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赤峰市属于泛东北地区大豆主产区之一,大豆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收入来源,其气候和土壤特点非常适合发展绿色无公害鲜食大豆产业。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扶持,把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无公害鲜食大豆品种引入赤峰市,通过当地决策部门政策引导和加大科研部门的科研力度,由点到面逐步铺开,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豆生产、加工和经贸形势的分析,指出无计划、盲目性和过份量地进口大豆对我国大豆产业仍于民族工业的严重危害性;明确了我国大豆在入世进程中、经济发展里和产业建设上所具有的基础和条件,与世界各国并论尚有比较优势;阐明了调整农业结构等九项工作,是面对进口冲击和促进大豆发最有力和最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优质大豆生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从我国当前大豆生产、加工形势出发,结合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就如何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等方面提出:开拓大豆市场,完善“产、加、销”一体化,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实行大豆优质优价政策,加强大豆科研生产工作以及如何运用WTO条款保护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豆加工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产业。发展传统大豆食品产业应该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发挥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开展无公害生产,积极培植大型龙头企业,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大豆食品产业。  相似文献   

5.
董钻 《杂粮作物》2003,23(5):271-273
关于扶持、保护和发展我国的大豆生产问题,有国家文件为依据,国务院领导同志也作过多次批示。辽宁省是我国高油大豆优势区域之一,在农业部“农产品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中已作了肯定,辽宁省农业厅在《关于我省发展高油大豆产业有关政策的建议》中也作了极有说服力的述。作为一个老农业科学工作者,我是完全赞成的。在这里,我拟换一个角度谈几点意见,供批评指正。1 中国人离不开大豆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创造了大豆,大豆养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活从未离开、也离不开大豆。我国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到…  相似文献   

6.
张惠君 《杂粮作物》2001,21(5):37-39
大豆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栽作物,也是优势作物之一。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与大气污染有关的臭氧、二氧化硫和紫外线对大豆生理的影响主要有: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C/N比降低,影响氧碳交换和水分利用率,光合作用下降,降低生长量和产量等。  相似文献   

7.
2012年对于中国大豆产业来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份,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下降,世界大豆主产国美国因受旱灾影响,大豆预计产量由9月份的锐减14.8%提升至11月份的略减4%,国际大豆价格如坐过山车般忽而陡涨忽而剧跌,国内舆论说"中国大豆企业又被美国农业部忽悠了"。岁末年初,本文试从生产、市场和政策3个维度盘点2012年中国大豆产业状况和产业环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大豆栽培技术研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忠仁  刘志芳 《大豆科学》1990,9(4):337-340
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40%,总产占50%,商品量占80%.出口量占90%,其中黑龙江省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大豆生产伴随着大豆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建国四十年来,东北地区大豆科学研究事业有了很大发展,除在大豆育种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外,大豆栽培技术,包括大豆施肥技术、共生固氮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在很多方面成绩斐然。现拟从五个方面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大豆消费量日益增加,而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主产区,面积最大、总产最多,但是单产水平较低,品质也有待改进,总产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巨大的供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大豆解决,伴随进口量的不断攀升,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受国际大豆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加,延缓了大豆生产的发展。所以发挥黑龙江省大豆的特色优势,增强国产大豆竞争力,可以推动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要职责:建立大豆产业经济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国内外大豆生产和市场动态信息;分析国内外大豆供需形势和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变动,把握国内外大豆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大豆产业经济问题,提出大豆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配合大豆产业体系及其技术研究室,进行具体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