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作者多年多点专题试验结果,总结形成了12月份、1月份及2月份播种的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提早抽穗的施肥方案,本方案通过控制基苗肥、重施孕穗肥的方法,使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主茎总叶数减少到8~9张、齐穗期提早到5月1日以前、每穗实粒数提高到30粒以上,克服了现有施肥技术导致主茎总叶数10~14张、5月5~20日齐穗、每穗实粒数20粒以下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在酸化潮土及小麦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当地常规施肥+生石灰、施用碱性肥料、当地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对不同深度酸化潮土pH、CEC以及小麦SPAD、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对酸化潮土pH、CEC的影响较为一致,均提高了整个生育期小麦SPAD,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当地常规施肥+生石灰降低了成熟期0~20 cm、20~40 cm土壤pH、CEC,提高了穗数,降低了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施用碱性肥料、当地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提高了整个生育期0~20 cm、20~40 cm土壤pH、CEC及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当地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对酸化潮土的调控效果较好,其产量较常规施肥提高8.0%。  相似文献   

3.
通过攻关试验,提出了浙北地区稻、麦两熟高产的配套技术。即以大麦茬接常规早中熟晚粳中迟熟晚粳(杂交粳稻)为主,选用高产品种。单季稻主攻大穗,调整播种期,实行早播早栽;调整播量和栽插密度,实行稀播稀栽;调整肥水运筹,实行浅灌多次搁田、提高后期施肥比重。大麦攻多穗、小麦攻大穗,调整播种期,大麦调迟、小麦调早;调整播种量,大麦调增、小麦调减;调整肥料运筹,大麦重前、小麦重后。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对高产田小麦生长、产量及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小麦分蘖、亩穗数、穗粒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加,当每亩施氮量超过22 kg,分蘖和亩穗数继续增加,但群体质量变差,穗粒数、产量和效益下降。小麦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率、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及施肥依存度存在明显差异,施肥效果为NP_2O_5K_2O,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在施肥中占主导地位,磷次之,钾的影响最小。豫东麦区高产田小麦施肥应"控氮稳磷减钾",氮磷钾合理搭配,控制化肥用量,提高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根据土壤养分亏缺状况,平衡微量元素后确定氮磷钾的适宜用量,研究小麦玉米带田的平衡施肥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改善了小麦、玉米的经济性状,提高了小麦千粒重、玉米的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平衡微量元素后带田中限制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氮、磷,限制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的产量、产值与纯收入均增加,其中处理N2P2K2的产值与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7085元/hm2和15240元/hm2。综合分析结果说明,小麦玉米带田高产平衡施肥配方应为N2P2K2。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晚播小麦产量结构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为该地区晚播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方案。[方法]以目前淮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宁麦13号为材料,在小麦各生育期采用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处理,研究各处理施肥比例对供试小麦产量结构、籽粒综合品质、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基肥施用比例50%的处理(T_3)有效穗、产量均最高,即氮肥运筹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提高晚播小麦产量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千粒重影响不大,总氮量不变的情况下,基肥施用量的增加会降低小麦整体籽粒品质,但可以提高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结论]合理的氮肥运筹是实现晚播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总氮保持一定的基础上,基肥施用比例增加,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但超过一定的施用量,有效穗开始下降。后期施肥用量对小麦千粒重、穗粒数及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即合理的基肥施用量及完善的后期追肥比例是实现晚播小麦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淮北地区砂姜黑土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2011-2014年度连续3年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施肥模组式合下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不同的施肥模式组合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结果还表明秸秆还田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在氮素达到一定水平后小麦产量结构中的亩穗数、穗粒数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千粒重有随着施氮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穗粒数受不同施肥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1]。  相似文献   

8.
