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掌握紫金县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等动物重要疫病流行及疫苗免疫情况,对2021年紫金县采集的4 978份畜禽样品进行了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及监测。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紫金县重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均较高,未检测出重要动物疫病病原,这表明紫金县重要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及防控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与古典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症状相近,需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而非洲猪瘟疫病的任何实验室鉴别诊断均始于样品采集,采集样品的质量情况会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为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检测样品的采样前准备、采样方法、样品采集与处理、样品的保存与运输等技术环节进行科学系统的阐述,以供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倪超  魏澍  冯寿华 《养猪》2023,(1):110-11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以家猪和野猪多组织器官产生出血性病变的一种高死亡率的烈性传染病。不同日龄的猪均易感,急性型临床表现为高热、皮肤发绀和各脏器出血,病死率高达100%。目前,该病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无有效的疫苗及治疗药物,因此,非洲猪瘟的暴发,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养猪业带来巨大影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病毒蛋白及其新型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全面了解非洲猪瘟的致病性及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非洲猪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明市某大型猪场进行猪瘟、普通蓝耳病、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疫病在猪场的流行情况,为猪场这几种疫病的防控和净化奠定基础。本次调查分别检测45份后备母猪血清、92份生产母猪血清、13份生产公猪血清,共计150份血清,150份扁桃体样品。通过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猪瘟、普通蓝耳病、伪狂犬病gE和伪狂犬病gB。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结果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8%和5.3%。一个月后对病原学检测阳性猪采样复查,结果猪瘟阳性率4.6%,高致病性蓝耳病阳性率2.6%。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93.3%,普通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96%,伪狂犬病gB免疫抗体合格率100%,伪狂犬病gE感染抗体2%。生产母猪胎次越多,猪瘟和普通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浏阳市非洲猪瘟监测预警,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数据支撑,确保浏阳市重大动物疫情稳定,2021年初浏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辖区内所有生猪人工授精站进行非洲猪瘟排查监测,共采集样品296份,随后开展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阴性,整体情况较好,文章就本次监测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适时掌握平凉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病原感染情况和血清抗体水平。方法:选取平凉地区散养户密集的高风险区猪场,在5月、8月、11月份随机采集猪血清30份,猪扁桃体3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和扁桃体中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核酸,采用ELSI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以上三种病原免疫和非免疫抗体。结果:2019年平凉地区猪群定点监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病原学监测均为阴性,口蹄疫抗体水平较低,发生该病的风险较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免疫抗体较高,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较高。结论:该监测点发生口蹄疫风险较高,应加强口蹄疫免疫和防控,持续定期进行猪瘟和猪蓝耳病病原学监测,适时退出免疫。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起源于非洲,2018年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前非洲猪瘟疫苗的开发尚不成熟,有效检测成为了预防非洲猪瘟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从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对非洲猪瘟的检测方法进行阐述,病原学检测主要包括红细胞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温核酸扩增技术,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免疫印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出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8.
