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马拉硫磷乳油防治大豆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6年进行了45%马拉硫磷乳油防治大豆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45%马拉硫磷乳油对大豆食心虫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为77.2%-86.1%),能增加大豆产量(增产率为2.1%-3.0%),且无药害发生。45%马拉硫磷乳油可以作为敌杀死的替代药剂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防治大豆疫病的新型杀菌剂,离体条件下测定了23.4%瑞凡悬浮剂对大豆疫霉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3.4%瑞凡悬浮剂对大豆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0.010 5μg/mL、0.018 8μg/mL和0.003 3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无抑制作用。说明23.4%瑞凡悬浮剂在离体条件下对大豆疫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防治大豆疫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芋头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进行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芋头疫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芋头疫病有较好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应为1000倍液,作物周期内使用次数3-4次.间隔期为5-6d。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一种舍有丰富蛋白质的豆科作物,大豆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不耐涝,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适于生长.从苗期就有病虫的危害.所以做好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是增产增收的重中之重。大豆疫病又称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的世界性大病害,已经列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发病田块减产30%~50%.高感病品种损失达50%-0%。病株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生物杀菌剂纹曲宁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5%纹曲宁AS(2.5%井·100亿活芽/ml枯草芽孢杆菌水剂)每666.7m^2用量250ml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为87.7%,防治稻曲病效果为87.5%,明显高于对照井岗霉素的防治效果,且增产效果显著,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6.
30%毒死蜱·丙溴磷乳油对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毒死蜱·丙溴磷乳油1.2L/hm2、1.5L/hm2、1.8L/h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甘蓝斜纹夜蛾,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6%~100%,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生产上推荐30%毒死蜱·丙溴磷乳油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使用剂量为1.5~1.8L/hm2。  相似文献   

7.
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安达、密山、汤原等9个市县,对大豆根潜蝇的种群数量与大豆重迎茬年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重迎茬加剧了大豆根潜蝇的危害,重茬1,2,3年的有虫株率分别比正茬高14.8%,23.5%和25.5%。在大豆根潜蝇的防治中,采用呋多福、甲多、大豆种衣剂、叶喷剂、绿肥和大豆硼肥等药剂进行防治,较对照明显降低了危害株率和有虫株率,对大豆根潜蝇防治效果达7.7%~88.5%。  相似文献   

8.
30%爱苗乳油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有才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47-147,150
30%爱苗乳油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有效成分用量76.5g/hm^2和90.0g/hm^2药后10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81.07%、84.50%;药后20d分别为80.94%、84.62%,显著优于25%百里通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90g/hm^2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9.
霜霉威杀菌剂,法国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1997年在我国正式登记商品普力克72.2%水剂,防治黄瓜猝倒病、疫病用量(有效成分、下同),3.6-5.4克/平方米苗床浇灌,防治黄瓜霜霉病用量649.8-1083克/公顷,甜椒疫病、烟草黑胫病用量775.5-1164克/公顷。比利时农化公司1998年在我国临时登记商品扑霉特原药、扑霉特72.2%水剂,  相似文献   

10.
一、大豆 1、病害防治技术 (1)大豆根腐病:应用2%菌克毒克水剂按种子重量的1%均匀拌种,堆闷阴干后播种。或应用2.5%适乐时每100公斤种子用适乐时200~400毫升,加0.6~0.9升水稀释后拌种。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六种药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银法利687.5g/L悬浮剂对防治辣椒疫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第一次药后5天,相对校正防效达74.1%,第一次药后10天,相对校正防效达78.7%,第二次药后10天,相对校正防效达81.2%,具有防效好、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等特点,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用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600、800、1000、1500倍液防治番茄早疫病、叶霉病和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600倍液防效最好,对早疫病、叶霉病和晚疫病的防效分别为91.24%、89.74%、88.32%;800倍液防效分别为88.20%、87.60%、85.41%;1000倍液、1500倍液防效分别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相当。生产中以喷施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3.
巢进  田茂成  黄远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58-10559
[目的]研究2%高渗吡虫啉颗粒剂防治烟草蚜虫的最佳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施用2%高渗吡虫啉颗粒荆3.75、6.00、7.50kg/hm2、15%涕灭克颗粒剂15kg/hm2和空白对照(CK)共5个处理,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距施药期20、27、34、41、48d蚜量调查时:处理A的防效分别为50.70%、61.20%、77.94%、85.08%、96.00%;处理B的防效分别为59.96%、75.铝%,94.34%、100.00%、100.00%;处理C的防效分别为66.60%、81.45%、98.48%、1130.00%、1130.00%;对照药剂15%涕灭克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61.30%、70.34%、82.91%、66.56%、66.20%。7.5kg/hm2的防治效果在各个调查时期都高于其他处理。[结论]2%高渗吡虫啉颗粒剂的持效性比15%涕灭克颗粒剂长,使用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推荐2%高渗吡虫啉颗粒剂的施用量应为6.0—7.5kg/hm2。  相似文献   

14.
5%甲维盐防治棉铃虫药液试验结果表明,5%甲维盐的校正防效为50.87%-57.54%,其防效虽低于科云NPV,但对天敌影响不大,在防治棉铃虫时可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以降低害虫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李敬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179-179
通过对80%锐劲特WG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0%锐劲特WG45g/hm^2,药后5d、10d、20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24%、95.87%、92.54%;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23%、93.69%、92.74%。  相似文献   

16.
吴帆 《广西农学报》2008,23(6):20-21
为筛选防治三化螟的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品种,进行水稻三化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用20%阿维三唑磷EC防治水稻第二代三化螟,在蚁螟孵化盛期施药。试验结果表明,用量150、200g/666.7m^2,兑水50kg,防效分别达90.47%、95.24%,优于对照药剂20%三唑磷EC200ml/666.7m^处理,与金喷头WP100g/666.7m^2相当;20%阿维三唑磷EC和金喷头为防治三化螟药剂,推荐用量:20%阿维三唑磷EC150~200ml/666.7m^2,金喷头WP100g/666.7m^2,喷液量50kg/666.7m^2。  相似文献   

17.
进行稻飞虱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40%噻嗪·毒死蜱乳油1350m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药后5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9.5%,药后15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89.8%,其速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效性优于40%毒死蜱乳油常量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毒害。  相似文献   

18.
陈春利  王绍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56-12057
[目的]确定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在不同时期施药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中椒7号为供试材料,辣椒疫病为防治对象,研究几种药剂不同施药时期施用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结果]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对辣椒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剂量内时辣椒安全无药害。药剂施药时期不同,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不同,最佳途径是苗期用药和移栽后田间喷雾相结合。推荐苗期使用72.2%霜霉威盐酸盐AS43320g/hm^2苗床泼浇,或移栽前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17187.5g/hm^2灌根或泼浇;移栽后大田发病初期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773.44—1031.25g/hm^2喷淋茎基部或喷雾,间隔7d施药一次,可连喷2~3次。[结论]该研究为辣椒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蚜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5g/hm^2,55g/hm^2,45g/hm^2防治小麦蚜虫时,在施药后第七天时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0.9%、84.3%。其中以施用65g/hm^2和55g/hm^2防治效果最好,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生产上防治小麦蚜虫时,施用量以55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效果好,持效期长,施药后15d的防效为83.24%-92.33%,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建议使用浓度为2.25mg/kg,用药量为9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