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探究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滤料生物挂膜、微生物多样性和水处理效果间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滤料——电气石球(T)、聚乙烯环(PE)、聚苯乙烯泡沫滤珠(EPS)进行挂膜和养殖废水处理试验,并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滤料表面和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8 d的挂膜期间,电气石球组氨氮、亚硝酸盐消除时间较短,比聚苯乙烯泡沫滤珠组早4 d,比聚乙烯环组早8 d,在水处理效果试验过程中,48 h内3种生物滤料对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效率依次为电气石球聚乙烯环聚苯乙烯泡沫滤珠;细菌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显示,各组滤料循环水中相同门分类细菌丰富度较高的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其中,变形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均具有重要的脱氮功能;水体中和滤料表面的细菌群落组成分析显示,电气石球组水体中的变形杆菌门明显高于聚乙烯环组水体,电气石球组滤料中变形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明显高于聚乙烯环组和聚苯乙烯泡沫滤珠组。研究表明,通过综合比较挂膜时间、水处理效果和微生物多样性,各滤料的水处理效果为电气石球优于聚乙烯环和聚苯乙烯泡沫滤珠,各系统中均具有大量脱氮功能的变形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细菌且对水处理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过滤材料用于池塘圈养尾水的处理效果,采用火山岩、活性炭及沸石作为过滤材料,以滤料种类、滤料粒径和滤料厚度为试验因素,以总固体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TSS)去除率、氨氮(NH4+-N)去除率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为试验指标,开展池塘圈养尾水处理试验。结果显示,3种滤料均能去除池塘圈养尾水中的TSS和COD,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池塘圈养尾水中的NH4+-N浓度,活性炭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2种滤料,且活性炭粒径越小或厚度越大时对池塘圈养尾水处理效果越好。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以活性炭滤料、粒径为0.5~2 mm、滤料厚度为80 cm时,过滤装置对池塘圈养尾水具有最佳的综合处理效果,在该条件下对池塘圈养尾水的TSS、COD、NH4+-N去除率分别为83.86%、49.78%、29.89%。  相似文献   

3.
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优化组合的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下行生物膜池、上行生物膜池、下行牡蛎壳滤池和上行牡蛎壳滤池4个单元串联构成,各单元底部均设置了曝气装置.设计了仅其中1个单元或者3个单元曝气的4种工况,来研究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进水总氨氮质量浓度为0.52~0.72mg·L-1,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5~0.72mg·L-1,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7.59~9.26mg·L-1,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1.81—2.40mg·L-1,水温为15.3~20.4℃时,采用仅上行牡蛎壳滤池曝气工况时水处理效果最好,对总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7±7.5)%、(94.9±3.6)%、(12.2±38.7)%和(17.8±17.4)%,各项指标的出水浓度分别为0.16、0.04、6.76、1.91mg·L-1.其中:总氨氮和硝酸盐氮出水浓度分别达到国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和Ⅲ类水标准,亚硝酸盐氮出水浓度低于鳗鱼养殖安全浓度,但活性磷酸盐出水浓度高于国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常规工艺砂滤池去除巢湖源水氨氮能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滤池前停止加氯等消毒措施,石英砂滤料可以滋生大量微生物降解源水中的氨氮,在滤池进水氨氮浓度为0.1~2.5 mg/L时平均去除率为67%,进水浓度大于0.5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在70%以上,进水氨氮浓度在2.0 mg/L左右时去除率达80%以上,而在进水浓度小于0.5 mg/L时,氨氮去除效果下降,平均去除率为46%。当滤后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时,加氯可以与亚硝酸盐氮起氯化反应,有效降低亚硝酸盐氮浓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然挂膜法,研究了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5种生物滤料挂膜成熟后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生物膜挂膜期间,5种不同生物滤料的氨氮质量浓度均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先升后降,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则是逐渐上升。5种生物滤料中,珊瑚砂和红色呼吸环的效果最优,约23 d完成挂膜,氨氮去除率为98.5%。各生物滤料挂膜成熟后,可利用指数方程y=ae-bx对NH4+-N去除效果进行拟合,利用公y=1/(a+b/xlnx+c/x)对NO2--N及NO3--N去除效果进行拟合。生物滤料挂膜成熟后,海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与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或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之间也可用指数方程y=ae-bx拟合。  相似文献   

6.
