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的乳腺在以下3个阶段迅速增长:从90日龄到初情期,妊娠期的最后l/3时段和整个泌乳期。青年母猪或成年母猪的营养水平、内分泌状态及饲养管理方案可能在这些阶段影响其乳腺发育。更具体来说,生长青年母猪90日龄限制饲养会阻碍其乳腺发育;提供植物雌激素异黄酮与提高循环系统中催乳素的浓度都可刺激乳腺发育;在妊娠后期,抑制松弛素或催乳素的分泌,乳腺发育迅速降低;饲料能量增加过多,可对乳腺产生有害作用;妊娠母猪的饲养也可能影响其后代的乳腺发育..各种饲养管理因素如窝哺乳仔数、哺乳强度以及上一个泌乳期乳头的吮用与否都会影响泌乳末期乳腺中乳腺组织的数量.、乳腺发育伴随着乳头复位的必需生理过程,在断奶后或泌乳早期不正常吮乳的情况下,乳腺中乳腺实质组织通过这一过程迅速退化  相似文献   

2.
<正>奶水是哺乳仔猪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乳腺是奶水产生的唯一器官,母猪泌乳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开始泌乳时乳腺中的分泌细胞数量,而且乳腺中DNA含量(乳腺细胞数的标记)与仔猪生长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所以,母猪乳腺组织的良好发育及泌乳功能的正常启动对于仔猪生长潜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关注奶水质量,应该从乳腺发育、生乳过程、乳汁排放及泌乳障碍着手研究。1母猪乳腺的结构特点母猪乳房的结构特点是没有乳池,仔猪出生后用鼻拱乳头,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顾客向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有什么价值 ?这使我想起 ,人们比较了解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处 ,却不太了解这对仔猪生长有多大好处。毫无疑问 ,我们都知道 ,增加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在泌乳期内体脂和机体蛋白质损失得越少 ,则断奶后恢复发情就越快 ,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往往也越大。对猪群生产记录的研究分析表明 ,一头母猪在泌乳期间每丧失 1千克体重 ,则断奶后发情就推迟一天。同样 ,母猪泌乳期间每丧失 1 0 %体脂 ,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就减少一头。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对仔…  相似文献   

4.
营养对泌乳母猪乳腺发育的调控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仔猪出生后的0~7 d死亡率最高,断奶前仔猪死亡原因来自母猪因素,如营养供给不足或被压死等。而且由于母猪营养问题使产奶量下降或乳成分变化,导致新生仔猪仅获得一半遗传生长潜力,限制了仔猪遗传生长潜力的发挥。泌乳期乳腺的发育与泌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影响母猪乳腺发育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猪乳腺有3个快速生长期:90日龄到初情期,妊娠后1/3期,泌乳期。后备及成年母猪的营养、内分泌状况和管理水平均会影响乳腺生长。本文就影响母猪乳腺发育的激素、营养、管理等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间的体况对泌乳期采食量和泌乳性能有很大影响。妊娠期如果采食量过高,母猪太肥,机体沉积的脂肪太多,特别是乳腺组织被大量脂肪填充,就会造成泌乳期采食量上不去,泌乳性能不佳。相反,如果妊娠期母猪的采食量过低,造成母猪的营养储备不足,就会造成胚胎的生长发育受阻,母猪产弱仔  相似文献   

7.
此试验旨在研究褪黑素膜受体(Melatonin membrane receptors, MT)在奶山羊乳腺中的分布和表达及褪黑素对奶山羊乳腺β-酪蛋白(β-casein)表达的调节作用。以泌乳期奶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T1和MT2在泌乳期不同阶段奶山羊乳腺中的表达和分布;褪黑素处理体外培养的泌乳期乳腺组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其β-酪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1)MT1和MT2 mRNA在泌乳期奶山羊乳腺都有表达,并具有相同的表达趋势,泌乳高峰期(泌乳期60 d)显著高于泌乳上升期(泌乳期30 d)和泌乳下降期(泌乳期120 d)(P0.05);(2)MT1和MT2主要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泌乳高峰期为强阳性,泌乳上升期和下降期阳性反应较弱;(3)褪黑素处理能显著下调乳腺组织β-酪蛋白mRNA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褪黑素能直接作用于乳腺,调节泌乳期奶山羊泌乳活动。  相似文献   