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北京市密云区针对本辖区的生猪养殖和地理特点,在消毒、封闭管理、严格运输检疫等常规措施下,对养殖、运输、屠宰、生产加工流通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进行定期、定点采样,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2019—2021年对所有生猪养殖场每栋必检,共检测样品75 600份,出栏生猪批批检测,共检测样品4 245份;病死猪存放点每7 d检测1次,共检测样品2 611份;调入白条猪肉批批检,共检测样品14 000份;备案运输生猪车辆定期检测,共检测样品229份;屠宰厂运输车辆定期检测,共检测样品37份;共检测屠宰厂环境样品53份,病死猪存放点冷库、冰柜样品396份。以上样品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说明在常规防控措施下,重点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的做法取得了极好的非洲猪瘟防控效果。非洲猪瘟病原监测可促使养殖到屠宰加工各环节的自我防控意识提高,促进运输车辆出入时严格消毒,调入猪肉产品时严格检疫等措施的落实。密云区非洲猪瘟病原监测的做法为其他地区的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付玉亮 《中国猪业》2022,17(2):95-98
摘要: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导致的猪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最早起源于非洲,是最复杂的猪传染性疾病之一。非洲猪瘟自首次报道至今已有1个世纪,但在没有疫苗和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当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该病毒的检测已经成为养猪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最常用的方法,一些新型的核酸检测技术也被开发用于病毒检测,例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法、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等,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本文阐述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不同病原学检测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简单的比较,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牧业》2019,(7):76-76
一、非洲猪瘟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要求可采集发病动物或同群动物的血清样品和病原学样品,病原学样品主要包括抗凝血、脾脏、扁桃体、淋巴结、肾脏和骨髓等。如环境中存在钝缘软蜱,也应一并采集。样品的包装和运输应符合农业农村部《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等规定。规范填写采样登记表,采集的样品应在冷藏密封状态下运输到相关实验室。1.血清样品。无菌采集5毫升血液样品,室温放置12~24小时,收集血清,冷藏运输。到达检测实验室后,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由非洲猪瘟病毒诱发,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生猪均有可能感染非洲猪瘟,其病死率可达100%,已经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来看,非洲猪瘟的发病率通常为40%~85%,若是低致病性毒株,生猪的致死率为10%~30%;若是中等致病性毒株,生猪的致死率为70%~80%;若是高致病性毒株,生猪的致死率为90%~100%。我国是猪肉产品消费与生猪养殖的大国,必须重视非洲猪瘟的防控,以确保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百姓餐桌的动物性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死亡率高、传染性强,对养猪业危害巨大。本文从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特点入手,阐述了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分子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具有急性、高热、高病死率等特征。主要暴发于非洲、东欧国家、俄罗斯及高加索地区,给受灾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影响。现主要从分子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对非洲猪瘟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四川规模种猪场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主要疫病的净化效果,本试验采集省内5个市8个规模种猪场的病死猪组织294头份进行上述5种疫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的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猪蓝耳病阳性率为4.76%(14/294),当前四川省内流行的猪蓝耳病毒株以美洲...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研究用实时荧光PCR法对武威市某养殖场病死野猪的猪耳朵和猪鼻拭子样品进行了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该养殖场病死猪耳样品和猪鼻拭子样品均无Ct值,线形为直线,表明所有被检测样品均为ASFV抗原阴性。研究为严防非洲猪瘟进入威武市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储备,也为威武市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猪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可用的疫苗,因此采取快速、高效、精准的诊断检测技术对于防控疫情至关重要。目前可用于非洲猪瘟的诊断技术主要有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两个方面,其中病原学检测主要分为病毒分离法、红细胞吸附法和核酸检测。目前已经开发出荧光定量PCR检测、微滴数字PCR、多重PCR等技术。抗原检测一般采用荧光抗体试验;抗体检测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或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不同的检测技术特点不同,呈现的准确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基因组结构及功能、致病性及致病机制、综合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及该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来看,其风险仍然存在,防控依然任重道远,仍需要正确认识。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通过及时应对,提高生物安全、限制运输、提高防病知识,疫情还是可控的。1认识非洲猪瘟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与古典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相似,须开展国家指定的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最急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长沙市雨花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效果,对该区2020~2022年采集的420份样品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但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不稳定;未检测到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和小反刍兽疫病原核酸;未检测到布鲁氏菌病抗体。结果表明:2020~2022年该区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有效,但需关注口蹄疫的基础免疫工作,同时要做好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基础免疫和消毒灭原等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择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诊断的最佳样品,试验选取50头临床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或不食、发烧、流产的母猪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环境样品、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静脉血和尾根血等6种样品共900份,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比较6种样品中核酸的阳性率和Ct值。结果表明,感染早期的咽拭子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2%;中期血液中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25%;后期环境样品中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4%,血液病毒载量最高。综合现场操作,认为非洲猪瘟诊断中,不同时期选择的最佳样品分别是:感染前期采集咽拭子进行检测,中期采集尾根血进行检测,后期采集环境样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