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为秦岭烤烟钾氯含量的改善和香气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秦岭烟区K326、秦烟96、YN99 3个主栽品种的烤烟为材料,研究了烤烟钾氯含量特征及其与致香物质的关系。【结果】秦岭烤烟钾、氯含量均偏低,钾氯比变异系数较大,且至少在2个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国际优质烤烟相比,3个品种钾含量的适宜率均极低;模糊相似性优先比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烤烟的钾氯含量状况与四川烤烟最相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烤烟钾、氯与致香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高钾类烤烟中除叶绿素降解产物外的四大致香物质含量均高于中、低钾类烤烟,中氯类烤烟的叶绿素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降解产物的含量最高,其它致香物质含量均最低。【结论】秦岭烤烟的钾、氯含量偏低,高钾、中氯类烤烟致香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在烟株团棵期和旺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研究有机酸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有机酸对烤后烟样的蛋白质、总氮、烟碱和钾氯比增加,还原糖、总糖和糖碱比均降低;6-甲基-5-庚烯-2-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Ⅰ、巨豆三烯酮Ⅱ、藏花醛5-甲基糠醛、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苯甲醛和苯乙醛等致香物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增加,新植二烯含量均降低。综合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喷施50 mg/L柠檬酸与100 mg/L苹果酸可促进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有利于中性致香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秦岭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状况,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秦岭烟区3种不同基因型的烤烟YN99、秦烟96、K326烟叶中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烟区烤烟烟叶的钾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与YN99和秦烟96相比,K326烤烟烟叶的糖含量较高(24.29%),总氮含量最低(1.82%),其他化学成分和比值适宜,达到了优质烤烟标准,K326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最好。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香气物质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32种香气物质有14种至少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K326烤烟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茄酮、新植二烯和其他香气物质的含量均高于YN99和秦烟96,在秦岭烟区K326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烟叶中的钾和总植物碱对香气物质的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烟叶中钾含量和降低总植物碱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香气品质。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中K326化学成分和香气品质均为最佳,最适合在秦岭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2011—2013年河南7个烟区26个样点的烤烟C3F烟样为材料,研究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区域分布。结果表明:洛阳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芳樟醇和巨豆三烯酮3除外),棕色化产物含量也较低(2–乙酰基吡咯、5–甲基糠醛除外);许昌烟区烤烟的其他苯丙氨酸类物质含量较高(苯甲醇除外);南阳和三门峡烟区烤烟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驻马店烟区的,显著高于漯河烟区;各烟区烤烟新植二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致香物质总得分呈现南高北低、西低东高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海拔对盐源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4个不同海拔烟区(1 600、1 800、2 000、2 400 m)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有明显影响,随海拔的升高,烟叶烟碱、总氮、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等先升高后下降,其中烟碱、总氮、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 000 m烟区,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峰值出现在海拔1 800 m烟区;烟叶还原糖、总糖先下降后升高,最低点出现在海拔2 000 m烟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香型、基因型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烟叶的香味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烟区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贵州>四川>河南;不同基因型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河南烟区云烟87略大于K326,贵州烟区K326远高于云烟87,四川会理烟区云烟87高于K326,四川会东烟区K326高于云烟87。采用雷达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的综合评定认为,四川、贵州烟区烟叶感官质量较好,河南较差。  相似文献   

7.
不同香型、基因型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香型、基因型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烟叶的香味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烟区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贵州四川河南;不同基因型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河南烟区云烟87略大于K326,贵州烟区K326远高于云烟87,四川会理烟区云烟87高于K326,四川会东烟区K326高于云烟87。采用雷达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的综合评定认为,四川、贵州烟区烟叶感官质量较好,河南较差。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曲靖烟区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为材料,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基因型烤烟中部叶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总氮、烟碱、氯离子含量均在适宜的范围之内;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普遍偏高;钾离子含量普遍偏低.不同基因型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KRK26>云烟97>云烟87>K326>NC297;不同基因型之间中性致香物质的类群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云烟87的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云烟97的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KRK26的新植二烯含量最高;NC297的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新植二烯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品种;K326的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云烟97的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9.
对烤烟高香气品种8306的11个杂交品系进行初步筛选并对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品系间烤烟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差异;粤烟97×8306的钾氯比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MS8306×K326的总糖和钾含量最高;MS8306×中烟98的烟碱含量和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最高;MS云烟87×8306的总氮和类胡萝卜素总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粤烟97×8306、MS云烟87×8306、NC628×8306和MS8306×中烟98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协调,可进一步研究其香气风格和吸食品质。  相似文献   

10.
