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龙江黄檗皮中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黑龙江不同产地黄檗皮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和评价药材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龙江省11个黄檗产区的黄檗皮中的主要药用成分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黄檗皮的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差异极其显著;从黄檗皮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来看,黑龙江省11个黄檗产区中的最佳关黄柏生产区是七台河,其余依次是汤旺河、萝北、鸡东、嘉荫、黑河、鹤岗、乌马河、尚志和绥芬河等产区,双鸭山产区的黄檗皮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从国家科技部生命科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经验交流及研讨会”上获悉,科技部从1999年开始将中药材种植规范化示范列入国家中药材现代化工程,计划支持100种常用大宗地道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 其中1999年立项20种,2000年立项40种,2001年还将继续支持40种。为了保证该项目的圆满完成,国家科技部专门研究制订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项目的申请和评审标准,并特别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农业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经济为纽带,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项目管理机制。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各项目组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但也反映出一些实际问题。为此,科技部生命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在会议总结时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认真学习贯彻中药材GAP指导原则,制订好承担项目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操作规程(SOP),制订SOP要作为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和指标。第二,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要从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提供可能推广应用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测方法,保证成果的产业化。第三,在实施规范化种植示范项目和制订8OP的过程中,要认真总结、汲取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要针对研究目标进行提高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是东北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也是我国名贵重要关黄柏的药源植物。通过对七虎林林场野生黄檗植物资源状况进行野外调查,初步统计在黄檗适合的生境下,其密度平均421株.hm-2,18块20m×20m的样地中,平均胸径为6.58~18.58cm,最小胸径为5.3cm,最大胸径为46.1cm,种群主要以中幼龄林为主。  相似文献   

4.
油茶林中药材GAP立体种植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中药材种植开始了规范化道路,并在药材种植领域大力推广GAP模式。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是我国特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优良油料树种。油茶林中药材GAP立体种植就是根据油茶林的生  相似文献   

5.
油茶林套种中药材品种及其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套种中药材有助于油茶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文章提出了油茶林套种选择中药材品种的原则,依据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成果介绍了半夏、射干、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等中药材的主要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许多地方都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推动倾力发展,欲打造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生态保护问题、中药材种苗问题、种植技术问题、规范化管理问题、盲目发展问题等,有的会导致药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有的可能导致中药材的滞销,进而严重影响中药材种植业以及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研峡江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全县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贮量居全国第3位,但中药的工业产值与药材资源大省称号极不相称。中药材生产管理粗放,品种混乱,退化问题严重。加大中药材生产结构调整力度,促使其规范化种植已迫在眉睫。有关专家指出,农民只有发展道地中药材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丹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应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常用大宗类中药材之一。对近10a来关于丹参生长、生理代谢、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丹参规范化种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提高丹参产量和品质,今后应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分布和积累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充分利用丹参资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温州市中药材(植物药)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温州市发展中药材的机遇与优势。提出加快制订中药材生产产业政策;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开发,使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建立规范化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积极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科技培训中心、中药材网络信息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与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指导原则,结合课题组试验研究成果和当地实践,参考有关科技成果和资料,经过近几年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连翘GAP规范化栽培技术。从保证中药材连翘质量出发,规范了连翘各生产环节和生产全过程,为促进连翘种植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6种绿化树种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全面了解各绿化树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增加哈尔滨市园林绿化树种及其生态功能的多样性,为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东北乡土树种白桦、蒙古栎、糠椴、紫椴、茶条槭和黄檗二年生幼苗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这6种树种生理指标的研究,对各树种的适宜应用作综合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这6树种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茶条槭9.70μmolCO2/m^2·s,白桦7.67μmolCO2/m^2·s,黄檗5.88μmolCO2/m^2·s,紫椴5.51μmolCO2/m^2·s,糠椴5.20μmolCO2/m^2·s和蒙古栎4.04μmolCO2/m^2·s。6树种之间呼吸速率的差异不显著,平均为1.01μmolCO2/m^2·s。水分利用效率的种间差异较大,茶条槭、糠椴和蒙古栎高于黄檗、紫椴和白桦。所以从生态园林的角度,在水分短缺的地点,选择绿化树时应先考虑水分利用效率高的茶条槭、糠椴和蒙古栎,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可适当优先考虑净光合能力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12.
紫椴单板类用材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紫椴单板类用材林的培育目标,对紫椴的种子催芽、造林地立地选择、密度管理、人工整枝抚育等几个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论述,为紫椴单板类用材林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菠萝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对黄菠萝药用林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幼林郁闭前,主要解决乔灌木种间竞争,保证黄菠萝占据稳定的优势,促进郁闭成林;在郁闭后,主要解决种间与种内竞争,适当调整树种组成,符合条件的林分宜进行透光抚育。确定适宜的抚育对象、强度、时间和间隔期。修枝须在树木萌动前进行,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  相似文献   

