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得的生物油可以用作燃料和化工产品,具有替代化石能源的巨大潜力,生物油的产率和组成取决于生物质组成和工艺操作参数。通过对生物质快速热解反应及热解反应器的介绍,着重讨论了生物质原料、热解反应温度、热解时间、升温速率、蒸气停留时间、进料率速度、颗粒大小、生物量组成、催化剂及其原料预处理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生物质热解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生物质能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生物质能利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即生物能快速、广泛发展的制约条件。在生物质储存、使用时,干燥过程成为其关键环节。该文就生物质油粉料气流输送干燥设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对自行设计的生物质制油装置干燥系统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生物质制油装置上配套气流干燥、输送系统,利用热烟尾气使制油粉料得到干燥,可大大节约成本,是值得推广使用的工艺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生物质能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生物质能利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即生物能快速、广泛发展的制约条件。在生物质储存、使用时,干燥过程成为其关键环节。该文就生物质油粉料气流输送干燥设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对自行设计的生物质制油装置干燥系统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生物质制油装置上配套气流干燥、输送系统,利用热烟尾气使制油粉料得到干燥,可大大节约成本,是值得推广使用的工艺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源化学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水泉  张立科  杨风岭  张宪宏  樊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45-1648,1650
随着全球能源的紧缺和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加剧,生物质作为可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介绍了生物质及生物质能的基本概念。综述了生物质能的直接燃烧、气化、液化、热解等热化学转化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与前景进行了阐述。针对生物质能在转化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荣刚 《农家致富》2007,(11):46-47
一、秸秆气化原理 生物质气化是一种固态生态质原料转换成为可燃气体的热化学处理技术。气化反应原理见下图。 生物质原料进入气化炉后,首先被干燥,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挥发物质析出并在高温下裂解(热解),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热解半焦产率及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小型热解实验台对生物质垃圾进行实验研究,实现了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验过程中考察了热解反应条件对半焦产率和成分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热解半焦二氧化碳的反应活性。研究表明,随着热解终温的提高,生物质的热解半焦产率减少。最后通过Arrhenius方程的回归分析,发现随着热解终温的提高,9种生物质的热解半焦气化反应的活化能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能源转化过程的效率、经济性及温室气体排放,依据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原理,建立废弃秸秆热解制备液体燃料技术全生命周期模型,对该过程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价范围包括秸秆的收集和运输、干燥和粉碎、生物质热解、木炭加工和余热利用。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能量产出投入比为20.43;处理湿秸秆的纯利润约为289.38元/t,销售利润率达52.11%;CO2当量排放为34.10 g/MJ。生物质热解液化是一种兼具能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极具潜力的生物质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作物秸秆快速热解新技术及其热解产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合理处理农作物秸秆,笔者介绍了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热解新技术及热解产品的应用,通过秸秆热解,合理利用热解形成的产品,对减缓能源危机和促进农业生产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5):920-920
内容简介 本书以林木生物质资源与能源化利用技术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林木生物质的种类、特征、资源状况、组成及物化性质,论述了国内外林木生物质能资源转化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林木生物质快速热解、直接液化、气化、压缩成型、液体燃料制备、生物质胶黏剂制备、发电等现代化利用技术,并对林术生物质能源化进行了系统评价,以期为我国林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金属盐对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裂解制炭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属盐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重点研究了金属盐对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生成固定炭产率的影响。采用机械混合法向玉米秸秆中加入金属盐,比较加入不同含量的金属盐对固定炭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中加入20%的氯化钾时固定炭产率可达40%。还对比研究了不同金属盐种类对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生成固定炭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盐的催化效果好于钠盐和镁盐。通过对机械混合和浸泡吸收2种方法进行比较得知,浸泡吸收法加入金属盐对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生成固定炭的催化效果明显好于机械混合法,采用浸泡吸收法在玉米秸秆中加入20%的氯化钾时固定炭产率最高可达47%。  相似文献   

11.
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摸索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方法]以库车灰枣为试验材料,以烘房、晒架制干为对照(CK),考察9月下旬至10月期间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气候条件及原料特征,开展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结果]在9~10月该装置集热温度平均为46.6℃,温升为23℃,适宜进行红枣的太阳能干燥;产品色泽、风味品质及洁净度较好;当水分25;时,红枣脱水速率平均为2.39 kg/d,干燥时间为7~10 d,干燥周期较普通晒架法缩短25;,排湿用电为10~20(kw·h)/t,与人工烘房干燥用煤1 000 kg相比,能耗可大幅下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工艺要求.[结论]采用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进行红枣太阳能干燥是可行的,集热温度适宜,产品感官、卫生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2.
