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金伟  朱建国 《河北果树》2010,(5):15-15,18
<正>1梨黑星病别名疮痂病,为梨树最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等。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象一层霉烟,这是最主要的特征。叶片受侵染后,先在正面发生多角形或近圆形的黄斑,而在背面产生辐射状霉层,  相似文献   

2.
梨黑星病(Pear scab)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鳞片、叶片、叶柄、新梢、花器、果实等梨树地上部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其主要特征是在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层,很象一层煤烟。叶片染病后,先在正面发生多角形或近圆形的退色黄斑,在叶背面产生辐射状霉层,病情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新梢染病初生梭形病斑,后期病部皮层开裂呈粗皮状的疮痂;  相似文献   

3.
梨黑星病是梨树最主要病害之一,可侵染梨树所有绿色幼嫩组织:花序、叶片、叶柄、新梢、芽鳞及果实等,其中以叶片、果实为主。最典型的症状是在病部产生明显的黑色霉层,故又有黑霉病之称。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背,长出黑色霉斑,叶正面为多角形或圆形褪绿黄斑,严重时,叶正反面都长满黑色霉层,致使叶片干枯而脱落。  相似文献   

4.
梨黑星病是梨树最主要病害之一,可侵染梨树所有绿色幼嫩组织:花序、叶片、叶柄、新梢、芽鳞及果实等,其中以叶片、果实为主。最典型的症状是在病部产生明显的黑色霉层,故又有黑霉病之称。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背,长出黑色霉斑,叶正面为多角形或圆形褪绿黄斑,严重时,叶正反面都长满黑色霉层,致使叶片干枯而脱落。为有效防治黑星病,选用4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1梨黑星病1.1症状主要危害花、叶片、果实。花序受害,花序、花梗基部有黑色霉层。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的主脉两侧或支脉间出现多角形或圆形淡绿色黄斑,叶背长有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果实受害,初期为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凹陷,其上有黑色霉层,病部易形成龟裂,病部木栓化;幼果染病,大多形  相似文献   

6.
李志忠 《河北果树》2013,(6):18-18,24
<正>1梨黑星病1.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梨树的叶、新梢、果实等。叶片受害,叶正面有多角形或圆形褪绿黄斑,叶背面有黑霉斑出现,容易造成梨树早期落叶。果实发病,病部木栓化,坚硬龟裂,呈疮痂果。新梢发病,形成凹陷龟裂病斑,病斑呈椭圆形并产生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梨树新梢严重枯死。1.2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腋芽鳞片内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及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危害叶、新梢、果实等。  相似文献   

7.
正1主要病害1.1梨黑星病又称梨疮痂病。主要危害梨树地上部分所有绿色幼嫩组织。被害果实、叶片、新梢、花序长出黑霉,果实龟裂,病梢芽鳞长期不落,严重时叶片提前落光,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梨果经济价值大大降低。1.1.1症状在病部形成明显的黑色霉层。叶片染病后在正面发生圆形褪绿斑,逐渐变黄,叶背面产生辐射状霉层,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幼果期染病容易形成早落或病部木质化形成畸形果。果实膨大后染  相似文献   

8.
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侵染新梢、叶片、果实等绿色幼嫩组织,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像一层霉烟.该病发生后,常会引起早期大量落叶,树势衰弱,对梨果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为有效防治梨黑星病,我们于2011年进行了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选在正定县占村梨园,面积为10 hm2,主栽品种为‘鸭梨’,树龄20年,株行距2 m×6m,管理水平一般,梨黑星病历年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9.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 ,发病后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 ,幼果被害呈畸形 ,不能正常膨大 ,同时病树第 2年结果减少 ,影响产量甚大。1 症状 果实发病初生淡黄色圆形斑点 ,逐渐扩大 ,病部稍凹陷 ,长出黑霉后病斑木栓化 ,坚硬 ,凹陷并龟裂。叶片受害 ,初在叶背主、支脉之间呈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黄色斑 ,不久病斑上沿主脉边缘长出黑霉 ,为害严重时 ,多数病斑互相融合 ,整个叶片的背面布满黑色霉层。2 发病条件 在生长季节 ,一般温度都可以满足病菌侵染和病害发生的要求 ,因此 ,降雨早晚、降雨量大小和持续天数是影响病害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危害大,流行性强,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期长。受害梨树往往发生早期落叶、落果,降低当年的果实产量和品质,严重削弱树势。此病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大流行。梨黑星病可以危害梨树的所有绿色组织,包括叶片、叶柄、果实、果柄、新梢和果台等。1)新梢染病。初生梭形病斑,基部出现淡黄色病斑,覆盖黑色霉层,称为雾梢。后期病部皮层开裂形成溃疡斑,致叶片变黑脱落。2)叶片染病。先在正面发生多角形或近圆形  相似文献   

