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栗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易霉烂 ,易失水。经试用蜡封贮藏 ,收到理想效果。具体做法是 :1 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影响板栗种子安全贮藏的关键。做种子用的板栗要让其充分发育成熟 ,果肉充实饱满 ,水分含量较低 ,可显著提高其自身耐贮藏的能力。2 种子蜡封前的处理板栗种子在蜡封贮藏前 ,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分级和防虫防腐处理。在密闭的室内用溴烷熏蒸 4h~ 8h ,可有效防止虫害 ,每平方米用溴烷 40g~ 5 0g ;用 5‰ 2 ,4-D与托布津5 0 0倍液浸种 3min可防腐。浸种时粘在种皮上的药液要充分晾干。3 蜡封将购来的石蜡用大铁锅熬化 ,液体石…  相似文献   

2.
在板栗生产中,通常是实生苗造林2~3年后进行嫁接。这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增加成本,延迟结实,降低了经济效益。采用板栗嫁接苗直接造林可改变这种状况。为了大量培育当年出圃的板栗嫁接苗,我们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在育苗的当年进行春季胚芽接、秋季圃枝接、冬季催醒接,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做到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造林。1 春季胚芽接1-1 种子处理选用成熟饱满无霉变虫蛀的板栗种子在0-001%多菌灵液中浸泡消毒10min后用清水洗净捞干,再用40℃左右的温水浸种8~10h,使种子充分吸水。1-2 室内…  相似文献   

3.
用稀土溶液适当浓度喷施二年生杜仲苗木,能抑制苗高生长,促进地径生长。喷施当年生板栗苗和浸种后育苗均能促进苗高和地径的生长,经浸种处理的种子侧根增多。  相似文献   

4.
为了详细了解病虫害对板栗产量的影响情况,在安徽大别山板栗主产区,采用整树调查和种子收集筐调查这两种方法,对板栗自开花到采收前落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两种调查方法的实用性。整树调查和种子收集筐调查的结果均表明:板栗剪枝象、雪片象、败育和蛾类等因素是造成板栗采收前落果的主要因子,且板栗剪枝象的危害异常严重,因板栗剪枝象而造成的落果占整个落果的45%以上;板栗剪枝象和败育主要造成了早期(即从6月开花到7月中下旬)的落果,而雪片象造成的落果则发生在7月底,8月上中旬为落果高峰期。然而,关于因雪片象和败育而造成的落果的比例,用这两种方法调查到的结果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整树调查结果显示,因雪片象而造成的落果的比例(43.57%)高于败育(7.32%);而采用种子收集筐调查到的结果显示的却相反,因败育而造成的落果的比例(37.72%)高于雪片象(11.50%)。研究结果还说明了,采用整树调查和种子收集筐调查这两种方法均能较为准确地估计虫害对板栗落果的影响程度,这一研究结果可用于板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控制防治。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种子雨动态变化过程及虫蛀特征,2011—2013年在秦岭南坡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板栗种群的种子雨下落过程及构成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板栗的种子雨动态变化相似,均在8月下旬开始掉落,高峰期基本出现在10月中上旬左右,在11月下旬掉落结束;2011年和2013年板栗种子雨密度、种子产量分别为(48.58±6.46)、(35.30±7.86)粒·m-2和(47.88±7.47)、(32.25±9.00)粒·m-2,均显著高于2012年的(20.47±1.20)、(13.57±0.21)粒·m-2;板栗种子虫蛀率与种子产量有一定关系,在种子产量较低年份(2012年)虫蛀率有升高趋势,在种子产量较高年份(2011年和2013年)有降低趋势;板栗种子产量也可能存在大小年现象。  相似文献   

6.
板栗容器育苗技术板栗是河北省迁西县重要传统出口商品,发展板栗生产,提高栗农生活水平,增加外汇收入是当务之急,为了提高山区“围山转”工程栽植板栗的成活率,今年我们苗圃场用容器育板栗苗10万株,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过程简述如下。1种子精选与催芽在板栗...  相似文献   

7.
优质壮苗是搞好板栗生产的基础。板栗常规育苗两年地径达0.8厘米以上为合格苗。河北抚宁县林业局成功地培育了一年生地径0.8厘米以上的板栗合格苗,而且占产苗量的85%以上。主要技术要点是:一、选地选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层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砂壤土做育苗地。二、种子沙藏处理  相似文献   

8.
板栗种子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板栗 (Castaneamollissima)种子属于典型的顽拗性种子 (recalcitrantseeds)。目前 ,人们通常用保湿贮藏法延长其寿命 ,以达到短期 (几个月到几年 )贮藏的目的 (傅家瑞 ,1 991 ;陈建勋等 ,1 999)。但尚无有关板栗种子种质长期贮存的成功报道  相似文献   