8.
试验证明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Ⅲ系、DⅢ-Ⅰ系经产母猪在整个泌乳期(35 d)约可产乳347 kg,长白猪可产乳429 kg,平均每昼夜泌乳9.91~12.26 kg,如泌乳期21 d或28 d分别可产乳211 kg(长白猪226 kg),283 kg(长白猪338 kg).整个泌乳期内泌乳量从产后第5天起开始上升,3周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初产母猪放乳行为的条件反射要比经产母猪迟3~7 h而且日泌乳也少于经产母猪.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速度很快,10d时可达出生重的2倍,30d可达5~6倍,60d达到10~13倍。但母猪泌乳量在20d左右时就已达到高峰。从3周龄起,哺乳仔猪通过母乳摄取的营养已满足不了自身的生长需要。如果不及时及早补饲,仔猪生长就会受阻,断奶体重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后续生长。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对仔猪采取以下补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1泌乳母猪的饲养技术1.1饲养方式泌乳母猪的营养消耗很大,每日从乳汁中分泌出大量能量和营养物质供仔猪的需要,尤其是泌乳期的前1个月为泌乳旺期。因此,要强化饲养。可将哺乳期精料量的60%~65%集中在产后第一个月使用,以后母猪泌乳量下降,适当减少精料用量,形成前高后低的营养供应方式。对初产母猪,自身还在生长,整个泌乳期均应强化饲养,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泌乳母猪的营养供给须根据泌乳量和膘情等具体情况灵活  相似文献   

11.
古其燕 《猪业科学》2015,(2):136-136
<正>在实际生产中,对断奶重这一生产指标的跟踪工作量非常大,数据难以量化和考核,导致目前有很多场忽视这一指标。然而,理想的断奶重能充分发挥猪在育肥阶段的生长潜力,提高育肥阶段的成活率和饲料报酬,缩短上市日龄等。1母猪方面1.1妊娠期1)妊娠中期:将母猪的体况调整至理想的状态,防止饲喂量过多引起母猪过肥,否则会导致乳腺发育不良,影响泌乳期乳汁的分泌。2)妊娠后期:这个阶段要提供充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哺乳动物在泌乳期前后乳腺上皮细胞凋亡数量及泌乳量变化的规律,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母兔泌乳前后乳腺上皮细胞凋亡数量;采用仔兔吃奶前后窝体重变化差值法测量泌乳量。结果表明:泌乳全期乳腺上皮细胞凋亡数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泌乳量高峰期时细胞凋亡不显著,泌乳期兔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凋亡与兔的泌乳量呈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荷兰SFR饲料研究所首席猪科学家Jannes Doppenberg:泌乳期母猪饲料配制需注意保持能量和氨基酸的平衡母猪泌乳期体况对泌乳量影响母猪泌乳期对饲料采食要求严格,同时对环境温度要求也比较敏感。泌乳母猪适宜的温度区间一般在12℃~22℃,当超过该温度区间时,其体表血液量增加,而乳腺血液量相应减少;当环境温度从24℃上升到26℃后,泌乳量下降16%,乳脂率伴随上升。新生仔猪从出生到21天,体重增加潜力为466克/天,泌乳量随之需要每天增加43%。新生仔猪大小和活力决定了乳腺的发育程度,进而决定了泌乳量。每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水牛泌乳性与乳腺组织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切片及显微照相研究摩拉水牛和摩×尼×本三元杂水牛泌乳期的乳腺组织。[结果]泌乳期水牛乳腺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较少,腺泡较多。泌乳水牛乳腺组织占62.8%,结缔组织占7.6%,脂肪组织占19.6%。摩拉水牛乳腺小叶区域的乳腺泡数量范围为80~150个/mm2,直径范围为50~100μm。摩×尼×本三元杂水牛泌乳后期乳腺小叶区域的腺泡数量范围为50~100个/mm2,直径范围为50~150μm。[结论]乳腺腺泡数及大小是影响水牛泌乳量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速度很快,10d时可达出生重的2倍,30d可达5~6倍,60d达到10~13倍.但母猪泌乳量在20d左右时就已达到高峰.从3周龄起,哺乳仔猪通过母乳摄取的营养已满足不了自身的生长需要.如果不及时及早补饲,仔猪生长就会受阻,断奶体重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后续生长.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对仔猪采取以下补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荷斯坦奶牛乳腺发育中乳糖的变化规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荷斯坦奶牛乳腺发育中乳糖的含量.结果:围产期,乳腺中才出现可检测到的乳糖;泌乳期乳糖含量增高,泌乳140d达到峰值;退化期乳腺乳糖含量迅速降低,退化30d含量很少.结论:不同生理时期,荷斯坦奶牛乳腺中的乳糖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7.
添加脂肪是调整泌乳期日核能量含量以提高母猪在此期间能量摄入量的一个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一定的饲喂方法来提高母猪的泌乳期日采食运。高产高泌乳量母猪对能量的需要量是很高的。通常情况下,泌乳母猪不能通过自主采食获取所需的饲料量来满足这些能量需要量,因此母猪泌乳期内的体重就会减轻。然而,可以做到使母猪泌乳期内的体重减轻达到最小而不影响母猪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乳牛在一个泌乳期内其产乳量呈规律性变化。一般在分娩后乳牛的产乳量逐渐上升,低产牛在产后20~30d达到泌乳高峰期,高产牛则在产后40~50d达到泌乳高峰期,泌乳高峰期一般可维持20~60d,由此可见,乳牛在分娩后两三个月其产乳量最高。此后产乳量则逐渐下降,高产牛平均每月下降4%~5%;低产牛每月平均下降9%~10%,尤其在妊娠5个月之后下降幅度更为明显,有些低产牛在泌乳后期甚至会停止泌乳,但高产牛即使在停乳前,日产乳量也不低于10kg。因此,根据泌乳期乳量变化规律,将泌乳牛分为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几个泌阶段进行饲养管理。1泌乳盛…  相似文献   

