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12年8月25日,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小组会议。2012年11月22日召开了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座谈会。农业部种子局廖西元副局长、张掖市张平副市长、甘肃省种子局常宏局长等领导,以及张掖市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  相似文献   

2.
推进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建设管理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阐述了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建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建设管理,要以"四化"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涉种案件查处为突破口,严把"四个关口",建立信息监管监督平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本报讯8月31日,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2014第二次会议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会议对接下来的重点种子生产基地抽查工作进行了部署。据悉,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从8月下旬起,派出11个检查组,针对重点种子生产基地进行抽查,在9月1日至4日期间,将针对甘肃省的张掖市、金昌市、酒泉市、武威市等重点地区进行抽查。不同于以往"拉网式"的检  相似文献   

4.
正种子基地管理和建设是今年种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切实组织力量,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同时,加强生产企业风险评估,严格市场准入,优化了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加大基地建设投入,积极推进了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玉米基地管理上,国家级(张掖)种子基地以农业部抓总,甘肃省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的强大效能开始显现,不仅有效保证了基地的建设质量,规范了制种市场,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更为全国其他地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基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管理模式创新:效率更高了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将基地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单位查处种子违法案件的力度明显加大,较好地维护了广大种植者的利益,确保了种子市场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2003年6月依据《种子法》,成功调解一起大豆种子损农案件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保定市把农资质量安全作为事关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依法查处各类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饲料、农机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2022年,该市共查处涉农资违法案件270件,同比增长36%,其中市支队直接办理24件,同比增长50%,农资领域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业生产经营秩序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0日,经漯河市编委批准,漯河市农业局成立了市农业执法监察支队。执法监察支队核定6名编制,经费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主要职能是:依据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各类涉农违规、违法案件进行检查。漯河市农业局农业执法监察支队成立@王有志  相似文献   

8.
《甘肃农业》2015,(5):39
<正>2014年,全国各地查处种子案件6400多起,吊销许可证31个,移送司法115起,惩处不法分子34名。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种子市场总体秩序明显好转,企业自主创新品种的销售额同比明显提高。为加强宣传曝光,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农业部将陆续通报各地查处的种子违法案件,并将这些案件纳入全国种子案件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平台,全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甘肃省张掖市种子协会正式收到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这是迄今全国唯一的种子地理证明商标。据介绍,张掖玉米种子这一现代科技农业得到了甘肃省农发行的重点支持,该行和当地种子协会采取"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模式,累计投放近15亿元贷款,支持北京德农、临泽屯玉等17户从事  相似文献   

10.
以市场监管为重点,积极开展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活动;加大各类种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升种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闫祥升 《北京农业》2007,(17):11-13
<正>据资料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农业部已查处、通报的大案要案有10余起,收到的举报案件3000余件,各地种子管理部门查处六万余件。举报到农业部的种子案件,绝大部分都与企业经营不合法、跨区跨省作案有关。许多违法企业抓住种子管理部门跨省区办案不便的弱点,将不合法种子放在合法的包装袋中跨省区销售,或者刊登虚假广告、利用邮寄手段坑害农民,成为搅乱国内种子市场的罪魁祸首。种子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查处力度,但收效甚微。本文从当前种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痼疾入手,就如何建立我国种子管理新体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基石。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经济工作八大重点之一,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张掖是我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瓜果蔬菜、油料、马铃薯、牧草种子良繁基地。本文全面总结了张掖市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种子基地治理、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全省乃至全国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3月)1月5日,省种子管理局常宏局长主持召开2012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局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参加了会议,每位干部职工就2012年度个人工作生活学习等情况进行了述职。1月15日,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张掖召开。领导小组执行组长、省农牧厅杨祁峰副厅长,领导小组执行组长、张掖市政府黄泽元市长,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11,(26):33
<正>1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童凤林经营未经审定水稻种子案2011年,黄冈市黄州区农业局会同公安部门查处了童凤林无证生产经营未经审定水稻种子案件。共查获种子5万千克,案值100万元。目前,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查处,8名涉案人员均已被公安机关拘捕。  相似文献   

15.
量化指标     
舒圣祥 《百姓》2006,(7):5-5
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9月以来的用地进行检查发现,严重的土地违法问题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有关.国土资源部为此紧急要求各级国土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下决心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案件,追究一批责任人的责任.国土资源部甚至对各地下达了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量化指标: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今年6月份公开、依法、严肃查处3起以上严重土地违法案件,年底前要达到8起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甘肃农业科技》2010,(4):F0002-F0002
<正>王多成,男,汉族,生于1964年1 2月,甘肃省高台县人,本科学历,1984年参加工作,高级农艺师。曾任张掖市玉米原种场技术员、副场长,北京德农种业张掖分公司总经理、甘肃万向德农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创办张掖市多成农业有限公司,主营农业科学试验及农作物种子繁育。  相似文献   

17.
张掖作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公斤,为全国提供了4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量。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张掖市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监管和扶持,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企业经营观念落后等问题,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究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编辑同志:我因一时糊涂,购进一些假种子卖给当地的农户。事发后,我赔偿了乡亲们的损失,县农业局对我进行了罚款处罚。后来,工商管理部门又以同样的违法事实对我进行查处,吊销了我的营业执照。请问,我的违法行为已经受到农业管理部门的处理,工商管理部门以同一违法行为对我再次处理对吗?读者汪劲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张掖按照甘肃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央提出的发展乡村产业的要求和产业振兴目标,立足"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农产品资源优势,依托"国家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互联网+"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新动能,努力做好具有张掖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新品牌。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业》2011,(9):33-33
1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童凤林经营未经审定水稻种子案 2011年,黄冈市黄州区农业局会同公安部门查处了童凤林无证生产经营未经审定水稻种子案件。共查获种子5万千克,案值100万元。目前,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查处,8名涉案人员均已被公安机关拘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