9.
板栗种子褐变底物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探索板栗褐变的发生规律,对南方早熟板栗种子不同部位的单宁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板栗种子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单宁,其含量在板栗种子不同部位有显著差异。种皮中最高,其次是胚轴和内果皮;子叶表层单宁含量明显高于子叶中心层,子叶中心层含量又高于子叶中间层。板栗各部分褐变程度与单宁在种子中的含量密切相关,含量越高,褐变越严重。认为单宁是板栗褐变的主要底物。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板栗主要用实生育苗法和嫁接育苗法繁殖,用实生苗培育,具有植株生长健壮、生命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等优点,且实生苗培育技术简单易掌握。探讨了板栗实生苗繁育技术,主要包括种子采集、贮藏、苗圃地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等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板栗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木本粮食树种,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因此,发展板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密云、怀柔等山区发展了大量板栗树,但由于板栗有结果晚的习性,至今仍很少结实,已有的老树产量也不高。如何使幼树早产丰产,老树增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最近三年来,通过对板栗品种的研究,我们初步认为,选优和嫁接是实现良种化,提高现有栗树产量的重要途径。一、板栗嫁接换种的增产效果北京郊区栽培板栗,长期以来用种子繁  相似文献   

12.
板栗属淀粉类坚果,在贮藏过程中,既不耐干、又不耐湿,既怕冻害、又怕鼠害。过去板栗室内贮藏往往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大量霉烂变质或干枯。为解决板栗种子大批量贮藏管理难的问题,作者于1986年秋末进行了板栗种子室外密集土藏试验,现将试验效果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板栗系采摘后及时脱棚的坚果,其中沅陵小果油栗5395kg,麻阳毛板栗350kg。  相似文献   

13.
板栗子苗嫩枝嫁接,是一项新的技术。我们从1986年开始着手进行了板栗子苗嫁接试验,选用大粒板栗种子,在室内催芽作砧,翌年春梢枝作接穗,4月中、下旬进行嫁接,成活率仅5%;1987年在室外圃地播种,幼苗作砧木,当年春梢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67.5%;1988年室内催芽和室外播种育苗作砧,用当年的春梢嫩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81%,最高达89%。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栗实象(虫甲)又名板栗象鼻虫,我省产区普遍发生。为害板栗、茅栗、锥栗及其它栎类种子。为害情况:幼虫为害栗、栎类种子,直接影响栗实的产量和质量,被害栗实失去食用价值或发芽能力,并易引起发霉腐烂,影响贮运,更不能出口,影响外贸,成为板栗生产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板栗小种子断胚根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认为,板栗苗木生长前期主要依靠其肥厚的子叶提供营养,因此,育苗时多选择大种子,以求快速生长,我们也一直采用100~120粒/kg的种子育砧。但由于前几年板栗的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大种子价格倍增,育苗成本也大幅度上升,而相对来讲,小种子价格较低。因此从1988年开始,我们采用小种子进行播种试验,并采用断胚根法,获得了成功。1989年全部采用新方法培育实生苗,并在全市推广。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和方法1.1困地准备选择本所十里牌苗圃,为微酸性红黄壤土,肥力一般,光照充足,试验用育苗面积1.ohm‘。秋冬季进行全…  相似文献   

16.
板栗是河北省迁西县重要传统出口商品,为提高山区“围山转”工程栽植板栗成活率,今年我们苗圃容器有板栗苗10万株,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技术过程简述如下。1种子精选与催芽对板栗果实进行精细检选,剔除风干、破损、霉烂、虫蛀的板栗,选择色泽鲜艳、饱满的果实为种子。3月初用1份种子与3份湿沙混均,放置温床中催芽,温床设在高操向阳处,挖东西方向的沟,沟深30cm、宽1m,长视种子数量而定,使沟沿呈北高南低倾斜,以利采集阳光,提高床温,床内铺25cm左右厚的混入湿沙的种子,上面再盖纯湿沙3cm左右,然后登上塑料膜,四周用上压严,3~…  相似文献   

17.
板栗容器育苗技术胡俊蓉,李春国,韩素英(河北省迁西县林业局)板栗容器育苗,就是采用塑料袋作容器,可提高成活率,成苗快,苗木质量高,管理集中而方便,节省种子,每公顷可育苗木60多万余株。1994年在河北省迁西县林业局北河坝苗圃场用容器育板栗苗10万株,...  相似文献   

18.
<正> 板栗的传统繁殖方法是用实生本砧嫁接育苗,如能突破板栗扦插生根难关实行扦插育苗,便可节省大量种子,降低育苗成本,达到快速繁殖苗木成倍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探索扦插育苗技术,我们在华中农业大学胡婉仪等老师的指导下,从1991年4月至12月用其配制的生根促进剂“HL-43”号及目前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的ABT生根粉对板栗嫩枝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期以来,为节约成本,板栗育苗均选用小粒种子。仙居县用这种板栗苗木培育的栗树达20多万株,品种杂乱,产量低,品质差。为了改变板栗生产的落后状况,自1986年以来,采用了劈接、皮下接、切腹接和改良皮下接等方法进行板栗嫁接换优试验,其中以改良皮下接效果最好,现将该方法作简要介绍。1 试验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在仙居县城关镇卜家岙村、大战乡地村和新港乡金坑村进行。1.2接穗的采集和处理在春季嫁接前30~60天,以优良魁栗母树的树冠中上部外围剪取长40~50cm的1~3年生结果母枝或结果枝,按每捆50~100根捆  相似文献   

20.
皖西大别山区栽培板栗历史悠久,品种类型很多,砧木资源丰富。利用野生砧木就地嫁接良种板栗,不仅可以保持优良特性和提前3~5年挂果,而且无需育苗移栽,节省种子和劳力。为了提高嫁接保存率,避免种源混杂,产量低的现象,1985年用插皮嫁接法和省内14个品种嫁接了3.33hm~2板栗良种园,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