从养殖鲈鱼尾水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菌株,16S rRNA测序鉴定分离的菌株为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利用5种菌以及5种菌的混合物对鲈鱼尾水进行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硫化物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5株菌株(同上述顺序)以及5株菌混合液(EM菌)的氨氮去除率达到97.1%、20.0%、16.9%、79.0%、45.1%、66.1%;硫化物的去除率达到14.3%、0.00%、40.0%、0.00%、33.3%、50.0%;亚硝酸盐的去除率达到96.0%、67.5%、17.5%、96.7%、93.1%、98.4%。因此,筛选出的5株菌及5株菌的混合菌液能够降低鲈鱼养殖尾水中的氨氮、硫化物和亚硝酸盐含量,对鲈鱼尾水的净化具有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态氮,以1株具有氨氮去除能力的酿酒酵母JM14菌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亚硝酸盐浓度、p H值、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对其亚硝酸盐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在培养96 h时达到最高值,为68.3%;当初始亚硝酸盐浓度为1~10 mg/L时,菌株对亚硝酸盐去除率均保持在59%以上;当亚硝酸盐浓度达到20和30 mg/L时,亚硝酸盐去除率显著降低;菌株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初始p H值范围为6~10,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最佳接种量为≥2%。综合来看,酿酒酵母JM14具有去除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能力,对环境安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循环水中总氨氮、亚硝酸态氮和硝酸态氮的含量,了解以塑料环、火山石和牡蛎壳为载体的3种硝化滤器生物膜的熟化情况;调节循环水流量,使硝化滤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5、15、20、30、60min,比较氨氮去除率,得到实验条件下3种载体硝化滤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并在此条件下,投加NH4Cl,使循环养殖水中总氨氮浓度分别为1、3、5mgCL,测定水中总氨氮随时间的变化,研究氨氮去除动力学规律,计算硝化滤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附着于3种载体上生物膜的熟化时间约为25d;塑料环上异养菌和硝化菌数量均为最高,氧化还原反应最活跃,火山石次之,牡蛎壳最低;3种载体硝化滤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min。氨氮负载为1mg/L时,12h内氨氮去除为0级反应;氨氮负载分别为3mg/L和5mg/L条件下,24h内氨氮去除为0级反应。氨氮负载越大,氨氮去除速率就越大。在氨氮负载为1、3、5mg/L时,5种载体的氨氮去除效率分别为17.5l~16.39、36.39~33.04、58.96—53.25g/(m^3·d)。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盐度、pH和温度条件下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 C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及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对高浓度总氨氮(9~10mg/L)和亚硝酸盐氮(1~2mg/L)净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荚膜红假单胞菌C12可在盐度为0~40、pH为7~9、温度为25—37℃条件下的淡水、海水养殖中发挥高效净化亚硝酸盐氮的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较适宜在盐度为0~20、pH为5.5-8.5、温度为20-57℃条件下的水体中发挥净化总氨氮的作用;而假丝酵母菌净化总氨氮的较适宜条件为淡水、pH5.5~7.0、温度20~30℃。  相似文献   

10.