蒙城县小麦配方施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小麦穗大、粒多、籽重,有效改善了小麦的生物学性状,提高了产量,较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净增纯收益分别为1 846.02、1 890.24元/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施肥在提高小麦产量中的贡献大小。[方法]共设7个试验处理,研究在稻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施肥和不同运筹施肥比例对小麦的茎孽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的小麦基本苗差别不大,返青苗、高峰苗和有效穗数均明显高于对照;各处理的小麦株高、穗长和穗数均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增产率为76.8%~146.5%。[结论]总氮量为300 kg/hm~2,基肥占60%,不施分蘖肥或少施分蘖肥,穗肥占40%为最优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长期定位监测,以小麦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肥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可提高小麦粗脂肪、面筋质、粗蛋白含量;②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对小麦粗脂肪、面筋质、粗蛋白及粗纤维含量的影响也不同;③提高有机肥施用量不利于小麦穗粒数及产量的形成,但可提高小麦粗脂肪含量,降低面筋质含量;④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效果优于仅仅施用化肥(配方肥),有机肥替代10%化肥小麦总体品质及经济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了解了建湖县不同施氮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无氮处理减少了小麦每667m2穗数和每穗粒数,降低了千粒重,从而影响了小麦产量,小麦总体产量表现为精确施氮区常规施氮区无氮区。精确施肥可节约用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量施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农业气候区域小麦施肥效应模拟及其双标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山西省278个试验点的农业气候区域及其不同土地肥力的小麦施肥试验数据,收集了10 a(2001—2011年)逐日天气资料以及土壤资料,并将这些数据输入CERES─Wheat小麦生长模拟模型,用试错法确定各农业气候区域及其不同土地肥力下小麦品种的遗传参数。将调好的遗传参数、逐日天气资料、土壤资料、施肥处理等输入CERES─Wheat模型,模拟山西省8个农业气候区域及4个土地肥力等级的小麦施肥效应,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双标图(GGEbiplot)分析。用图解法分别建立了山西省农业不同气候区域及不同土地肥力小麦施肥增产效应模式、产投比模式、施肥利用率模式,旨在揭示不同施肥处理间和不同区域及不同地力间的增产效应和产投比差异,提出合理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3.
氮、磷肥料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新伟 《吉林农业》2010,(12):144-145
文章研究了麦田不同的氮、磷肥施肥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氮、磷肥施用在提高穗粒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的显著性有所不同,用二元二次效应函数法建立小麦氮、磷肥的施肥模型,提出了农九师167团的春小麦最高产量、最佳经济产量及相应的氮、磷施肥量;并对小麦氮、磷肥料施用效果及适宜用量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黄潮土地区合理施肥、优化栽培措施、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33年定位施肥试验基础上,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不同专用型小麦品种徐麦32和宁麦13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变化。[结果]有机肥、无机肥、品种以及两两互作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对徐麦32和宁麦13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施有机肥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除单施有机肥处理M外)。在施有机肥基础上配施化肥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产量,但对千粒重影响较小,且与N、NP或者NPK肥配合施用效果相当。在不施有机肥的处理中,NPK和NP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显著高于N和CK处理,长期单施N肥并不能增产,需配施P或PK肥才有效。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主处理施有机肥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相关性减弱说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弥补了无机肥施用种类不足的影响。[结论]在黄潮土地区,小麦生产中应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避免肥料长期单一施用对产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控失肥对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控失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实施小麦施用控失肥肥效田间试验。[结果]控失肥处理小麦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34.2万穗/hm2、0.32粒、3.77%0、.19 g和447.52 kg/hm2。[结论]控失肥能够增加小麦群体的有效穗数、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小麦生产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特选择了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不施肥3个处理开展了示范研究,调查了不同处理的生育进程、经济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不会影响到小麦的生育进程,可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高于习惯施肥、不施肥2个处理,取得了更好的净收入效益、产投比。由此可知,测土配方施肥的养分更加齐全、配方合理,对小麦的增产增收意义重大,建议在当地小麦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养分高效且稳定性好的小麦基因型材料,对连续多年(1991-2001)的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钾配施(NK)、磷钾配施(PK)、氮磷钾配施(NPK)6种施肥处理下的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构成在年际间的变化幅度及变异系数(CV)均受施肥方式影响,缺素施肥处理(N、NP、NK、PK)中豫麦13亲缘系、临汾7203、郑州941以及豫麦47群体穗数、穗粒数在年际间变化较大;NPK处理中临汾7203、郑州941群体穗数及豫麦47穗粒数在年际间变化依然较大;各基因型小麦的千粒重在6种施肥处理中年际间变化均较大。6种施肥处理中临汾7203、郑州941以及豫麦47群体穗数CV较小,而豫麦13亲缘系、郑麦9023则在NPK处理中CV较小;缺素施肥处理中各基因型小麦穗粒数CV均较大;千粒重CV仅有临汾7203的NP处理、豫麦47的NK处理和郑麦9023的CK、NP、NPK处理略高,其他基因型小麦较小。除亲缘系豫麦13和郑州8998外,其他基因型小麦年际间产量变化趋势在6种施肥处理中相近,且均在施氮肥处理中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测土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方式,并总结了具体施肥方案,结合这些内容,分析测土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提升策略,主要内容有:适当减少肥料投入,节约成本,对氮、磷、钾比例进行调整,合理施肥,改进施肥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为实现高产小麦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小麦起身拔节阶段,是小麦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田间管理的好坏对产量高低有重大关系。依据笔者多年的小麦管理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小麦起身拔节阶段的田间管理工作。一、查看麦情,科学施肥浇水,确保小麦产量小麦起身拔节阶段,施肥浇水是影响小麦的亩穗数、穗粒数与千粒重的一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湟中区开展小麦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30%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4的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最高,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增产了8.13%,小麦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