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式校 《中国猪业》2010,5(9):27-27
黄淮海黑猪(淮猪,又称老淮猪),属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我国新淮猪、沂蒙黑猪等培育猪种的亲本,是培育杂交改良品种的良好育种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年130号公告将淮猪列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2.
淮猪是我国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主要分布于苏北、鲁南、豫东和皖北等地,具有性成熟早、产仔率高、耐粗饲、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黑猪(以下简称为淮猪)是我国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主要分布于苏北、鲁南、豫东和皖北等地,具有性成熟早、产仔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是我国新淮猪的培育亲本,也是其他培育猪种的良好素材。2000年,农业部发布130号公告,将淮猪列入《国家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4.
东海县的淮猪保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式校  舒明刚 《猪业科学》2008,25(10):96-97
黄淮海黑猪(淮猪),属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我国新淮猪、沂蒙黑猪等培育猪种的亲本,是培育杂交改良品种的良好育种素材。淮猪被毛黑色,体形紧凑,四肢粗壮,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成熟早,产仔率高,在中国猪系中属多产品系。淮猪生产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老淮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江苏淮北地区及鲁、豫、皖与江苏毗邻的部分地区。该品种猪具有成熟早、繁殖力强、抗病力强、耐粗饲、母性好、体质坚实、瘦肉率高、肉质鲜美、杂交效果好等优良特性。曾是赣榆县及周边地区母猪的当家品种。1 老淮猪保种情况为选育和推广老淮猪这一地方品种 ,1982年成立“连云港市老淮猪育种委员会”。赣榆县种猪场作为老淮猪保种与选育中心 ,通过多年的努力 ,老淮猪的选育工作一度进展顺利。1987年 ,市老淮猪育种委员会组织专业技术力量 ,在国内知名育种专家的指导下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老淮猪选…  相似文献   

6.
正淮猪是我国著名的华北型猪种,学名淮北猪,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2000年农业部第130号公告及2008年第662号公告将淮猪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名录》。2008年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猪)保种场"。2015年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第22号公告)认定为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一、资源现状淮猪是原产于淮河中下游的一个地方猪种,具有2500  相似文献   

7.
李景忠  姜建兵 《养猪》2006,(6):55-56
淮猪属华北型猪种,是黄淮海黑猪的主要类群,2000年列入全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3年我县种猪场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挂牌为国家级保种繁育基地。2006年9月下旬,在有华东第一温泉之美誉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四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笔者与会议代表参观了淮猪保种现场,听取了专题介绍,会上对我县在淮猪保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简介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始建于1958年,是建国初期江苏省建设的3个省级重点猪场之一,位于物产繁多、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8.
霍寿黑猪分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猪》2015,(4)
<正>霍寿黑猪是淮猪在安徽六安地区的一个类群,产于大别山东麓淮河上游支流的淠河、史河流域。霍寿黑猪主要由3个类型组成:即虎头型、黄瓜条型和油葫芦型。1虎头型虎头型属大型淮猪(图1),其公猪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面纹深刻,起伏明显。额上方四道纵纹将皮褶挤成皇冠造型,面额正前方菱形皱纹有3条横纹深刻,加上正中纵纹构成一王字,皱纹下方嘴筒宽阔,整个脸谱造型有虎之猛、狮之威。唯其耳大肉厚,眼皮臃肿,又多了几分憨态。颈部充实  相似文献   

9.
宋孝涛  周开锋 《猪业科学》2010,27(2):102-104
上世纪30年代,山东省临沂地区曾先后引进过少量的巴克夏猪和约克夏猪,与当地猪种杂交改良,形成所谓“沂南二茬”、“沂水二茬”、“莒县二茬”、“日照黑猪”等类群。1975年临沂地区通过全面的猪种资源普查、鉴定,将这些改良类群统一命名为“沂蒙黑猪”。次年由临沂地区家畜育种辅导站和山东农学院牧医系主持,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30年代,山东省临沂地区曾先后引进过少量的巴克夏猪和约克夏猪,与当地猪种杂交改良,形成所谓“沂南二茬”、“沂水二茬”、“莒县二茬”、“日照黑猪”等类群。1975年临沂地区通过全面的猪种资源普查、鉴定,将这些改良类群统一命名为“沂蒙黑猪”。次年由临沂地区家畜育种辅导站和山东农学院牧医系主持,  相似文献   

11.
皖南黑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系华北型黑猪向南过渡在皖南山区长期饲养选育而形成的肉脂兼用型猪种,目前主要分布在宣城市的宁国、绩溪等地。近些年,受外来品种大量引进、疫病威胁和部分保种企业经营困难影响,皖南黑猪种群数量逐年缩减,优良基因面临流失危险。就皖南黑猪种质资源保护现状进行概述,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皖南黑猪保种和开发利用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淮猪及杂交后代肌纤维直径变化及其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品种和杂交组合肥育猪(淮猪、长淮、大长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血缘比例对淮猪肌纤维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淮杂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淮猪(P<0.05)。淮猪的肌纤维直径介于中国地方猪与国外瘦肉型猪之间。肌纤维直径与胴体性状(瘦肉率、眼肌面积、背最长肌全重、背最长肌率、脂肪)呈较强的相关性。淮杂猪肉质理化性状中(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贮藏损失)3项指标明显变差(P<0.05),但pH值变化不显著。作者认为淮猪杂交后代的肌纤维直径较纯种淮猪粗,淮杂猪肉质也较纯种淮猪差。  相似文献   