碱度及Do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赛军  颜智勇  郑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40-13342,13349
[目的】研究碱度和DO浓度对亚硝酸盐积累及半硝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立方形SBR反应器,反应器温度控制在28~33℃,进水氨氮浓度控制在80~110mg/L,研究碱度和DO2个因素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水体中适当的碱度有益于亚硝酸盐的形成。低DO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但不利于氨氮的转化。当DO〈0.5mg/L时,氨氮去除率不高,仅50%左右,适合于半硝化反应,但亚硝酸盐积累率很高,最高可达99%;当DO〉1.5mg/L时,亚硝酸盐的积累率逐渐降低;DO在0.5~1.5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和亚硝酸盐积累率都很高,适合于进行亚硝化反应。[结论]在温度为28~33℃和进水氨氮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控制碱度和DO能使亚硝酸盐在反应器内得到很好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高铁酸钾(K2FeO4)对养殖废水中菌落总数、化学需氧量(COD)、浊度、硫化物、亚硝酸盐和氨氮总量的去除效果,以探明K2FeO4作为净化剂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K2FeO4对养殖水体中菌落总数、COD、浊度和硫化物的去除效果良好,当K2FeO4使用量为8 mg/L时,菌落总数的去除率为98.80%、COD去除率为92.16%、硫化物去除率为98.78%、浊度的去除率为98.42%;对亚硝酸盐和氨氮总量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亚硝酸盐在K2FeO4使用量为12 mg/L时的去除率最大,为44.61%,氨氮总量在K2FeO4使用量为16 mg/L时的去除率最大,为24.87%.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的急性毒性,采用半静水生物毒性法进行试验,并计算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显示,盐度为3. 0%、2. 5%、2. 0%、1. 5%、1. 0%和0. 5%时,氨氮对墨吉明对虾96 h LC50为29. 72、29. 83、23. 48、14. 57、11. 92、8. 49 mg/L,SC为2. 97、2. 98、2. 35、1. 46、1. 19、0. 85 mg/L;盐度为3. 0%、2. 5%、2. 0%、1. 5%、1. 0%、0. 5%时,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96 h LC50为11. 24、20. 11、8. 60、6. 24、2. 91、1. 05 mg/L,SC为1. 12、2. 01、0. 86、0. 62、0. 29、0. 11 mg/L。结果表明,盐度为2. 5%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SC最高,盐度过高或过低,其SC都会降低。在相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的毒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暴露的时间越长,对墨吉明对虾的毒性也越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多孔弹性滤料-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对饮用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利用多孔弹性滤料对微生物的负载能力及可压缩的特性,将其与活性炭组成多孔弹性滤料-活性炭二级生物净化工艺,研究其对饮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该多孔弹性滤料-活性炭工艺在EBCT为15min时,对浊度和铁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6%、97.0%。该工艺能有效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能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对CODMn、UV254、TOC和B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7%、31.4%、59.3%和90.3%。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且BDOC〈0.2mg/L,为生物稳定性水。[结论]多孔弹性滤料-活性炭工艺能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从而能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碳源种类和碳氮比对高氨氮耐受菌降氮的影响,比较5株菌在氨氮梯度污水中的OD值和降氮率筛出一株高氨氮耐受菌,并分析了不同碳源种类以及碳氮比(C/N)对Dy降解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Dy是高氨氮耐受菌,葡萄糖作为污水碳源时,Dy的OD值最大,脱氮效果最佳均达100%;乙醇和蔗糖次之;对照组(无碳源)氨氮去除率为零。当C/N比为8时,硝态氮已被全部去除;C/N比为16时,Dy对氨氮和亚硝态氮降解率均达100%。由此可见,添加合适的额外碳源种类(葡萄糖),可提高Dy降氮的活性;添加适量的碳源,当碳氮达到平衡时(氨氮组和亚硝态氮组C/N≥16,硝态氮组C/N≥8),Dy菌株有最大降氮率。  相似文献   

15.