对烤烟高香气品种8306的11个杂交品系进行初步筛选并对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品系间烤烟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差异;粤烟97×8306的钾氯比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MS8306×K326的总糖和钾含量最高;MS8306×中烟98的烟碱含量和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最高;MS云烟87×8306的总氮和类胡萝卜素总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粤烟97×8306、MS云烟87×8306、NC628×8306和MS8306×中烟98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协调,可进一步研究其香气风格和吸食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元烟区烟叶的特征香味成分,从致香物质角度探明广元烟叶的香型风格。[方法]选取2014—2015年广元烟区20份烤烟样品(C3F),对其主要香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典型香型产区烟叶的致香物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广元烟叶香味物质总量丰富,五大类香味物质含量表现差异,其中新植二烯和苯甲醇含量较高;广元烟叶与三大香型典型产区烤烟的香味物质种类及含量也表现差异,与玉溪、许昌烤烟均差异显著,而与遵义烤烟差异不显著,且与遵义烤烟的相似系数最高。[结论]研究可为广元烟区烤烟特色定位和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增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烤烟经济性状和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吉林延边烟区,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增施芝麻、小磨油、豆糁和豆浆等有机物料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有机物料均能改善烟叶经济性状,提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其中以增施豆浆对烟叶经济性状的改善效果最好。增施豆浆后,烟叶中的新植二烯、苯丙氨酸类、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较对照的增幅最大,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组成较为协调,尤其是17种可赋予烟叶优良香吃味的致香物质含量较高,与感官评吸中香气质较为纯净、香气量较足的特征吻合。【结论】增施有机物料豆浆有利于延边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因型烟叶品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凉山会东烟区3个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以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不同基因型来看,红花大金元整体外观质量较好,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及其组成比例含量较为适宜,中性致香物质整体含量最高。(2)从不同部位来看,这3种基因型的中、上部叶的外观质量整体较好,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含量及其组成比例含量适宜,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3)综合分析认为,红花大金元的整体质量最好,其更为适宜在凉山会东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采集2013~2018年云南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初烤中部叶样品472个,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及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326和云烟87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以及致香物质总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大的;K326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的;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在3个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从致香物质含量的地域分布来看,红大聚为2类,其中昆明烟区单独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的;K326聚为2类,其中曲靖市和保山市聚为一类,其他烟区为一类;云烟87聚为4类,其中文山州和昆明市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大理州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最低。总之,K326和云烟87致香物质含量的相似性高,但这两者与红大的差异大,且3个品种致香物质含量的地域分布特征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采集2013~2018年云南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初烤中部叶样品472个,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及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326和云烟87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以及致香物质总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大的;K326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的;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在3个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从致香物质含量的地域分布来看,红大聚为2类,其中昆明烟区单独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的;K326聚为2类,其中曲靖市和保山市聚为一类,其他烟区为一类;云烟87聚为4类,其中文山州和昆明市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大理州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最低.总之,K326和云烟87致香物质含量的相似性高,但这两者与红大的差异大,且3个品种致香物质含量的地域分布特征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采集2013~2018年云南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初烤中部叶样品472个,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及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326和云烟87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以及致香物质总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大的;K326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的;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在3个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从致香物质含量的地域分布来看,红大聚为2类,其中昆明烟区单独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的;K326聚为2类,其中曲靖市和保山市聚为一类,其他烟区为一类;云烟87聚为4类,其中文山州和昆明市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大理州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最低.总之,K326和云烟87致香物质含量的相似性高,但这两者与红大的差异大,且3个品种致香物质含量的地域分布特征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ATD-GC/MS)分别对2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典型片烟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作为分析目的,深入挖掘2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并找出2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的规律性。【结果】运用GC/MS对所制备的11个烟叶样本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含17种酮类、10种醇类、4种醛类、5种杂环类、2种烯烃类、1种酸类和1种内酯类化合物,典型片烟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典型碎烟;典型片烟有14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P< 0.05,下同),分别是甲基庚烯酮、2-乙酰基呋喃、4-环戊烯-1, 3-二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桉油烯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3, 4-脱氢-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通过ATD-GC/MS对2类烟叶样本设定的14种重要致香成分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片烟的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各非典型碎烟,而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和3-氧代-α-紫罗兰醇这8种成分在典型片烟中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2种分析方法存在含量显著性差异的致香成分中有7种致香成分一致,包括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结论】通过2种分析方法对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类烟叶间部分挥发性致香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且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湖北环神农架区域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环神农架烟区烤烟样品进行中性致香物质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样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房县、保康、兴山地区烟叶的致香物质已基本达到或超过津巴布韦水平,神农架地区与津巴布韦相比差距稍大;在该区域的生态条件下,烤烟种植品种‘K326’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高于‘云烟87’;烟叶部位间上部叶(B2F)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叶(C3F)次之,下部叶(X2F)最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对比分析和夹角余弦方法,分上、中、下3个部位对云南26个新烟区和津巴布韦主产烟区KRK26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新烟区与津巴布韦主产烟区各部分烟叶在总糖等常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上的差异不大。两个烟区所产烟叶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多酚、多元酸和各致香物质的含量上。在常规化学成分上,云南新烟区KRK26烤烟与津巴布韦主产烟区KRK26烤烟总体相似度较高,其中下部烟叶与津巴布韦的相似度最高。在致香物质上,上部烟叶相似度相对较低,中部烟叶相似度最高,下部烟叶相似度居中;其中,施甸、云县、耿马、沧源、双江、镇沅、景谷和弥渡8个县(区)与津巴布韦马龙德拉5号农场中部烟叶夹角余弦达到0.99以上,特别是双江县和镇沅县中部烟叶夹角余弦达到0.998,相似度极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了解云南不同产区致香物质含量的特点及差异,为云南优质烟叶的生产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云南12个烟区(红河、昆明、曲靖、楚雄、玉溪、大理为传统优质烟区,丽江、普洱、保山、文山、临沧、德宏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烟区)烤烟中部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对各烟区烟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从云南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中共检测出69种致香物质,其中有18种致香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51种致香成分含量在不同烟区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的醛类致香成分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部分烟区的酮类、醇类、酚类、杂环类、酯类、酸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总量差异显著(P<0.05).基于不同官能团致香物质含量的聚类分析,可将12个烟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楚雄、文山、昆明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丽江、临沧、普洱、玉溪4个烟区;第三类包括德宏和红河两个烟区;第四类包括大理和曲靖两个烟区.基于致香物质总量的聚类分析,则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德宏、红河、文山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楚雄、大理、丽江、昆明、曲靖5个烟区;第三类包括临沧、普洱、玉溪3个烟区.[结论]在分析和评价烟叶致香物质时,不仅要考虑其致香物质总量,还要考虑致香物质的组成和比例,才能更准确地对不同烟区的烟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