11.
<正>1症状梨黑星病能侵染1年生以上枝的所有绿色器官,包括叶片、果实、叶柄、新梢和果台、芽、花序等部位,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最典型的症状是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小斑点,界限不明显,数日后逐渐扩大并在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从正面看仍为黄色,不长黑霉,危害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使叶正反面都布满黑色霉层,造成落叶。叶柄受害,叶柄上出现黑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产生黑色霉层,造成落叶。果实前  相似文献   

12.
梨黑星病是危害梨树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病时期长,不仅降低梨园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逐步毁坏梨园。 1 危害特征 梨黑星病能侵染梨树地上部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包括鳞芽、叶片、叶柄、叶痕、新梢、花序、果实,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 2 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鸭梨黑星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黑星病菌是为害梨树的一大病菌害,近几年在河北省鸭梨产区;除少数果园对该病控制较好外,大多数果园为害相当严重,一般病果率为20%左右,少数果园在50%以上,尤其是1994和1995年,果实生长后期降雨多而频繁,造成该病严重发生,许多果园病果率在50%一60%,个别果园有产无收,致使广大果农损失惨重。通过大量调查及试验发现,造成严重发病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还与该病发生特点的变化及防治技术有密切关系。1发生特点及现状梨黑星病可以为害梨树的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在受害部位表面产生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叶…  相似文献   

14.
<正>梨褐斑病,又称梨叶斑病、梨斑枯病、白星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和果实。症状被害梨树叶片初期为灰白色、大小为1~2 mm的点状斑,后病斑扩大,带紫色边缘,病斑上有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叶片坏死或变黄脱落。果实染病症状与病叶相似,随着果实发育,病斑变褐色,稍凹陷。  相似文献   

15.
梨黑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危害特点 梨黑星病主要危害梨的果实、叶片和新梢.①幼果发病,初期为淡黄色、蝇头大小的圆形病斑,逐渐扩展到5~10 cm,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出现黑绿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层),以后,病斑木栓化,变硬龟裂,病疤附近的果肉变硬,并带苦味.  相似文献   

16.
50%多霉清防治梨黑星病试验徐金印(河北省植保研究所)梨黑星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一大主要病害,当前我国梨产区主要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等农药防治。为了寻求防治梨黑星病新型高效杀菌剂,我们利用保定市化工八厂生产的多霉清与上述几种常规农药进...  相似文献   

17.
黎彦 《果农之友》2002,(3):48-48
梨树病害种类较多,但发生普遍,比较严重的主要有:梨黑星病、轮纹病(包括干腐病)和腐烂病。一、梨黑星病在我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可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被害果形成黑斑,甚至畸形龟裂,降低产量和品质。(一)症状可为害芽、新梢、花序、叶片和果实等部位。芽被害鳞片茸毛较多,表面生出霉层,鳞片开裂;被害新梢和花序基部先呈淡黄色斑,后长出黑霉,常引起花序枯萎。叶片发病初期,叶背主脉两侧、叶柄上也是先产生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几天后生出黑色霉状物,即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二)病原菌是真菌中的子囊菌。分…  相似文献   

18.
1症状梨黑星病又称梨疮痂病,主要危害梨果实、叶片、新梢等幼嫩组织。果实初发病时呈黑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并稍凹陷,出现黑褐色同心轮纹。  相似文献   

19.
梨黑星病是梨树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梨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近几年关中地区,发生普遍而且严重。该病发生后,常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树势衰弱,果实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对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抓紧时间防治此病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凤霞 《北方园艺》2007,(3):194-195
梨黑星病又名梨疮痂病(Pear scab)、雾病。是南北梨区发生普遍、流行性强、损失大的一种重要病害。从落花期一直到果实成熟期,危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等部位,易引起早期落叶或开二次花,削弱树势。南方梨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盛期;东北梨区发病相应晚些。梨果受害后果面形成黑色霉层,甚至畸形龟裂,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第2年的产量也会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