干燥箱是农业物料进行太阳能热风干燥的关键装置,其结构合理性直接影响物料干燥的品质和效率。为提升干燥效果,以太阳能热风干燥箱物理场分布的均匀程度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COMSOL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箱体内风速场、温度场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完成干燥箱结构优化。结果表明,COMSOL模拟仿真所得风速和温度的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可用于准确模拟干燥箱内物理场。依托该模拟分析方法,提出了改变进风口位置、添加带孔挡流板、构建隔断式气室的优化设计方案,将干燥箱内风速场分布的不均匀系数降至了10%以下,有效保证了物料干燥的均匀性。上述结果可为太阳能热风干燥设备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热风干燥是多物理场耦合的过程,存在热风外环境和物料内部湿热迁移共同作用.在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应用达西定律、菲克定律、傅里叶导热定律,分别构建了热风干燥过程中物料外部与内部的流场、温度场、质量场的控制方程及模型,描述了热风干燥过程中整个干燥室内的湿热传递规律.针对油菜籽热风干燥过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对干燥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了油菜籽热风干燥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物料干基含水率的模型求解结果与真实实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3.3%;在干燥过程中物料存在干区、湿区、蒸发区之分,干区与湿区被蒸发区分开,且蒸发区逐渐由物料外部向物料内部迁移;干燥过程中干燥室内水蒸气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干燥室中心区域水蒸气浓度比干燥室边缘区域高;物料平均温度在干燥初期迅速上升,中期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后期趋于平稳且接近热风温度;干燥室边缘区域风速比中心区域风速大,热风流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稳态,其中心区域风速接近为0.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东北粮食干燥多在冬季,干燥能耗大和污染严重的问题,采用闭式多级串联除湿和加热的方法,设计塔式玉米除湿热泵连续烘干系统,对玉米热泵干燥系统的性能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2)与玉米燃煤干燥系统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多级蒸发除湿和多级冷凝加热的除湿热泵系统节能达到30%以上;3)传统玉米干燥系统环境新风加热后与粮食完成一次热湿交换,然后直接排到环境中,浪费能源,同时随废气排出的糠皮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而本研究设计的热泵干燥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结构,玉米绒及尘土在回风管路被除尘装置收集,无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大气中,同时,因为干燥温度低,送风均匀,玉米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安全且高效地实现粮食干燥储存,设计了一套基于热泵驱动的溶液除湿谷物就仓干燥系统,并建立了系统中各部件及谷物就仓干燥数学模型.模拟了南昌地区秋季初始含水率为22%、初始温度为20℃的200 t谷物就仓干燥至安全水分的过程.分析了溶液除湿系统干燥中风量对系统干燥时间及耗能的影响,得出耗能最低的最佳通风量;提出自然通风与溶...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通过旋转挤压制备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具有工艺简单、生产率高等优势,但目前该技术应用仍存在着设备能耗高、制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以具有强制喂料系统的生物质旋压成型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喂料频率、压轮转速、模具长径比、菌渣添加比例和原料含水率对成型设备的生产率、吨料电耗和成品密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多目标评价优化。结果显示各试验因素均对成型设备的生产率、吨料电耗和成品密度有显著影响,但不同评价指标下的最优组合不一致;多目标优化获得的最优组合为:喂料频率60 Hz,菌渣比例5%,模具长径比6,原料含水率10%,压轮转速65 r/min。试验得到该组合下成型设备的生产率为5.2 t/h,吨料电耗为38.5 k W·h/t,成品密度为0.84 g/cm3,具有较好的综合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秸秆是我国最主要的生物质资源,对其进行热解是将生物质能转换为高效高品位清洁能源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水稻秸秆及木屑成型燃料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试样以不同升温速率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热解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成型燃料热解过程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预热解、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阶段;热解最大速率会随着热解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有利于热解进行,但会造成反应不彻底等问题,因此温升速率不宜过高;通过对比两种成型燃料的热解性能得到,木屑成型燃料的热稳定性优于水稻秸秆成型燃料;对水稻秸秆成型燃料热解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得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线性拟合系数均在0.99之上,说明主反应阶段符合一级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刘雪梅  蒋剑春  孙康  徐凡  许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40-13542
[目的]研究椰壳热解及动力学。[方法]在不同热解速率(5、10、20 K/min)下对椰壳原料进行热重分析,并对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椰壳热解可分为水分损失阶段、热裂解阶段、热缩聚阶段3个阶段。椰壳热解阶段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表示,随着热解速率增加,热解第1阶段活化能增加,第2阶段活化能降低。[结论]该研究为生物质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能概念界定与属性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中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85-12086
定义生物质能为利用具有能源价值的生物质,通过直接使用或作为原料间接生产出各种产品的能源,并且认为生物质能是生物能的部分社会化利用。生物质能包含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两大部分,其中传统生物质能属于一次能源与常规能源,而现代生物质能属手二次能源和新能源范畴。另外,鉴于生物质能的自身特征,提出生物质能属于弱性可再生能源的新观点。明确生物质能概念和属性对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