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我国多孔菌一种新记录种软薄孔菌 Antrodia gossypina,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菌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与欧洲的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多孔菌新记录种——软薄孔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多孔菌一种新记录种-软薄孔菌Antrodia gossypina,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菌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欧洲的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纤孔菌属两新记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中国纤孔菌属两个新记录种,分别为芮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Pat.)D.A.Reid和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Pat.)Bondartsev & Singer.芮克纤孔菌采于海南省保亭县热带植物园,生长在橡胶树上,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发现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生长在杨树上,本文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这两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沙棘针层孔菌Phellinus hippophaeicola,根据中国的材料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模式产地的标本和近似种进行了异同比较,该菌为青藏地区沙棘林的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2006年8—9月在云南对木腐菌进行考察期间,采到一革菌标本,经鉴定为拟软白缘皱孔菌Leuogyrophana pseudomollusa(Parm.)Parm.o白缘皱孔菌属(Leucogyrophana Pouz.)真菌在国内未见报道,为中国新记录属。同时该种也为中国新记录种,本文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研究标本现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物标本馆(IFP)。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西加薄孔菌Antrodiasitchensis(Baxter)Gilb .&Ryvarden ,该菌产自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菌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与欧洲的标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中国锈革孔菌科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3月,作者在对采集于北京地区的木材腐朽菌标本进行整理时,对生长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上的锈齿革菌属2号标本,进行显微鉴定,确认为烟黄色锈齿革菌(Hydnochaete tabacina(Berk.& M.A.Curtis)Ryvarden)。该属真菌过去在我国仅报道有3种,分别为日本锈齿革菌(Hydnochaete japonica Lloyd),橄榄绿锈齿革菌(H.olivacea(Schwein.:Fr.)Banker)和针毛锈齿革菌(且tabacinoides(Yasuda)Imazeki)。后经标本研究确定为2种,分别是杜氏锈齿革菌(H.duportii Pat.)和针毛锈齿革菌(H .tabacinoides),因此烟黄色锈齿革菌为中国以前未报道的一个新记录种。本文根据中国所采集的标本,对该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研究标本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物标本馆(IFP)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真菌标本馆(HMAS),显微结构研究方法同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菌蚊初步目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菌蚊是重要的食用菌,药用菌害虫。本文系统整理了分布于浙江省的菌蚊,计有2科6亚科11属54种,占中国菌纹已知种的40.3%。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作者对北京市的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木材腐朽菌进行了考察,采集了大型真菌100余号,并对这些标本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一种生长在阔叶林下的革菌为哈氏杯革菌Cotylidia harmandii (Lloyd)D.A.Reid.杯革菌属(Cotylidia P.Karst)在我国曾有过报道,全球有描述的分类单位共有20余个[1~4],在我国仅发现了5个种,即金黄杯革菌Cotylidia aurantiaca(Pers.)A.L. Welden,明亮杯革菌Cotylidia diaphana(Schwein.)Lentz,克玛波杯革菌Cotylidia komabensis(Henn.)D.A.Reid,苍白杯革菌Cotylidia pallida(Pers.)Boidin,波纹饰杯革菌Cotylidia undulata(Fr.)P.Karst.[2],但哈氏杯革菌此前未被国内报道过,因此,该种为中国革菌的一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柏树火焰层孔菌是柏树的病原菌物,是中国和亚洲的新记录属中的新记录种。本文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对菌丝体生长的营养条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柏树火焰层孔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麸皮,P、K、Mg对其菌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Fe、Zn对其菌丝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生长曲线试验得到Logistic方程:y=0.22/(1+ 1.019 e-0.013x),菌丝体干质量为0.22 g·100 mL-1。  相似文献   

11.
高纯度竹醋液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炭窑、炭材、燃料、收集工艺、储存条件和精制方法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砖土窑里用无化学污染,立地条件一般的老龄竹、竹材加工剩余物作燃料,收集温度90~160℃,静置8个月,再经精馏处理,能获得高纯度竹醋液。该竹醋液为棕黄色透明的液体,烟焦味淡,密度1.001g/cm3~1.008g/cm3,pH值2.6~3.2,有机酸含量7.5%~10.0%,甲醇和苯酚含量均小于0.01%,可溶解焦油含量0.5%~2.0%。  相似文献   

