿山甲体表的鳞片三角圆弧状结构和蜣螂体表的凸包结构相结合作为仿生原型设计了一种仿生犁体,并设计了一种双向犁耕装备的过载保护自动避障机构,得到平衡状态下对应所需的弹簧预紧力为9.75KN,取安全系数为1.3,设置初始状态预紧力为12.67KN。建立了犁体耕作过程离散元仿真模型。仿生减粘犁体相对传统犁体土壤减粘性能提升44.15%,减阻7.8%。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2.86%,土垡破碎率97.1%。研究结果可为高速智能液压翻转犁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季节性冻融期耕作层土壤温度及土壤冻融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季节性冻融期3种地表条件下耕作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土壤冻融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地表条件下耕作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地膜覆盖下土壤温度较裸地高1.6~2.6℃,玉米秸秆覆盖下较裸地高1.0~2.8℃;裸地地温与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表示。土壤自然冻结条件下地表负积温较大,最大冻结速率达2.8 cm/d;地膜覆盖地块土壤初始冻结滞后裸地约30天,土壤冻结快消融过程短,最大冻结速率4.0 cm/d,土壤完全解冻提前裸地14天;玉米秸秆覆盖地块整个冻融过程缓慢且滞后裸地和覆膜地,土壤完全解冻滞后裸地7天。研究成果对冬春作物播种及预防冻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