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总结了区域试验工作经验全过程.具体内容为区域试验播种前的准备、地理环境条件选择、试验地准备、田间区划的原则、绘制田间种植示意图并划分与插牌、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取样方法、考种与取样、收花轧花、小区计产、搞好试验总结等.该经验可为国家或省区域试验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2.
谈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包括试验播种前的准备、地理环境条件、试验地准备、田间区划的原则、绘制田闯种植示意图、播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田间调查记载项、产量统计、室内品质考察、搞好试验总结等内容,以期为规范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阐述了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审定标准,大豆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分别为试验地的选择、播种前的室内准备、区试田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严把播种环节、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收获和取样及室内考种和总结。并介绍了辽宁大豆区域试验普通型品种和优质性品种的审定标注。为大豆品种的审定提供准确、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区域试验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做好玉米区域试验的经验,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记载、田间收获等内容。通过区试,为实现杂交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寻找可用于生产的高产优质玉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阐述了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审定标准,大豆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分别为试验地的选择、播种前的室内准备、区试田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严把播种环节、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收获和取样及室内考种和总结。并介绍了辽宁大豆区域试验普通型品种和优质性品种的审定标注。为大豆品种的审定提供准确、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搞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搞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实践经验,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记载、田间收获等内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通过科学严谨的区试,为实现杂交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寻找可用于生产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质量直接影响对新品种公正、科学、客观的评价。本文通过区试操作实践,从播前准备、播种及田间管理、田间观察记载、试验报告等方面对操作技术进行了总结提炼,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艳 《现代农业》2013,(1):72-73
结合10多年区域工作体会,介绍了做好玉米区试的经验,内容包括:做好播种前准备工作、把好播种关、做好田间管理、做好田间记载、做好田间收获、做好试验后的总结工作等,从而为同行专家和基层区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组织召开了2017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总结年会,全面总结了2017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工作,安排部署了2018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及展示示范等任务。2017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工作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3大棉区进行,65个单位承担田间区试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做好玉米田间试验的经验,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记载、田间收获等内容,以为基层区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建设兵团为研究区域,依据当地作物种植结构,结合遥感技术,在借鉴前人对大区域作物面积遥感估算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取分区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建设兵团的棉花种植面积进行估算,并引入均值和变异系数等精度评价指标对该抽样方法行评估,最后根据外推估算方法,以遥感影像中的棉花种植面积统计结果为真值与抽样反推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组格网的棉花种植面积均值的估计量变异系数在试验中的变化幅度很小,抽样体系稳定,符合统计抽样原理对精度的高要求。反推后的各组棉花种植总面积精度均达到95%以上,反推质量效果较好。综合来看,上述空间抽样方法是可行的,尤其是对总体分区分层的划分,对后面的抽样及反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为政府对新疆建设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的统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遥感与抽样相结合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方法中,子总体的作物种植面积估算需要新的抽样体系设计和样本野外调查等繁重工作,缺少基于总体下对子总体的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的方法,以沙湾县、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为总研究区,提出了基于遥感和PPS抽样相结合的总体抽样下子总体追加抽样设计的子总体研究区呼图壁县棉花种植面积估算方法,并以新疆建设兵团统计局公布数据为真值对其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总体抽样下子总体追加抽样设计后,子总体研究区估计量的变异系数为0.023 3,远低于0.05,而追加抽样设计前变异系数为0.122 3,说明样本在该方法下的代表性得到极大提高。以新疆建设兵团统计局公布数据为真值进行对比发现,子总体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提取精度达到94.2%,能够有效提取子总体中的棉花种植面积,同时避免了重新建立子总体研究区抽样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3.
棉田间作套种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熟立体问套复种制是以提高棉田整体效益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体系,改革棉田耕作制度,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对提高棉田效益、稳定棉花生产具有战略意义.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可以解决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矛盾.根据我国棉花生产实际及其有利条件,归纳总结了当前棉田间套制度的主要技术模式,提出了未来棉田间套作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各承试点操作实施的依据。结合承担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实践,分析了《方案》中一些项目如生育期、单株结铃数、铃重、取棉样等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偏差,并提出建议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瓜棉复合种植与单作瓜、单作棉的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及光合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瓜棉复合种植可建立良好的作物群体结构,对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可以获得与单作瓜相近的瓜产量;复合种植模式的棉花植株生长优于单作棉花,棉花增产.在各生长阶段,复合种植模式的田间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均优于单作瓜和单作棉.瓜棉复合种植可以有效地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有效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全年的综合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不同年限的棉田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棉田每克干土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平均为11 162万个,其中细菌数为9 370万个,占总数83.95%,在总菌数中占绝对的优势,说明细菌是棉田土壤微生物的主体;放线菌次之,占14.44%;真菌最少,占1.62%。不同类型棉田在棉花生长的3个不同时期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分别在种植4年转基因棉花的棉田达到高峰值;但细菌数量变化较大,大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真菌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放线菌数量大体上呈一直下降趋势。可见,种植转基因棉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较大,且种植时间的长短对其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产、抗病、优质、早熟抗虫棉新品种冀12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早熟棉品种省早441和转基因抗虫棉GK 12杂交世代选择育成的“冀122“,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和早熟,2003~2004年河北省冀东早熟棉组区域试验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和DP99B分别增产23.1%和17.7%,属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种,适宜冀东早熟棉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枣棉间作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索枣棉间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间作的棉花种植密度,以期为南疆果棉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枣棉间作条件下,设置高、中、低3个密度水平(31.27×104、25.01×104和20.84×104株/hm2),研究枣棉间作对棉花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枣棉间作条件下,25.01×104 株/hm2密度在各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大,蒸腾速率最低值出现时间较晚,冠层结构合理,生育后期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累积多,皮棉产量较高.[结论]枣棉间作下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对棉花生长发育特性以及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而适宜的种植密度则能优化这种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金乡县及周边蒜套棉区,在大蒜、棉花的茬口衔接上,有若干技术难点尚未解决,主要体现在:一是蒜棉套种共生期的矛盾;二是蒜套棉合理种植密度的问题;三是蒜套棉苗蕾期的田间管理误区;四是棉花给大蒜种植腾茬的问题。通过试验总结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0.
喀什地区棉花-甜瓜立体套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新疆喀什地区棉花-甜瓜立体套种模式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完善该模的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甜瓜与棉花共生期间水肥管理以及甜瓜主要病害发生、产量和品质,并与棉花和甜瓜常规种植方式比较.[结果]棉花-甜瓜立体套种模式下作物共生期水肥管理矛盾小,田间管理方便;甜瓜白粉病发病减轻,霜霉病发病较重;新陆中21号棉花产量为3888kg/hm2,卡拉库赛甜瓜产量为29670kg/hm2,甜瓜商品率超过90;.[结论]棉花-甜瓜立体套种模式具有明显增产和增收效果,对于解决新疆喀什地区因人多地少而迫切需要提高种植收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