12.
杨树是我国北方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但由于抗盐碱能力较差,导致盐碱地区尤其是滨海重度盐渍区发展缓慢,人们担心杨树在该地区的长期适应性及其生长效果。作者对天津港区多年生的杨树绿地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①在客土绿化条件下,杨树生长表现良好,土壤盐害降低、肥力增强的变化趋势明显,提高了杨树在滨海盐渍区的长期适应性和稳定性。②毛白杨和欧美杨表现突出,年均生长量树高〉1.1m,胸径〉1.2cm;新疆杨冠幅小、生长量低、效益差。③杨树的生长状况与立地条件关系密切,毛白杨的年均生长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盐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降低含盐量的技术措施均能促进其生长,提高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应用社区林业参与式方法在棉竹市、天全县、筠连县的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中,探索参与式规则和实施活动。经过开展研究、走访农户、退耕还林地实地踏查等探索,认为在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应用参与式的方法进行规划很有必要。初步提出了开展参与式规划的八个步骤:一是初步调查确定项目,二是对农户的宣传发动和咨询服务,三是农户意愿和基本情况调查,四是计划阶段,五是作业设计,六是项目实施,七是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八是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几个沙地土壤理化性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库布齐沙漠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0~60cm土层范围内,库布齐沙漠土壤容重平均为1.45g/cm^3,科尔沁沙地为1.50g/cm^3。科尔沁沙地各类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分别为:全氮0.042%,全磷0.018%,全钾2.706%,速效磷3.274mg/kg,速效钾35.190mg/kg,有机质9.095g/kg,pH值7.5;在库布齐沙漠:全氮0.014%,全磷0.035%,全钾1.808%,速效磷1.353mg/kg,速效钾67.360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216g/kg,pH值为9;在浑善达克沙地:速效磷4.032mg/kg,速效钾67.247mg/kg,有机质含量为7.450g/kg,pH值为7.5。土壤微生物在沙地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平均数量在库布齐沙漠分别为:2.4×10^3个/g(土)、1.8×10^5个/g(土)和1.8×10^6个/g(土);科尔沁沙地分别为:6.6×10^4个/g(土)、3.8×10^5个/g(土)、1.3×10^6个/g(土)。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细菌大约占73.5%-91.9%,放线菌约占7.8%-22.5%,真菌数量最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微生物数量的主要因子,二者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山丹县不同海拔区域宁杞5号的适应性与丰产性,选择1560、1880和2200 m等3种海拔区域进行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宁杞5号在海拔1500~1900m这个区域,成活率、保存率高,抽枝力强,树冠形成快,当年挂果率高,第4年可进入盛果期,单株鲜果挂果量大,单个果粒大且均匀,单位面积产量高,说明在山丹县是宁杞5号的适...  相似文献   

16.
伞花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伞花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伞花木木材密度中等、变形小 ,其气干密度为 0 5 97g·cm-3 ,基本密度为 0 4 96 g·cm-3 ,体积干缩系数为 0 30 5 ,顺纹抗压强度为 5 1 5 8MPa ,抗弯强度为 118 84MPa ,综合强度为 170 4 2MPa,属于中等  相似文献   

17.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第三纪孑遗物种,特别是以生产地道中药材关黄柏而备受重视。我们通过对黄菠萝的结实规律研究,认为黄菠萝结实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4年出现一次丰产年;人工林种子产量比天然林产量高出近两倍,浆果大,种子大而饱满;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种子发芽率均超过85%,人工林种子发芽率高出天然林发芽率的1.4%。  相似文献   

18.
海桑属(Sonneratia)6种红树植物的木材解剖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 6种海桑属红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表明 :海桑属 6种红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具有导管直径小 ,导管分布频率高 ,复孔率高 ,导管壁厚和纤维壁较厚且具次生加厚 ,木薄壁组织缺乏或稀少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海桑属 6种红树植物的数量特征还表明 :海桑、无瓣海桑、卵叶海桑的木材可能适合造纸。  相似文献   

19.
‘花皮单竹’属于竹亚科单竹属Lingnania McClure的单竹Lingnania cerosissima McClure变异株,经多年选优、培育而成的栽培竹新品种。‘花皮单竹’为大型合轴型丛生竹,秆高6~8 m,直径4.5~6.5 cm;全秆和部分竹枝具黄绿相间条纹,全秆被厚白蜡粉。而单竹秆型相对较小,其秆高3~7 m,直径2~5 cm,竹秆通体绿色,不具条纹,幼时被白蜡粉。经10年的繁育观测,其性状稳定,适宜于年均温17~20℃、年降水量1 000~2 000 mm、海拔6 00 m以下的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20.
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监测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林地资源变化情况,利用"3S"技术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林地资源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为:林业用地面积减少,非林业用地面积增加;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面积减少;经济林面积增加;宜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附着能力减弱,生态效益降低。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