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本刊讯(记者:王雯慧)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南方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高产稳产、抗逆、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油春1204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是以高产抗病的大豆品种中豆32与优质抗倒伏的大豆品种中豆29的杂交后代株系为亲本,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明显,品质性状、抗性表现较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大豆自然异交率非常低,对晋大62&#215;诱处4号杂交亲本及后代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突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后代群体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中的高产品系。利用Excel、SPSS软件对后代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产量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从而概括出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的一些性状。结果表明:利用诱变材料做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群体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基础广,基因重组类型多,在72个分析群体(包括2个亲本)中有7个品系是高产品系,50个中产品系,15个低产品系。杂交后代的高产品种的选育应选择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主茎粗、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荚数等均具有明显优势的后代材料,以提高大豆育种工作的效率,尽早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1970年利用当地优良推广品种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日本高产高蛋白品种十胜长叶杂交,经多代选育鉴定育成黑农35,199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92年已累计推广近700万亩,并已大量出口。选育高蛋白高产大豆品种,在选择亲本时要选择高产性状突出、综合性状好的亲本,同时亲本之一蛋白质含量应较高,这样易于成功。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必须选育秆强不倒的品种,可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杂交;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之间进行杂交;用钴60等射线处理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利用农家品种中的矮秆材料。对大豆后代材料可用不同肥水条件进行鉴定,同时用北育南繁、温室加代等措施来缩短育种年限。在大豆育种中要利用和保存好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豆自然异交率非常低,对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及后代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突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后代群体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中的高产品系。利用Excel、SPSS软件对后代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产量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从而概括出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的一些性状。结果表明:利用诱变材料做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群体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基础广,基因重组类型多,在72个分析群体(包括2个亲本)中有7个品系是高产品系,50个中产品系,15个低产品系。杂交后代的高产品种的选育应选择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主茎粗、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荚数等均具有明显优势的后代材料,以提高大豆育种工作的效率,尽早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南方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油春1204并通过国家审定。据悉,该品种是以高产抗病的大豆品种中豆32与优质抗倒伏的大豆品种中豆29的杂交后代株系为亲本,杂交后经  相似文献   

6.
吉林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10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出适宜吉林省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以具有目标性状的优良大豆亲本吉育47为母本、东248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对其杂交后代材料采用系谱法进行繁殖鉴选,选育出了高油、高产、抗病、广适性好的大豆新品种吉育100。该品种在2006—2007年吉林省的中早熟西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248.5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白农6号(对照)增产14.3%,生育期127d,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cm,园叶、紫花,灰色绒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脂肪含量23.61%,蛋白质含量40.68%。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吉育100(原品系代号公交DY2005-5)。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扁茎大豆进行了8年产量试验,评价其产量表现和稳产性以及确定其在生产中直接利用的可能性;对中国扁茎与普通大豆品种的1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后代观察和选择,以确定抗倒伏性和扁茎性状的遗传方式及选择方法;对后代品系和育成品种进行了产量试验,以确定中国扁茎大豆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中国扁茎大豆的产量为1 830~2 296 kg/hm2,仅为对照品种九农21的76%~79%,在5~9月份降水量多于430 mm以上地区不宜推广种植。只要普通大豆亲本秆强抗倒伏,后代就可以出现抗倒伏有所提高又具有高丰产性能的植株材料,但抗倒伏性难以达到目标。但选用晚熟且抗倒伏的引17作亲本与中国扁茎大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大量抗倒伏性符合育种目标要求且丰产的材料。连续选择扁茎株的效果很明显,可获得比中国扁茎更为稳定的扁茎系统。已有2个品种通过审定.新品系平安1020在雨量少、日照很充足、有灌溉的条件下,获得了5 802 kg/hm2的高产。98-4032、00-6023和01-5171新品系的平均产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并具有较好的稳产性。获得了一批抗倒伏性强且高产的后代材料。  相似文献   

8.
许豆6号是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用自选杂交后代"许9796"与"许豆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具有高产、高油、广适、多抗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杂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主成分分析,把甘蓝型油菜49个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归纳为5个主成分,即产油因子,角果因子,长度因子,种质因子,粒质因子,它们约占总遗传变异量的90%。根据各主成分遗传贡献率的大小,以主成分为单位选育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应首先注意选择全株角果总数和主序角果数较多的,产油量高的杂种,结合选择主序较长的后代材料,然后选择分枝数较多的双低优质。根据上述选择原则,已选出10个产油量高,  相似文献   