13.
任同苏 《中国猪业》2014,9(7):50-51
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猪)保种场",本文对该场的淮猪群体状况、保种体系、保种模式及在保种中应用的福利养猪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该场目前面临的形势、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别选取4窝长白猪×淮猪(长淮组)、大约克猪×淮猪(大淮组)和淮猪(淮猪组)进行育肥和胴体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淮猪平均日增重(626.13±76.82)g(65.24%)、长淮猪平均日增重(587.00±59.58)g(54.91%)均有高于淮猪(378.93±67.74)g的趋势。长淮猪料肉比(3.04)比淮猪(4.54)降低了49.34%,大淮猪料肉比(3.27)比淮猪降低了38.84%。试验猪的平均屠宰率都在70%以上,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淮猪的胴体斜长(74.50±1.91)cm显著长于淮猪(68.50±3.70)cm,(P<0.05)。长淮猪的眼肌面积(36.45±4.80)cm2显著大于淮猪(21.02±4.23)cm2,(P<0.01)。大淮猪后腿比例(31.08±1.97)%有高于淮猪(28.74±1.24)%的趋势。瘦肉率长淮猪(56.69±1.79)%和大淮猪(53.13±1.41)%均极显著(P<0.01)高于淮猪(44.89±2.15)%。淮猪皮(14.10±1.55)%比长淮猪(7.81±0.56)%和大淮猪(8.39±0.81)%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且差异极显著(P<0.01)。3组猪的肉质性状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肉质优良,未发现有PSE或DFD等劣质肉。  相似文献   

15.
彭华 《中国猪业》2014,(3):55-55
2014年2月14日,农业部发布第2061号公告,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公告第662号)(以下简称《名录)))进行了修订,确定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中地方猪种44个,分别为八眉猪、大花白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华中两头乌猪(沙子岭猪、通城猪、监利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姜曲海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米猪、皖南黑猪、沙乌头猪、乐平猪、海南猪(屯昌猪)、嘉兴黑猪、大围子猪。  相似文献   

16.
1淮北猪的品种定位淮北猪隶属华北型黄淮海黑猪大类群。由此大类群中分出淮猪。淮猪是沿淮河流域分布的黄淮海黑猪,地理位置波及苏皖鲁豫四省,东临大海,北依鲁南丘陵,西靠大别山,南沿扬子江。荡荡百里灵山秀水,泱泱五千年的古国文明养育了淮猪这颗璀璨的东方黑珍珠—黑真猪。淮猪又细分为江苏的淮北  相似文献   

17.
淮猪的保种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景忠 《猪业科学》2006,23(12):76-77
准猪属华北型猪种,是黄淮海黑猪的主要类群,2000年列入全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3年我县种猪场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挂牌为国家级保种繁育基地。2006年9月下旬,在有华东第一温泉之美誉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4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参观了淮猪保种现场,听取了专题介绍,对我县在准猪保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制订地方猪种保种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云 《猪业科学》2011,28(12):124-125
1我国地方猪种的现状 根据2006-2010年农业部组织的全国第2次大规模的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我国目前有猪地方品种资源76个(有的品种内还包含有多个类群,如淮猪、两广小花猪、华中两头乌、乌金猪、湖川山地猪、藏猪等),是世界上地方猪品种资源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对安徽省皖南花猪、皖南黑猪、定远猪、圩猪、安庆六白猪等五个地方猪种Ag-NOR s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g-NOR s均数分别为3.69、3.67、3.17、3.73、3.50,众数为4;2个引进品种大约克夏和长白Ag-NOR s均数分别为2.14、2.11,众数为2。Ag-NOR s均定位于10号和8号染色体次缢痕区。从研究结果可以推断皖南花猪和圩猪的品种纯度较高,聚类分析可将5个地方猪种分为2类:皖南花猪、皖南黑猪和圩猪为第1类,定远猪和安庆六白猪为第2类。此外5个地方猪种和2个引进品种Ag-NOR s多态性还为中国猪种起源于亚洲野猪,欧洲猪种起源于欧洲野猪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黑猪(淮猪),属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我国新淮猪、沂蒙黑猪等培育猪种的亲本,是培育杂交改良品种的良好育种素材。淮猪被毛黑色,体形紧凑,四肢租;仕,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成熟早,产仔率高,在中国猪系中属多产品系。淮猪生产性能良好。纯繁情况下,6月龄平均体重75kg,背膘厚3cm,屠宰率65%,瘦肉率4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