19.
妊娠和泌乳期母猪理想氨基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红 《饲料广角》2010,(23):22-25
蛋白质是乳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也是泌乳母猪日粮的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因此提高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蛋白质的利用率尤为重要。胎儿和乳房的发育需要母猪提供大量的营养,在哺乳期特别是初产母猪的第一个哺乳期会消耗母体大量的蛋白质。多数研究表明,理想氨基酸模式对母猪的一系列生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包括:1)胎儿的生长发育;2)妊娠母猪乳腺的发育;3)妊娠母体组织发育;4)泌乳期母猪乳腺的发育;5)泌乳期母体组织发育。妊娠母猪的氨基酸需要及理想比例随妊娠期进程而呈动态变化趋势,在各种"理想蛋白质"模式中,均以必需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来描述。建议配比量:妊娠0~60d和60~114d母猪回肠可消化赖氨酸需要的推荐量分别为5.57g/d和8.78g/d,其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分别为100:79:65:88和100:71:66:95。若母猪在21d哺乳期内体重损失是0和3.3~4.5kg,那么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的理想比例分别被推荐为100:59:77:115和100:69:78:123。为了使母猪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佳,应该考虑氨基酸需要量和理想比例的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2个饲养阶段(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进行,每个饲养阶段设2种饲粮(基础饲粮和发酵饲料)。结果表明:妊娠后期饲喂发酵饲料有提高母猪采食量、乳成分中脂肪和乳糖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0.05P0.10);在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母猪的采食量(P0.05)。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分别单独饲喂发酵饲料时,均显著提高母猪的泌乳量(P0.01),提高哺乳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提高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P0.01),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1)。2个时期均饲喂发酵饲料对提高母猪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区系结构的效果更佳。由此可见,在妊娠后期或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母猪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区系,且2个阶段不存在交互作用,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同时饲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