悬浮藻类对微污染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法康  魏成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25-22527
[目的]探讨悬浮藻类去除微污染水中氮和磷的效果。[方法]采用悬浮水藻处理人工配置模拟的3种不同的微污染水为试验水样,测定了不同水体中悬浮藻类的生长情况以及水藻对氨氮、总磷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及特性。[结果]在水样温度为(20±1)℃、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pH为6.5~7.5、悬浮水藻初期接种浓度为1.0×10。个/L的条件下,经过10d的反应,藻类生物量剧增,3种水样中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83.3%和94.2%;总磷的去除率达到77.1%、96.1%和20.0%,有机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结论]为微污染水处理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3种不同滤料在封闭循环水养殖中水体净化效果,通过构建3套封闭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分析了在相同体积的滤器中毛刷滤料、移动床滤料和结构滤料3种不同生物滤料对生物过滤硝化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体积的生物滤器中(HRT 10.5min,水温24 ~30℃下)3种滤料对总氨氮(TAN)去除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位滤料体积的TAN去除速率(VTR)差异较大.毛刷滤料、移动床滤料、结构滤料等3种滤料的VTR平均值分别为:(18.66±9.30)、(62.19±30.49)和(16.34±7.87)g/(m3·d).不同运行方式对VTR有极显著影响,移动床的VTR明显高于毛刷滤料与结构滤料的固定床式生物滤器,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使用量和处理时间下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对养殖尾水各项水质指标的处理效果。[方法]从湛江市东海岛对虾高位池采集养殖尾水,使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处理后测定水样的pH、悬浮物、氨氮、亚硝酸氮(NO2--N)、磷酸盐和COD浓度。[结果]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处理会使水体pH有所下降,仍保持在7.0以上,但并不能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过氧化氢可以有效降低尾水中氨氮、NO2--N、磷酸盐和COD的浓度,当过氧化氢浓度为4.00 mL/L时处理效果最佳,氨氮、NO2--N、磷酸盐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3.79%、57.88%、75.10%和76.70%。与过氧化氢相比,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对尾水中氨氮和NO2--N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但对磷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当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浓度为0.12 g/L时,尾水中磷酸盐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96%和76.51%。[结论]过氧化...  相似文献   

18.
不同填料在高负荷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选取砾石、沸石、无烟煤、页岩、蛭石、陶瓷滤料、高炉钢渣、圆陶粒8种填料,在较高水力负荷(1000~2500mm·d^-1)的条件下,进行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柱净化污水实验。结果表明,无烟煤、圆陶粒、砾石具有较好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对COD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钢渣和无烟煤对BOD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沸石和陶瓷滤料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其他几种填料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仅为20%左右。高炉钢渣和无烟煤具有较好去除磷的能力,高炉钢渣对总磷和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无烟煤对总磷和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达到60%~70%。孔隙率的变化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有显著影响。在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填料,如无烟煤、圆陶粒、沸石,在较高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空床停留时间对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华  谭秋  吕锡武  杨开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634-7635
[目的]研究空床停留时间(EBRT)对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效果的影响,为生物活性滤池的生产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浦江水为水源水,常规沉淀出水为试验进水,采用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活性滤池,研究在不同EBRT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结果表明,随接触时间增加,采用不同介质的生物滤池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生物滤池去除效果相对较佳。EBRT为15、8和5 min时,活性炭-石英砂滤池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9.86%、19.75%和11.30% 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43%、18.00%和14.30% 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10%、55.40%和61.60%。活性炭-陶粒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83%、18.76%和10.46% 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15%、16.70%和11.70% 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10%、48.90%和60.10%。二者NO2--N去除率均不低于90%。[结论]生物活性滤池能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随接触时间增加,生物过滤效果提高,EBRT达到8 min,继续增加停留时间,去除率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处理工艺中常规生物过滤工艺使用聚乙烯填料对氨氮去除效率低、硝酸盐氮累积严重的问题,研发制作一种PVA-PVP共混填料。当填料比重为0.4051g/cm3时,所含成分中聚乙烯含量为90%~91%,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含量分别为3%~4%和2%~3%。将该填料与生物移动床技术相结合,并集成在俄罗斯鲟鱼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中,比较了高、中、低3种溶解氧条件下填料在挂膜期和成熟期对三态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使用PVA-PVP共混填料的实验组生物滤器对三态氮的平均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水溶解氧浓度对滤器水净化效果的影响显著,低溶解氧条件下滤器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为25.76(±9.26)%和22.28(±9.25)%,高溶解氧条件下滤器对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最高、达11.52(±14.23)%。可见,PVAPVP生物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对氨氮和硝酸盐氮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以此作为传统聚乙烯生物填料的升级能够进一步提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产业升级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