10.
<正> 豫油3号(原84010)是荥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1985—1989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是目前省内综合性状较好的油菜新品种。1989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油3号。一、选育方法及经过豫油3号是通过杂交,对后代芥酸含量进行负向选择、异地加代和田间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南阳41×奥罗,其中南阳41为早熟、高产的高芥酸油菜品种,奥罗为加拿大的低芥酸油莱品种。杂交组合南阳41×奥罗始作于1980年4月,同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杂交中稻主导品种丰产性及耐高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安徽省易旱、易涝、易遇高温热害,生产上使用品种数量过多,主导品种不够明确的瓶颈问题,将安徽省近年审定的在区试中增产幅度较大且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同步进行丰产性和耐高温特性研究.丰产性试验表明:在正常温度条件下,两优6326等中籼和天协1号等中粳组合都表现了较好的丰产性.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蘖期和抽穗期扬花期遇到连续35 ℃以上的高温时,绿优1号、两优6326、皖稻153和Ⅱ优838等表现较好耐高温特性,在高温发生年份具有较强的抗性,而天协1号则对高温特别敏感,生产上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谷子品种资源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对山西省的3761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一级和二级)500余份。采用田间抗旱鉴定和多年多点鉴定的方法对所选抗旱材料进行了抗旱性、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筛选出丰产性好的抗旱种质58份,丰产、抗旱品种3份。这对促进山西省谷子的生产和抗旱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春小麦的抗干旱和水分高效利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研究了新疆当前春小麦主栽品种和近年新审定品种的抗干旱和水分高效利用特性,通过田间干旱和充分灌溉处理小区试验的籽粒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计算了各品种的抗旱系数(DC)、抗旱指数(DI)、干旱产量指数(DYI)、丰水产量指数(WYI)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YHWUEI).结果表明,新疆育成的春小麦品种在干旱处理条件下的产量、抗旱性总体高于引进品种;各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抗旱系数(DC)与各品种干旱处理条件下的产量相关性差,各品种产量和部分农艺性状的抗旱指数(DI)与各品种干旱处理条件下的产量相关性较高,而干旱产量指数(DYI)与各品种的干旱处理产量趋势完全一致;又通过干旱产量指数(DYI)、丰水产量指数(WYI)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YHWUEI),筛选出在干旱和充分灌溉两种条件下都高产稳产,即具有水分高效利用特性的春小麦品种四个:新春2号、新春6号、新春7号和新春10号,它们的干旱产量指数、丰水产量指数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都大于1.05.在多年新疆春小麦生产中,它们也都表现高产稳产、耐高温、抗干旱和适应性强,在干热风危害麦区推广面积大.  相似文献   

14.
8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大面积种植的8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各品种产量、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及丙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品种中米拉、坝薯10号、大西洋、中薯3号的抗旱性最强,底西芮、费乌瑞它抗旱性中等,会-2、合作88抗旱性最弱.建议在贵州干旱常发生的地方选用米拉、坝薯10号、大西洋、中薯3号这4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小麦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回顾了近年来小麦育种工作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小麦育种的目标和途径。小麦育种目标的制定应该包含4个方面:丰产性,稳产性,品质和生产成本。丰产性的实现要依赖生物学产量和经济系数的提高,可以通过繁茂性和粒叶比的选择来实现。目前我国品质改良的工作重点仍是提高面筋强度,应加强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和谷蛋白大聚体含量的选择,耐热性也是黄淮麦区品质改良的重要内容。稳产性的提高应增强品种的抗旱和耐热性能,水旱轮选是选育抗旱品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细胞膜稳定性和气-冠温差在组织和群体水平上较好地反映了植物耐热性的差异,可用于耐热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花生主栽品种的抗旱性,筛选抗旱资源。选取68份我国花生主栽品种为材料,将其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环境下种植,利用5个农艺性状的耐旱系数和2个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值D,分析性状的相关性和多样性指数,同时对材料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耐旱系数的变异范围最广为0.51~1.75,变异系数均值为21.54%,总分枝数耐旱系数的变异系数均值最小为13.55%;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植株稳产性受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结果节数、单株结果数、叶绿素和冠层温度的影响;不同性状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1.67~2.09;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材料抗旱性最强,第Ⅲ类群抗旱性最差,具有较强抗旱能力材料名称为冀花2号、冀花4号、丰花1号、花育20、天府11号和开农8号。该结果可为抗旱育种中亲本选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小麦品种抗旱性及产量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沧麦6001和邯4589为对照,2005~2007年选取当地和引进的10个小麦品种同时在6个试点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及产量因素。结果表明:沧麦6002抗旱性较强,产量较高,产量丰产性和稳定性表现较好,从田间综合表现来评价参试品种,认为沧麦6002表现最好;石02-Z221抗旱性最强,产量最高,但产量稳定性差。今后可以利用石02-Z221的抗旱性结合沧麦6002的产量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小麦品种改良。从环境差异看,新河试点的小麦产量表现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与筛选,为选育抗旱性强的冬小麦品种提供种质依据。【方法】以新疆地方134个冬小麦品种和54个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鉴定材料的萌发期耐旱性。【结果】地方品种的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和根冠比受旱胁迫影响程度大于育成品种,除个别指标间无相关性外,多数指标间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确定4个独立的主成分作为耐旱性鉴定综合指标,材料分为5个耐旱性级别,134个地方品种中有7个高耐品种,54个育成品种中有3个高耐品种、18个耐旱品种,3个高耐品种均为伊犁地区选育的品种;18个耐旱品种中包括北疆地区的主栽品种新冬18号和南疆喀什地区的主栽品种新冬20号。【结论】筛选出10份强抗旱的新疆冬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9.
沧麦6004系用西农863与08950536的F1代为母本,以石5144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表现性状稳定,节水,丰产特点突出。2003年经河北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并申请国家植物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2672E”。适宜河北省黑龙港麦区中高肥力水平麦田种植。  相似文献   

20.
26份自交系田间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6份玉米自交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籽粒产量、耐旱指数、耐旱系数等性状相关性,进行耐旱性综合性评价。【方法】采用玉米种质耐旱指数法。【结果】玉米开花期,遭遇大气高温和土壤缺水会导致玉米花粉活力下降,受精结实不良,减产严重。各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为耐旱指数>穗位>穗长>ASI>行粒数>秃尖长>穗行数。其中耐旱指数、穗位、穗长、株高、ASI值、行粒数等籽粒产量正相关;秃尖长等与籽粒产量负相关。【结论】26份自交系中耐旱强的自交系共11份(42.31%),耐旱性中等的7份(26.92%);耐旱性较弱的材料8份(30.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