14.
紫椴的研究进展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分类学、生态地理学、育种造林学方面对紫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概括,总结了紫椴做为用材树种、绿化树种、蜜源植物、药用植物的经济价值,提出了紫椴在做为药用植物和香料方面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水曲柳等10个树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耗水量以及萎蔫系数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具体的日变化趋势和季节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日均净光合速率旱柳银中杨紫丁香白榆白桦水曲柳暴马丁香黄菠萝紫椴胡桃楸;日均蒸腾速率旱柳白榆银中杨黄菠萝紫丁香水曲柳白桦暴马丁香紫椴胡桃楸;单株年耗水量银中杨旱柳白桦紫丁香白榆水曲柳暴马丁香紫椴胡桃楸黄菠萝。萎蔫系数胡桃楸黄菠萝旱柳白桦紫椴银中杨水曲柳暴马丁香白榆紫丁香。  相似文献   

16.
以吉林上营森林经营局适宜黄檗生长的林分为对象,调查其野生种群的生存现状,结果表明:黄檗占林分株数的8.7%,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占12.5%,长势良好。要继续加强黄檗天然种群的保护力度,依法严格禁止采伐利用,并加强巡护,保护野生植株不被破坏;同时可采取人工造林、冠下植苗补植与直播种子造林、加强天然幼苗幼树抚育、建立珍惜珍贵树种培育基地等技术措施,增加黄檗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7.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第三纪孑遗物种,特别是以生产地道中药材关黄柏而备受重视。我们通过对黄菠萝的结实规律研究,认为黄菠萝结实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4年出现一次丰产年;人工林种子产量比天然林产量高出近两倍,浆果大,种子大而饱满;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种子发芽率均超过85%,人工林种子发芽率高出天然林发芽率的1.4%。  相似文献   

18.
对秃叶黄皮树和黄檗种子进行了种子形态、种皮透水性、发芽率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皮对秃叶黄皮树和黄檗种子的透水性有较大影响,前者透水性较后者好;秃叶黄皮树种子的田间发芽率为68.7%,极显著高于黄檗的36.3%;秃叶黄皮树种子和黄檗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秃叶黄皮树种子的休眠较黄檗浅,经过低温层积后两种种子的萌发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城市白桦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比研究48 a生城市人居白桦生态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结果表明:①水曲柳和黄菠萝更新苗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②随着林冠空隙面积的增加,水曲柳和黄菠萝的更新苗数量和密度均表现出抛物线式的变化趋势:水曲柳在林冠空隙面积为13.3 m^2时,更新苗数量最多,为32株,在11.7 m^2时更新苗密度最大,为29 289株/hm^2;黄菠萝在林冠空隙面积为22 m^2时更新苗数量最多,为11株,在15.1 m^2时,更新密度最大,为6 659株/hm^2;③相同林冠空隙面积下,水曲柳的更新苗数量明显高于黄菠萝。  相似文献   

20.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母树林建设是黄菠萝造林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三部落林场母树林建设的研究,认为黄菠萝母树林位置应选在优良种源区或适宜种源区内,目的树种不少于51%,并能大量结实;母树林内要清除灌木,按照经营密度(0.6)进行管理,适时除灌松土;还应加强母树林保护,及时地预测产量和采收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